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形态论文-谷思玉,张一鹤,陆欣春,韩晓增,邹文秀

土地利用形态论文-谷思玉,张一鹤,陆欣春,韩晓增,邹文秀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利用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土,利用方式,磷含量,磷活化系数

土地利用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谷思玉,张一鹤,陆欣春,韩晓增,邹文秀[1](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黑土剖面磷形态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土壤磷形态分布,从而决定土壤潜在供磷能力。本文对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裸地、自然草地、苜蓿地、农田)的黑土土壤剖面磷素分布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持续12 a对黑土剖面磷形态分布影响较大,黑土中有机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而无机磷、有效磷含量及磷素活化系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在同一土层磷素活化系数表现为自然草地>裸地>苜蓿地>农田。农田不施肥处理经过12 a玉米种植后,土壤中全磷、有效磷含量均低于其他利用方式,玉米植株主要吸收土壤中无机磷,与裸地相比,农田土壤Ca_2-P、Ca_8-P、Al-P、Fe-P、O-P、Ca_(10)-P含量依次降低了29.4%~75.3%、45.7%~59.5%、72.1%~83.3%、13.3%~36.1%、7.0%~33.2%、19.3%~41.6%。自然草地和苜蓿地比裸地无机磷含量分别降低11.5%~28.5%、2.2%~31.0%;与裸地相比,农田、自然草地和苜蓿地有机磷所占比例分别增加7.0~16.4、1.5~9.0、0.8~13.9个百分点。总之,不施肥农田作物吸收消耗了土壤中无机磷,使有机磷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自然草地和苜蓿地可使土壤中无机磷向有机磷转化,使有机磷比例有所增加。(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徐莹[2](2018)在《我国大学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90年代末以来,我国大学城建设已经走过近20年的历史,作为国内特有的城市新区类型,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城市发展重点将逐步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因而对高速扩张时期形成的巨量城市开发,有必要予以持续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学城的建设也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反思,以利于大学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向。本文研究重点在于大学城建设是否留有再开发余地,以及如何及时调整其发展路线,如何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如何优化物质空间环境。为了让研究更加有利于指导实践,本文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出发,基于实践案例,进行大学城物质空间环境的研究。首先,本文选取国内32个大学城作为研究案例样本,在对案例样本的建成率、土地使用效率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及空间结构、功能配比、建筑肌理等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大学城的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的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论文认为虽然建设成就斐然,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多数大学城仍然存在建设密度低、用地闲置、建成区分散破碎等问题;在城市形态方面也总体呈现规划单元封闭、功能独立、街区与道路尺度过大、日常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其次,文章探讨了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与机制,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从高效利用土地、建设城市创新型区域的目标出发,借鉴国外大学城及边缘城市等发展的经验,提出集约利用土地、引入丰富功能、重塑街区界面、小尺度功能复合、丰富日常公共空间等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优化策略。从疯狂生长到理性繁荣,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热潮之后,更需要合理评价并持续关注空间建成状况,进一步精细化城市空间塑造,建设适度、宜人的、具有活力并保持传统地方文脉的日常城市空间。这对中国当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12-05)

菲利普·史密斯,奚洋,郝雪琳[3](2018)在《土地利用、聚落形态和生计农业:一种人口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考古学中对聚落形态问题的每次新的评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必须考虑的许多变量。这些评估,特别是由威利和张光直主编的两本书,都有助于揭示史前聚落形态研究中可以采用的各种方法或视角。我在本文中并不想总结这些方法,而是聚焦于一个我认为过去并未被充分强调的视角。最近,在回顾了这一领域的大量文献之后,我感到惊讶的是,大家对人口方面,尤其是对人口规模、密度和压力的变化对影响古代社会聚落(本文来源于《南方文物》期刊2018年01期)

倪大伟,王妍,刘云根,侯磊,杨桂英[4](2018)在《典型岩溶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钙分布及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滇东南普者黑小流域典型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裸地、林地、旱地、水田及湿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的全钙含量、各形态钙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p H)及土壤的粒径组成(黏粒、粉粒和砂粒),采用冗余分析(RDA)的方法,分析5种土地利用类型钙的分布与土壤理化指标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裸地和旱地的钙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林地、水田及湿地钙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全钙及4种钙形态含量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林地>水田>湿地>旱地>裸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各形态钙含量大小排序表现为酸可提取态钙>可还原态钙>可氧化态钙>残渣态钙;总体来看,钙含量均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而变化,钙含量均因土壤深度而表现出差异显着,并且以表层富集明显;流域内土壤属于砂质土,多呈中性或微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磷素水平较高;冗余分析表明酸碱度是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钙含量分布的最主要土壤理化指标。(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程建,程久苗[5](2017)在《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时空格局、驱动力与转型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探究土地利用转型格局、过程与模式以改进土地管理政策、调控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横向比较法。研究结果: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时空格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高度吻合;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指数在空间上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梯度减小,局部呈"条带状"和"抱团式"集聚;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格局变化、城镇化、差别化土地政策;土地利用转型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转型周期呈现"S型"演化态势;各省市所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差异较大,但整体处于土地利用转型的中阶稳定态。研究结论:应选择差别化土地利用转型路径,塑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土地利用格局。(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7年12期)

