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拉班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德彪西,萨拉班德舞曲,《为钢琴而作》,印象主义
拉班德论文文献综述
孟晓,李瑞缘[1](2019)在《德彪西与他的萨拉班德舞曲》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彪西是法国着名作曲家,是印象派音乐的鼻祖,也是印象派音乐的发扬者。作为描绘瞬间印象的印象派作曲家,创造性的在传统的萨拉班德舞曲中使用新的调式和声调性为听众展现了五光十色的音响世界。本文从德彪西和萨拉班德两个方面分析,系统地介绍德彪西的《萨拉班德舞曲》与他的创作风格。(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5期)
陈思涵[2](2019)在《用巴扬演奏巴赫《英国组曲》(BWV808)之萨拉班德要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音乐史上,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上半叶称为“巴洛克时期”。这一时期作品的风格复杂多样,组曲体裁就是在这一时期定型的。在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中,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杰出的代表,他为古钢琴而作的叁套组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帕蒂塔》被广泛应用,现已不再局限于钢琴演奏,并且成为巴扬演奏的必备曲目。巴赫的复调作品从史学角度已具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实践应用方面,尤其是巴扬演奏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本文以巴扬演奏巴赫《英国组曲》(BWV808)中的萨拉班德舞曲为例,对萨拉班德在音乐表现和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期待能给巴赫的复调音乐及巴扬演奏带来更多的讨论与思考。(本文来源于《天津音乐学院》期刊2019-06-06)
孙璐莎[3](2016)在《以早期后调性音乐语言看德彪西的《萨拉班德》》一文中研究指出"后调性"音乐这一术语是指二十世纪初,在经历了音高组织结构的重大改革之后,作曲家们用以替代调性功能体系而萌生并发展的新的作曲技术手段及风格。德彪西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作曲家,为探索新的音乐领域,结合了当时的文学思想潮流,绘制出了崭新的音响色彩,对二十世纪后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6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ports Education(ESE 2016 V52)》期刊2016-03-22)
方迪[4](2015)在《倾听c小调的“弦”外之音——以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号之萨拉班德舞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8世纪开始,欧洲音乐逐渐放弃追求调的不同性格,转而注重"大小音阶各调的音程组织与和弦组织的同一性",为适应器乐反复转调的需要,音乐家逐渐认识到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故,是否可以认为:在巴赫生活和创作的时期,其对调的选择还是受调本身影响的成分居多,其作品总还是自觉不自觉地蕴含了一个基调,c小调的调性色彩在其作品中更为浓厚,对其作品的听感及思索皆掩映在c小调的弦外之音中。本文选取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号之萨拉班德舞曲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作曲家生平及创作背景、乐谱分析、笔者的听感叁个方面,捉摸c小调之于巴赫的意涵。在对待乐谱时,尝试以单音为起点,追踪音与音之间的关系,通过描摹旋律音程的性质面貌,平等参透其与乐曲的关系,哪怕管中窥豹,但求特殊理解。(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期刊2015年04期)
周怡杉[5](2014)在《论伊萨依《萨拉班德舞曲》的艺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欧仁·伊萨依的六首独奏小提琴奏鸣曲,在小提琴的所有曲目中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所有的奏鸣曲都具有真正的灵感和独创性。同时,它也将小提琴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着名小提琴演奏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曾经这样评价,而其第四奏鸣曲中的《阿拉曼德舞曲》则在技法和音乐上都颇具独创之处。首先,它吸收和借鉴了近代小提琴演奏的发展成果。(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4年20期)
俞卫娜[6](2014)在《德彪西钢琴作品《萨拉班德》音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彪西的音乐风格通常被称作为印象主义。从音乐角度来看,其音乐展示出若干与20世纪早期作曲家相关联的作曲手法。本文从以下四点入手进行初步阐述,如:主题材料及曲式进程、旋律及动机间的关系、音阶及和声的音高组合、调性或音高中心性,以此来说明《萨拉班德》创作的艺术特点。(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4年01期)
唐瑾[7](2013)在《巴赫《英国组曲》之萨拉班德演奏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J.S.巴赫的多部键盘乐经典着作《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等套曲创作直接取材于17世纪法国宫廷舞蹈音乐,其中以阿拉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及基格为4首最主要固定舞曲。该文选择了《英国组曲》中的萨拉班德为例,除了对其创作背景、舞蹈历史风格和韵律特点进行介绍之外,还通过借鉴巴洛克时期古键盘乐器上的特殊演奏法及亲历体验,着重分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包括速度、节拍、韵律;运音法;装饰音演奏;音量、音色、踏板等,希望为现今诠释巴洛克风格带来帮助和启发。(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彭鹏[8](2012)在《巴赫《萨拉班德》舞曲中装饰因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其音乐创作与演绎活动中的即兴性,而即兴性演奏中各类装饰音的自由运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巴赫作品中承载各类装饰音最多的《萨拉班德》舞曲做一初步分析,以期归纳出装饰音因素的一般使用原则。(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2年06期)
