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种滴定法测定乳中氯的结果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石秀如[1](2021)在《哈密地区酥油中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其产香乳酸菌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酥油历史悠久,在牧区食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食品加工的多个方面均有应用。新疆辽阔的地域蕴含了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不同牧区微生物的分布也有不同。本实验选择新疆哈密地区的酥油进行研究,通过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32个酥油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为后续建立菌库奠定基础,并从中筛选产香乳酸菌,研究其产香特性及产香菌株作为发酵剂时发酵乳的风味。利用新疆牧区和微生物的资源优势开展学术研究,为后续该地区酥油产品的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1)采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哈密地区32份酥油样品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哈密地区32个酥油样品中的细菌类群共分为17个门,278个属,主要隶属于2个门和9个属:其中主要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主要细菌属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醋酸菌属(Acet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巨型球菌(Macrococcus)。(2)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出306株菌,通过V-P试验选出产丁二酮较高的37株菌,经测序比对后鉴定得到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12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7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8株、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1株、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7株、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1株。去除不可用菌株得到17株菌,17株菌的丁二酮和乙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25-6产香能力最强,为植物乳杆菌。综合菌株的产香能力和发酵时间,对7株菌进行耐酸耐胆盐能力的分析,25-4的耐酸性较强;在耐胆盐试验中,15-3、15-5、25-4和25-6的生长情况良好;在模拟胃肠道试验中,10-9、15-3、15-5、25-4、LGG具有较好的耐受性。(3)选择7株产香性能及益生特性较好的菌株发酵酸奶,从不同贮藏时期的酸奶中测定得到7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化合物17种,酮类化合物17种,酸类化合物17种,酯类化合物10种,醛类化合物8种,其他化合物4种。主要的醇类物质的有糠醇、丙二醇、正己醇、1-戊醇和2-甲基-3-丁烯-2-醇。主要的酮类物质有2-丁酮、3-庚酮、2-庚酮、2-壬酮、丙酮、3-羟基-2-丁酮、3-甲基-2-丁酮和2,3-丁二酮。主要的醛类物质为乙醛、丙醛和糠醛。主要的酸类物质主要有苯甲酸、丁酸、己酸、辛酸、正癸酸、乙酸和正戊酸。主要的酯类物质为乙酸丁酯和辛基癸酸酯。在对发酵乳贮藏时间与风味物质成分分析时,发现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跟贮藏天数有较大关联。
张海燕,陶晓秋,熊巍,靳冬梅,韶济民,庞夙[2](2021)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用复混肥料中的氯离子含量》文中指出氯离子是复混肥料中重要的控制指标,建立了烟用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连续流动(CFA)检测方法。肥料样品在水中加热微沸提取,冷却至室温,定容后干过滤,滤液在连续流动分析仪中与显色剂进行反应,此反应的渗析液为0.22 mol/L稀硝酸,利用样品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的特点,计算得到样品中氯离子的浓度。结果表明:(1)氯离子含量的工作曲线在5~40 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检出限为0.075 mg/L;(2)在3个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在99.33%~102.08%,RSD范围为2.80%~3.85%,方法准确性较好,精密度较高;(3)从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得,连续流动法和标准方法(佛尔哈德—硝酸银滴定法)对烟用复混肥料氯含量的测定结果无显着性差异。该方法可用于烟用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自动化快速测定。
张建强[3](2020)在《抗性淀粉替代乳脂对低脂干酪功能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天然半硬质的契达干酪,通常含有30%左右的脂肪,摄入如此高的脂肪,可能会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因此,低脂干酪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消费者虽然对低脂干酪较为认可,但发展一直缓慢,主要是消费者无法接受低脂干酪的风味和质地上的缺陷。现有研究使用脂肪替代物改善低脂干酪的缺陷,但是存在的不足是常见的脂肪替代物无法完全替代脂肪的功能特性,所以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更多新型的脂肪替代物,本研究目的是开发新型脂肪替代物,使得低脂干酪商业化生产。抗性淀粉具有作为益生元、低血糖作用(生糖指数低)和促进矿物元素吸收等多种健康益处,目前在酸奶、再制干酪等乳制品中已有很好应用案例,但是其在天然干酪中的应用,因天然干酪加工工艺的特殊性,特别是酪蛋白凝乳时与抗性淀粉的互作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将着重研究适合低脂干酪的抗性淀粉源的脂肪替代物,含有抗性淀粉的低脂干酪将会是一款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品。本论文初选了六种商业化的抗性淀粉样品,对其功能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明确其健康益处和应用潜力;然后使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从微量量热和程序控温过程分析评估六种抗性淀粉与牛乳混合后的交互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及受控因素,明确抗性淀粉与乳蛋白质在乳液中的交互作用机理、抗性淀粉在杀菌和冷却工艺过程中(程序控温)性质变化规律,为其后续有效利用形成理论支撑和指导;研究抗性淀粉参与酶凝乳的机理,促进其在天然干酪加工高效使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了适合作为天然干酪的脂肪替代物的抗性淀粉2种,并将其用于低脂契达干酪的加工,然后在240d的成熟期内,选择标志性时间点,系统的分析研究抗性淀粉作为脂肪替代物对低脂契达干酪的影响,然后系统研究抗性淀粉作为脂肪替代物对低脂契达干酪加工、成熟整个过程中的品质特征值的影响机理,以期掌握、了解抗性淀粉作为脂肪替代物在低脂干酪中应用的机理、生物功能特性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性淀粉功能特性分析研究本文对初选的六种商业化的抗性淀粉样的理化、淀粉含量、抗性淀粉(RS)含量、生糖指数(GI)、微观结构等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各组样品的总淀粉含量都在92%以上,RS含量、RS占总淀粉含量和GI值的范围分别为28.3%-58.73%、30.7%-63.02%、47.35-61.60,C4-PRS、M6-PRS和S5-PRS抗性淀粉的GI最低,且各组RS的GI值均低于马铃薯淀粉GI值85.46,说明它们均可以明显降低热量的摄入。