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失衡论文-杜彤伟,张屹山,杨成荣

财政失衡论文-杜彤伟,张屹山,杨成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财政失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转移支付,财政纵向失衡,财政可持续性,财政空间

财政失衡论文文献综述

杜彤伟,张屹山,杨成荣[1](2019)在《财政纵向失衡、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中国式财政分权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转移支付和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联系机制,并建立"有效财政空间"指标量化财政可持续性,实证检验转移支付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地方政府尚未建立基本财政对其债务的正向反馈机制,既有的财政行为不可持续,但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2)我国地方政府存在"财政疲劳"现象,但大部分地方政府有充足的空间通过适当财政调整建立正向财政反馈机制以实现财政可持续,其中东部地方政府的"有效财政空间"普遍大于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效率也具有类似的特征。(3)尽管财政纵向失衡不利于地方财政可持续,但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综合影响为正,起到了降低财政纵向失衡的作用。同时,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在地方政府财政纵向失衡程度较小时,转移支付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消极影响;反之则具有积极影响。因此,需要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设计与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储德银,邵娇,迟淑娴[2](2019)在《财政体制失衡抑制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尝试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发达与欠发达两个地区规模报酬递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诠释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其次通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采取叁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无论是从全国层面抑或分地区均显着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财政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则存在显着的地区异质性。在这之后,本文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估计进一步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通过直接作用渠道显着降低或抑制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而财政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大小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即发达地区财政横向失衡直接提高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而欠发达地区财政横向失衡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亦可通过对财政纵向失衡的正向激励间接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产生负向抑制效应。(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应珺[3](2019)在《不同类属普通高校财政配置结构失衡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校财政由于地域和政策的限制,至今还是非均衡配置,究其根本在于高校类属与教育需求、招生规模等差异性较大,加之我国财政倾斜性投入机制,无法实现教育公平,因此,不同类属普通高校财政配置结构限制失衡。本文主要是基于国内外教育公平以及不同类属普通高校财政配置的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归纳与总结影响不同类属普通高校财政配置现状的因素,通过高校财政投资总规模比例与在校生规模和学生平均经费占比的长期与短期动态关系,采用Holter-Winter非季节模型,对我国不同类属普通高校财政配置结构进行综合性分析,对整体财政经费不均衡配置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展开论述,以推动不同类属高校财政配置结构的均衡性发展,推动高校财政的合理配置,保证高校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8期)

林春,孙英杰[4](2019)在《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助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此,本文从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论证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影响的双重作用路径。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存在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经济波动),又存在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经济波动)。其次,从实证上采用面板联立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具有直接效应,又具有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波动产生的间接效应,其中,通过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产生间接正效应,而通过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产生间接负效应。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9年09期)

