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沥青碳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电阻率
沥青碳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韩瑞连,刘秀军,樊桢,李同起,魏强强[1](2016)在《气相生长碳纤维/中间相沥青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间相沥青(MP)为基体,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为增强体,通过低温热模压成型,炭化、石墨化制备了不同VGCF含量的VGCF/MP碳碳复合材料。对样品的形貌进行表征并对不同VGCF含量制得的碳碳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探究材料微观结构与其抗弯强度、电阻率和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VGC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VGCF含量为50%(wt,质量分数)时,密度高达1.6g/cm3,弯曲模量达到12.0GPa,抗弯强度为77.5MPa,电阻率最低为0.59×10-5Ω·m,导热系数最大为113.87W/(m·℃)。(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6年10期)
姚祥栋,欧阳婷,费又庆,蒋朝[2](2016)在《正交试验法研究纺丝条件对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直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Taguchi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沥青基碳纤维纺丝过程中影响纤维直径的纺丝工艺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以纺丝温度、纺丝压力、卷筒转速和喷丝孔入口角等4个重要的纺丝工艺条件为考察因素时,卷筒转速是影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直径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直径随着喷丝孔入口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纺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转速增大而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6年05期)
马爱平[3](2015)在《在产业化路上逐梦前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有这样一支科研团队,他们在中间相沥青碳纤维产业化道路上艰难前行,他们打通了中间相沥青的纺丝、氧化、碳化连续化工艺,他们就是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迟伟东率领的科研团队。 中间相沥青碳纤维除具有轻质、高强特性外,还具有超高模、高(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5-07-02)
王辉[4](2015)在《迟伟东:突破沥青碳纤维的“禁区”》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家简介:迟伟东,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工学会电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树脂基复合材料分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增强体专委会委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94获北京化工大学硕士,1997获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新型碳材料,中间相沥青基碳(石墨)纤维,碳/碳复合材料,功能型碳材料(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5年13期)
董凤波,杨春艳,王朝进,胡敏[5](2014)在《煤沥青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煤沥青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弯冲击性能和轴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冲击性能显着提高,纤维体积掺量为0.076%时,改性煤沥青碳纤维混凝土的初裂冲击次数、破坏冲击次数分别比素混凝土提高1458%、1462%;当掺量大于0.076%时,冲击韧性不再明显提高。当纤维体积掺量为0.1%时,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基准混凝土提高11%,极限拉伸应变提高24%,断裂能提高47.8%。试验证明,碳纤维具有良好的阻裂性能,可增强硬化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世界》期刊2014年09期)
刘彬,周敏,张奥扬[6](2013)在《沥青碳纤维恒升温速率云智能控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碳纤维升温过程受比热容及散热环境影响,具有非线性,大时滞的特点.为实现对该系统升温速率的恒定控制,保证沥青碳纤维物料特性,提出一种新型二维云智能控制算法.该算法基于云模型控制规则的不确定性推理,用期望值Ex、熵En和超熵He表征定性概念,充分考虑系统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建立了以温度变化率和温度作为主要参数的二维云控制模型.通过升温速度控制规则和温度控制规则得到相应云滴,软与后得到控制输出.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在20s内将温度变化率控制在士0.005℃/s的范围之内,并能够消除传统PID控制中无法解决的积累误差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张明德[7](2012)在《短切沥青碳纤维混凝土马歇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短切沥青碳纤维对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的影响,比较了马歇尔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的变化情况,确定了短切沥青碳纤维混凝土的配比,为指导短切沥青碳纤维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2年29期)
刘均庆,史景利,高晓晴,郭全贵,刘朗[8](2011)在《中间相沥青碳纤维径向辐射结构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相沥青碳纤维(MPCF)由于沥青分子沿轴向高度取向,其径向结构容易呈现辐射状态。为研究辐射形成机理,研究了相同的不熔化沥青纤维在不同炭化温度下得到的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的径向结构。通过SEM,DSC,XRD,FT-IR以及强度测试表征发现,在不熔化纤维和较低炭化温度得到的碳纤维内部沥青分子通过含氧官能团交联,结构致密,辐射状结构不明显。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碳纤维内部含氧官能团分解,在600℃时纤维内部沥青分子发生芳构化、环化等反应,芳香平面分子连接构成碳网面。温度继续升高,碳网面逐渐堆积,微晶结构优化,形成条带状的辐射结构,当炭化温度达到900℃时碳纤维内部形成完全的层状条带结构。受到碳网面的收缩应力作用,这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纤维直径的收缩和辐射结构的强化。(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1年02期)
张晓东,王波[9](2010)在《沥青碳纤维项目落户阆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张晓东 王波)12月23日,阆中市政府与新疆创越能源集团合作签约仪式在阆中举行。此举标志着新疆创越能源集团新型炭纤维工业园正式落户阆中,这也是迄今为止阆中招商史上最大的项目。在签约仪式上,阆中市长蒋建平与新疆创越能源集团董事长秦勇分别代表阆中市政(本文来源于《南充日报》期刊2010-12-25)
秦玉磊[10](2009)在《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代表,属于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其生产技术复杂,产业发展涉及环节多。它是发展航天航空和军事工业等尖端技术必不可少的新材料,同时也是民用工业更新换代的基础材料。本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主要由收丝辊筒、滚动轴承、轴承支架、横梁、辊筒端盖、辊筒驱动电机和控制系统组成。由于传动轴直接带动质量较大的辊筒进行高速的转动,故而动能较大,因此主要是对传动轴进行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本文首先对设备进行了初步的总体设计,主要通过设计要求来设计出机械设备的初步模型,首先根据收丝长度的要求和现实可行性来初步确定辊筒模型;再由辊筒传动轴、辊筒端盖、辊筒支架等的顺序来定下初步模型,得出两套方案;之后进行辊筒结构的动力学分析,先在UG叁维软件平台下创建模型,然后转换成x_t格式导入ADAMS中进行运动模拟仿真分析,仿真出机构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和动能曲线,并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辊筒结构的静力学分析,首先在ANSYS软件平台下创建模型,之后先进行在静止状态下辊筒对传动轴的应力分析和校核;最后进行装置急停状态下辊筒对传动轴的扭矩分析和校核。试验表明,辊筒机构在静态和动态载荷下均能够正常工作,并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收丝效果,为国内高模量沥青碳纤维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9-05-28)
沥青碳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Taguchi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沥青基碳纤维纺丝过程中影响纤维直径的纺丝工艺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以纺丝温度、纺丝压力、卷筒转速和喷丝孔入口角等4个重要的纺丝工艺条件为考察因素时,卷筒转速是影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直径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直径随着喷丝孔入口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纺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转速增大而明显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沥青碳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韩瑞连,刘秀军,樊桢,李同起,魏强强.气相生长碳纤维/中间相沥青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
[2].姚祥栋,欧阳婷,费又庆,蒋朝.正交试验法研究纺丝条件对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直径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6
[3].马爱平.在产业化路上逐梦前行[N].科技日报.2015
[4].王辉.迟伟东:突破沥青碳纤维的“禁区”[J].科学中国人.2015
[5].董凤波,杨春艳,王朝进,胡敏.煤沥青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4
[6].刘彬,周敏,张奥扬.沥青碳纤维恒升温速率云智能控制仿真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张明德.短切沥青碳纤维混凝土马歇尔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2
[8].刘均庆,史景利,高晓晴,郭全贵,刘朗.中间相沥青碳纤维径向辐射结构形成机理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1
[9].张晓东,王波.沥青碳纤维项目落户阆中[N].南充日报.2010
[10].秦玉磊.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