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高原湿地论文-李志威,鲁瀚友,胡旭跃

若尔盖高原湿地论文-李志威,鲁瀚友,胡旭跃

导读:本文包含了若尔盖高原湿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若尔盖高原,泥炭湿地,地下水运动,沟道

若尔盖高原湿地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威,鲁瀚友,胡旭跃[1](2018)在《若尔盖高原典型泥炭湿地水量平衡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泥炭湿地具有蓄水、固碳和生态的重要功能,其地下水水位变化决定泥炭湿地面积维持或萎缩,但是其泥炭湿地的地下水水文过程和水量动态变化缺少系统的野外监测和研究。结合红原站气象资料,并于2017年5月、7月和9月在若尔盖黑河上游泥炭湿地典型小流域开展野外原位监测,利用MODFLOW模型建立小流域叁维动态地下水运动模型,模拟地下水运动过程并计算水量动态平衡变化以及沟道排水能力。结果表明:泥炭湿地的主要补水方式是降雨,占补水总量的60%,其主要出流方式是沟道排水,排水比例最高达到53%;其次是潜水蒸发,出流比例为26%。切穿泥炭层的沟道排水能力是未切穿泥炭层沟道的2. 5倍。若尔盖泥炭地的地下水位受降雨影响呈现季节性波动,在雨季其涨幅约为0. 5 m。(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陈慧清[2](2018)在《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是介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具有维系地表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其独特的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庞大、种类多样、生态功能活跃,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若尔盖高原湿地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青藏高原的东部,其主体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和红原县(101°30'E-103°30'E,32°20'N-34°08'N,海拔3400-3900m),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集中分布区,气候条件特殊,仅分为冷(11-4月)暖(5-10月)两季。本研究旨在了解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地理分区对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对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充分了解,为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选取了若尔盖高原主体区域内的若尔盖县(花湖)、红原县(邛溪)及其过渡区(麦洼)冷暖季的土壤进行酶活性检测,利用BIOLOG微量分析法分析样本中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并对可培养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进而对具有纤维素、木质素降解活性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如下:(1)通过对土壤样品六种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蔗糖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可知: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暖季显着低于冷季,花湖多酚氧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暖季显着高于冷季,麦洼与邛溪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冷暖季间差异性不显着。由于在冷季环境温度较低而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叁个采样地间差异性不显着。在暖季,麦洼与邛溪多酚氧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低于花湖。花湖的水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冷暖季差异显着,而麦洼与邛溪差异性不显着。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冷季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相关性不显着,暖季其相关性显着,尤其多酚氧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与有机质、含水量、采样温度、pH之间的相关性显着,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之间相关性显着。因此,可得出若尔盖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与理化性质(如:温度)密切相关。(2)利用BIOLOG微量分析法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代谢能力、对不同类碳源的代谢能力、多样性指数、及其对优势碳源的利用,分析其代谢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冷暖季若尔盖湿地土壤微生物总代谢能力均表现为花湖>卭溪>麦洼,在暖季,不同分区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差异显着,而冷季其差异性不显着,其中,花湖与邛溪暖季碳源代谢能力大于冷季,而麦洼冷暖季间差异较小;冷暖季叁个采样地对醇类的代谢能力最低,花湖对除醇类外的其他碳源代谢能力较高,而冷季麦洼、邛溪对糖类、氨基酸类、酯类的利用率较高,对醇类、胺类、酸类的利用率较低;暖季微生物群落物种的均匀性、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比冷季好,采样地间表现为花湖>邛溪>麦洼;冷季微生物利用的优势碳源为糖类、胺类和酸类,而暖季微生物利用的优势碳源为糖类、氨基酸类和酸类,存在一定的差异。(3)利用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细菌(4 ℃、15 ℃、25 ℃、37 ℃)、真菌(28 ℃)和放线菌(25 ℃)进行培养计数,细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冷季,叁个采样地不同温度培养下细菌的数量总体表现为嗜冷菌(4 ℃、15 ℃)>室温菌(25 ℃)>体温菌(37℃),在暖季,体温菌数量仍然是最少的,麦洼整体细菌数量都较低,冷暖季4 与15 培养下的细菌数量均无显着差异。