六种淀粉的SEM研究结果均呈现不同,B3-CRS和C4-PRS抗性淀粉组微观结构多呈多个小颗粒聚集态且多数大于10μm,其中N1-CRS、P2-CRS、S5-PRS和M6-PRS抗性淀粉的颗粒大小范围均为5μm-10μm,较为接近牛乳脂肪球的外观尺寸和球体形状,从结构学角度优选适这4种合作为RS脂肪替代物。(2)抗性性淀粉与牛乳乳液交互作用、凝乳机理的研究及脂肪替代物筛选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ITC)数据分析发现初始p H对RS与脱脂乳交互作用力、驱动形式(焓驱动或者熵驱动)影响差异显着(P<0.01),发现部分反应在氢键的基础上存在更多的构型改变;全部淀粉与脱脂乳交互作用反应都是放热过程(△H<0),交互作用力中均有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参与(△H<0,-T△S<0),且只有M6-PRS在p H6.5时不存在构型改变即相对稳定的现象,有利于其参与酶凝乳过程。在20-80℃控制温度分析结果中,只有C4-PRS与M6-PRS淀粉实验组的焓变值(?H)受添加量、p H值影响显着(P<0.01);N1-CRS、P2-CRS、C4-PRS、M6-PRS淀粉与脱脂乳液都出现了热流峰(Tonset<Tpeak),且初始温度(Tonset)与峰值温度(Tpeak)均随着这四种RS用量增加、p H值降低而明显增加(P<0.01):即这四种淀粉与脱脂乳混合后均反映出热敏感特性,增加RS使用后Tonset和Tpeak明显增加(P<0.01),而?H基本保持不变,淀粉凝胶化产生了热流峰的可能性大一些,分析其与脱脂乳液在受热后可能形成不同的聚合体和存在不同的聚合模式。分析凝乳特性和机理研究发现RS对凝乳形成的促进作用相对最弱的N1-CRS抗性淀粉,相对最强的是M6-PRS抗性淀粉,随着各种RS淀粉使用量增加,均呈现G′值明显增加而G"明显降低的趋势,说明RS参与凝乳过程均形成了粘弹性的凝乳;随着RS添加量(范围为0-2.5%)增加凝乳的结合率明显增加,可以推断此时RS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凝块,而不是随着乳清液流失。以干酪得率、淀粉利用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后:C4-PRS、M6-PRS抗性淀粉作为脂肪替代物。(3)添加抗性淀粉的低脂契达干酪工艺优化及样品制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后最佳关键工艺参数:淀粉添加量1.50%,凝乳时间50min,凝乳酶添加量0.035‰;堆酿p H5.40。研究发现RS的加入降低了约56%-63%干酪的脂肪含量、食盐在水分中比例(S/M)和蛋白含量,同时可以明显提高干酪中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在非脂固形物中的比例(RSNFS)、干酪得率、水分含量,可能的原因是C4-PRS抗性淀粉和M6-PRS抗性淀粉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增加了水分含量。各组干酪中淀粉含量与其使用量呈正相关,说明淀粉能很好的替代脂肪;C4-PRS和M6-PRS抗性淀粉在干酪加工中,受到加热、冷却等工艺调节的影响,其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增高,导致几组干酪样品中RS含量出现了有几组明显的增高。(4)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成熟期间功能特性的影响质地特性分析发现,降低脂肪含量使得契达干酪的硬度、脆性、回复性、内聚性和弹性均呈现增加(P<0.01),使用1.5%以上的RS后降低了样品在成熟后期的硬度(~235N)、脆性(~159N)和弹性(~1.31mm)且接近对照样全脂契达干酪(P<0.01);说明此时抗性淀粉可改善契达干酪因脂肪减少造成的质地缺陷,可降低干酪结构中内部键的强度。继续成熟后全部样品的硬度、脆性、内聚性、回复性和弹性均呈现下降趋势(P<0.01),综合分析用C4-PRS与M6-PRS抗性淀粉可显着改善低脂契达干酪的质地指标的缺陷使其更接近于全脂契达干酪。在成熟初期(2d),降低脂肪含量(降低56%以上)后契达干酪的熔化性、油析出性弱于全脂契达干酪(FFC),且拉伸性增强(P<0.01),添加一定量的RS后样品干酪的熔化性增强、拉伸性降低、油析性不变,使用2.0%C4-PRS抗性淀粉和M6-PRS抗性淀粉后干酪的熔化性较为接近全脂契达干酪。在成熟后期发现用量2.0%RS后均可以使低脂干酪的熔化性(~0.13)、拉伸性(~195mm)更接近与全脂契达干酪,继续成熟后发现用量较高RS的油析性接近全脂契达干酪。研究干酪流变特性发现,单纯降低脂肪后低脂契达干酪的复数粘度增加,而加入2种RS后可以又降低低脂干酪的复数粘度(P<0.01);在同一成熟时间点检测发现使用RS可以显着的降低低脂契达干酪的G′和G″值(P<0.01)。在成熟期初期固液转化温度(Tgel-sol)RFC最高、FFC最低(P<0.01);加入C4-PRS和M6-PRS淀粉后它们的Tgel-sol明显降低且都低于低脂切达干酪对照样,表明添加RS可以降低Tgel-sol,接近于全脂契达干酪(P<0.01)。对干酪微观结构研究发现,添加M6-PRS抗性淀粉的实验组(S1-LRFC、S1-MRFC和S1-HRFC)在120d时还存在数量不少的“机械孔洞”。C4-PRS抗性淀粉结合在干酪中不存在离散的现象,形成的干酪(尤其是成熟240d后)质地较为紧密,RS与脂肪、蛋白结构融合形成类似全脂干酪的质地特性。研究干酪风味特性发现,添加一定量(1.50%或2.0%)C4-PRS与M6-PRS组的在成熟后期总FFA含量为6714mg/kg高于FFC组的5554mg/kg达到最高值,说明添加RS提高了蛋白水解程度,研究还发现干酪样品成熟后蛋白水解不产生Pro,主成分分析发现分析模型高度显着(P<0.01),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以显着的反映各组风味差异,以解释(区别)各组干酪样品氨基酸水解情况。在成熟期过程中添加C4-PRS和M6-PRS抗性淀粉可以降低脂肪水解产物的生产。采用人工感官评定的方法发现,添加C4-PRS抗性淀粉、M6-PRS抗性淀粉的六组干酪与全脂契达干酪(FFC)对照样相比,黄色、光泽、孔眼大小、颜色一致性、无颗粒感、气味强度、脂肪味相对降低,腐臭味、坚果味、味觉强度、酸味相对增加,咸味、甜味、苦味指标差异不大,油腻感减弱明显(P<0.01),RFC组弹性、硬度相对较高(P<0.01)。在成熟240d时,添加RS的样品与全脂契达干酪对照样相比味觉强度、酸味相对增加,但是克服了RFC组弹性、硬度相对较高的缺陷。低血糖效应评价——生糖指数(GI)研究发现在成熟初期(2d),添加1.5%和2.0%RS淀粉的各实验组样品的GI组间差异不显着(P>0.01),GI数值达到最大值:~40.61,继续成熟它们的GI数值不变,添加抗性淀粉的各组干酪的GI均明显小于其它食物(P<0.01),说明RS替代脂肪制备的低脂契达干酪具备低能量摄入的营养特性。研究发现各组干酪样品在成熟过程中乳酸菌(LAB)数量降低且不受脂肪含量、抗性淀粉种类和添加量的影响(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添加RS后低脂干酪中的NSLAB的数量显着增加,在成熟60d时NSLAB达到峰值,继续成熟显着降低(P<0.01)。
