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量饱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饱和湿度,SDP610压差传感器,流量检测,滤波
流量饱和论文文献综述
周成广,李雨桐,魏立峰[1](2019)在《湿化仪饱和湿度下气体流量检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流量呼吸湿化仪在不同设定流量、不同设定温度下产生相对湿度为100%的气体,可治疗各种ICU轻中度低氧型急性呼吸衰竭等疾病。该系统选择SDP610微型压差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采用智能化数据处理与在线标定相结合,设计饱和湿度气体流量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能够满足高流量呼吸湿化仪的性能指标要求,具有较低的成本、校准简单。(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覃夏南,姜光辉,夏源[2](2019)在《考虑非饱和带作用及管道流的岩溶泉流量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广西桂林丫吉试验场S31号岩溶泉域的叁维地下水数学模型,采用包含UZF模块与CFP模块的叁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型(MODFLOW-2005)对S31号泉流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UZF模块可以模拟非饱和带内表层岩溶带的水分运移及其对泉流量的调蓄作用,CFP管道模块能模拟岩溶区的地下管道流动。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岩溶泉流量的模拟效果。(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林忠,李培超,汪磊,孙德安[3](2019)在《存在定流量汇项的分数阶导数黏弹性饱和土体一维固结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半解析方法对外部荷载和内部汇项共同作用所诱发的分数阶导数黏弹性饱和土一维固结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引入Kelvin-Voigt黏弹性模型以表征饱和黏土的流变性;然后利用Laplace积分变换,解析求解了Laplace变换域内存在外部荷载和内部汇项的分数阶导数Kelvin-Voigt黏弹性饱和土体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并采用Crump数值解法实现Laplace数值逆变换,从而得到了物理空间一维固结问题的半解析解。将所得半解析解与经典弹性饱和土体一维固结的解析解及均布荷载(无内部汇项)所诱发的分数阶导数黏弹性饱和土一维固结的解析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半解析解的有效性。最后开展了参数研究,讨论了分数阶导数阶次、固结系数和汇项强度对饱和黏土固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数阶导数阶次主要影响固结发展速率,分数阶导数阶次越大,饱和黏土达到固结稳定所需的时间越短;固结系数对存在内部汇项诱发的固结问题的影响与传统由荷载诱发的固结问题的影响不同。固结系数、汇项强度和汇项位置均主要影响饱和黏土的最终沉降量,固结系数越大,最终沉降量越小;汇项强度越大或汇项位置离透水边界越远,固结沉降量越大。且存在汇项后,双面排水条件下的最终沉降量小于单面排水条件下的最终沉降量。(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何汉林,吕霄俊[4](2019)在《伺服阀流量饱和补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流量控制伺服阀流量饱和现象,对可能造成伺服阀流量饱和的关键结构尺寸进行分析,揭示了导致流量饱和的各关键结构尺寸之间的关系。针对流量饱和情况,分别提出了目标曲线为线性和非线性情况下用窗口梯度补偿流量的计算方法,并用穆格公司某型号伺服阀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04期)
陈云华,龚楚清,张海波,邓立志,夏春兰[5](2018)在《饱和蒸气压测定实验中气流量调控装置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静态法测量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实验中,关键操作是调压控制。由于气体的不可见性会导致气流量控制较困难,使得在等压调节过程中经常发生因气流量过大而使空气倒灌入系统的问题。通过设计一种微小气流量调控装置,使调控操作可视化,可较好地解决操控问题,减少空气倒灌的发生,而且可避免反复调节,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本文来源于《大学化学》期刊2018年12期)
蒯兴望[6](2018)在《旅游景区流量控制与饱和治理——以龙门石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强调了旅游容量的重要性,阐述了景区旅游流量控制及分流的作用,以龙门石窟为例,提出了景区饱和与超载治理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8年21期)
成卫,唐逸超,郑佐雄[7](2018)在《基于感应控制的过饱和交叉口流量转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过饱和交叉口车辆的通行效率,解决交叉口由于流向溢流而产生的过饱和问题。以过饱和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控制的过饱和交叉口流量转移方法。该方法以交叉口的平均排队最小和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对流量转移方法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有相位优先功能的过饱和交叉口感应控制策略。运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以昆明市青年路-人民路的实际调查数据为例对转移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流量转移方法能有效减少过饱和交叉口的排队长度并提高过饱和交叉口的车辆通行效率,对防止过饱和交叉口的拥堵现象进一步恶化有显着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唐逸超[8](2018)在《基于流量转移的过饱和交叉口群信号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现如今的城市道路网络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在经济情况较为良好的城市中,交通拥堵现象发生的频率很高,过饱和状态已经成为了一种很常见的交通状态,它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若干个交叉口群一起构成了城市交通网络,对过饱和交叉口群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将会提升车辆在城市区域中行驶的效率,防止交通拥堵“由点及面”现象的发生。