真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花湖与邛溪采样地真菌数量均表现为暖季>冷季,麦洼采样地冷暖季基本无差异,叁个采样地间冷暖季真菌数量均表现为花湖最大,麦洼最小。放线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花湖采样地放线菌数量暖季>冷季,花湖放线菌数量最高,麦洼与邛溪地较低且无显着差异。麦洼采样地在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上都表现为较低的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麦洼采样地地理位置特殊,海拔较高,且被山体阻隔,冷暖季分离不明显造成的结果。(4)运用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菌筛选培养基分离得到具有降解活性的细菌37株,分别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肠杆菌门叁个不同的门,其中32株菌分别属于5个不同的属,有7株菌属于贪铜菌属(Cupriavidus),有19株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有2株菌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有2株菌属于Lelliottia,有2株菌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剩余5株菌暂不能确定属的分类,需做进一步鉴定。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以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H1为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菌株YX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X8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活性降解菌中菌株YX2和+X8为芽孢杆菌属细菌,这可能是由于若尔盖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芽孢菌的抗逆性极强,更能适应特殊的生态环境。菌株+H1为贪铜菌属细菌,具有转化重金属的能力,这可能与若尔盖湿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游宇驰[3](2018)在《若尔盖高原湿地演变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高原是我国的主要的泥炭沼泽湿地,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蓄水池”。该区域湿地自1970年以来出现的沼泽萎缩退化等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1990-2016年Landsat5、Landsat7和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野外调查与试验、遥感影像、气候水文数据和理论分析,探讨近30年来若尔盖高原湿地演变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特征,并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水动力因素等方面研究分析湿地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自然河道及人工沟渠发育情况及变化、沼泽湿地退化机制等,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建设用地和荒漠面积变化最为明显,2011年的面积分别是1990年面积的5.84倍和1.35倍;林地面积以速率为0.66 km2/a不断减少;泥炭沼泽的湿地面积以78.62 km2/a的速率呈持续减少趋势;水体面积波动性变化主要受降雨量变化的影响;植被覆盖度变化呈先减后增且趋于均一化。(2)1967~2012年,年降雨量以0.4 mm/a的速率呈微弱的减少趋势,气温则表现增加趋势;1990年代末参考作物蒸发量ET0随之增大,实际蒸发量ETc在过去45年内增幅小。(3)1990-2016年荒漠化面积在1990-2004年处于增加,2004-2011年趋于减少,2011-2016年再次增加,整体以速率2.17 km2·a-1呈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泥炭沼泽退化边缘、河流湖泊周围以及牧场附近;重度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黄河第一弯的北岸泥炭沼泽边缘处以及从若尔盖县到黑河黄河交汇处的泥炭沼泽l区;其形成与扩张内因是该区地质构造均为疏松易破碎或稳定性差的堆积物和沉积物,外因是由于气候变化和区域排水导致水文条件不足,以及人类活动(过度放牧)、鼠害对地表植被的破坏。(4)高原湿地退化本质上是由于各种原因打破了湿地原有的水分平衡,使湿地不可逆地转变为干土地。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自然水系溯源下切、人工开渠排水和过度放牧等因素,其中人工沟渠排水是最为快速有效的外力因素。(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柴露露,吴中华,周甲男,周裕红,王峰[4](2018)在《若尔盖高原湿地水生植物现状及保护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地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是中国湿地的重要代表类型和宝贵的湿地资源,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湿地退化严重,该地区植物多样性也受到影响.若尔盖湿地植物变化及水生植物现状分析显示,若尔盖湿地植被由水生向陆生演替,当前若尔盖水生植物种类较少、分布面积小,水生植被呈现出逐渐减少并呈单优势种分布的趋势,且全区不同区域的水生植物多样性水平不一,整体水生植物多样性低,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周文昌,崔丽娟,王义飞,李伟[5](2017)在《若尔盖高原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定量评价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退化的碳储存潜力,研究通过土壤剖面法,收集了3个样点的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样品(原始泥炭地0—200cm、中度退化沼泽湿地0—100cm和重度退化泥炭地0—100cm)。研究表明:(1)中度退化沼泽湿地(1.11±0.18g/cm~3)和重度退化泥炭地(0.72±0.04g/cm~3)土壤容重平均值较原始泥炭地增加了251.8%和129.7%;中度退化沼泽湿地(46.18±6.61g/kg)和重度退化泥炭地(87.37±6.36g/kg)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较原始泥炭地降低了74.2%和51.1%。