一、整合与联动: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论文文献综述)
台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台政发[2021]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台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021年6月25日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王晓吉[3](2021)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江苏太仓S学院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是科技生产力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器,长三角一体化离不开区域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当前,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已经进入了深度贯彻执行阶段,给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供了可贵的平台,那么在此背景下,县域高等教育应抓住机遇,利用合作平台,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通过文献查找、实地观察、访谈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方法收集有用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规范整理、系统分析,从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首先,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贯彻落实,对县级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作具体阐述,为下文现状描述、问题分析、对策建议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其次,以江苏太仓S学院为个案,阐述学校发展的现状。接着,从体制机制、合作办学、科技成果转化、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等维度分析学校发展存在的不足与短板。最后,针对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将加快师资、人才、科研等方面资源的聚集与流动,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基于该背景下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提出了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和师资队伍培养、深化学科建设和合作办学、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优化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等方式方法,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内县级高等教育的协调创新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强力智力支撑。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高等院校特别是县域高校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在提升自身发展质量的同时,也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缪奇[4](2020)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如何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兴中心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历史分析—案例研究—揭示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把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梳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经历了国家宏观控制下,少数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高校配合的小规模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9),大批中心城市引进重点高校院所,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大学城(园)模式;进入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新兴中心城市主导,引进大量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深度合作,注重提升高校地方贡献度,形成引进、监管、创新发展一套完整的体系;并根据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目标与受益者、结构与治理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分为互利垂直型、互利水平型、公益垂直型、公益水平型四种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类型。第二章是从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导向、城市现实发展需要、高校变革与创新、高等教育市场的繁荣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机与原因,解释高校异地办学的行动。首先是国家层面,面临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的挑战,出台一系列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引导新兴中心城市承担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使命;其次是城市层面,新兴中心城市面临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发展模式与理念转变的挑战与需要;再次是高校层面,收到创新创业精神影响,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和成长场景;深度参与融入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全球灵活配置重要发展资源;建立资源依赖网络,增加被依赖性;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最后是市场层面,中心城市与重点高校面临优质高等教育需求升级与人才竞争加剧。第三章是对深圳、青岛、苏州三个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研究。首先根据Rothwell政策工具分类,分析每个城市近6年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政策工具,整理引进设立的高校异地办学机构,深圳构建了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具备高起点、规划、投入、水平、标准,范围广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促进“科教产城”融合发展;青岛实施“六大行动”,其政策体系具有示范性、精细化、跨区域、特色化的特点,注重系统引进,强调科技创新与转化;苏州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生态体系;其次总结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路径包括:科学规划构建政策环境,优化完善城市高等学校体系,面向未来,共同建设优质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区,最后论述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区特点,包括: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创新;产学研融合创新;品牌与示范效应;治理模式创新;整体高质量发展。第四章是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主要存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高等教育资源的盲目扩张;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相关研究匮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律,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引导支持高校异地办学机构高质量错位发展;在城市层面要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跨区域联动;系统规划设计政策环境,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层面要注重战略布局,提升治理水平,推动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差异化、特色发展。总之,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战略行为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的多重作用下产生的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变迁与聚集。在宏观层面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微观层面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群向着高质量创新方向发展。
吴颖,崔玉平[5](2020)在《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文中提出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更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其先后经历了萌芽、全面推进和逐步展开、快速发展、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四个阶段,动力源自国家政治领导力、区域经济一体化驱动力、区域社会网络及文化聚合力、国际成功实践带动力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生变革动力。现阶段应树立并强化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功能主体区理念,创新发展机制,以"一极三区一高地"为目标,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协同路径,持续推动一体化发展进程。
