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麻醉科266033
摘要:目的针对腕横纹以远手外伤患者探讨以腕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疗效和肌间沟臂丛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我院收治的腕横纹以远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分别以不同方式展开麻醉后对比其麻醉时间、满意度以及病情并发症情况。结果在麻醉起效时间上和满意占比上,观察A组比观察B组更短或更高;观察A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观察B组更低,以上资料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腕横纹以远的手外伤,对其行肌肉沟臂丛麻醉或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的麻醉效果均较好,但后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并发症更少。
关键词:腕部神经阻滞麻醉;肌间沟臂丛麻醉;腕横纹以远手外伤;麻醉效果;并发症
骨科急诊中有较多患者因为手外伤引起疾病,其中大约占骨科急诊的1/3【1】,对此,临床上一般选择的麻醉方式是以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这种麻醉本身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最容易出现的缺点是在臂丛麻醉时引起阻滞效果不佳,患者会出现局部麻醉中毒或膈神经麻痹、霍纳综合征等病症的情况【2】。对此,我院本次研究主要选择将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进行对比,术后对患者的麻醉时间、麻醉满意度以及病情并发症展开对比。具体的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8月-2017年8月,以60例我院收治的腕横纹以远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观察A组30例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21至56岁,中值(33.09±5.11)岁;观察B组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20至57岁,中值(33.29±4.98)岁。本次研究患者均在我院确诊为腕横纹以远手外伤,对其进行ASA分级【2】,Ⅰ级有12例,Ⅱ级有34例,Ⅲ级有14例;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其他炎症、感染或动脉硬化淋巴管发炎等情况。两组以上数据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手术室后,健侧上肢或下肢的留置针行静脉补液,4L/min行吸氧,对患者行心电图监测其血压、指脉氧以及心率情况。
观察A组行腕部神经阻滞麻醉,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麻醉医生操作。铺单后对患者患处行常规消毒,患手旋后位在手术台上,固定后稍有屈腕。腕部正中神经的阻滞麻醉:循腕掌横纹近侧的1.5cm处,在掌长肌腱和挠侧腕屈肌肌腱的中间行麻醉针,皮下浸润后垂直刺入,针尖穿过浅筋膜、后穿过深筋膜,患者告知有异感,行回抽无血,将利多卡因1%注入,剂量为5ml。尺神经组织麻醉则是在屈腕触及尺侧腕屈肌肌腱和桡侧入针;桡神经浅支阻滞麻醉则是取贴拇伸肌的肌腱斜刺入,其他数据均与上操作相同。麻醉后对入针处行小单缠绕,弹性橡胶驱血带止血,不可过紧影响静脉回流,术区需暴露。
观察B组与观察A组类似,麻醉药物选择利卡多因2%+布比卡因0.75%,共计20ml左右。入针则选择同侧颈部,常规消毒后,选择锁骨下动脉旁边1cm,中斜角肌和肩胛舌骨肌中间,固定皮肤后,垂直如7G注射针头,穿刺以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为准,浅筋膜穿过后患者存在异感则注射,无异感将进针换至C6。
1.3观察指标【3】
以注射药物完毕到上肢疼痛感觉消失为麻醉起效时间,对其展开统计,对患者行麻醉满意度调查,对患者术中并发症进行统计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观察A组(2.11±1.02)min,观察B组(20.09±4.12)min;麻醉满意度:观察A组满意占比96.67%(29/30),观察B组满意73.33%(22/30);在麻醉起效时间上和满意占比上,观察A组比观察B组更短或更高,差异显著(P<0.05,t=13.029,x2=21.363)。
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A组占比66.67%(2/30),观察B组23.33%(7/30),观察A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观察B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x2=37.946)。其中观察A组中,因止血带出现疼痛2例;观察B组中,止血带出现疼痛3例,可能局部麻醉中毒出现心动过缓2例,局部出现血肿1例,还有一例可能喉返神经出现麻醉进而引起声音嘶哑。
3讨论
手部因解剖结构本身较为特殊,其中的神经和血管相对非常丰富,所以在面对外界的刺激时更加敏感,骨科急诊科室中展开的手外伤手术,属于操作非常精细的手术范畴,需要精湛的麻醉才能帮助手术更顺利的进行。对此,国内在进行手外伤手术时一般选择臂丛麻醉,在肌间沟臂丛行麻醉最为普遍。臂丛是C3-8前支与T1结合构成,颈段脊神经受到麻醉药刺激后,其支配的手部能对麻醉药剂产生反应,进而使得神经传导阻滞。但这类注射方式非常容易出现并发症,且症状较多,常见的有气胸、麻醉中毒、椎管内麻醉或其他症状。此外,因为臂丛行穿刺的筋膜鞘内本身结缔组织分隔开神经分支,所以行麻醉下针时容易出现麻醉药剂进入鞘内,即便麻醉医师手法精良全部注射入鞘膜,也会出现扩散情况使得前臂的尺侧手部的阻滞出现迟缓、不全等并发症【4-5】。
本次研究的针对腕横纹以远手外伤,行腕部神经阻滞麻醉。对腕部正中的桡侧,其中有一条支配姆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在掌心、鱼际和桡侧掌面皮肤、中节远节手指背侧皮肤上均掌管着掌侧总神经。虎口区和拇指背侧的手术一般选择桡神经浅支麻醉或拇指指神经麻醉;腕部神经阻滞则是因为麻醉药剂直达结缔组织膜,对神经干周围形成阻滞,相对单纯的臂丛麻醉,能够达到效果更加好、麻醉时间更短的好处【6-8】。
针对腕横纹以远的手外伤,对其行肌肉沟臂丛麻醉或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的麻醉效果均较好,但后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并发症更少。此外,前者的麻醉仅需一名麻醉医师即可,后者需要两名同时完成,相对腕部神经阻滞麻醉,肌肉沟臂丛麻醉在减少人力和财力上更有效。总之,基于上述两种麻醉方式在治疗腕横纹以远手外伤中的有效性,可有效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诊治效率,为患者恢复恢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敏,熊绪,邹飏等.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与肌间沟臂丛麻醉治疗腕横纹以远手外伤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4):20-22.
[2]黄政通,江伟航,梁健华等.B超定位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0):1492-1495.
[3]李茹,苏杰.手外伤患者采取神经阻滞麻醉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7,34(2):151.
[4]胡振宇,高瑞君,李文静等.腕部神经阻滞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手指毁损伤[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1,39(1):43-44.
[5]吴川,仝烨峰,刘朋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肩关节周围手术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498-2500.
[6]岳俊.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肩关节周围手术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3):70,73.
[7]王显忠.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16):69-69.
[8]屈方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