(2)土层深度为0—100cm时,原始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较中度退化沼泽湿地(384.73±95.57t/hm~2)显着高了47.0%,而与重度退化泥炭地(518.39±33.07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无显着差异;当原始泥炭地有机层增加到0—200cm后,中度退化沼泽湿地和重度退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原始泥炭地(1 088.17±172.84t/hm~2)降低了64.6%和52.4%,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降低可能主要是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的原因。尽管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但仍是中国(102.89t/hm~2)和全球(116.56t/hm~2)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3~5倍,该研究可为保护与恢复若尔盖高原湿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甄硕,董李勤,郑茹敏,姚鹏举[6](2017)在《2007年和2016年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及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以2007年和2016年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解译两个时期覆盖若尔盖高原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阿坝县、红原县和若尔盖县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碌曲县、玛曲县所辖范围内的遥感影像,统计沼泽湿地面积,分析质心变化;在FRAGSTATS软件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沼泽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与2007年相比,2016年研究区沼泽湿地的总面积减少了16 588 hm~2;与2007年相比,2016年沼泽化草甸的质心向西南偏移了15.13 km,沼泽质心向东北偏移了14.88 km;研究区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区的主要景观;沼泽化草甸景观趋于破碎,沼泽分布趋向于大块的集中分布。(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亢宗静,袁楠,王蓥燕,张小平,辜运富[7](2017)在《若尔盖高原湿地的真菌群落结构及低温纤维素降解真菌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若尔盖高原湿地的泥炭沼泽土壤为样,在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该生境真菌群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可培养手段进行高效低温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筛选。DGGE结果表明:阿西茸乡土样中真菌群落结构最复杂,其次是达扎寺乡、黑河乡。基于DGGE图谱条带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中的优势真菌分属于白布勒弹孢酵母(Bulleromyces albus),曲霉属(Aspergillus),子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Zalerion)等类群。通过纯培养从该区域分离到低温纤维素降解真菌50余株,其中S1和S7两株菌酶活最高,分别是9.36 U m L-1和23.01 U m L-1。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菌株S1为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S7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两株菌对水稻秸秆表现出明显的降解效果,50d内S7对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46.57%,63.37%和30.74%;而S1对各组分降解率分别为30.02%,54.55%和22.95%。研究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泥炭沼泽土真菌群落结构复杂,具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蓥燕,卢圣鄂,陈小敏,李跃飞,辜运富[8](2017)在《若尔盖高原湿地泥炭沼泽土亚硝酸盐还原酶(nirK)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泥炭湿地是世界少有的低纬度永久冻土湿地,具有高海拔、高紫外辐射、高有机质的特点。该区域N2O的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影响。对若尔盖高原湿地泥炭沼泽土中的亚硝酸盐还原酶(nir K)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揭示该区域N2O释放的微生物调控机制。基于若尔盖高原湿地泥炭沼泽土的理化性质和反硝化活性(PDA),结合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克隆文库及分子测序对该生态系统中的nir K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反硝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阿西地区>麦溪地区>分区地区,反硝化活性与土壤有机碳、总氮和丰富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阿西最高、分区最低。3个样品中共测序15条nir K基因代表序列,系统发育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优势nir K反硝化菌群为变形门菌群。其中,阿西地区主要为α-变形菌门,麦溪地区主要为β-变形菌门,分区地区无法确定优势种群。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有效钾和有效磷是影响nir K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本论文显示,若尔盖高原湿地存在着明显的反硝化作用,调控这些反硝化作用的nir K反硝化细菌多样性较高,且与土壤有效钾和有效磷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19期)

