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颗粒分散体系论文-陈云,孙德军,孙祉伟,徐升华

微颗粒分散体系论文-陈云,孙德军,孙祉伟,徐升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颗粒分散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晶相,分散体系,分散系,微重力

微颗粒分散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孙德军,孙祉伟,徐升华[1](2016)在《微重力下盘状胶体颗粒分散体系的液晶相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力对盘状胶体颗粒分散体系的液晶相转变具有显着影响,为此我们借助"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进行了Mg_2Al LDH水分散体系液晶相转变的微重力实验,通过CCD图像观察其宏观相行为。与地面实验形成鲜明的对比,微重力下分散体系的临界相变浓度更高。当地面样品已经达到发生液晶相分离的浓度时,微重力样品仍无液晶相形成,整个体系逐渐趋向均匀。随着浓度的升高,微重力样品达到临界相变浓度,出现新的双折射花纹,发生液晶相转变。这是第一次(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期刊2016-09-27)

孙业恒,龙运前,宋付权,于金彪,朱维耀[2](2016)在《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封堵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低渗透油藏具有更好的控水稳油效果,从粘度特性、流变特性和封堵性能3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分析注入压力、渗透率、水化时间、颗粒质量浓度和注入速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粘度较小,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具有良好的注入特性和封堵效果,注入压力呈波动性变化趋势。当水化时间、颗粒质量浓度和注入速度一定时,颗粒平均粒径与喉道平均直径比值小于0.16的区域为弱封堵区域,大于0.32的区域为强封堵区域,0.16~0.32的区域为中等封堵区域。若增加水化时间,弱封堵区域增大,强封堵区域减小。当水化时间、注入速度和岩心渗透率一定时,聚合物颗粒质量浓度小于1.0 g/L的区域为弱封堵区域,聚合物颗粒质量浓度大于2.0 g/L区域为强封堵区域。当水化时间、颗粒质量浓度和岩心渗透率一定时,注入速度小于0.1 mL/min的区域为弱封堵区域,注入速度大于0.5 mL/min的区域为强封堵区域。(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6年04期)

朱凯明,刘丁侥,郝璐,于德梅[3](2016)在《吡咯基导电聚合物纳米颗粒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纳米颗粒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能而得到广泛研究;但对聚合物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学研究仍有空白。通过流变性能变化反推纳米颗粒粒径和形貌在外力场作用下的变化以及流变参数对其形貌的影响值得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吡咯与二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的亲核取代反应以及之后的消除反应,制得了N-乙烯基吡咯单体。在PVP作为稳定剂、H2O2作为氧化剂、紫外光催化下的水介质体系中,单体N-乙烯基吡咯自由基微乳液聚合,形成以水为分散介质的聚N-乙烯基吡咯纳米颗粒分散体系。在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分散液后,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不同剪切速率下,分散体系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粒径分布对体系表观粘度的变化;同时采用近似方法制备聚吡咯纳米颗粒及其分散体系,系统研究其流变性能;从而研究了导电聚合物聚吡咯及其衍生物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学性质及其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七分会:流变学》期刊2016-07-01)