黄雪婷[4](2020)在《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品质及抑菌作用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Kefir是由乳酸菌及酵母菌为主的数十种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复合型发酵乳制品,其口味独特,有较高的营养,具有抗病原菌、调节肠道菌群、降胆固醇、降血压、抗毒素、抗炎症、免疫调节等作用。为了增加并赋予Kefir更强的益生特性,本研究向传统Kefir发酵剂中添加一株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通过1:1(v/v)、5:1(v/v)、25:1(v/v)混合发酵,研究添加这种外源益生菌对传统Kefir发酵乳发酵特性、酶学特性、抑菌能力、代谢产物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Kefir发酵乳、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以及混合发酵乳(KL 1:1、KL 5:1、KL 25:1)的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粘度、持水力等指标,发现在添加不同比例外源益生菌hsryfm 1301后,Kefir发酵乳产酸能力明显提高,与hsryfm 1301添加量呈正相关;pH值与hsryfm 1301添加量呈负相关;凝乳速度与hsryfm 1301添加量呈正相关;Kefir发酵乳的硬度、粘附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变化不显着(p>0.05);粘度显着增加(p<0.05);持水能力提高0.54%~5.24%,持水能力基本达到hsryfm 1301单菌发酵水平。Kefir与hsryfm 1301以1:1混合发酵的发酵乳(KL 1:1)品质最好,16 h凝乳,酸度89.7°T,粘度和持水力分别为1527.67 cp和 74.06%。2.对单菌发酵乳与混合发酵乳的相关发酵特性指标和乳酸脱氢酶(LDH)、α-半乳糖苷酶(α-GAL)、β-半乳糖苷酶(β-GAL)这3种乳糖发酵关键酶活性进行测定,发现添加外源益生菌hsryfm 1301混合发酵抑制了 Kefir发酵乳中LDH、α-GAL和β-GAL的活力,当以1:1比例混合发酵时3种酶含量最低,LDH含量仅为Kefir发酵乳的46%,α-GAL含量只有0.098 U/mg,β-GAL含量较Kefir发酵乳减少了 0.122 U/mg。此外,通过对发酵乳的hsryfm 1301添加量、发酵指标及酶活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发现混合发酵乳凝乳时间越长,LDH和α-GAL活性越强;凝乳酸度越大,LDH和α-GAL活性越强;粘度越高,α-GAL与LDH活性呈降低的趋势;LDH和α-GAL活性与持水能力呈负相关关系;hsryfm 1301添加量越多,LDH和α-GAL活性越弱。3.为研究单菌发酵乳与混合发酵乳的抑菌效果,通过共培养及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各发酵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肠伤寒沙门氏菌、布氏假单胞菌的抑制能力,发现添加hsryfm 1301增强了 Kefir发酵乳抑制病原菌生长的能力。共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乳代谢产物与病原菌100:1共培养时,hsryfm 1301发酵乳抑菌效果相对最好,Kefir发酵乳抑菌效果相对最弱,而混合发酵乳抑菌能力随hsryfm 1301添加量增加而增强,混合比例为1:1时的发酵乳抑菌能力最好,6株病原菌增长率最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伤寒沙门氏菌在24 h内的最大增长率仅为对照组4 h的22.22%、28.40%和13.55%。单层琼脂平板扩散试验结果表明:Kefir发酵上清液对6株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均低于hsryfm 1301,混合发酵乳发酵上清液对6株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抑菌性;添加hsryfm 1301后不同程度提高了 Kefir发酵乳对6株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强度由hsryfm 1301添加量增大而增强,以KL 1:1最为突出,其抑菌能力与hsryfm 1301发酵乳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在提高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能力方面优于革兰氏阳性菌,与Kefir发酵乳相比KL 1:1对大肠杆菌、肠伤寒沙门氏菌和布氏假单胞菌的抑菌能力分别提高了25.52%、29.10%、38.98%;对肠伤寒沙门氏菌、布氏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抑制能力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33 mm、26.17 mm、21.17 mm。此外,在中性条件下,发酵上清液没有抑菌能力;热处理后,抑菌圈直径缩小,因而推测存在的抑菌物质是酸性物质,一些与酸协同完成抑菌作用的物质,以及一些热敏性物质。4.对单菌发酵乳与混合发酵乳中乙醛、双乙酰、有机酸以及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产乙醛的能力显着提高(p<0.05),其中以1:1混合发酵时乙醛产量最高,比Kefir发酵乳提高了 27.06%,比hsryfm 1301提高了11.88%;对双乙酰产能没有显着影响(p>0.05)。混合发酵乳中5种有机酸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混合发酵乳KL 1:1表现最为显着(p<0.05),乳酸、柠檬酸、富马酸、苹果酸的含量较Kefir发酵乳分别提高了 27.99%、0.63%、14.55%、19.95%,乙酸含量减少了 31.15%,其中乳酸含量较hsryfm 1301提高了 4.55%。混合发酵乳与单菌发酵乳中挥发性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差异不大,发酵乳KL 1:1中挥发性代谢产物以酸类、酯类、烯烃类化合物相对较多,以糠醇、苯甲醛、2,4-二叔丁基苯酚、苯乙烯、4-苯乙酸十三酯、乙酸相对含量较高,其中乙酸含量较hsryfm 1301增加了 4.36%,未发现乙醇这一 Kefir特征产物,并且在混合发酵乳KL 1:1中检测到了 0.11%的二甲基砜。此外,发酵乳KL 1:1中除醇类和酸类物质外还存在3种潜在的抑菌成分:间二甲苯、2,4-二叔丁基苯酚以及二甲基砜。
付川,史乃捷,冯流星,蔡冶强,王海峰[5](2019)在《牛肝标准物质中氯含量的定值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基体标准物质中氯含量的准确定值问题,采用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法和干灰化-电位滴定法对牛肝标准物质中的氯含量进行了测定。对两种方法的前处理和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7%和1. 1%。采用NIST牛肝标准物质(SRM1577c)对两种方法进行了验证,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氯测定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分别为1. 6%和2. 2%。两种方法测定牛肝中氯含量都准确可靠,能够满足标准物质定值的要求。
姜少壮[6](2019)在《X射线荧光用Pd氧化铝催化剂标准样品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化学工业合成领域,催化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产贵金属催化剂正逐渐取代进口催化剂。钯氧化铝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强的催化能力也正在愈加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石化、制药、环保等各个领域。在分析化学领域,标准样品作为获得可靠分析测量结果保证的作用使其成为检测实验室必不可少的质量控制工具。在检测设备校准、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检测人员培训及检测新方法建立验证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课题针对国内相关行业对钯氧化铝催化剂产品生产贸易过程中的需求,开发准确快速的检测新方法新技术,满足对钯氧化铝催化剂产品的性能表征与质量评价。研制了可用于新方法新技术开发和校准验证使用的系列实物标准样品。该标准样品已于2018年7月通过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验收鉴定,报送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待审批、发布。在此国家级标准样品的研制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实物标准样品的制备、均匀性及稳定性检验,还涉及到标准样品的赋值方法研究及应用等诸多环节,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通过该研制工作,获得了150套(规格40g*5瓶)每套包含有五个标准级差点的钯氧化铝催化剂实物标样,同时还选择改进了用于Al、Fe、Na、Si、Pd五种元素定值的的化学分析方法。