申格[9](2017)在《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退化遥感监测及其驱动力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高原湿地是中国第一大高原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泥炭沼泽,对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与补给及生态平衡的维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甚至丧失,湿地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对若尔盖高原湿地退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若尔盖高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数据,利用面向对象方法自动提取了2000-2015年研究区湿地信息。从面积变化、结构变化、功能变化叁个方面,对2000-2015年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退化过程进行了遥感监测。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湿地面积变化率、景观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植被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等五个指标的湿地退化综合指数,从研究区、县和重点乡镇叁个层次对湿地退化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合研究区耕地面积、人口、牲畜量、GDP等社会经济数据和年降水量、温度、风速等自然因素数据,综合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确定驱动湿地退化的主导因素。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中,30和60分别为本研究的最优分割尺度和合并尺度,利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高于K邻近法,总体精度达到93.1%,Kappa系数为88.9%。草地为研究区内第一大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林地和湿地,平均占地面积比分别为70%、16.8%、9%。(2)面积变化上,与1990S湿地面积相比,研究区湿地总面积在2000-2015年都是减少的;四县四个阶段中出现湿地面积变化率为负值的频率达到87.5%;18个乡镇中出现湿地面积变化率为负值的频率则为85%。2010年湿地减少现象最为严重,湿地平均变化率为-35.8%;空间尺度上,红原县湿地面积变化率平均值最小,为-37.8%。(3)结构变化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优选出分维数、景观破碎度两个指标作为描述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变化的指标。时间变化上,不同层次景观分维数变化趋势相同,2000年分维数偏小,2005年和2010年分维数基本持平,分维数增加,受干扰程度缓解,2015年产生低值,干扰程度加剧;若尔盖县和红原县的分维数要小于同期的玛曲县和阿坝县。景观破碎度的变化趋势和景观分维数近似。从结构变化层次上,若尔盖高原湿地在2000-2015年都受到不同程度人为的干扰。(4)功能变化上,从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内东北部湿地产草量单产通常要高于南部地区,高产量主要集中在若尔盖县和玛曲县部分区域。2000年表现为低值,2005年和2010年基本持平,好于2000年,2015年则降低,植被状况变差。研究区内湿地植被覆盖度情况表现平稳,没有出现恶化现象的特殊年份。从功能变化层次上,并不能明显的表现出若尔盖高原湿地退化的变化情况。(5)从整个研究区来看,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阶段湿地退化等级分别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轻度退化、轻度退化,2005年湿地退化最为严重。四县中湿地退化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趋势。若尔盖县湿地退化表现为“明显逆转”,玛曲县湿地退化则是“严重发展”。红原县湿地退化表现为由“严重发展”到“逆转”的过度趋势,阿坝县则是由“严重发展”变化到“明显逆转”,变化显着,变化拐点都为2010年。从18个重点乡镇来看,2000-2015年若尔盖高原湿地退化发生由东北部向西南方向发展的变化过程。(6)人口和牲畜量增加为湿地退化主要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自然因素中,风速变化和年降水量对湿地退化贡献率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蒋利超[10](2017)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若尔盖高原湿地CH_4(甲烷)排放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CH4(甲烷)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有着显着的影响。湿地是CH4的主要自然排放源,研究湿地的CH4排放规律,不仅对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更对温室气体减排,减缓气候变化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湿地CH4排放研究主要集中在机理分析、排放量估算等方面,对测量条件、模型构建有较高要求,且无法及时反馈区域尺度CH4排放动态信息。若尔盖高原湿地地处偏远,生态脆弱,CH4排放的实地监测条件有限,导致相关数据缺乏,无法运用传统方法开展相应研究。本文在若尔盖湿地CH4排放实测数据缺失的前提下,利用包括AIRS观测数据、Landsat数据、MODIS数据和GRACE数据在内的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气象资料与GLDAS数据集,完成了CH4排放信息和湿地环境因子信息的提取,并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地CH4排放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基本规律。结果表明:一,若尔盖湿地CH4排放时序变化趋势与植被类型覆盖面积等因素相关性不显着;二,湿地CH4排放的季节特征主要由土壤温度、水分条件控制。总体上,温度条件比水分条件对湿地CH4排放的影响更加显着。在主要生长阶段(5-9月)CH4排放主要由温度条件控制。水分条件在非主要生长阶段(11月-次年3月)的影响比温度条件更为显着;叁,日夜湿地CH4排放主要由温度条件控制,若尔盖湿地昼夜温差造成了日夜CH4排放的显着差异。在综合分析各环境因子作用后,本文提出使用TVDI作为表征湿地各区域CH4排放动态变化的参数。利用现有数据实现了湿地尺度TVDI信息的获取并对其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不要求反映具体CH4排放量的前提下,TVDI表征结果与许多基于实测数据总结的排放规律相符,能较好地反应森林、稀疏草地、茂密草地的CH4排放,但对沼泽草甸、泥炭沼泽的CH4排放的敏感性较弱。因此TVDI对若尔盖湿地CH4排放空间异质性的指示总体上符合预期,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若尔盖高原湿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湿地是介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具有维系地表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其独特的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庞大、种类多样、生态功能活跃,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若尔盖高原湿地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青藏高原的东部,其主体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和红原县(101°30'E-103°30'E,32°20'N-34°08'N,海拔3400-3900m),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集中分布区,气候条件特殊,仅分为冷(11-4月)暖(5-10月)两季。