龙运前,朱维耀,韩宏彦,王明,徐洋[4](2015)在《低渗透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孔滤膜模拟低渗透储层的喉道,将微孔滤膜过滤实验和激光粒度仪相结合,对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微孔滤膜过滤前后的粒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水化时间、注入压力、核孔膜尺寸、颗粒尺寸和颗粒浓度对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其他条件为恒定值,存在一个最佳水化时间范围为大于240h,在该水化时间范围内,聚合物颗粒弹性变形能力逐步增强,使得更大粒径的聚合物颗粒得以通过1.2μm的喉道;增大注入压力,有助于更大粒径的聚合物颗粒通过1.2μm的喉道;增大聚合物颗粒浓度,会增强聚合物颗粒在1.2μm喉道处的封堵效果;不同尺寸分布的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与一定大小的喉道相适应;聚合物颗粒粒径与喉道直径比值δ≥3.0的范围为聚合物颗粒直接封堵流动区域,1.0≤δ<3.0的范围为聚合物颗粒弹性流动区域,δ<1.0的范围为架桥封堵流动区域。(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龙运前,朱维耀,刘启鹏,宋付权[5](2015)在《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微孔滤膜流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低渗透油藏中的流动特征,利用微孔滤膜模拟低渗透油藏的喉道,采用激光粒度仪和微孔滤膜过滤装置,对其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化时间小于120 h时,聚合物颗粒的封堵作用较强;水化时间大于120h后,聚合物颗粒逐级调驱能力增强;随着压力差增大,聚合物颗粒储层深处逐级调驱的效果增强,压力差大于0.15 MPa后,逐级调驱效果增加的速度明显加快;随着滤膜孔径减小,聚合物颗粒过滤速度急剧降低,在0.45,0.80μm微孔滤膜上粒径为1.68μm聚合物颗粒具有很强的封堵能力,而在3.0μm微孔滤膜上具有较强的储层深部逐级调驱效果;随着聚合物颗粒浓度增加,储层深部逐级调驱效果变弱,颗粒浓度增至2.0 g/L后,聚合物颗粒已经没有深部逐级调驱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娄钰[6](2015)在《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非匀相渗流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能够深入地层起到调驱作用,有效的改善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并提高采收率。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复杂,实验中发现颗粒团聚、微观结构变化及选择性进入孔喉等非匀相渗流现象,但对非匀相渗流机理及其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仍未有系统研究,因此如何科学的描述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的复杂渗流规律及提高采收率机理就成为纳微米聚合物颗粒调驱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隙被驱替相填满,最先被填满的孔隙所需要的时间就是/甲基丙烯酸甲酯(AA/AM/MMA)颗粒,对其非匀相渗流特征及其提高采收率机理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1.基于水化膨胀实验和流变实验,建立综合考虑颗粒膨胀动态变化和膨胀聚合物颗粒间作用力的分散体系流变模型,分析了地层环境、剪切速率和水化时间对聚合物颗粒水化膨胀程度及分散体系流变的影响。2.通过微观仿真可视化实验研究发现,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在多孔介质内运移和滞留过程中有两种非匀相渗流现象:颗粒径向浓度分布双层微观结构,不同流动阻力孔喉中颗粒非匀相浓度分布。建立微圆管内聚合物颗粒体积浓度径向非匀相分布数学模型,分析颗粒膨胀程度、剪切模量、溶剂粘度和剪切速率等因素对颗粒分布及分散体系流动规律的影响。引入红细胞局部非匀相分布模型并修正,量化分析聚合物颗粒在孔喉中非匀相分布时浓度变化规律。建立了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叁维毛管束网络中运移模型,模拟发现聚合物颗粒集中在主流线通道中,调整了流场分布,使得孔喉中流动阻力达到平衡状态。3.基于两相相对渗透率实验,建立纳微米聚合物体系驱油平行毛管束模型,考虑了聚合物颗粒非匀相浓度分布,模拟分析了分散体系驱油过程中两相相对渗透率变化规律。注入分散体系后油相相渗曲线和等渗点右移,水相相渗曲线末端出现下凹形态,即在高含水饱和度时水相相渗下降。研究发现考虑聚合物颗粒非匀相浓度分布时,中高渗透率通道随着分散体系的持续注入逐步被封堵。4.基于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封堵实验,建立分散体系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关系表达式。结合聚合物颗粒非匀相浓度分布模型,建立了考虑注入速度、颗粒粒径和颗粒浓度等因素的拟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水相相渗随着颗粒浓度、注入速度和颗粒粒径的增加而下降。5.建立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驱油二维网络模型模拟方法,模拟了注入聚合物颗粒后剩余油分布和不同类型剩余油比例,揭示了聚合物颗粒特性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6.建立非均质分层地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调驱数学模型,考虑聚合物颗粒的非匀相分布,模拟注聚合物颗粒提高非均质地层采收率的变化规律。阐明了颗粒浓度、注入量和转注时机等因素对影响,揭示了非匀相颗粒浓度分布有利于扩大波及体积。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主要得到了以下认识:颗粒水化膨胀特性是分散体系粘度和非匀相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颗粒膨胀程度越大,固壁边界润滑层厚度越大,颗粒空间非匀相分布现象越显着。颗粒分布双层微观结构使分散体系表观粘度剪切变稀,而颗粒浓度多孔介质内非匀相分布能逐步封堵低流动阻力孔喉,使水相渗透率在高含水饱和度时下降。研究揭示了纳微米聚合物颗粒浓度非匀相分布有利于扩大波及体积,提高低渗层采出程度,为深入分析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驱油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9)

