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儒佛会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蕅益智旭,《四书蕅益解》,儒佛会通,修行之道
儒佛会通论文文献综述
王聪娜[1](2018)在《《四书蕅益解》中的儒佛会通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明时期,理学发展迅速,程朱理学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形势,佛教遭受程朱理学的遏制和打压,佛学日渐衰微。直至阳明心学的出现,才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中以王艮、李贽为首的“阳明左派”,把儒家思想推向了另一个极致,吸引了无数有志之士,他们现身说法、弘扬佛教,极大地推动了佛教的发展,引导佛教一步步走向复兴。与此同时,阳明左派也获得了许多学兼内外、儒释兼通的高僧的好感与支持,诸如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云栖袾宏等高僧,他们开始投身于佛教,致力于完成叁教融合。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出生最晚的佛教大师蕅益智旭,他以一种新的佛教姿态,全新注解《四书》,希望能够援佛入儒,以儒扶佛,全力融合儒佛,达到儒佛会通的目的。《四书蕅益解》通过诠释《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四本书的宗旨,研究蕅益大师的儒佛会通思想,具体、直观地阐释智旭的儒佛会通之道。首先,阐释《论语》。以“叁教其出一源”作为儒佛会通的始发之源,强调“人人皆具佛性”于乱世之中教化众生、调伏自心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把儒佛的孝道观进行比较和分析,试图在境界论上贯通儒佛,他认为儒佛二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相同的,以一种“至同之道”的精神境界将儒佛融会起来。再次,解读《中庸》。蕅益认为“中”为性体,“庸”为性用,“中庸”就是从体起用,全用在体。通过研究天台宗的“性具学说”,阐述“中庸”“慎独”的修道、修身功夫,并辅以“至诚之心”最终可证果位。最后,解《大学》。蕅益大师一句“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他通过对“性德本具”“性修不二”“心外无法”叁个修行之道的研究与分析,将佛家理论贯通于大学之道,以佛解儒,最终达成弘扬佛法的目的。蕅益注解的《四书》,是在明代儒佛道叁教合一的思想潮流下,用以调和儒佛关系的产物。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佛教界的重视,但是他主张的儒佛会通思想,不仅对后世佛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思考文化多元性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整合与发展闪烁着先贤智者智慧之光的思想。(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5-01)
陈道德,唐锦锋[2](2018)在《“阳明学”的重要特征:儒佛会通》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明学"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佛学尤其是禅宗,给予了王阳明另立新说所需要的全部结构性要素。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从理论到实践,王阳明于佛学中获益良多。"阳明学"既不是儒学也不是佛学,反之,它既是儒学又是佛学。它是儒佛会通的产物,它使宗教生活化,也使生活宗教化,它是更新的理学,也是更新的禅学。(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8年01期)
贺志韧[3](2016)在《明朝中后期中国儒佛会通的发展与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朝中后期是中国思想的一个总结和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王阳明心学谱写了中国儒学思想的最后一个高潮曲章,之后的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则对包括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在内的整个儒家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道教和佛教也都在自身内部进行了十分深刻、完整的融汇与整理,但仍然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因此,整个明朝中后期儒佛会通所遇到的困境较之其所遇到的机遇是相对较大的,但是儒佛会通由于历史的大趋势和一大批如王阳明、蕅益智旭这样的文化思想大家的出现又必然走向前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杨鸿源,范鹏[4](2015)在《论长洲理学别派的儒佛会通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中期,随着考据学的隆兴,传统儒学中"学"与"思"的路径日益失衡,引发了一批学者对下学与上达之间断裂情形的忧思。