王益[6](2019)在《城市群发展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作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支撑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战略地位突出。由于我国特殊的政体,改革开放以来以撤县设市、撤县(市)设区等为主的区县级政区调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群的发展。在城市群发育的不同阶段,内部集聚与分散的需求有着共性的规律,而区县级政区的调整则以分权与集权的变化来影响资源集散进而影响到城市群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适宜的区县级政区调整方案,以达到最有利的发展结果。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及行政区划调整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国外区划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并主要讨论大都市区政府或跨行政区的区域联盟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国内对城市群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相对较少,集中在城市群区划调整后的经济和体制影响,且对单个城市群整体区划或高层级区划调整个案研究相对较多,缺乏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对城市群行政区划调整的系统思考。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理论基础之上,着重于对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关系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对城市群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进行总结,将城市群分为中心城市主导、多中心竞争及网络化联动发展三个阶段;并对区县级政区调整整体演变及其对城镇化、城市群发育、城市体系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发展策略假设与命题;最后选取成渝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为中心城市主导、多中心竞争和网络化联动阶段的典型案例进行论证研究,研究区县级政区调整与不同阶段城市群发育、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协同效应,探讨各阶段城市群发展对区县级政区调整的需求及优化方案。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心城市主导阶段城市群,应以集聚效应为主着力壮大核心城市,因此核心城市的撤县(市)设区和市辖区合并应是主要方式,可适当撤县(市)设区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可着手准备撤县设市培育中小城市;第二,多中心竞争阶段城市群,以结构效应为主推动多核带动发展,需继续通过撤县(市)设区、市辖区合并做强做大核心城市,以点轴模式积极培养次级增长极,此阶段应注意撤县设市等过度分权调整带来恶性竞争;第三,网络化联动阶段城市群,以联动效应为主导,超大(或特大)城市带动呈网络化立体发展,需通过市辖区整改提升核心城市品质,适当撤县(市)设区满足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需求,继续通过县(镇)改市培育网络状精品中小城市,不断强化网络发展格局;第四,城市群内的区县级政区调整若违背发展阶段需求,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延缓甚至阻滞城市群理想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潜能的释放,因此,单个城市的政区调整需要从城市群整体发展的层面来统筹谋划。
钱洁[7](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曹雪宏[8](2018)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雄安新区设立,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智慧新城建设落户河北,从“虹吸”影响到落地效应,为河北省高等教育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站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稳步推进实质融合新起点背景下展开研究,以协同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SWOT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点,以国内外区域高等教育成功合作的案例为借鉴,在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可行性与现实性,阐明了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重点研究了河北省高等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对策选择。本研究透过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察,梳理挖掘了国内外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成功经验启示,在梳理整理京津冀前期合作丰厚积淀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理论,分析了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根据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现状及三地发展的战略定位,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选择,从宏观层面:明确战略目标与定位,河北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京津携手成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协调机构、建立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组建区域大学系统,加强高校学术共同体建设、完善区域内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等;微观层面:河北省借助京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省内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以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积极引导省内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建立经费动态调整机制,加大河北省高等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借助京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平台,利用雄安新区智慧新城建设,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河北省高校精品课程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全面提升河北省内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旨在为河北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学术支持与参考依据。
王春梅[9](2016)在《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英国学者吉本斯等人研究发现,在传统的学科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Ⅰ外,一种面向应用情境中的知识生产新模式正在出现。它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Ⅰ中演化发展而来,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称之为知识生产模式Ⅱ。因此,根据研究需要和研究条件,本研究以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牵头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简称“南海中心”)和南京工业大学牵头的“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简称“生化中心”)为案例,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展开对这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研究。案例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半结构性访谈等方式进行。笔者先后对27名相关对象进行了访谈,其中包括南海中心的管理层、平台长、专家学者等14人;生化中心13人,其中包括大学副校长、教授学者和企业经理、政府官员等等。随后对获得的40多小时的原始访谈录音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编号,按照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理论框架从“应用的情境”、“跨学科研究”、“异质性协作”、“质量控制”、“社会问责与反思”等5个维度将16万字的文字资料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案例研究的发现主要有:1.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初具雏形。南海中心构建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决策研究“三位一体”的知识生产新模式。生化中心建立了“地方引导、大学运营、企业参与”的区域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新模式。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在动力、组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吉本斯等人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异质性协作成功的三要素是信任、互利和需求牵引。其中信任是基础、互利是关键、需求是动力。3.学术发展空间和学术利益的再分配是影响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因素。学术发展空间的多少、学术转型的成本与收益、学术地位的变迁等因素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选择。4.大学校长的视界和担当是中心质量控制的关键。大学校长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层,只有“中层担纲”,才能丰富和落实2011计划的“顶层设计”,才能发现和集聚2011中心的“基层创新”,才能完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历史使命。5.在面向应用情境的知识生产活动中,大学的三大职能在悄然变迁。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的改变,科学研究的方向、组织、场所、团队和评价的改革,社会服务职能中经济功能的重要性的提升。