并将系列标准样品在X-射线荧光波谱和能谱仪上进行了初步应用探索,为下一步钯氧化铝催化剂产品的准确、无损、快速分析方法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建立并完善了氟化物析出EDTA络合滴定的标准分析方法,实现了钯氧化铝催化剂中高含量铝元素的简单准确分析,采用硼砂+碳酸钠混合溶剂于铂坩埚中溶解样品,以六次甲基四胺作缓冲剂,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在pH5.8下使用氟化铵析出,锌标准滴定。该方法已应用于钯氧化铝催化剂标准样品的定值工作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2.针对钯氧化铝催化剂标准样品的定值要求和特点,对原有的Pd、Fe、Na、Si检测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选择性改进,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并应用于该标准样品的定值工作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3.通过对钯氧化铝催化剂产品的性能指标及检测要求等的研究,对标准样品进行了组成成分设计、合成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联合定值等,研制得到150套(规格40g*5瓶)每套包含有五个标准级差点的钯氧化铝催化剂实物标样,通过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验收鉴定,待审批发布为国家标准样品。4.采用研制得到的系列标准样品,应用到X-射线荧光波谱和X-射线能谱仪上,绘制出了Al、Pd、Si、Fe、Na的标准工作曲线,Al、Pd、Fe、Na的曲线线性良好。为下一步钯氧化铝催化剂的X-射线荧光检测方法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5.初步探索建立了钯氧化铝催化剂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并将钯氧化铝催化剂标准样品中氯离子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值,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郝栗涛,雒昆利,张湜溪,李勃,樊景森[7](2019)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天然水中氯离子含量》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水中常量元素氯的含量与人类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氯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实验室测定天然水中氯离子的方法为国标法GB/T 11896—1989《水质氯化物的测定基本信息硝酸银滴定法》。该方法通过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由于硝酸银滴定法依靠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容易造成较大检测误差。因此,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天然水中氯离子含量,本文建立了离子选择电极法。该方法首先配制100 mg/L的氯化钠(NaCl)标准溶液,然后分别取0.5 m L、2.5 mL、5.0 m L标准溶液用以绘制标准曲线,实现天然水中氯离子的定量检测。该方法对天然水中氯离子的检测限为5.2 mg/L,测得氯离子标准溶液回收率为91.7%~101%,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4.5%~6.4%。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天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且较国标法具有定量准确、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并且可以满足天然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王胜[8](2019)在《对水质检测误差修正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OD(化学需氧量)可以体现水体中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氨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对COD和氨氮的监测数据,可以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确测定COD和氨氮的值,可以初步的大致评判水体的污染程度,对于工业排水,湖泊,河流监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中,对COD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研究中,分别用重铬酸盐法和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对标准水质进行检测。研究了两种方法各自的检测范围。重铬酸盐法与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对标准水样的检测满足一定的线性关系,重铬酸盐法的实验精度高于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对实际废水的检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以重铬酸盐法的数值作为依据,对快速法的测定数值进行修正,影响快速法测定值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悬浮物SS、电导率K以及pH。并建立了对COD的水质检测误差修正模型。同时,本文对氨氮检测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研究中,分别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与电极法对标准水质进行检测,同时研究了两种方法的各自检测范围,纳氏试剂法与电极法对标准水样的检测满足一定的线性关系,实验精度方面,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别。对于氨氮误差模型的选择,采用了最小二成支持向量机,引入了悬浮物、pH、电导率以及温度对纳氏试剂法与电极法的影响,通过模拟水质,建立了最小二成向量机模型。通过t检验,有95%的把握认为该模型实际有效,修正后的误差大大降低了原水检测误差数值,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在实际废水的检测过程中,本文探讨了高氯离子对COD检测的影响。在COD消解管中加入4ml的10g/L的硫酸银-硫酸溶液、1ml的0.50mol/L重铬酸钾溶液、0.5ml的0.1mol/L硝酸银溶液和0.5ml的20g/L硫酸汞溶液、2ml去离子水混合,在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对高氯废水进行检测。
王文正,丁蕊艳,李腾,张丙春[9](2018)在《复混肥料中氯离子测定方法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用2种方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的氯离子含量,研究2种方法间的差异。[方法]用国标法和硝酸银直接滴定法分别测定复混肥料中的氯离子含量。[结果]硝酸银直接滴定法与国标法无显着差异,硝酸银直接滴定法操作简单、快速、试剂消耗少、成本低。[结论]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的氯离子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快速,试验成本低。
赵静,高亚楠,陈刚,姬鹏军,高磊,张坤龙,康徐伟,张生娟[10](2018)在《煤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艾氏卡混合剂熔样-硫氰酸钾滴定法(国标法)、氧弹燃烧-电位滴定法、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进行煤中氯离子含量测定,优化了国标法的灼烧时间及离子色谱的洗脱条件,考察了氧弹法预处理样品对于吸收剂及其浓度的选择,通过测定几种煤炭标准物质,对方法显着性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3种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回收率、方法检测限,结果表明,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优于其他2种方法,更适用于低氯煤的测定。