在这种情景下,由于晚明叁教会通思想的影响,一些学者试图从佛教中汲取相关资源来弥补当时儒学中"问学"与"德性"之间的紧张状况。以彭绍升为中心的长洲理学别派,倡言儒佛会通,试图用佛教的理事无碍思想和净土终极关怀来重构儒学。同时,他们用华严学的圆融无碍来建构知识论形式,去面对可以思议和言诠的佛法与世间学说。用净土思想来构架知识无法达到的彼岸,为有限的社会现实与超越的精神追求之间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以使下学之道与上达之道得以一贯,从可以言说的此岸通达不可言说的彼岸。他们的这种努力在清末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影响了近代的佛学复兴潮流。(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李瑛[5](2015)在《儒佛会通与蕅益大师的艺术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对作为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师研究甚多,但对其艺术思想的阐释却并不多见。蕅益大师的艺术思想既有护持佛教戒律传统、不赞成从事艺术活动的一面,又有推重艺术并力倡艺术可为"文字般若"乃至"究竟般若"的一面。以后者为代表的蕅益大师艺术思想,体现了他儒佛会通、以佛统儒的立场和方法:一方面,其艺术思想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对明儒狂禅思潮的反拨;另一方面,对儒家"学道说"的援引,以及在儒家"道器说"基础上创立的"法器说",为其艺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蕅益大师的艺术思想无疑是佛教的,但在其艺术思想的渊源上又随处可以见到儒佛会通的踪影。(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5年04期)
郭天明[6](2015)在《李炳南儒佛会通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炳南(1889-1986),山东济南人,本名艳,字炳南,号雪庐老人,法号德明,当代着名思想家、佛学家、教育家。齐鲁大地是其思想萌发、发展的沃土,对李炳南先生儒佛会通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拓展齐鲁文化思想的外延。本文作为大陆首篇研究李炳南儒佛会通思想的学位论文,综合台湾地区注重研究李炳南寓台时期弘法等文章内容,深入挖掘李炳南大陆时期儒佛会通思想的萌发、产生、逐渐成熟的经历。其中,原创性的对民国时期济南地区佛教思想发展状况进行概述,以此作为环境背景探讨对李炳南思想产生的影响。同时,梳理李炳南佛学思想中以净土思想为主线,融合其他诸宗思想的创造性阐述。李炳南是民国时期,以独特的思想视角对儒佛思想进行会通的代表性人物,是以净土思想为主线,辅助传播弘扬儒学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者。对李炳南的儒佛会通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儒佛思想会通方式及意义的多元性的考察。文章总体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将李炳南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探索影响其终生的儒佛思想的源头,以时间发展的纵式脉络,追溯李炳南思想转变、升华的各时期特点。第二章,从时代、地域的大背景之下,分析李炳南儒学、佛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并且对其一生之中的儒学与佛学思想进行比较。概述民国时期济南佛教发展状况,挖掘李炳南儒学思想形成、发展期莒县大儒庄陔兰的影响与提携;借助与印光大师往返信函,分析对其以往谤佛态度转变的影响。第叁章,以李炳南倡导的净土法门为主线,分析其融会佛教诸宗思想的特色,强调他是立足佛教居士的角度与立场,融会儒学思想。本章重点对比《净土十疑论》与李炳南的净土思想,探讨他以“境、行、果”叁个方面会通儒佛思想的特征。第四章,探讨李炳南儒佛会通思想的时代意义,介绍以台中莲社为代表的弟子群。重点介绍李炳南所传承的“人间净土”思想对生命的关切,开创了居士弘法重视“解行”与“事行”并重的风潮。(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洪宣荣[7](2015)在《祁彪佳的儒佛会通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祁彪佳(1602—1645),是明末名臣,在当时浙东士大夫阶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祁彪佳官至苏松巡按,为官时恪尽职守、归隐时经世救民、明亡时守节殉难,此外,他精通戏曲诗文、寄情园林山水,可以说是当时儒家士大夫的典范人物。祁彪佳交游广泛,和晚明京师、浙东的重要士绅、名流几乎都有交往,其中与儒家学者、佛教高僧的交往也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祁彪佳一生勤于修身养性,对于儒学与佛学都有着广泛的兴趣,相关的修身思想在他那里得以交融会通,渐渐形成其独特的哲学思想,而且在这种会通哲学的指引之下,又进行许多下层的经世实践。