案例研究的对策建议主要是:1.面向应用的知识生产需要中心、大学和社会三重体制的协同创新。一方面需要赋予中心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推动中心的实体化运作;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更多的配套改革和支持。第三,中心可在借鉴胡佛研究所、北卡三角科技园等国外创新平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中心与大学、中心-大学-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协同创新模式。2.通过“上下协同、综合推进”的路径增进异质性协作。特别要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教育主管部门不仅是2011计划的领导者、推动者、管理者,更应是协同者和创新者。3.建立学术伙伴计划,明晰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利益来调动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4.兼容的激励制度和变革型领导不可或缺。一方面改变中心现行制度与学术共同体不兼容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中心的社会声誉激励制度,形成完整的激励体系;第三,要选拔变革型领导充实到中心的建设中。5.契约合作构建新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契约合作,明确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并细化落实;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合作组织的建设;第三,政府的角色要从主导者向合作者转变。6.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推动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轴心机构。尤其是重视扩展大学社会服务中的经济功能。
王小婷[10](2014)在《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打破行政、体制和空间等局限进行结构整合、资源配置、管理统筹、制度重建的一个复杂过程。它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协调:子系统高教内部协调、区域高教内部协调、区域高教外部协调。结合理论分析和关系梳理,立足区域系统整体宏观视野,从上述三方面分类别、多角度构建了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具体指标有25个,力求从规模、结构、投入、效益等方面来测度高等教育在区域系统内不同维度的协调发展水平。
二、整合与联动: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合与联动: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论文提纲范文)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江苏太仓S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 |
2.关于县域高等教育特别是长三角区域县域高等教育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 |
1.长三角一体化 |
2.县域高等教育 |
3.高质量发展 |
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对县域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 |
(一)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教育体制机制 |
1.《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
2.《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3.《长三角一体化教育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
(二)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
(三)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深化学科建设与合作办学 |
(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 |
(五)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和优质社会服务 |
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S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体制机制建设有一定基础 |
(二)人才师资队伍层次结构相对合理 |
(三)合作办学和学科建设发展势头较好 |
(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效果 |
(五)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成效比较明显 |
三、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S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
1.政府层面不足和短板 |
2.高校自身层面不足和短板 |
(二)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1.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
2.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有力 |
(三)学科专业建设和合作办学亟需深化 |
1.学科专业建设缺乏鲜明特色 |
2.合作办学模式还需要创新 |
(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还不够显着 |
1.学校科技研发水平不高 |
2.学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
3.区域协调创新能力不足 |
(五)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还不够优质 |
1.创业教育服务有待改进 |
2.社会服务内容亟需丰富 |
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S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
1.政府层面加强统筹协调 |
2.高校自身主动融入一体化战略 |
(二)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
1.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2.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
(三)持续深化学科建设和合作办学 |
1.着力加强学科建设 |
2.继续深化合作办学 |
(四)着力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 |
1.提升学校科技研发水平 |
2.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 |
3.加强区域协同创新 |
(五)不断优化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 |
1.推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精细化 |
2.丰富拓展社会服务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兴中心城市 |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 |
(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高校异地办学发展与现状研究 |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与性质研究 |
(三)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动机与原因 |
(四)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五)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
(六)关于大学城的研究 |
(七)研究成果评价 |
四、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与类型 |
第一节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划分 |
(一)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 |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9-2010) |
(三)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 |
第二节 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 |
(一)互利垂直型 |
(二)互利水平型 |
(三)公益垂直型 |
(四)公益水平型 |
第二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因 |
第一节 国家战略与规划的意志 |
(一)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需要 |
(二)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引导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 |
(二)优化新兴中心城市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 |
(三)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与理念的转变 |
第三节 高校的变革与创新 |
第四节 繁荣的高等教育市场 |
第三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深圳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一)深圳战略目标与定位 |
(二)政策工具组合 |
(三)实施结果 |
第二节 青岛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一)青岛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
(二)政策工具组合 |
(三)实施结果 |
第三节 苏州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一)苏州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
(二)苏州市政策工具组合 |
(三)实施结果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路径 |
(二)新兴中心城市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区特点 |
第四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 |
(一)头雁效应背后可能存在盲目扩张 |
