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验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杜威,经验哲学,教育变革,《民主主义与教育》
经验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吴全华[1](2019)在《杜威经验哲学对现代教育变革的启示——基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中,经验从来都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甚至是一个消极的词汇,但杜威的经验哲学恰恰相反。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可以发现,杜威对"经验"有过详细的论述。他不仅阐释了经验的含义,而且还指出经验的特性,可以概括为主动性、社会性和连续性。了解杜威关于经验的学说对现代教育变革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体现为: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主动参与,注重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民主沟通,克服教育过程中的二元对立。(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殷朝晖,王鑫[2](2019)在《杜威经验哲学视域下中小学创客教育审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中小学校争先开展创客教育。以"创造"为核心的创客教育强调动手做以及与社会的联系,这恰与强调"经验"和"社会"的杜威经验哲学思想高度契合。以杜威经验哲学的视角审视现阶段中小学创客教育,有利于从更深层面剖析创客教育。利用"做中学"的创客方法积累经验,强调"经验"学习的重要性;以"教育即生长"作为创客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将创客教育的开展冠以更全面的培养目标;构建"学校即社会"的创客环境,打造适于创客培养的全方位创客环境。(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9年08期)
褚灵兰[3](2018)在《学情分析:基于杜威经验哲学的层级化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情分析是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与基础,立足杜威经验哲学的层级化建构理论,叁个层级的学情分析的具体路径是:第一层级,采用"导以方向、辅以唤醒与助以练习"的方法,全面激活儿童已有阅读经验;第二层级,采用"类别确认、真假甄别与主次合并"的方法,分析儿童已有阅读经验的性质;第叁层级,采用"内容选择、重点定位与路径设计"的方式,围绕学情进行最初的教学预构。(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17期)
宫敬才[4](2018)在《论马克思独具特色的经验哲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在研究马克思思想体系形成问题时仅关注阶级立场和哲学世界观的根本性转向,忽略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向,结果是其独具特色的经验哲学方法被抛入视野黑洞之中。这种方法是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研究为主长期探索的结果,与马克思思想体系一同成长。其主要内容是: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衍化过程、探寻内在联系和关注细节。独具特色的经验哲学方法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缺失这种方法的马克思思想体系具有不完整性。鉴于此,马克思独具特色的经验哲学方法在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教材、专着和论文中应有其理论表达的机会,秉有天然的存在权利,占有相应的理论地位。(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侯焕[5](2018)在《情境理论:经验哲学的自我完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传统经验观进行改造是杜威哲学的开端。在改造传统经验概念的基础上,杜威建立了自然经验主义,实现了经验与自然在哲学论说中的统一。杜威把经验解释为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的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作为主体的人与客观经验对象实现了统一,打破了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为自然经验主义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经验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存在于具体环境——“情境”——中。在杜威的哲学体系中,“情境”这一概念表示环境的社会要素、物理要素以及经验在其中产生的整体性背景,它是经验发生的场域,也是杜威经验主义哲学得以成立和稳固的逻辑前提。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人为了适应他所生存的环境,与世界发生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有问题的情境”得以显现。“探究”就是有机体与不确定情境联系时在经验中产生的行为。杜威以“情境”为中心的实验探究理论对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用探究中的“认知”代替“知识”、用“素材”代替“对象”,把认知当作一种引导和控制情境的能力,知识的对象不是固定的外部实在,而是改变了的情境,情境论的认知理论由此得以建立。建立在“情境”论基础上的自然经验主义哲学,实现了理论自洽。同时,情境理论也为艺术哲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阐述路径:艺术就是“一个情境”,它以内在的完满经验实现其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5-01)