作为浙东地区明末儒佛会通思潮的代表人物,祁彪佳留下的十五卷日记以及其他诗文等文献,对于考察儒佛会通思潮之于士大夫的实际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祁彪佳的生平经历和所处时代的思想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了祁彪佳与当时儒、佛各家重要人物的交往以及思想上的交流和影响,如蕺山学派与王门后学的刘宗周、陶奭龄、沈国模、王朝式、颜茂猷等名儒,以及曹洞宗石雨明方、叁宜明盂和临济宗密云圆悟等高僧,他们对祁彪佳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叁部分对祁彪佳的儒佛会通思想展开讨论,从心性论、静坐说、万物一体观等不同角度对这种儒佛会通的思想进行剖析。第四部分则以祁彪佳自身的修身悔过,对“藏书癖、梨园癖、园林癖”的反省,和绍兴地方的赈灾等下层经世的实践为线索,体现祁彪佳儒佛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并且对祁彪佳殉难中体现的儒、佛思想进行探究,再现祁彪佳之死的真正思想渊源。(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王蕾[8](2013)在《上蔡儒佛会通视域下的理学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隋唐以来,回应佛道二教思辨化哲学思潮的冲击成为儒者面临的时代课题。谢上蔡在扬弃佛教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承继二程,立足于"天理为是自然底道理"之天道观建构,以"敬是常惺惺法"、"下学上达"为入道工夫,最终达致"心与天地同流"之境界,形成其独特儒佛会通视域下的理学之建构。(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3年09期)
习细平[9](2013)在《论藕益智旭的儒佛会通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藕益智旭是晚明时期的四大高僧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智旭的佛学思想体现出明显的圆融各家各派特色,对佛教与儒学的会通可以从叁个方面来看:一是心性论的会通,对儒学心性论中的许多范畴和命题都作了佛学化的诠释;二是修养论的会通,他继承了前人以佛教之五戒来解释儒家之五常的思想,并提出五戒高于五常;叁是孝道观的会通,他统一了世间孝与出世间孝,并进一步将儒家的孝和佛教的戒与慈结合起来。智旭的儒佛会通思想不仅使得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契合高度,而且也表明晚明佛教摆脱衰落困境、走向复兴的迫切要求。(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3年03期)
李永亮[10](2012)在《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为研究主题,除绪论外,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理解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的基础,第叁章是儒佛会通的主要内容。因马一浮归宗于儒,他关于儒佛会通的许多阐述是在弘扬儒学的过程中做出的,故在第四章论述弘扬儒学的内容。由儒佛会通和弘扬儒学等内容可展现马一浮学术思想的特色和意义,此为第五章的内容。而通过功夫证悟本体的学术宗趣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第一章介绍马一浮的生平与学术,为认知其儒佛会通思想作铺垫。考察社会背景和人生历程可对马一浮其人有一个概览,而考察学术路径和学术宗趣则直接关联于儒佛会通思想。马一浮有独特的学术路径,通过初治考据、转治佛典、归于六经等经历而形成其学术系统,其中转治佛典的经历是促使他进行儒佛会通的重要因素。马一浮以儒为宗,秉承儒家理想,以成圣作为学术宗趣,成圣的根据为本体,成圣的途径为功夫。从广义角度来说,即从贯通儒佛道等学术的角度来说,此宗趣可表述为通过功夫证悟本体。本体论和功夫论是马一浮学术的两大主要内容,他教人引归自己,经由读书穷理、反躬实践等方式以识取自心自性。他的儒佛会通思想亦是如此,故阐明学术宗趣也意味着指出了论文的纲领。第二章介绍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的渊源,从会通的内涵和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的形成两方面来阐述。学术上的会通是要会合、疏通不同的观点、学说,使其归为意。马一浮将会通观念运用于其着述中,主张学术应通而不局,避免门户之见对义理的妨害。而儒佛会通即是会通、通而不局观念的突出表现。马一浮形成其儒佛会通思想有多种因素,他谙熟儒家、佛家学术史,吸取了历史上的儒佛会通思想,而佛学的近代复兴、他所接触的师友、他本人的特质也对他形成儒佛会通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叁章是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的具体展开,从佛家宗派、佛家经论与儒家的会通两个视角来论述,表明了马一浮处处指点学人做功夫,以证悟本体为归,彰显了本体论和功夫论的重大意义。