二、2种滴定法测定乳中氯的结果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种滴定法测定乳中氯的结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哈密地区酥油中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其产香乳酸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酥油 |
1.1 酥油功效 |
1.2 酥油研究进展 |
2 乳酸菌 |
2.1 乳酸菌概述 |
2.2 乳酸菌功能 |
2.3 乳酸菌研究进展 |
3 酸奶主要风味物质及分析方法 |
3.1 酸奶主要风味物质 |
3.2 GC-MS技术测定酸奶风味物质 |
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酥油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酥油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香乳酸菌的筛选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及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乳酸菌分离纯化 |
2.2 产香乳酸菌的筛选 |
2.3 乳酸菌产香能力测定 |
2.4 乳酸菌的益生特性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奶风味物质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及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酸奶贮藏期间菌落数 |
2.2 酸奶贮藏期间p H和酸度变化 |
2.3 TPA分析 |
2.4 酸奶感官评定 |
2.5 GC-MS分析结果 |
2.6 发酵乳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连续流动法测定烟用复混肥料中的氯离子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原理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溶液配制 |
1.3.2 样品处理与分析 |
1.3.3 检测方法优化与验证 |
1.3.4 连续流动法与标准方法的比较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检测方法优化及验证 |
2.1.1 渗析槽下部稀硝酸浓度的选择 |
2.1.2 标准曲线 |
2.1.3 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 |
2.1.4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
2.2 连续流动法与标准方法的对比分析 |
2.2.1 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
2.2.2 2种分析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 论 |
(3)抗性淀粉替代乳脂对低脂干酪功能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低脂干酪概述 |
1.2.1 低脂干酪 |
1.2.2 低脂干酪研究进展 |
1.3 干酪生产中的脂肪替代物 |
1.4 低脂干酪的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
1.4.1 质构分析及研究 |
1.4.2 熔化、流动和拉伸等特性的研究 |
1.4.3 流变特性研究 |
1.4.4 微观结构的研究 |
1.4.5 风味特性的分析研究 |
1.5 抗性淀粉研究进展的概述 |
1.5.1 抗性淀粉的定义 |
1.5.2 抗性淀粉来源的研究进展 |
1.5.3 抗性淀粉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 |
1.5.4 食物生糖指数(GI)的研究 |
1.5.5 淀粉和抗性淀粉在干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6 立题目的与意义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材料和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设计 |
2.2.1 抗性淀粉的功能特性研究 |
2.2.2 抗性淀粉与乳液作用、凝乳机理研究及脂肪替代物筛选 |
2.2.3 添加抗性淀粉的低脂契达干酪工艺优化 |
2.2.4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质构的影响 |
2.2.5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熔化、拉伸和油析出特性影响 |
2.2.6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流变特性的研究 |
2.2.7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微观结构的影响 |
2.2.8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风味特性的影响 |
2.2.9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色泽影响的研究 |
2.2.10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的生物功能、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
2.3 试验方法 |
2.3.1 抗性淀粉样品检测及特性分析 |
2.3.2 抗性淀粉与低脂乳液的交互作用分析测定 |
2.3.3 低脂契达干酪加工方法 |
2.3.4 干酪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5 干酪质构的测定 |
2.3.6 干酪熔化性的测定 |
2.3.7 干酪拉伸性的测定 |
2.3.8 干酪油析出性的测定 |
2.3.9 干酪流变特性的测定 |
2.3.10 干酪扫描电镜的测定 |
2.3.11 干酪水解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测定 |
2.3.12 测定干酪风味物质 |
2.3.13 干酪风味的评定方法 |
2.3.14 干酪颜色测定方法 |
2.3.15 干酪微生物测定方法 |
2.3.16 生糖指数(GI)的测定 |
2.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性淀粉的功能特性研究 |
3.1.1 淀粉样品的理化指标、抗性淀粉和生糖指数 |
3.1.2 淀粉样品的微观结构 |
3.2 抗性淀粉与乳液作用、凝乳机理研究及脂肪替代物筛选 |
3.2.1 淀粉与脱脂乳蛋白混合物交互作用机理分析结果 |
3.2.2 抗性淀粉对脱脂牛乳酶凝乳特性影响的分析研究 |
3.2.3 抗性淀粉基脂肪替代物的筛选 |
3.3 添加淀粉的低脂契达干酪工艺参数优化 |
3.3.1 单因素优化实验 |
3.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3.3 含抗性淀粉的干酪样品制备 |
3.4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质构的影响机理研究 |
3.4.1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硬度的影响 |
3.4.2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脆性的影响 |
3.4.3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内聚性的影响 |
3.4.4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回复性的影响 |
3.4.5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弹性的影响 |
