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师生使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师生共建,慕课,基础会计
师生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丁宛露[1](2019)在《“师生共建”模式下慕课的建设与使用——以高职《基础会计实务》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升,急需倡导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来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构建师生互动紧密的探讨型课堂文化。本文提出构建"师生共建"型慕课资源库,并且基于此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构想。(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20期)
李大林[2](2019)在《教育APP要用也要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手机上有4个教育APP,儿子的平板电脑上还有3个,都是老师要求下的,目前常用的也就一两个。”薛先生是南京某初中学生家长,孩子进入初中2年,他的手机上已经下载了V校、智学网等多个APP,说起这些应用的实际使用情况,他直摇头:“有些APP从下载后就没用过(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报》期刊2019-09-20)
李振欢[3](2019)在《当下教师权威在小学师生关系中的表现、作用及使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权威是指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凭借由国家或社会等外在制度赋予的教育权力和由教师自身的人格特性及专业素养形成的影响力。在维持学校秩序和学生纪律方面,教师权威发挥着管理、控制和协调等作用,包含强制性因素;在师生日常交往过程中,教师权威是教师产生的一种能让学生自觉遵从、认可和信服的并足以改变学生认知和行为的一种影响力量,是非强制性的,具体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顺从。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中心”,一度使教师权威异化,造成部分教师滥施权威,师生关系具有强权威性和强服从性的特点。与此同时,教师权威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不同时代的教育权威无论是在其本源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差异。目前达成共识的是教师权威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教师用来凌驾于学生从而达成自身目的的工具。现代社会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制度性权威逐渐呈现衰退趋势,而来自于教师自身的魅力、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教师优秀的个人品格所产生的教师感召权威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当前由于教师权威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上海市H区某小学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该校3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将主要研究以下四个方面:1.当今小学教师权威的根源和类型;2.教师权威在小学师生心理联系和行为互动中的变化及表现;3.教师权威在小学师生关系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4.小学教师会采取怎样的权威使用策略去促进和完善师生关系。研究发现:1.当下教师权威的根源既包含外源因素如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及法律、学生家长赋予教师的权威,又包含内源因如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学识和教师个人功绩;当下教师权威的类型根据权威的根源进行划分,包括传统权威、制度性权威、“父母代理人权威”、感召权威、知识权威和教学权威;2.在小学师生心理联系的过程中,传统制度性权威发生改变,小学师生更加倾向于促进师生情感发展的感召权威;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主义教育模式发生改变,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模式转移;而传统的“师尊生卑”的价值观体系正在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大力提倡师生间更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观。在小学师生行为互动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以强制性手段压迫学生、被动地听命于教师的指令,而是俯下身子,以一种平等对话和沟通的方式与学生交往;在师生的日常相处中,教师也走下了神坛,了解并关心着学生的一切,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确保了师生交往的有效性和延续性。3.针对小学师生关系中教师权威产生的种种表现,分析并得出了教师权威对小学师生产生的作用,将产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师生发展成为探究知识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创建适合师生双方共同成长的环境。同时,面对着教师制度性权威的缺失,有可能会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另外,当教师失去了知识权威的地位,面对来自学生的质疑和挑战,难免会有些教师出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形成师生关系的异化和冲突。4.最后,教师在使用权威策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考虑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更高的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采用最有助于小学师生关系良性发展的手段和策略。(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覃柳云[4](2019)在《高校师生自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高校学生及辅导员对自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日常对自媒体的使用频率高、用途广,使得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辅导员认识到自媒体对大学生成长及个人工作、教育方式产生的影响,仍需从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自媒体、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等方面,积极探索自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03期)
李蓓,钱培坚[5](2018)在《上海修订职业教育条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通讯员李蓓 钱培坚)7月24日,上海市人大十五届常委会五次会议审议《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获悉,通过本次修法,上海拟明确通过制度保障,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对接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8-07-31)
曹思远,邓武红,陈维茹,邱智燕,翁士珺[6](2018)在《大学生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现状及对策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市部分高校师生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以自己独特的优势,迅速在大学生之间传播。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两类人群入手,首先分析了大学生使用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其次分析了高校教师将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教学领域的现状;最后从大学生、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和教师叁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高教)》期刊2018年07期)