因而,本文将以交叉口群为研究对象,在交叉口群范围界定、过饱和交通特性分析以及过饱和交叉口群控制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交叉口群的含义和交叉口群在城市路网中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交叉口群在进行交通信号控制时需要注意的基本参数以及相关性能指标,然后说明了过饱和交通的相关定义,并且结合实地观测数据对其交通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通过说明交叉口群范围界定的必要性及常见交叉口群类型,运用交叉口群范围界定原则和界定指标,将城市路网中的的交叉口们分成一些个交叉口集合;再在划分完的若干个交叉口集合的基础上,考虑相关交通参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关键交叉口的识别,通过计算关键交叉口与相邻交叉口的关联度来确定关键交叉口交通影响范围,将前面划分的交叉口集合进行优化处理。然后,从过饱和交通现象的产生过程出发,以疏散过饱和交叉口群的拥挤交通流为目标,提出了过饱和交叉口群信号控制策略;利用排队长度作为界定控制转换条件,引入“转移流量”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基于感应控制的关键交叉口流量转移方法对交叉口群的拥挤车流进行转移疏散;通过选取相关指标确定关键交叉口的连线路段,对关键交叉口上、下游实施的信号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采用云南省曲靖市的道路网作为验证对象,运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来对建立的过饱和交叉口群信号控制方法进行模拟验证,通过与现状信号配时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马炬彬,岑豫皖,叶小华,黄建中[9](2017)在《基于流量计算法的抗流量饱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阀前补偿负载敏感系统在流量饱和状态下,无法按各执行机构多路阀节流阀口开度成比例的分配流量,进而严重影响执行机构复合动作协调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计算的方法,用于实现系统的抗流量饱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抗流量饱和AMESim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阀前补偿负载敏感系统采用流量计算法后,在流量饱和时能按各执行机构多路阀节流阀口开度之比进行流量分配,保证了复合动作的协调性,为解决实际阀前补偿负载敏感系统的流量饱和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7年09期)
王菊敏,刘艳萍[10](2017)在《抗流量饱和系统控制阀节流损失降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负载敏感系统具有良好的多执行器并行控制特性和高能量效率,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工程装备和工业设备中,主要有阀前补偿系统和抗流量饱和阀后补偿系统两种。目前市场上应用的阀多在补偿阀之后仍设置有换向段,存在大的节流。针对此问题,设计了新型阀后补偿多路阀,降低阀口压力损失。建立了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并与原多路阀进行仿真对比。新设计的多路阀阀口压力损失比原多路阀可减少0.8 MPa,能量损失降低7.5%。(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7年06期)
流量饱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广西桂林丫吉试验场S31号岩溶泉域的叁维地下水数学模型,采用包含UZF模块与CFP模块的叁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型(MODFLOW-2005)对S31号泉流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UZF模块可以模拟非饱和带内表层岩溶带的水分运移及其对泉流量的调蓄作用,CFP管道模块能模拟岩溶区的地下管道流动。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岩溶泉流量的模拟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量饱和论文参考文献
[1].周成广,李雨桐,魏立峰.湿化仪饱和湿度下气体流量检测系统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9
[2].覃夏南,姜光辉,夏源.考虑非饱和带作用及管道流的岩溶泉流量模拟[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
[3].李林忠,李培超,汪磊,孙德安.存在定流量汇项的分数阶导数黏弹性饱和土体一维固结解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9
[4].何汉林,吕霄俊.伺服阀流量饱和补偿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9
[5].陈云华,龚楚清,张海波,邓立志,夏春兰.饱和蒸气压测定实验中气流量调控装置的改进[J].大学化学.2018
[6].蒯兴望.旅游景区流量控制与饱和治理——以龙门石窟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
[7].成卫,唐逸超,郑佐雄.基于感应控制的过饱和交叉口流量转移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唐逸超.基于流量转移的过饱和交叉口群信号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9].马炬彬,岑豫皖,叶小华,黄建中.基于流量计算法的抗流量饱和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7
[10].王菊敏,刘艳萍.抗流量饱和系统控制阀节流损失降低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7
标签:饱和湿度; SDP610压差传感器; 流量检测; 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