3.5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熔化性、拉伸性和油析性的影响 |
3.5.1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熔化性影响 |
3.5.2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拉伸性影响 |
3.5.3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油析出性影响 |
3.6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 |
3.6.1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复数粘度影响 |
3.6.2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G′,G″影响 |
3.6.3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固-液转变温度影响 |
3.7 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 |
3.7.1 扫描电镜检测结果 |
3.8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风味特性的影响研究 |
3.8.1 总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测定结果 |
3.8.2 游离脂肪酸 |
3.8.3 干酪风味特性的评价 |
3.9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色泽影响 |
3.10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的生物功能、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
3.10.1 生糖指数影响(GI)的研究 |
3.10.2 低脂契达干酪乳酸菌(LAB)测定结果 |
3.10.3 非发酵剂乳酸菌(NSLAB)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抗性淀粉的功能特性 |
4.2 抗性淀粉与乳液交互作用、凝乳机理研究及脂肪替代物筛选 |
4.3 添加抗性淀粉的低脂契达干酪工艺优化 |
4.4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质构的影响机理 |
4.5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熔化、拉伸性和油析的影响 |
4.6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流变特性的影响机理 |
4.7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微观结构的影响 |
4.8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风味特性的影响机理 |
4.9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色泽影响 |
4.10 抗性淀粉对低脂契达干酪的生物功能、微生物特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品质及抑菌作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开菲尔介绍及相关研究进展 |
1.1.1 开菲尔粒 |
1.1.2 开菲尔的营养成分 |
1.1.3 开菲尔的功能特性 |
1.1.4 开菲尔中潜在的抑菌活性物质 |
1.1.5 开菲尔相关食品研究现状 |
1.2 鼠李糖乳杆菌相关研究进展 |
1.2.1 鼠李糖乳杆菌 |
1.2.2 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 |
1.3 发酵乳及其品质 |
1.3.1 发酵乳介绍 |
1.3.2 发酵乳品质的相关研究 |
1.4 立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试验设计 |
第2章 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发酵特性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1.2 培养基及保护剂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2.1 Kefir发酵剂的制备及保藏 |
2.2.2 Kefir发酵剂及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的活化 |
2.2.3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样品的制备 |
2.2.4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凝乳试验 |
2.2.5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酸度测定 |
2.2.6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pH测定 |
2.2.7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质构测定 |
2.2.8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粘度测定 |
2.2.9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持水力测定 |
2.2.10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酸度和pH的影响 |
2.3.2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质构的影响 |
2.3.3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粘度的影响 |
2.3.4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持水力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酶学特性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2.1 Kefir发酵剂及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的活化 |
3.2.2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样品的制备 |
3.2.3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发酵指标测定 |
3.2.4 粗酶液的制备 |
3.2.5 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测定 |
3.2.6 α-半乳糖苷酶(α-GAL)活力的测定 |
3.2.7 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力的测定 |
3.2.8 蛋白含量的测定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的发酵特性 |
3.3.2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 |
3.3.3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中α-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 |
3.3.4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 |
3.3.5 混合发酵乳主导菌株强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3.3.6 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添加量、发酵特性与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抑菌作用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
4.1.2 培养基 |
