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民族主义论文-鲁瑶

超越民族主义论文-鲁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越民族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塔鲁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十九世纪音乐》,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慢乐章

超越民族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鲁瑶[1](2018)在《在德奥民族主义中矗立并超越——从塔鲁斯金对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慢乐章的叙述展开》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鲁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十九世纪音乐》沿袭其一贯的治学方法——将音乐研究放置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以鞭辟入里的文字勾勒出十九世纪纷繁的历史—音乐文脉,并从中激发出惊人的洞见。本文从塔鲁斯金对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慢乐章引人瞩目的重点叙述入手,继而追问他将布鲁克纳放置在第十四章"交响曲走向(超越)民族化"[The Symphony Goes (Inter) National]的用意为何,布鲁克纳又在哪些层次上与民族性有所勾连。随后扩大视角至塔鲁斯金在整卷《十九世纪音乐》中对于十九世纪"民族主义"及相关概念的多次阐述,考察并梳理其中提及的民族性、种族主义、德奥民族身份认同等话题。最后结合其他史料及文献,推测并论证塔鲁斯金仅以章节标题暗示、但行文中未详细阐述的话题:布鲁克纳矗立于德奥民族主义之中,但呈现出超越性姿态。(本文来源于《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宁[2](2018)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西方狭隘民族主义的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家间的互动程度逐步加深,世界格局正处于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中。"霸权稳定论"、"民主和评论"等充斥着西方狭隘民族主义的理念因其自身局限性,已不足以成为全人类谋求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为全世界人类共同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方案,更完成了对"西方狭隘民族主义"的巨大超越。(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8年07期)

严庆,平维彬[3](2018)在《超越极端民族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思潮和政治运动,民族主义在反蒙昧宗教主义、封建专制主义、帝国殖民主义的过程中曾发挥出极大的积极作用。但民族主义也天生具有两种极端化倾向:毫无限制进行扩张的"泛民族主义",不断具象排外的"民族分离主义"。这两种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不时兴风作浪,搅乱政局,撕裂社会,因而须予以遏制。一方面,全球化以其难以阻挡的力量不断改变着世界的秩序,侵蚀着民族国家的稳定性,民族国家在处理全球性问题时开始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民族国家并非人类"历史的终结",在民族国家看似鼎盛的光晕中,一些区域已经将一只脚踏进了"后民族时代"。于此背景,笔者尝试总结了超越极端民族主义的可能性理论范式。(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刘擎[4](2018)在《超越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对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最近出现的"逆全球化"势态中,民族主义的思潮与情绪被视为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然而,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是势不两立的吗?本文首先简要梳理近年来欧美反全球化倾向的形态与特点,由此阐明以民族主义对抗全球化的策略是有条件的,其抗拒效应也是有限的;其次分析在身份认同问题上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的关系;最后对两者相互兼容的可能提出初步的构想。(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8年01期)

张颖[5](2017)在《超越民族主义的反战表述:费穆的两部寓言化抗战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的是费穆的两部寓言化抗战片与"国防电影"历史话语的区别和联系。费穆在这两部影片中试图创造一种超越民族主义的反战表述。从叙事结构看,两部电影都在呼唤一种超越二元性别结构的英雄主义,与同时代其他抗战片相比,其叙事不再简单地重复"英雄—女性—恶棍"的情欲叁角结构,而是变异或者戏仿这一结构。其中,女性形象不仅是被拯救的对象,而且是反抗的主体。这样一来,两部影片并非单一地回应着抗日的民族主义论述,而是展示了费穆对战争暴力的彻底否定。(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7年08期)

金志远[6](2016)在《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思潮的超越:民族教育发展取向的“中庸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直至今日,在内蒙古民族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政策决策中始终存在着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博弈问题。虽然今天的表现形式比起以往有所变化但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这两种思潮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因而深刻地认识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问题与局限性以及潜藏的危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两种思潮,不但在内蒙古民族教育理论、实践和决策中存在,其他地区民族教育理论、实践和决策中也同样存在,甚至可以说,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思潮始终贯穿于建国以来中国民族教育理论、实践和政策中。大汉族主义思潮具体表现在1957年的民族融合论、"文革"时期民族消亡论、改革开放后民族语言无用论、新世纪出现的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第二代民族政策等等。伴随大汉族主义思潮的肆虐而出现了过于强调民族特殊性和民族分离的地方民族主义思潮。针对这两种思潮的局限性,在当代民族教育研究、实践和决策中应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格局"为基础的"中庸之道"来予以调和,其中重点反对和抵制大汉族主义思潮,它是一切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次要纠正地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偏狭性。(本文来源于《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许纪霖[7](2016)在《新天下主义:对民族主义与传统天下主义的双重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家现在都在谈天下,但是各自的问题意识是很不一样的,我的问题意识是要反思今天的中国和东亚日趋高涨的民族国家至上的意识,我对这样的民族国家至上的意识很忧虑,民族主义是现代性的一部分,但是今天它成为一个主宰性的思维,我们需要一种对冲的意识,这个对冲可以用各种表述,刘擎提的是新世界主义,我是用新天下主义来表达。尼布尔在《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中说,按照《圣经》的说法,有两种不同的人:光明之子是指这样的人,(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6年05期)