龙运前,朱维耀,宋付权,宋洪庆,岳明[7](2015)在《低渗透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调驱多相渗流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岩心驱替装置进行渗流规律实验,建立反映纳微米聚合物颗粒水化膨胀、渗流阻力变化、堵塞、相对渗透率变化、颗粒沉淀破碎、残余阻力系数和黏度特性等的渗流特性方程,并建立反映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调驱过程中水、油和纳微米聚合物颗粒之间相互作用与传输,质量的相互转换作用等特点的调驱渗流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单相流动时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具有启动压力梯度;注入段塞体积、颗粒浓度以及颗粒粒径对驱油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渗透高含水油田进行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调驱是可行的,通过优化驱油方案,合理实施,能够取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王代刚[8](2013)在《预交联凝胶颗粒分散体系微观渗流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交联凝胶(PPG)驱油技术是我国东部老油田进行剩余油挖潜、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高效驱替方式之一,与聚合物驱相比,适应范围更广,尤其是对于非均质性特别严重的储层。然而,PPG颗粒分散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该分散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溶胀、运移、滞留、变形等机理。因此,准确合理地认识和描述该分散体系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机理,尤其是微观渗流机制对于增强其油藏适应性和矿场增油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形态分析测试,测定PPG颗粒分散体系溶胀一定时间后的形态,并讨论了溶胀时间、初始粒径范围等因素对等效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在认识溶胀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可视化微观驱替装置在一系列孔喉分布特征不同的玻璃刻蚀模型上开展水驱和PPG驱油实验,描述PPG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滞留及变形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PPG驱的驱替前缘突破时间大大延迟,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相等的条件下前缘推进更加均匀;PPG颗粒在运移过程中能够暂时封堵大的孔喉,驱替流体发生液流转向,扩大了驱油体系的波及范围。在分析经典渗流力学描述渗流边界演化过程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引入分形几何理论实现了驱替前缘推进过程的数学描述。基于工业微焦点层析成像(CT)系统进行水驱、聚合物驱及PPG驱岩心驱替实验,在驱替的不同阶段(如饱和油后开始水驱时、开始注化学剂时、注化学剂完成时,以及驱替结束时)进行CT切片扫描,获取流体分布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观驱替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孔隙空间和流体分布的二维分割、CT图像的叁维重建以及孔隙、喉道信息的提取。通过微观驱替特征的差异性分析、微观驱油特征的定量表征和流体/孔喉空间分布关系的定量化统计,深入研究了PPG颗粒分散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微观渗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孔喉比、配位数、溶胀程度以及颗粒粒径对PPG驱的微观驱替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受运移、滞留及变形等渗流机理的影响,PPG驱相比于水驱、聚合物驱的微观波及系数和微观驱油效率提高幅度更大,受效剩余油的形状更丰满;与水驱、聚合物驱相比,PPG驱使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占据了相对主导的剩余油赋存形态由网络状转化为多孔状。(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3-06-01)