德莫特·莫兰,郑辟瑞,张俊国[6](2018)在《个人经验、哲学问题与世界哲学大会——德莫特·莫兰教授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人经验访者(以下简称为"访"):莫兰教授,很荣幸能与您做这次访谈。正如我们所知,您在都柏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获得资助在耶鲁大学进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习。您能和我们分享您的学术经验吗?尤其是您在耶鲁大学的学习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8年01期)
陈坤[7](2017)在《杜威经验哲学对现代课程与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威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既指经验的结果,也指经验的过程;既指经验的事物,也指经验的感受;经验既是一种直观体验,也是一种思维与反思。杜威认为,经验是教育的生长基点,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媒介,经验的不断发展是教育的归结点,经验具有改造"个人性"与"社会性"的价值效用。有教育价值经验的判断标准应遵循反思性、连续性和交互性原则。经验迁移具有内在的"经"与"纬"的统一。杜威的经验哲学给现代课程与教学带来新的启发,需要重新审视教师的职业角色,重视学生在获得知识、经验时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课程与教学应从真实问题情境出发,贯通现实生活,实现学以致知、学以致思、学以致行和学以致用。(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索》期刊2017年03期)
瞿卫华[8](2016)在《建基于“前经验”的课堂重构——立足杜威经验哲学的维度审视“学”的课堂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前经验"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与依据,学习愿望、探究困惑、预学发现、初学发现等是其构成主要元素。教师自身学科经验修炼、对"前经验"进行教学价值分析、立足教学内容与阅读策略重新组织等是建基于"前经验"课堂重构的要义。建基于"前经验"的课堂重构策略主要有顺应与升格、支架与层级、深入与强化、聚焦与溯源等。(本文来源于《教育视界》期刊2016年19期)
高惠芳[9](2015)在《黑格尔论经验哲学——对《小逻辑》“经验主义”一节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已有的对黑格尔《小逻辑》的解读,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是抽象的思辨逻辑的演绎过程。这一过程中,黑格尔的经验世界则被其哲学逻辑所荫蔽。黑格尔在针对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康德批判哲学的批判中,阐明了自然界作为抽象的思维的外化物,不仅不能作为思维的起点,而且不能有效证明思维的理性原则的论点。这也表明了黑格尔的经验世界的本质。作为对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黑格尔的经验观,为他的科学的历史的感性活动奠定了基础,进而开创了历史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宋红霞[10](2015)在《重现实践教学的“经验”光芒——杜威经验哲学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威认为经验是主体与环境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经验过程,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不断改造。借鉴杜威经验哲学,当下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应重拾经验法,精创"经验"的教学情境,注重实践教学中"经验"的动态性、发展性等,重现实践教学的"经验"光芒,促进真正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本文来源于《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经验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中小学校争先开展创客教育。以"创造"为核心的创客教育强调动手做以及与社会的联系,这恰与强调"经验"和"社会"的杜威经验哲学思想高度契合。以杜威经验哲学的视角审视现阶段中小学创客教育,有利于从更深层面剖析创客教育。利用"做中学"的创客方法积累经验,强调"经验"学习的重要性;以"教育即生长"作为创客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将创客教育的开展冠以更全面的培养目标;构建"学校即社会"的创客环境,打造适于创客培养的全方位创客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验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爽,吴全华.杜威经验哲学对现代教育变革的启示——基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
[2].殷朝晖,王鑫.杜威经验哲学视域下中小学创客教育审思[J].教育评论.2019
[3].褚灵兰.学情分析:基于杜威经验哲学的层级化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
[4].宫敬才.论马克思独具特色的经验哲学方法[J].河北学刊.2018
[5].侯焕.情境理论:经验哲学的自我完成[D].西北大学.2018
[6].德莫特·莫兰,郑辟瑞,张俊国.个人经验、哲学问题与世界哲学大会——德莫特·莫兰教授访谈[J].哲学分析.2018
[7].陈坤.杜威经验哲学对现代课程与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7
[8].瞿卫华.建基于“前经验”的课堂重构——立足杜威经验哲学的维度审视“学”的课堂建设[J].教育视界.2016
[9].高惠芳.黑格尔论经验哲学——对《小逻辑》“经验主义”一节的解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
[10].宋红霞.重现实践教学的“经验”光芒——杜威经验哲学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