4.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4.2.1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样品的制备 |
4.2.2 指示菌菌悬液的制备 |
4.2.3 病原菌在单菌及混合发酵乳发酵上清液中生长情况测定 |
4.2.4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抑制病原菌能力的测定 |
4.2.5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抑制病原菌性能测定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4.3.2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生长能力的影响 |
4.3.3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性能 |
4.4 小结 |
第5章 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代谢产物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
5.1.2 培养基 |
5.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5.2.1 发酵乳样品预处理 |
5.2.2 乙醛含量的测定 |
5.2.3 双乙酰含量的测定 |
5.2.4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5.2.5 挥发性代谢物质的测定 |
5.2.6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中乙醛含量的影响 |
5.3.2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中双乙酰含量的影响 |
5.3.3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5.3.4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牛肝标准物质中氯含量的定值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法 |
2.1.2 干灰化-电位滴定法 |
2.2 牛肝标准物质的制备 |
2.3 样品前处理 |
2.3.1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法 |
2.3.2 干灰化-电位滴定法 |
2.4 样品测定及结果计算 |
2.4.1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法 |
2.4.2 干灰化-电位滴定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
3.1.1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法 |
3.1.2 干灰化-电位滴定法 |
3.2 仪器测定条件的优化 |
3.2.1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法 |
3.2.2 干灰化-电位滴定法 |
3.3 测定结果 |
3.4 方法验证与比较 |
4 不确定度评定 |
4.1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法 |
4.1.1 A类不确定度评定 |
4.1.2 B类不确定度评定 |
4.2 干灰化-电位滴定法 |
4.2.1 A类不确定度评定 |
4.2.2 B类不确定度评定 |
4.3 氯含量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 |
5 结论 |
(6)X射线荧光用Pd氧化铝催化剂标准样品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钯氧化铝催化剂简介 |
1.1.1 钯氧化铝催化剂的组成与用途 |
1.1.2 钯氧化铝催化剂的性能表征与质量检验 |
1.2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1.2.1 X射线荧光光谱仪简介 |
1.2.2 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应用 |
1.3 标准样品简介 |
1.3.1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义 |
1.3.2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作用 |
1.3.3 国内外实物标准样品发展历史及国内外贵金属标样状况 |
1.3.4 国内X射线荧光光谱用标准样品研制状况 |
1.4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背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钯氧化铝催化剂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
2.1 试剂和材料 |
2.1.1 锌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
2.1.2 铝标准溶液配制 |
2.1.3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 H=5.8)的配制 |
2.1.4 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溶解 |
2.2.2 滴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酸溶体系 |
2.3.2 碱熔体系 |
2.3.3 酸溶解体系中F-的影响与消除 |
2.3.4 pH值对EDTA络合Al3+的影响 |
2.3.5 络合过程煮沸时间影响 |
2.3.6 氟化铵溶液加入量影响 |
2.3.7 Pd对 EDTA络合Al3+的影响 |
2.3.8 两种溶解体系的加标回收率和准确度 |
2.4 结论 |
第三章 钯氧化铝催化剂中低含量元素的测定方法选择与改进 |
3.1 钯元素含量定值方法选择 |
3.1.1 共沉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3.1.2 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3.1.3 原子吸收光谱法 |
3.2 硅元素含量定值方法改进 |
3.3 铁元素与钠元素含量定值方法选择 |
3.4 离子色谱法测定氯元素含量 |
第四章 钯氧化铝催化剂标准样品的研制 |
4.1 技术指标设计及研制的基本流程 |
4.1.1 技术指标设计 |
4.1.2 研制的基本流程 |
4.2 标准样品的制备、均匀性初检、分装 |
4.2.1 标准样品的制备 |
4.2.2 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初检 |
4.2.3 标准样品的分装 |
4.3 标准样品的均匀性检验 |
4.3.1 均匀性检验抽样方法 |
4.3.2 均匀性检验统计方法 |
4.3.3 均匀性检验数据及统计量计算 |
4.4 标准样品的稳定性检验 |
4.4.1 稳定性检验原则 |
4.4.2 稳定性检验统计方法 |
4.4.3 稳定性检验结果统计处理 |
4.5 标准样品的定值 |
4.5.1 定值方法选取原则 |
4.5.2 定值方法选取 |
4.5.3 定值实验室选取 |
4.5.4 定值数据汇总 |
4.5.5 定值数据的离群值检验 |
4.5.6 各实验室数据的组间离群值检验 |
4.5.7 定值数据的等精度检验 |
4.5.8 氧化铝基Pd催化剂中Pd的标准值计算 |
4.5.9 定值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评估 |
4.6 量值溯源 |
4.6.1 对使用的标准溶液溯源 |
4.6.2 使用的仪器设备溯源 |
4.6.3 用于验证方法和设备的标准样品和内控样的溯源 |
4.7 标准样品其它元素参考值 |
4.8 查新结果 |
4.9 标准样品的包装、标志、标签、贮存、运输 |
4.9.1 标准样品的包装、贮存和运输 |
4.9.2 标签 |
第五章 钯氧化铝催化剂标准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应用 |
5.1 应用方法 |
5.2 仪器工作条件设定 |
5.3 应用结果 |
5.3.1 X射线荧光波谱仪中建立的Pd、Al、Si、Fe、Na五个元素的标准工作曲线 |
5.3.2 X射线荧光能谱仪中建立的Pd、Al、Si、Fe、Na五个元素的标准工作曲线情况 |
5.4 应用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及展望 |
附录 |
附录A:标准样品均匀性初检数据汇总及计算 |