刘国鹏[9](2010)在《LDH纳米颗粒分散体系、乳状液及中空微胶囊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是由一种以上金属离子组成的具有类水滑石层状结构的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无机材料。LDHs层片由于同晶置换而带永久正电荷,层间可交换的阴离子和水分子补偿了其正电性,层间距因阴离子不同而变化。水中的LDHs胶体粒子因层间阴离子的扩散而带正电,进而可形成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LDHs的胶体水分散体系在生命科学、传感、催化、油气田开发及水环境净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课题组已详细研究过LDHs水分散体系的流变学、稳定乳状液和泡沫及形成液晶相等特性,并将LDHs正电溶胶作为钻井泥浆处理剂成功的用于油气田开发中。关于LDHs分散体系稳定性的研究是进行上述研究及开发的基础。外部条件的变化及颗粒自身的特性是影响LDHs分散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而将影响到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就由LDHs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状液而言,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LDHs颗粒的界面自组装能力和体相中形成网架结构的能力,从而影响到乳状液的稳定性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性。而这些特性是形成更高级别的LDHs有序结构的基础。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对镁铝型LDH的水分散体系、乳状液以及以乳状液为模板制备的中空微胶囊特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于完善LDHs的理论研究体系以及扩展其实际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LDH-聚丙烯酸钠水体系的双絮凝现象及机理分析本章研究了聚丙烯酸钠(Sodium Polyacylate,简称PAAS,分子量为15000)浓度的改变对固定颗粒浓度的镁铝型LDH胶体水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了独特的双絮凝现象。借助总有机碳(TOC)测定,zeta电势表征、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分析技术探讨了产生双絮凝现象的机理。在固定LDH颗粒浓度的水分散体系中引入聚丙烯酸钠,PAAS在LDH颗粒上的吸附导致颗粒电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当PAAS浓度较低时,阴离子型聚电解质主要吸附于正电性LDH颗粒的表面,致使颗粒的(?)电位降低并发生电性翻转,颗粒间的静电斥力由此而减小,LDH-PAAS混合体系的稳定性随之降低,原来稳定的分散体系产生絮凝。PAAS浓度居中时,聚电解质分子的进一步吸附使颗粒的(?)电位继续负向增加,颗粒间静电斥力随之增强,因此体系又重新分散。当PAAS浓度较高时,聚电解质分子不仅吸附于LDH颗粒表面,还以接近平躺的构象插入颗粒层间。这使颗粒的负电性进一步增强,与体相中未吸附的PAAS链间存在较强的静电斥力,由此产生的空缺引力作用导致体系再次絮凝。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AAS主要通过分子中的-COO-与LDH颗粒间的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而吸附于颗粒上。这一发现丰富了LDH分散体系的相行为,拓展了LDH的研究空间和应用价值。2.非晶态LDH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状液本章制备了叁种LDH颗粒的水分散体系,比较了颗粒形貌、尺寸和结构的不同,以及由其水分散体系制备的Pickering乳状液稳定性的异同。结果表明,在共沉淀法得到的LDH新鲜沉淀中,氢氧化物多为非晶态。高剪切力使沉淀以絮团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对LDH结晶的贡献很小。而长时间的水热处理可促使非晶态沉淀生长为晶态六角片状颗粒。NaCl对非晶态和晶态LDH颗粒稳定乳液能力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NaCl的引入均可引发颗粒间的絮凝,提高颗粒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界面网络及体系中叁维网架结构的形成,从而可有效提高颗粒生成和稳定乳液的能力。与晶态LDH颗粒相比,相同盐浓度下非晶态LDH颗粒亲水性更强,生成的絮凝体结构更弱,因而稳定乳液的能力更小。对于非晶态LDH颗粒,相同盐浓度下较大颗粒间更易生成大的絮凝体,导致其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能力更强,因而生成和稳定乳液的能力更好。这一工作对于LDH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状液的研究体系起到了丰富和完善的作用。3.以Pickering乳状液为模板制备LDH中空微胶囊本章以Pickering乳状液为模板制备了由MgAl-LDH片状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中空微胶囊。先通过颗粒在油/水界面的吸附制备了o/w型Pickering乳状液。再使用与乳状液内外相液体均互溶的溶剂将乳液滴内油核溶解至周围的介质环境中,从而制得了LDH中空微胶囊。在胶囊制备过程中发现,与原模板乳液滴相比,中空微胶囊的直径减小了约一个数量级,这是由于LDH片状颗粒在球体表面的重新排列引起的。在油核溶出的过程中,乳液滴表面的LDH片改变了原来的取向,并且排列得更加紧密。即由在乳液滴表面的平铺变为在胶囊壳中的竖立,面面相连组成壳体。胶囊制备过程中由于介质极性的减小而引发颗粒间吸引力的增强是产生颗粒重排现象的原因。利用软模板法制备LDH中空微胶囊不仅克服了硬模板法步骤繁琐,须高温烧结等不足,还引入了由溶剂效应引发的各向异性颗粒在弯曲表面的重排现象。这为由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具有各种特殊结构和应用价值的中空结构提供了广阔的前景。LDH片状颗粒的重排可为研究各向异性胶体颗粒在弯曲界面上的液晶行为提供一个新的模型。由具有层状结构的LDH片组成的微胶囊在渗透性控制以及多功能微胶囊制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0-05-17)