林春,孙英杰[5](2019)在《纵向财政失衡会影响经济波动吗——来自分税制改革后的中国省级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分税制改革引致的纵向财政失衡弱化了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基于中国1994—2017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纵向财政失衡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纵向财政失衡是导致我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并通过投资冲击、技术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等途径对经济波动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时序异质性和环境异质性;纵向财政失衡的变化周期先于经济波动的变化周期,并呈现一定的周期同步性。(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林春,孙英杰[6](2019)在《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中国经验与统计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选择中国1998—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深入挖掘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推移,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的直接影响相对减弱;(2)纵向财政失衡通过投资波动作用于经济波动,且纵向财政失衡程度越高,引起的投资波动越大,经济波动越剧烈;(3)土地财政强化了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且这种强化作用表现出持续性。(本文来源于《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Khurram,Ejaz[7](2019)在《公共财政失衡行为解释宏观经济失稳和财政政策改革的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巴基斯坦经济公共财政结构的不平衡,并强调了巴基斯坦财政结构全面改革的必要性。特别地,本研究通过分析四个不同的问题,包括财政脆弱性、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公共债务负担的可持续性、债务悬垂假设和1971-2018年巴基斯坦经济债务重新安排能力的决定因素对本文进行证明。巴基斯坦财政动态不断恶化的格局表明,人们对中长期经济前景中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感到严重关切和怀疑。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构建了财政脆弱性指数,财政压力指数和宏观经济政策指数。财政脆弱性指数是根据巴基斯坦经济情况下选定变量的过去趋势所产生的财政指标模式得出。巴基斯坦的财政紧张现象是由于综合指数中确认的金融混乱事件导致的,综合指数是使用潜在的变量来表示源于外汇市场、证券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压力。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指数是为了分析财政脆弱性和金融压力影响巴基斯坦宏观经济政策的机制。论文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方法对财政脆弱性、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财政脆弱性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财政脆弱性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本论文第二部分采用了一种评估巴基斯坦经济债务可持续性的模型。该模型是由影响公共债务动态的主要指标,如产出缺口、政府支出和基本预算平衡组成的。此外,本研究还强调了一些宏观经济变量的重要性;通过财政脆弱性指数和财政压力指数作为基本预算平衡的潜在决定因素,将其纳入模型中。该模型通过财政反应函数考虑了政府对债务比率上升和基本预算赤字的反应。以巴基斯坦为例,实证模型在财政反应函数中加入了财政脆弱性指数和财政压力指数。反恐战争的虚拟变量也被包括在财政反应功能中,以记录长达1.5年的反恐战争对巴基斯坦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基斯坦债务负担的可持续性较弱,而且,反恐战争严重影响了巴基斯坦的财政状况。此外,为了分析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采用无约束向量自回归(VAR)方法估计了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系统关系,即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创新如何传导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汇率、利率和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向量自回归(VAR)方法通过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可以对政府支出冲击和政府收入冲击对各种宏观经济序列的影响进行分类。这部分论文的研究结果认为,巴基斯坦经济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公共债务占GDP的比率来解释的,这意味着随着政府通过贷款和负债提供资金的支出激增,对国内信贷的需求增加,利率也会提高。如果政府的支出是通过贷款和负债来融资的,那么家庭可能会预见到即将增加的间接税。政府的高支出导致了经济的恶化和产出效应的下降。本论文第叁部分以巴基斯坦经济为背景,对债务水平、投资水平、人力资本发展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大衰退和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公共债务负担水平显着上升。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强调了调查公共债务与经济表现之间关系的必要性。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是为了突出沉重的债务负担及其偿债成本影响巴基斯坦经济增长的各种途径,其结果为支持债务积压假说、挤出效应和进口压缩效应等不同假说提供了证据。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方法对投资方程、人力资本方程和增长方程进行了不同规格的估计。这部分主要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对人力资本发展、增长和债务负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二是本研究的重点,即通过对投资的影响,研究债务及其偿债费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最后一部分对巴基斯坦债务重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之所以将这一问题(债务重新安排能力)纳入研究,是为了实证分析巴基斯坦经济无力履行其外债负担偿债义务的原因。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的经济问题上。巴基斯坦对世界上的几个发达国家具有独特的意义。地理位置独特、政治不稳定、几十年不同的经济政策、与美国、中国和中东的双边关系、在冷战和反恐战争中的作用,都与巴基斯坦及其人民的经济状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头十年,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经济体一直在努力偿还外债。对这一概念的经验分析是对知识体系的宝贵补充,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巴基斯坦,没有关于这一概念的理论的经验证据/经验检验。为了衡量巴基斯坦偿债困难和挑战的可能性和前景,本部分采用probit模型对这些参数进行了估计。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利息支付和总债务偿还-出口比、人均收入、产出增长和储备-进口比是造成巴基斯坦在偿还外债方面的问题和挑战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这突出了公共财政结构中广泛的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因为收入和支出模式以及债务负担已经恶化了巴基斯坦的经济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8)