张志强[8](2016)在《超越民族主义:“多元一体”的清代中国——对“新清史”的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汉学界兴起了"新清史"的研究潮流,提出"内亚史观"——认为来自内陆亚洲(蒙古、新疆、中亚、西藏等地区)的政治文化资源在清朝国家建构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研究质疑了中国近代以来形成的"少数民族必将被中华文化所同化"的历史叙述方式,并对从秦汉到明清朝代更替与延续的大一统中华的历史叙事提出了尖锐挑战。历史叙述,自古以来在中国不仅仅存在着求真的知识性面向,也发挥着塑造和凝聚国家观念和政治认同的现实功能,充当着塑造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和历史神话"的角色。因此,"新清史"虽然只是学术流派的一种,但是其背后的争论实际上涉及了中国的文明主体性问题,也关涉到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问题。本期所刊发的张志强先生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新清史的一种回应。作者从"多元一体"出发对"大一统"进行重新解释的努力,其更为深远的背景,是对中国历史的重新理解。近代以来,史观的每一次的嬗变都折射出中国政治经济处境的现实变化:19世纪后期,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传统史学凋敝、进步史观涌现;革命胜利之后的50年代,兴起的是"阶级斗争取代王侯将相"革命史观改造国史的浪潮;到了80年代,与融入世界的期待相伴的,是借用"他者的视野"来定位自身,以引入《剑桥中国史》为代表,重构中国史叙述。到了今天,中国现实处境的变化,再度激荡起重述历史的冲动,以期构想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仅仅只是一系列努力的一个开篇。《文化纵横》杂志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思想界的这项工作。(本文来源于《文化纵横》期刊2016年02期)

罗兆麟[9](2016)在《论民族主义的怨恨心理及其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认同"被视为构成民族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怨恨"这种心理情感也常常被强化为群体或民族情绪,推动了现代主权国家的发展。甚至在西方的理论传统中,这种怨恨和敌意的心理也被视为现代性理论、民族理论和国家学说中的基础因素。因此,必须反思和批判对怨恨心理的这种双重强化,重塑理论认识,从尊重和"有差异的共存"出发来看待民族关系,从而在根本上抑制极端政治民族主义。(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6年04期)

吉莉[10](2016)在《从广岛到冲绳》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江健叁郎是日本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自己的创作表现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深刻认识。大江的和平观是一种超越民族主义藩篱的人类和平主义思想。大江人类和平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过程。早期,大江接受了民主主义教育,确立了民主主义思想,创作了带有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作品,披露了战争的危害并提出了反对战争的观点,但大江这一时期的思想观点是站在日本民族主义的角度去反映战争的。随着大江对广岛核爆炸认识的不断加深,大江的民主主义思想发生了改变。大江认识到核武器成为战争毁灭人类生命的巨大威胁,大江提出了反对核武器的思想。《广岛札记》是大江反对战争、反对核武器的主题思想的体现,这一主题思想成为大江后期形成人类和平主义思想的显现,大江的民主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冲绳的历史与现状、命运与前途引起大江的关注,大江在亲历冲绳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冲绳观,替冲绳成为政治牺牲品及时刻处在核威胁下的冲绳人呐喊,呼吁日本政府及人民勿忘历史教训,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反对战争和核武器。《冲绳札记》的创作正是大江民主主义思想进一步升华的体现,站在世界人类和平的角度批判战争、反对核武器,将反战反核、求和平的视角扩大至冲绳、日本、亚洲乃至世界,超越了民族主义思想意识,形成了崇高的人类和平主义思想。大江的人类和平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大江民主主义思想不断升华的过程,是大江逐渐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过程,对大江来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而大江的人类和平主义思想对日本、日本人乃至世界人民来说,是具有巨大价值的。它促使世人铭记历史、反思战争、珍惜和平,它也激励着世人鼓起勇气、充满希望、迎接未来。(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6-03-10)

超越民族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家间的互动程度逐步加深,世界格局正处于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中。"霸权稳定论"、"民主和评论"等充斥着西方狭隘民族主义的理念因其自身局限性,已不足以成为全人类谋求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为全世界人类共同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方案,更完成了对"西方狭隘民族主义"的巨大超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越民族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鲁瑶.在德奥民族主义中矗立并超越——从塔鲁斯金对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慢乐章的叙述展开[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8

[2].王宁.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西方狭隘民族主义的超越[J].理论观察.2018

[3].严庆,平维彬.超越极端民族主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刘擎.超越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对立[J].探索与争鸣.2018

[5].张颖.超越民族主义的反战表述:费穆的两部寓言化抗战片[J].当代电影.2017

[6].金志远.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思潮的超越:民族教育发展取向的“中庸之道”[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

[7].许纪霖.新天下主义:对民族主义与传统天下主义的双重超越[J].探索与争鸣.2016

[8].张志强.超越民族主义:“多元一体”的清代中国——对“新清史”的回应[J].文化纵横.2016

[9].罗兆麟.论民族主义的怨恨心理及其超越[J].学术交流.2016

[10].吉莉.从广岛到冲绳[D].曲阜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  

超越民族主义论文-鲁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