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批判论文-王阳阳

唯美批判论文-王阳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唯美批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唯美主义,康德,美的自主性,批判

唯美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王阳阳[1](2011)在《唯美主义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唯美主义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其理论根源是康德“美的自主性”的概念,但它却对康德美学思想产生了误读。康德提出“美的自主性”,将美与真、善区别开来,赋予美以独特的地位,认为美不为政治、道德、娱乐等“有限目的”服务,它有自身的目的;美自身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完善,这就是他所说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辩证地理解美与真、善的关系,即美既非真与善,又不离真与善。唯美主义认为美高于一切,艺术的美全在于形式,这对于克服传统文论对于形式的忽视、提高人们对艺术的全面认识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为了强调美而完全排除真与善,在反对美的“有限目的”时,也否定了美的“绝对目的”,这就使之陷入了片面。俄国形式主义、中国“纯诗”等文艺思潮都直接受到唯美主义的影响。唯美主义思想与当下我国流行的“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欲望写作”等思潮相结合,使文艺丧失了应有的社会担当与存在意义。因此,“唯美主义批判”不仅对康德美学思想具有正本清源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文艺学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5-08)

简洁[2](2009)在《奥斯卡·王尔德《快乐王子》中的唯美主义与现实批判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从形象、情节、语言叁方面,反映出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观的丰富内涵。王尔德的文学创作并非都是"为艺术而艺术",《快乐王子》既是唯美主义又具有现实批评主义性质,是两者的巧妙融合。(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09年04期)

骆琳娜[3](2008)在《幻想与现实》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盛名。王尔德一生共创作了九篇童话。长期以来,他的两部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集》、《石榴之家》一直被视为展现其唯美主义形式的典范。王尔德童话呈现出来的丰富性,众说不一,令人思索。然而,几乎所有阅读过其童话的人都会被故事中唯美的文字所折服。由此为起点,人们开始寻找王尔德所代表的唯美主义与童话的某些契合之处。包括简介和结论在内,本文共分为四章。论文以王尔德的家庭,文化和社会背景为出发点,结合王尔德的美学观点对童话文本进行细致分析,试图论证王尔德童话是其唯美主义观念在童话领域的一次完美表达,是对维多利亚现实社会的一种有力批判。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矛盾已达极限的时代。其底层世界的贫困人群都以纵酒、行窃或乞讨、卖淫度日,而上层人士虽然表面宣讲贪婪和唯利是图是最大的罪恶,暗地里却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王尔德之所以要架空艺术,提倡“生活模仿艺术”、“艺术目的为其本身”、“艺术应该超脱人生”等观点,说到底是因为他对当时维多利亚的现实生活深恶痛绝,认为生活中充满的只是庸俗和丑恶,只有艺术中才有永恒的美,那么就应当把生活扔到一边去。王尔德的这种“艺术至上”、“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就其积极意义而言,是对维多利亚现实的一种批判。童话可谓离现实最远的一种文学形式。王尔德的童话想象丰富、构思新颖,塑造出了清新迷人的虚幻世界和人物,但却不失真实性,或以现实世界为背景,或是虚幻与现实的结合。现实世界里人的穷困贫苦、奴隶的凄惨饥饿、政客的厚颜无耻和少女的浅薄势利等等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赤裸裸地体现;王尔德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现实的贫穷与苦难,以及美与爱在其中步履艰难、备受欺凌的苦状。只有在虚幻世界中,美与爱才能最终实现和谐而完美的统一。王尔德创造的对立的二元世界,其实不过是将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欲的冲突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更鲜明、更集中地彰显出来。童话中的主人公都为爱与美而献身的唯美主义实践者。王尔德反对艺术模仿现实,这正好吻合了童话的灵魂—以想象和虚构构筑其叙事文学;他在童话中极力渲染的美与丑、灵与肉的尖锐对立正好契合儿童二元对立的抽象世界;他极力营造的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正好吻合童话的文体风格。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点与童话的契合表明童话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理想的文学载体,其唯美主义理想在其创作中的矛盾表明王尔德在幻想的童话世界中仍然无法挣脱现实的桎梏而用童话对维多利亚社会进行有力地批判。(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5-01)

唐志伟[4](2008)在《理性与唯美:诗歌批判的双重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现实生活这种大背景下,作为文学贵族的诗歌领地完全不似往日那种绿意昂然般地被人们广泛青睐着,它已经渐渐被那些林林总总的文化快餐和诸多打着形形色色文化幌子的东西所侵犯所吞食,成为整个文学世界里最为寂静的地带。尽管如此,仍有为数不少的诗歌批判家对诗歌予以理性和审美批判,以图为新世纪的中国诗歌的发展竭尽所力。(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高教版)》期刊2008年03期)

张邦卫[5](1999)在《从唯美到功利的嬗变——作为文化现象的施蛰存小说创作转型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施蛰存的小说创作有心理分析和现实主义两种形态,以《小珍集》的出版,他实现了向现实主义的回归,完成了创作转型。创作转型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创作主体结构、从唯美到功利的痛苦抉择、从现代主义到现实主义的清醒徘徊、从非主流文学到主流文学的尴尬趋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施蛰存借创作转型,文化身份也由“艺术的施蛰存”归宿到“学院的施蛰存”。(本文来源于《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3期)

唯美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从形象、情节、语言叁方面,反映出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观的丰富内涵。王尔德的文学创作并非都是"为艺术而艺术",《快乐王子》既是唯美主义又具有现实批评主义性质,是两者的巧妙融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唯美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1].王阳阳.唯美主义批判[D].浙江大学.2011

[2].简洁.奥斯卡·王尔德《快乐王子》中的唯美主义与现实批判主义[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3].骆琳娜.幻想与现实[D].重庆大学.2008

[4].唐志伟.理性与唯美:诗歌批判的双重视角[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

[5].张邦卫.从唯美到功利的嬗变——作为文化现象的施蛰存小说创作转型批判[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标签:;  ;  ;  ;  

唯美批判论文-王阳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