张红艳[6](2017)在《城市街道网络形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针对大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已不再仅仅是拍拍照片的描述性定性分析,已有部分论文中出现定量的研究方法,可见利用定量分析手段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功能,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不断演进的大连城市街道网络形态及其土地利用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依托于空间句法及分形理论这两种定量的空间分析方法,结合统计学和传统的比较分析方法,较为系统的对不同年代的大连老城街道网络形态、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不但为城市设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与新的思维方式,更是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技术性、理论性支持。首先,分别阐释了空间句法理论、分形理论的构图过程、原理及适用范围,并尝试构建了街道网络形态评价体系与土地利用分形特征评价体系,并以大连老成区为空间范围进行实证解析。其次,通过分析四个历史时期大连老城大型零售业态分布,来解析不同时期大连老城商业中心的演变过程,以此不仅验证了句法解析的可靠性,亦为分析大连老城街道网络集成核演变特征做准备;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老城集成核特征,发现全局集成核轴线表现为较强的发展路径依赖性,四个时期老城主要以五惠路、中山路作为横轴向东西两侧发展,以解放路作为纵轴向南发展,以“两横一纵”的空间结构作为老城空间发展格局;并通过对1980年与2016年集成核轴线的变化,预测老城发展主轴路径变化与发展潜力中心。再次,通过分析大连老城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分析老城空间形态演变过程、老城各功能用地比例变化特征、老城土地利用演变的分形特征,并在城市形态、用地规模、用地布局、用地结构主导土地类型转化五个方面,总结出老城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规律与特征。最后,通过分析老城街道网络拓扑结构与各功能用地分布关系、各功能用地分形维数,以及街道网络拓扑结构与老城土地利用结构的互动关系,得到以下四条结论:大连老城建成区的总用地分维值与全局整合度和连接值间呈明显的负相关;老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维值与居住用地分维值呈明显的负相关;绿地的分维值与局部整合度和连接度呈负相关。并通过以上分析过程,结合相应的评价体系,主要提出以下四条建议:一,加强集成核街道空间设计,预留足够的泊车空间、建筑空间、绿化呼吸空间及人流集散空间,提升核心吸引力与社会活力;二,适当增加街道网络密度,促使全局集成核向“网络状”发展,从而削弱城市公园对街道网络形态发展的制约力;叁,大连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宜大面积开发城市景观资源;四,调整土地利用比例结构与功能布局结构,使之与街道网络拓扑结构需求相统一等建议,以此促进大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欣[7](2016)在《基于土地利用模型的城市形态对雾霾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形态通过出行行为,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影响,不同类型的城市形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相径庭。例如,不合理地划分城市增长边界线,将造成城市无计划的扩张和无序蔓延,蔓延型的城市形态促进了依靠汽车代步的社区的形成,影响了城市的空间效率和环境质量,从而导致雾霾问题的加重。而精明增长型城市将通过划分城市增长边界线建立密集、混合型社区,从而缩短出行距离,促进居民乘坐公共交通或步行,达到减少城市地区机动车出行频率和距离,降低污染排放量,缓解雾霾严重性的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城市问题也日渐突出,大多数城市均面临市区交通拥堵、城市能耗过高、城市雾霾严重等问题。而由于我国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规模大小、人文以及经济发展均不同,导致了各城市的形态各不相同,精明增长型城市对缓解雾霾严重等问题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城市形态还有待考察。基于以上问题,亟待对影响雾霾浓度的城市形态有关因素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在环境保护的角度判断城市形态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通过控制这些代表城市形态的相关因素,达到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扬尘以及工业造成的污染物,保护环境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以精明增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在精明增长型城市形态能够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的理论前提下,从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出发,以目前发展最“精明”的长叁角城市群部分地区和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不考虑气象地形等因素,而是加入了产业布局、人口等宏观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城市形态各要素对雾霾的影响,从环境的角度探索我国未来的城市形态发展是否适合精明增长式发展,并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别对我国未来的城市规划政策实施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12-01)