崔晓红,朴佳锐,李明远,林梅钦[10](2008)在《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HAAKE RS600型流变仪、膜过滤实验及激光粒度仪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封堵性能和颗粒的形态、大小。结果表明,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分散体系的表观黏度和弹性随溶胀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当溶胀时间为10~15 d时,体系的表观黏度达到最大值;随剪切速率增加,体系的表观黏度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体系的性质,而且为非依时性体系。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的固体特性较明显,能够对1.2μm的纤维素膜形成一定的封堵,且随溶胀时间增加,其封堵能力先增加后降低。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的粒径随溶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10 d之内溶胀较快,10 d之后粒径基本保持不变。溶胀后的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大小是溶胀前的几倍至十几倍。(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08年04期)

微颗粒分散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使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低渗透油藏具有更好的控水稳油效果,从粘度特性、流变特性和封堵性能3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分析注入压力、渗透率、水化时间、颗粒质量浓度和注入速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粘度较小,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具有良好的注入特性和封堵效果,注入压力呈波动性变化趋势。当水化时间、颗粒质量浓度和注入速度一定时,颗粒平均粒径与喉道平均直径比值小于0.16的区域为弱封堵区域,大于0.32的区域为强封堵区域,0.16~0.32的区域为中等封堵区域。若增加水化时间,弱封堵区域增大,强封堵区域减小。当水化时间、注入速度和岩心渗透率一定时,聚合物颗粒质量浓度小于1.0 g/L的区域为弱封堵区域,聚合物颗粒质量浓度大于2.0 g/L区域为强封堵区域。当水化时间、颗粒质量浓度和岩心渗透率一定时,注入速度小于0.1 mL/min的区域为弱封堵区域,注入速度大于0.5 mL/min的区域为强封堵区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颗粒分散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陈云,孙德军,孙祉伟,徐升华.微重力下盘状胶体颗粒分散体系的液晶相转变[C].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2016

[2].孙业恒,龙运前,宋付权,于金彪,朱维耀.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封堵性能评价[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

[3].朱凯明,刘丁侥,郝璐,于德梅.吡咯基导电聚合物纳米颗粒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七分会:流变学.2016

[4].龙运前,朱维耀,韩宏彦,王明,徐洋.低渗透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动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龙运前,朱维耀,刘启鹏,宋付权.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微孔滤膜流动特征[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娄钰.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非匀相渗流理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

[7].龙运前,朱维耀,宋付权,宋洪庆,岳明.低渗透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调驱多相渗流理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王代刚.预交联凝胶颗粒分散体系微观渗流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9].刘国鹏.LDH纳米颗粒分散体系、乳状液及中空微胶囊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

[10].崔晓红,朴佳锐,李明远,林梅钦.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

标签:;  ;  ;  ;  

微颗粒分散体系论文-陈云,孙德军,孙祉伟,徐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