栾奕[8](2019)在《西安市区县域(开发区)财政能力失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发展需要,西安市政府逐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调动区县发展经济增强自身财力的积极性。但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同,不同类型的行政区承担的事权并不相同,加之财政分权体制下的财权也不尽相同,西安市区县域(开发区)财政能力失衡情况较为严重,这一问题十分值得研究。本文结合现有地方财政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基本理论,在定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基础上,将西安市20个行政区及开发区分为城六区、开发区、郊七区县叁个板块进行分析,通过西安市2007-2017年财政主要数据进行选取与整理,提出了多项评价指标构成的西安市财政能力总体评价体系,并通过泰尔指数实证分析对西安市区县域财政不平衡状态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得出叁个结论:一是叁个行政版块之间的财政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虽说西安市财政能力整体上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各个行政版块间存在严重的财政能力失衡情况,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总体上来看,开发区的财政能力比城六区的财政能力要强,城六区的财政能力又要好于郊七区县。二是叁个行政板块之间财政汲取及发展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开发区成为财政汲取能力及发展能力最好的板块,而城六区虽然经济基础不错,但社会民生事业支出较大,财政汲取及发展能力明显受限,郊七区县则成为发展较为迟缓的板块。叁是叁个行政板块财政能力的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开发区的财政能力增长速度绝大多数快于其他两大板块,城六区的财政能力增长速度又快于郊七区县。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进而分析这种失衡状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区县域经济发展、行政管理体制、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以及转移支付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相对应的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高晓景[9](2019)在《财政失衡下的国家财政收支调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财政失衡下的国家财政收支的现状进行简述,从财政失衡下的国家财政收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扩大政府债券规模及财政赤字、有效的完善税收体制的改革、逐渐加大国家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制定财政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有效解决措施,旨在保证我国的财政收入稳定,有效的促进我国的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财会学习》期刊2019年11期)

颜燕,王蒙,张杰[10](2019)在《土地财政是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的真正推手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公共品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提升辖区居民福利的重要保障,也是地方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抓手。然而,与基础设施等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教育、医疗等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远远不足。地方公共品供给结构的经济偏向,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会导致民生类公共品供给不足,进而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将导致居民储蓄率升高,消费比重下降,不利于消费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土地财政作为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导致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偏向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就能发现,"土地财政"仅仅是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的主要资金来源,激励机制可能才是导致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这一政府行为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探讨不同激励水平下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理解,从政府官员及其激励出发,利用2004-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官员年龄、学历、任期和来源地等不同特征所引致的晋升激励差异下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非经济性公共品则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或没有影响。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作用随所在地官员特征呈现出差异,年龄较小、任期较短、学历较高和本省来源等晋升预期更强的官员辖区内,土地财政对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上述结论意味着,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在土地财政与公共品供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重构激励是优化公共品供给结构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政府需弱化对经济增速的考核,加大民生类指标的权重,引导土地财政支出向教育、医疗等民生类公共品倾斜,从而促进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财政失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首先尝试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发达与欠发达两个地区规模报酬递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诠释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其次通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采取叁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无论是从全国层面抑或分地区均显着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财政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则存在显着的地区异质性。在这之后,本文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估计进一步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通过直接作用渠道显着降低或抑制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而财政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大小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即发达地区财政横向失衡直接提高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而欠发达地区财政横向失衡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亦可通过对财政纵向失衡的正向激励间接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产生负向抑制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财政失衡论文参考文献

[1].杜彤伟,张屹山,杨成荣.财政纵向失衡、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J].财贸经济.2019

[2].储德银,邵娇,迟淑娴.财政体制失衡抑制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吗?[J].经济研究.2019

[3].应珺.不同类属普通高校财政配置结构失衡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4].林春,孙英杰.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J].经济学家.2019

[5].林春,孙英杰.纵向财政失衡会影响经济波动吗——来自分税制改革后的中国省级证据[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

[6].林春,孙英杰.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中国经验与统计验证[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

[7].Khurram,Ejaz.公共财政失衡行为解释宏观经济失稳和财政政策改革的必要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8].栾奕.西安市区县域(开发区)财政能力失衡研究[D].西北大学.2019

[9].高晓景.财政失衡下的国家财政收支调整研究[J].财会学习.2019

[10].颜燕,王蒙,张杰.土地财政是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的真正推手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财政失衡论文-杜彤伟,张屹山,杨成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