附录B:标准样品均匀性终检数据及统计检验计算 |
附录C:Pd/Al2O3 催化剂标准样品定值元素Al统计数据汇总 |
C.1 各实验室的组内离群值统计检验 |
C.2 元素Al定值数据正态性检验 |
C.3 各实验室的组间离群值统计检验 |
C.4 等精度检验 |
C.5 标准值计算 |
附录D:Pd/Al2O3 催化剂标准样品定值元素Si统计数据汇总 |
D.1 各实验室的组内离群值统计检验 |
D.2 元素 Si 定值数据正态性检验 |
D.3 各实验室的组间离群值统计检验 |
D.4 等精度检验 |
D.5 标准值计算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天然水中氯离子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 样品的测定与结果计算 |
2.5 质量保证 |
2.6 参比溶液的选择 |
2.7 其他影响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检测限 |
3.1.1 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限 |
3.1.2 国标法检测限 |
3.1.3 小结 |
3.2 氯离子标准溶液测定结果 |
3.2.1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氯离子标准溶液 |
3.2.2 国标法测定氯离子标准溶液 |
3.3 天然水样测定 |
4 结论 |
(8)对水质检测误差修正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质检测概述 |
1.2 COD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
1.2.1 COD检测方法 |
1.2.2 COD研究进展 |
1.3 氨氮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1 氨氮检测方法 |
1.3.2 氨氮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COD误差修正模型研究 |
2.1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2.1.1 COD快速消解法 |
2.1.2 重铬酸盐法 |
2.2 两种方法对COD标准水样的检测研究 |
2.2.1 对COD检测误差分析 |
2.2.2 两种方法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 |
2.2.3 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响参数验证 |
2.2.3.1 验证不同加热时间对COD测定值的影响 |
2.2.3.2 验证不同消解液的用量对COD测定的影响 |
2.2.4 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联系 |
2.3 COD检测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
2.3.1 模型废水的来源 |
2.3.2 影响因素的选择 |
2.3.3 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步骤 |
2.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4.2 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并求解特征值 |
2.4.3 方差贡献率的计算及因素权重的确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氮误差修正模型研究 |
3.1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3.1.1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 |
3.1.2 电极法 |
3.2 两种方法对氨氮标准水样的检测研究 |
3.2.1 对氨氮检测误差分析 |
3.2.2 两种方法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 |
3.2.3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影响参数验证 |
3.2.3.1 验证不同pH对纳氏试剂法测定氨氮值的影响 |
3.2.3.2 验证不同静置时间对纳氏试剂法测定氨氮值的影响 |
3.2.4 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联系 |
3.3 氨氮检测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
3.3.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3.3.2 LS-SVM的建立方法 |
3.4 样本数据库的建立与验证 |
3.4.1 样本数据库的建立 |
3.4.2 LS-SVM模型的验证 |
3.4.3 LS-SVM模型的t检验 |
3.4.4 LS-SVM模型的实际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氯废水中COD的检测 |
4.1 高氯废水简述 |
4.2 高氯废水检测方法简述 |
4.2.1 氯气校正法 |
4.2.2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
4.2.3 降低氯离子浓度 |
4.2.4 标准曲线校正法 |
4.3 一种高氯废水的快速测定COD含量的方法 |
4.3.1 方法步骤 |
4.3.2 方法原理 |
4.4 实验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励 |
(9)复混肥料中氯离子测定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及处理 |
1.2 国标法 |
1.2.1 仪器与试剂。 |
1.2.2分析步骤。 |
1.3 硝酸银滴定法 |
1.3.1 仪器与试剂。 |
1.3.2分析步骤。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 |
2.2 不同氯离子含量组2种测量方法的误差 |
3 讨论与结论 |
(10)煤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实验条件优化 |
2.2 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 |
2.3 方法回收率 |
2.4 方法检出下限 |
3 结语 |
四、2种滴定法测定乳中氯的结果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密地区酥油中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其产香乳酸菌的筛选[D]. 石秀如.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连续流动法测定烟用复混肥料中的氯离子含量[J]. 张海燕,陶晓秋,熊巍,靳冬梅,韶济民,庞夙. 湖南农业科学, 2021(03)
- [3]抗性淀粉替代乳脂对低脂干酪功能性的影响[D]. 张建强.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品质及抑菌作用影响的研究[D]. 黄雪婷. 扬州大学, 2020(04)
- [5]牛肝标准物质中氯含量的定值方法研究[J]. 付川,史乃捷,冯流星,蔡冶强,王海峰. 计量学报, 2019(06)
- [6]X射线荧光用Pd氧化铝催化剂标准样品的研制与应用[D]. 姜少壮.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2019(01)
- [7]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天然水中氯离子含量[J]. 郝栗涛,雒昆利,张湜溪,李勃,樊景森. 检验检疫学刊, 2019(01)
- [8]对水质检测误差修正模型的研究[D]. 王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3)
- [9]复混肥料中氯离子测定方法比较[J]. 王文正,丁蕊艳,李腾,张丙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2)
- [10]煤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J]. 赵静,高亚楠,陈刚,姬鹏军,高磊,张坤龙,康徐伟,张生娟. 煤炭技术,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