本研究旨在了解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地理分区对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对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充分了解,为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选取了若尔盖高原主体区域内的若尔盖县(花湖)、红原县(邛溪)及其过渡区(麦洼)冷暖季的土壤进行酶活性检测,利用BIOLOG微量分析法分析样本中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并对可培养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进而对具有纤维素、木质素降解活性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如下:(1)通过对土壤样品六种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蔗糖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可知: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暖季显着低于冷季,花湖多酚氧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暖季显着高于冷季,麦洼与邛溪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冷暖季间差异性不显着。由于在冷季环境温度较低而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叁个采样地间差异性不显着。在暖季,麦洼与邛溪多酚氧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低于花湖。花湖的水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冷暖季差异显着,而麦洼与邛溪差异性不显着。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冷季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相关性不显着,暖季其相关性显着,尤其多酚氧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与有机质、含水量、采样温度、pH之间的相关性显着,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之间相关性显着。因此,可得出若尔盖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与理化性质(如:温度)密切相关。(2)利用BIOLOG微量分析法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代谢能力、对不同类碳源的代谢能力、多样性指数、及其对优势碳源的利用,分析其代谢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冷暖季若尔盖湿地土壤微生物总代谢能力均表现为花湖>卭溪>麦洼,在暖季,不同分区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差异显着,而冷季其差异性不显着,其中,花湖与邛溪暖季碳源代谢能力大于冷季,而麦洼冷暖季间差异较小;冷暖季叁个采样地对醇类的代谢能力最低,花湖对除醇类外的其他碳源代谢能力较高,而冷季麦洼、邛溪对糖类、氨基酸类、酯类的利用率较高,对醇类、胺类、酸类的利用率较低;暖季微生物群落物种的均匀性、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比冷季好,采样地间表现为花湖>邛溪>麦洼;冷季微生物利用的优势碳源为糖类、胺类和酸类,而暖季微生物利用的优势碳源为糖类、氨基酸类和酸类,存在一定的差异。(3)利用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细菌(4 ℃、15 ℃、25 ℃、37 ℃)、真菌(28 ℃)和放线菌(25 ℃)进行培养计数,细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冷季,叁个采样地不同温度培养下细菌的数量总体表现为嗜冷菌(4 ℃、15 ℃)>室温菌(25 ℃)>体温菌(37℃),在暖季,体温菌数量仍然是最少的,麦洼整体细菌数量都较低,冷暖季4 与15 培养下的细菌数量均无显着差异。真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花湖与邛溪采样地真菌数量均表现为暖季>冷季,麦洼采样地冷暖季基本无差异,叁个采样地间冷暖季真菌数量均表现为花湖最大,麦洼最小。放线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花湖采样地放线菌数量暖季>冷季,花湖放线菌数量最高,麦洼与邛溪地较低且无显着差异。麦洼采样地在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上都表现为较低的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麦洼采样地地理位置特殊,海拔较高,且被山体阻隔,冷暖季分离不明显造成的结果。(4)运用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菌筛选培养基分离得到具有降解活性的细菌37株,分别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肠杆菌门叁个不同的门,其中32株菌分别属于5个不同的属,有7株菌属于贪铜菌属(Cupriavidus),有19株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有2株菌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有2株菌属于Lelliottia,有2株菌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剩余5株菌暂不能确定属的分类,需做进一步鉴定。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以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H1为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菌株YX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X8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活性降解菌中菌株YX2和+X8为芽孢杆菌属细菌,这可能是由于若尔盖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芽孢菌的抗逆性极强,更能适应特殊的生态环境。菌株+H1为贪铜菌属细菌,具有转化重金属的能力,这可能与若尔盖湿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若尔盖高原湿地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志威,鲁瀚友,胡旭跃.若尔盖高原典型泥炭湿地水量平衡计算[J].水科学进展.2018

[2].陈慧清.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游宇驰.若尔盖高原湿地演变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

[4].柴露露,吴中华,周甲男,周裕红,王峰.若尔盖高原湿地水生植物现状及保护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5].周文昌,崔丽娟,王义飞,李伟.若尔盖高原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J].水土保持研究.2017

[6].甄硕,董李勤,郑茹敏,姚鹏举.2007年和2016年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及变化[J].湿地科学.2017

[7].亢宗静,袁楠,王蓥燕,张小平,辜运富.若尔盖高原湿地的真菌群落结构及低温纤维素降解真菌特征[J].土壤通报.2017

[8].王蓥燕,卢圣鄂,陈小敏,李跃飞,辜运富.若尔盖高原湿地泥炭沼泽土亚硝酸盐还原酶(nirK)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分析[J].生态学报.2017

[9].申格.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退化遥感监测及其驱动力定量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10].蒋利超.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若尔盖高原湿地CH_4(甲烷)排放变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标签:;  ;  ;  ;  

若尔盖高原湿地论文-李志威,鲁瀚友,胡旭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