他的儒佛会通思想主要体现在叁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五个宗派与儒家的会通,分两种情况进行阐述,一是义学宗派(包括叁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与儒家的会通,二是禅宗与儒家的会通。义学强调对佛家义理的阐发,各宗开显了诸多鲜明的义理,马一浮择取其中一些重要义理与儒家义理相会通,而禅宗以无门为法门,显示了大机大用,马一浮择取一些禅师的重要言论与儒家义理相会通。所择取的义学方面的义理有叁论宗缘起性空、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法相宗五位百法、转识成智、修道五位等,天台宗止观、修性不二、依正不二等,华严宗法界缘起、四法界、一真法界、文殊智和普贤行之说等;禅宗方面择取了达摩、沩山灵祜、赵州从谂、洞山良价、圆悟克勤等禅师的言论。此外,马一浮还有一些儒佛会通思想,因不便于划分到佛家诸宗派与儒家的会通,就以佛家经论与儒家的会通为视角进行论述。按本体论和功夫论为线索,选取《大般涅盘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肇论》四部典籍,阐述其中一些义理与儒家义理的会通,如《大般涅盘经》“视诸众生犹如一子”与《诗经》“恺悌君子,民之父母”的会通。经由论述,可知马一浮的儒佛会通思想贯彻着其学术宗趣。第四章论述马一浮以儒为宗、弘扬儒学的学术取向,表明了马一浮虽曾致力于佛学,对儒佛会通作了很多阐述,但他归宗于儒,以六艺论而着称。他弘扬儒学的核心内容是阐扬六艺论,而讲学、刻书等活动是他传播儒学的形式。他阐扬六艺论、讲学、刻书的过程不离儒佛会通,而进行儒佛会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儒学。在此过程中,其学术宗趣是一以贯之的。六艺论可从本体论和功夫论两方面进行阐述,以“六艺之道,总为性道”为标题论述本体论,选取一些表述本体的词语加以阐发,如仁、诚、天命、天道、天理、天性、本心、道心等:以“六艺之教,总为德教”为标题论述功夫论,在马一浮诸多论释德教的内容中选取比较独特的进行阐发,如《洪范约义》中对“又用叁德”的诠释,如《观象卮言》中对“德大”、“洁静精微”的诠释。在阐述讲学活动时,可知由讲学而彰显了六艺论;由讲学而见马一浮弘扬儒学之用心,又可见其在动静语默、出处进退、辞受取与之间对圣贤学问的践行。在阐述刻书活动时,可知马一浮的刻书有其特殊之处,以“刻书为圣贤血脉”的发心为先导,刻印了一些贯通儒佛思想的典籍,可供后人取法。第五章对马一浮学术思想的特色和意义做出思考,这是在论述儒佛会通、弘扬儒学等内容的基础上而进行的。马一浮的学术思想展现了鲜明的特色,使宗趣明确与意境圆融相结合,此宗趣即为通过功夫证悟本体,而意境圆融的突出表现就是儒佛会通。另一个特色是融合了直抉根源的理想主义与超越的现实关怀,体现了理事不二的精神。至于马一浮学术思想的意义,可从叁方面去认识:一是对学术统摄观的力倡,二是对万物一体思想的高扬,叁是引归自己,对治向外驰求之失。提倡学术统摄观从一般层面来说是要阐明学术统类,而根本上是要指向证悟本体;万物一体可谓是对证悟本体之境界的描述;证悟本体最终要靠引归自己,这既是方向问题,也是功夫问题。现代学术强调分科,往往局而不通,往往散漫而无终极的归趣,现代社会崇尚科技,向外驰求,漠视圣贤之教,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很难协调,则马一浮的学术思想不仅有久远的意义,又表现出其现代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4-20)
儒佛会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阳明学"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佛学尤其是禅宗,给予了王阳明另立新说所需要的全部结构性要素。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从理论到实践,王阳明于佛学中获益良多。"阳明学"既不是儒学也不是佛学,反之,它既是儒学又是佛学。它是儒佛会通的产物,它使宗教生活化,也使生活宗教化,它是更新的理学,也是更新的禅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儒佛会通论文参考文献
[1].王聪娜.《四书蕅益解》中的儒佛会通思想[D].河北大学.2018
[2].陈道德,唐锦锋.“阳明学”的重要特征:儒佛会通[J].江汉论坛.2018
[3].贺志韧.明朝中后期中国儒佛会通的发展与困境[J].云南社会科学.2016
[4].杨鸿源,范鹏.论长洲理学别派的儒佛会通思想[J].甘肃社会科学.2015
[5].李瑛.儒佛会通与蕅益大师的艺术思想[J].美育学刊.2015
[6].郭天明.李炳南儒佛会通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7].洪宣荣.祁彪佳的儒佛会通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8].王蕾.上蔡儒佛会通视域下的理学建构[J].兰州学刊.2013
[9].习细平.论藕益智旭的儒佛会通思想[J].世界宗教研究.2013
[10].李永亮.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