曲艺,龙花楼[8](2016)在《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全国28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市辖区地均第叁产业产值表征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之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关联性,据关联特点不同将其划分为高值集聚区、低值集聚区、高值异质区和低值异质区,这主要源于不同区域内城市在产业发展和资源流动上协同状态的差异;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受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投资强度因素的影响为最大。研究指出,为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注重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间在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上的协同作用,加强对经济落后区域的投入和扶持。(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6年10期)

何海燕,张丹,张瑜,青会,杨蒙岭[9](2016)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黑龙江省海伦市黑土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的微形态特征,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为今后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黑土土壤粗颗粒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主要是石英和长石矿物,偶有云母;人类耕作活动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粒径较小的颗粒流失,表土层粗颗粒的特征值(面积、周长、等圆直径、长径、短径)变大。2天然草甸黑土的土壤孔隙度很少且孔隙以管道状为主;人类耕作活动影响的耕地、撂荒地、人工林地孔隙度较大,且孔隙形状不规则,呈堆集性孔隙;退耕还林及土地撂荒对孔隙结构有改善,孔隙度增加。3土壤形成物主要是粘土矿物,B层和C层还有一些呈絮状凝团和斑状的铁锰新生体;土壤有机物在A层中以植物残体、腐殖质和蚯蚓排泄物为主,B层中主要是一些腐殖质絮状物和颗粒物,C层基本无有机物。4人类耕作活动影响的土壤微垒结主要为填集状垒结,天然草甸土为包膜状垒结;微结构呈海绵状微结构。(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李佳佳[10](2016)在《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关系分析——以上海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上海市城市土地分类利用数据和城市产业能源利用数据,运用空间紧凑度测度模型、能源消费模型和碳排放强度模型,得到上海市在这3个特定年份的城市紧凑度和基于产业空间基础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近20年随着上海市空间紧凑度的增大,城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强度也在增大;(2)交通产业空间和生活与工商业空间碳排放强度最大,与城市空间紧凑度的相关性也最大,因此,这两个产业空间应作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的重点区域;(3)未来随着城市发展趋于稳定和能源利用技术的进步,碳排量会不断下降;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强度会不断提高,城市空间紧凑度会不断增大,碳排放强度响应也会减小。(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土地利用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90年代末以来,我国大学城建设已经走过近20年的历史,作为国内特有的城市新区类型,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城市发展重点将逐步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因而对高速扩张时期形成的巨量城市开发,有必要予以持续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学城的建设也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反思,以利于大学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向。本文研究重点在于大学城建设是否留有再开发余地,以及如何及时调整其发展路线,如何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如何优化物质空间环境。为了让研究更加有利于指导实践,本文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出发,基于实践案例,进行大学城物质空间环境的研究。首先,本文选取国内32个大学城作为研究案例样本,在对案例样本的建成率、土地使用效率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及空间结构、功能配比、建筑肌理等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大学城的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的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论文认为虽然建设成就斐然,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多数大学城仍然存在建设密度低、用地闲置、建成区分散破碎等问题;在城市形态方面也总体呈现规划单元封闭、功能独立、街区与道路尺度过大、日常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其次,文章探讨了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与机制,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从高效利用土地、建设城市创新型区域的目标出发,借鉴国外大学城及边缘城市等发展的经验,提出集约利用土地、引入丰富功能、重塑街区界面、小尺度功能复合、丰富日常公共空间等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优化策略。从疯狂生长到理性繁荣,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热潮之后,更需要合理评价并持续关注空间建成状况,进一步精细化城市空间塑造,建设适度、宜人的、具有活力并保持传统地方文脉的日常城市空间。这对中国当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利用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谷思玉,张一鹤,陆欣春,韩晓增,邹文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黑土剖面磷形态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2].徐莹.我国大学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菲利普·史密斯,奚洋,郝雪琳.土地利用、聚落形态和生计农业:一种人口学视角[J].南方文物.2018

[4].倪大伟,王妍,刘云根,侯磊,杨桂英.典型岩溶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钙分布及形态特征[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5].程建,程久苗.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时空格局、驱动力与转型模式[J].中国土地科学.2017

[6].张红艳.城市街道网络形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7].李欣.基于土地利用模型的城市形态对雾霾影响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8].曲艺,龙花楼.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6

[9].何海燕,张丹,张瑜,青会,杨蒙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6

[10].李佳佳.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关系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标签:;  ;  ;  ;  

土地利用形态论文-谷思玉,张一鹤,陆欣春,韩晓增,邹文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