(二)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 |
(三)对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科学研究匮乏 |
(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 |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对策 |
(一)国家层面 |
(二)城市层面 |
(三)高校层面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内涵 |
二、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进历程与理论依据 |
1.演进历程 |
(1)萌芽阶段(1992-2002年)。 |
(2)全面推进和逐步展开阶段(2003-2008年)。 |
(3)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7年)。 |
(4)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阶段(2018年以来)。 |
2.理论依据 |
(1)增长极理论。 |
(2)合作博弈与战略联盟理论。 |
(3)融合创新理论。 |
三、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
1.国家政治领导力 |
2.区域经济一体化驱动力 |
3.区域社会网络及文化聚合力 |
4.国际成功实践带动力 |
5.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生变革动力 |
四、结论及展望 |
(6)城市群发展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说明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城市群发展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群发展演进研究 |
2.1.2 国内城市群发展演进研究 |
2.1.3 小结 |
2.2 行政区划调整国内外相关综述研究 |
2.2.1 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
2.2.2 国内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
2.2.3 国内区县级政区调整研究 |
2.2.4 小结 |
2.3 城市群与行政区划调整相关综述 |
2.3.1 我国城市群与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
2.3.2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群阶段划分概述 |
3.1 城市群发展阶段不同划分模式评析 |
3.2 城市群发展的一般特征及阶段划分模式选择 |
3.2.1 城市群中心城市主导阶段发展特征 |
3.2.2 城市群多中心竞争阶段发展特征 |
3.2.3 城市群网络化联动阶段发展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区县级政区调整演变及其效应 |
4.1 区县级政区调整概述 |
4.1.1 行政区划调整 |
4.1.2 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 |
4.1.3 我国区县级政区调整总体演变情况 |
4.2 区县级行政调整的影响效应 |
4.3 区县级政区调整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 |
4.4 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县级政区调整协同基本假设与命题 |
第五章 城市群中心城市主导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协同实证 |
5.1 成渝城市群发展及其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5.1.1 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 |
5.1.2 成渝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5.2 成渝城市群开发模式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5.3 成渝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5.3.1 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5.3.2 成渝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5.3.3 成渝城市群空间发展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的协同 |
5.4 成渝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优化建议 |
5.5 小结——城市群中心城市主导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第六章 城市群多中心竞争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协同实证 |
6.1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及其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6.1.1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 |
6.1.2 长株潭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 |
6.2 长株潭城市群开发模式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3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3.1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3.2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3.3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发展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4 长株潭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优化建议 |
6.5 小结——城市群多中心竞争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第七章 城市群网络化联动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协同实证 |
7.1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及其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7.1.1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 |
7.1.2 长三角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7.2 长三角城市群开发模式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3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3.1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3.2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3.3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4 长三角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优化建议 |
7.5 小结——城市群网络化联动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与不足 |
8.2.1 创新 |
8.2.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
1.1.2 雄安新区的设立,为河北省高等教育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定量与定性分析法 |
1.5.3 分析归纳法 |
1.6 创新点 |
1.6.1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解析 |
2.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协同理论 |
2.1.2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1.3 SWOT分析理论 |
2.2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京津冀区域 |
2.2.2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
2.3“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实例及其对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启示 |
3.1 国外——欧洲“博洛尼亚进程” |
3.1.1 博洛尼亚进程 |
3.1.2 博洛尼亚进程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
3.2 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
3.2.1 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 |
3.2.2 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
3.2.3 珠三角高等教育合作 |
3.2.4 珠三角高等教育合作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基于SWOT理论分析视角 |
4.1 SWOT分析法的操作程序 |
4.2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分析(S) |
4.2.1 河北省面积广阔,生源充足,经济发展迅猛,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强烈 |
4.2.2 京津冀区域丰厚的合作积淀 |
4.3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劣势分析(W) |
4.3.1 河北省优质教师资源短缺 |
4.3.2 河北省高校科研发展水平较低 |
4.3.3 河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足 |
4.4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分析(O) |
4.4.1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
4.4.2 雄安新区,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4.5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分析(T) |
4.5.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基础薄弱 |
4.5.2 京津两市对于河北省优质人力资本的“虹吸”影响深远 |