张静漪[7](2018)在《聋校师生手语使用状况调查——以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手语使用状况的问卷调查,从中发现教师与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手语上的一些特点,从而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以及对通用手语的研制、实施乃至到推广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刘亚娟[8](2018)在《基础教育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技术持续推动教育发展改革的背景下,网络学习空间作为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的重要工具,正被赋予重大的使命和价值。在政府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的推动下,基于云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当前我国网络学习空间的用户规模和覆盖范围有了大幅的增长,有关网络学习空间的研究也与日俱增。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发现师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开通率高,但是应用率低,积极性不高,使用意向不强,网络学习空间已俨然成为了一个简单的师生实名注册的个人空间。因此,要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价值,就必须要提高师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积极性,那么探索基础教育中师生对网络学习空间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成为了影响网络学习空间能否在基础教育中实现常态化应用的关键。师生对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意向也决定着他们在未来能否经常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感知表达,也是形成使用粘性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在原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探究影响基础教育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使用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现状为背景,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完成了如下工作:1.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技术接受度模型等研究模型,总结出可能影响教师和学生对网络学习空间使用意向的关键因素。2.根据技术接受度模型和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影响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使用意向的研究模型。3.在研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基础教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使用意向调查问卷和基础教育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使用意向调查问卷,并在武汉8所学校展开调研,最终回收教师有效问卷共311份、学生有效问卷共377份。4.在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假设模型以及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依据研究结果展开讨论,并提出研究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资源质量、社会影响和自我效能会影响教师对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意向,但是系统质量对教师的使用意向没有显着影响。对学生来说,学生的感知愉悦性和系统质量对平台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都有显着的影响;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知易用性并不能直接影响学生对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只能通过影响学生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间接的影响学生的使用意向。为提高基础教育师生对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意向和应用效果,本文分别从建设者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提出了4点建议。第一,建设者应注重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设计与维护,以此满足师生个性化学习的新需求;第二,学校应加强资源管理与创新,主动探索资源共建共享新思路;第叁,教师应注重个人信息化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发展;第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实现学习方式的新变革。(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崔国淼[9](2018)在《教师话语使用策略研究——以课堂师生互动遭遇沉默的会话分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会话分析语料观出发,对两个课堂中师生进行交流的片段进行深度探讨。研究发现,教师A的教师话语与完全控制话轮、指定回答对象、负面评价等策略的运用相关;教师B的教师话语与控制部分话轮、学生自主发言和鼓励性评价等策略的运用相关,此结论为教师话语使用策略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健[10](2017)在《合理使用“师生对话” 促进科学课堂的有效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我们对"对话"的理解有两层含义。在狭义范围内理解的"对话"主要是指两个人或者是几个人之间进行谈话;而广义的对话是指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和沟通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语言之间的交流,还指精神上的交流,包括社会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科学课堂作为小学教育中普及性高的一门课程,对小学生形成基础的科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做好平等对话的工作,从而提(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下旬刊)》期刊2017年11期)
师生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手机上有4个教育APP,儿子的平板电脑上还有3个,都是老师要求下的,目前常用的也就一两个。”薛先生是南京某初中学生家长,孩子进入初中2年,他的手机上已经下载了V校、智学网等多个APP,说起这些应用的实际使用情况,他直摇头:“有些APP从下载后就没用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师生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1].丁宛露.“师生共建”模式下慕课的建设与使用——以高职《基础会计实务》课程为例[J].东西南北.2019
[2].李大林.教育APP要用也要管[N].江苏教育报.2019
[3].李振欢.当下教师权威在小学师生关系中的表现、作用及使用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覃柳云.高校师生自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
[5].李蓓,钱培坚.上海修订职业教育条例[N].工人日报.2018
[6].曹思远,邓武红,陈维茹,邱智燕,翁士珺.大学生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现状及对策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市部分高校师生的调查[J].陕西教育(高教).2018
[7].张静漪.聋校师生手语使用状况调查——以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刘亚娟.基础教育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9].崔国淼.教师话语使用策略研究——以课堂师生互动遭遇沉默的会话分析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
[10].张健.合理使用“师生对话”促进科学课堂的有效生成[J].小学生(下旬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