张淼[9](2011)在《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萨拉班德舞曲的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萨拉班德舞曲是巴赫创作数量最多的一种舞曲,在巴赫的大提琴组曲中,萨拉班德这种古老的叁拍子舞曲篇幅不长,重拍多在第二拍的音乐特点鲜明,但在实际演奏中,还要结合每一首的乐句划分、旋律走向,以及和声色彩的变化、节奏型的运用,在保证乐曲完整性的同时尽可能准确的突出其音乐特点。作为组曲中的慢乐章,如何分句、理清层次是大多学习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本篇论文的第叁章分为六节,分别对整个组曲中的六首萨拉班德舞曲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结构、调式和声以及一些特有的节奏型、音型叁方面分析。每一首分析侧重点不同,其中,第一首结构最为规整,主要以和声进行和调性布局划分乐句;第二首的起拍的运用、叁次终止式的出现是乐句的划分的重要依据;第叁首重点分析和声调式;第四首以节奏型的归纳作为切入点,举例分析其音乐特点;第五首全曲由单音构成,侧重根据其旋律走向、音型特点细分乐句;第六首综合性较强,通过结构、和声进行、调性布局、节奏特点等方面共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1-05-01)
周砚馨[10](2011)在《依托“声部划分”的概念对巴赫《萨拉班德舞曲》和《吉格舞曲》的分析与演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依托“声部划分”的概念进行分析与演释的作品对象是巴洛克时期德国的伟大作曲家J.S.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为小提琴所创作的《六首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中的《d小调第二组曲》之叁、四乐章--《萨拉班德舞曲》和《吉格舞曲》。在深入了解了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及与作品相关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了解了多声部音乐的历史。以1、巴赫的手稿;2、作品的体裁特征;3、作品的和声与曲式结构;4、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等叁位大师的演奏;以上四个方面的材料作为“声部划分”的主要依据。通过反复的实践、研究与分析,在对于作品演奏的方法和表现手法上较为详尽的阐明了笔者的观点与见解。(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期刊2011-05-01)
拉班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西方音乐史上,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上半叶称为“巴洛克时期”。这一时期作品的风格复杂多样,组曲体裁就是在这一时期定型的。在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中,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杰出的代表,他为古钢琴而作的叁套组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帕蒂塔》被广泛应用,现已不再局限于钢琴演奏,并且成为巴扬演奏的必备曲目。巴赫的复调作品从史学角度已具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实践应用方面,尤其是巴扬演奏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本文以巴扬演奏巴赫《英国组曲》(BWV808)中的萨拉班德舞曲为例,对萨拉班德在音乐表现和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期待能给巴赫的复调音乐及巴扬演奏带来更多的讨论与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班德论文参考文献
[1].孟晓,李瑞缘.德彪西与他的萨拉班德舞曲[J].北方音乐.2019
[2].陈思涵.用巴扬演奏巴赫《英国组曲》(BWV808)之萨拉班德要点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9
[3].孙璐莎.以早期后调性音乐语言看德彪西的《萨拉班德》[C].Proceedingsof2016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andSportsEducation(ESE2016V52).2016
[4].方迪.倾听c小调的“弦”外之音——以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号之萨拉班德舞曲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
[5].周怡杉.论伊萨依《萨拉班德舞曲》的艺术价值[J].音乐时空.2014
[6].俞卫娜.德彪西钢琴作品《萨拉班德》音乐分析[J].黄河之声.2014
[7].唐瑾.巴赫《英国组曲》之萨拉班德演奏法初探[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
[8].彭鹏.巴赫《萨拉班德》舞曲中装饰因素初探[J].剧影月报.2012
[9].张淼.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萨拉班德舞曲的研究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1
[10].周砚馨.依托“声部划分”的概念对巴赫《萨拉班德舞曲》和《吉格舞曲》的分析与演释[D].云南艺术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