4.5.3 京津冀区域行政壁垒严重 |
4.6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SWOT矩阵框架 |
4.7 本章小节 |
第5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选择 |
5.1 宏观层面:明确战略目标与定位,河北省积极融入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战略 |
5.1.1 与京津携手,成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协调机构 |
5.1.2 与京津携手,建立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
5.1.3 与京津携手,探索组建区域大学系统,加强高校学术共同体建设 |
5.1.4 与京津携手,完善区域内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 |
5.2 微观层面:借助京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河北省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
5.2.1 依据城市功能定位,科学制定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
5.2.2 以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积极引导省内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发展 |
5.2.3 建立经费动态调整机制,加大河北省高等教育经费保障力度 |
5.2.4 利用雄安新区建设,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质量 |
5.2.5 借助京津优质高等教育教师资源,提升河北省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
5.2.6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全面提升省内高校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质量 |
5.2.7 加强河北省高校精品课程、数字图书馆建设 |
5.3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新变化: 对大学知识创新的社会需求持续增长 |
二、新趋势: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方兴未艾 |
三、新挑战: 高校知识生产模式亟待转型 |
四、“2011计划”的推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路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协同创新 |
二、知识生产 |
三、知识生产模式 |
四、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关系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知识生产的研究 |
二、企业的知识生产研究 |
三、大学的知识生产研究 |
四、社会弥散的知识生产研究 |
五、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相关研究 |
六、小结 |
第二章 国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成功探索 |
第一节 美国智库的“胡佛模式” |
一、人员的配置与分类管理 |
二、协作研究 |
三、“旋转门”机制 |
第二节 北卡三角科技园的协同创新网络 |
一、嵌入式协同创新网络 |
二、大学—企业—政府的协同模式 |
三、建立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协同体制 |
第三节 德国生物技术联盟 |
一、网络化协作 |
二、科技园区服务平台 |
三、政府—大学—行业的协同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
第一节 申报成功: 何以名列前茅 |
一、综合竞争力 |
二、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行协同 |
三、探索中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 |
第二节 凝炼任务: 对接国家需求 |
一、任务的来源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 |
第三节 组织支撑: 理事会与平台长制 |
一、理事会主导的治理结构 |
二、平台及平台长制 |
第四节 机制创新: 跨界协同研究 |
一、跨学科协同: 文理协同 |
二、跨部门跨机构协同 |
三、南海学: 跨界协同的纽带 |
第五节 知识传播: 影响力建设 |
一、影响力建设的内容 |
二、影响力的形成机制 |
三、影响力建设的障碍: 内敛的文化 |
第六节 绩效评价: 导向与激励 |
一、绩效点评价 |
二、评价的冲突 |
三、冲突的实质 |
第七节 小结 |
第四章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中心的建设 |
第一节 申报成功: 何以脱颖而出 |
一、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 |
二、“顶天立地”的“南工大现象” |
三、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
第二节 方向凝炼: 满足区域发展需求 |
一、满足区域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 |
二、满足工业园区的技术升级需求 |
三、满足特定区域的发展需求 |
第三节 组织创新: 理事会与分部制 |
一、理事会领导下的协同创新体 |
二、生化中心的运行模式 |
第四节 跨界协同: 创新网络 |
一、纵向: 跨学科协同 |
二、纵向: 校所协同 |
三、横向: 校企协同 |
四、横向: 校地协同 |
第五节 综合评价: 强调实质性贡献 |
一、综合评价机制 |
二、评价面临的冲突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大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第一节 构建面对重大需求的知识生产模式 |
一、理念的认同 |
二、构建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
第二节 扁平化的组织与协作 |
一、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
二、南海中心: 形式协作多于实质协作 |
三、生化中心跨机构协作步履蹒跚 |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的困境 |
一、南海中心: 研究人员的疑虑 |
二、生化中心: 双重角色面临的困惑 |
三、中心的身份与地位 |
四、学术团队的再造 |
第四节 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
一、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失调 |
二、大学校长的影响 |
第五节 社会问责与反思: 政府的角色有待明晰 |
一、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
二、教育部的角色与作用 |
三、教育部与其他政府机构的协作与冲突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知识生产新模式初具雏形 |
二、异质性协作的三要素: 信任、互利和需求牵引 |
三、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因素: 学术发展空间和学术利益的再分配 |
四、质量控制的关键: 大学校长的视界和担当 |
五、面向应用的情境: 大学职能的变迁 |
六、社会问责与反思: 亟需建设大学与政府的新型合作关系 |
第二节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面向应用的知识生产需要三重体制的协同创新 |
二、通过“上下协同、综合推进”的路径增进异质性协作 |
三、建立学术伙伴计划,明晰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利益 |
四、兼容的制度安排与变革型领导不可或缺 |
五、契约合作构建新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
六、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建设名副其实的社会轴心机构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局限与展望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1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访谈人员信息 |
附录A-2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访谈提纲 |
附录B-1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访谈人员信息 |
附录B-2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访谈提纲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在研和结项的课题 |
三、获奖情况 |
四、整合与联动: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论文参考文献)
- [1]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6)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江苏太仓S学院为个案[D]. 王晓吉. 渤海大学, 2021(02)
- [4]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D]. 缪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5]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J]. 吴颖,崔玉平. 高等教育研究, 2020(01)
- [6]城市群发展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研究[D]. 王益.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7]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8]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 曹雪宏. 河北科技大学, 2018(04)
- [9]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D]. 王春梅. 南京大学, 2016(06)
- [10]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初探[A]. 王小婷. 政府·大学·社会:高等教育现代化——201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2014
标签: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世界六大城市群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网络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