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惯性交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构投资者,惯性交易,反转交易
惯性交易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洋[1](2011)在《中国机构投资者惯性交易与反转交易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上世纪的80年代,学术界逐渐发现金融市场上许多现象背离传统金融理论,而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对这些资本市场异象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鉴于此,一些金融学家尝试建立新的金融研究范式,从有限理性与有限套利的假定出发,并将人类的心理因素纳入到金融学的研究中来,建立起了全新的金融学理论: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由于受到各类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仅是有限理性的,他们的投资行为经常偏离传统金融理论假设和描述,出现各种资本市场异象及偏差。机构投资者也不例外,又或者某些机构投资者利用这些市场异象进行套利,因此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同样存在偏差。由于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占整个资本市场份额的比重很高,其交易行为对资本市场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并且他们的交易行为也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惯性交易与反转交易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取2000年1月1日以前已经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从2000年至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机构投资者的惯性交易与反转交易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把样本分成由不同投资者主导的股票集合,以累计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为指标,考察机构投资者的惯性交易与反转交易行为,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不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惯性交易及反转交易行为;总体来说,机构投资者表现为反应不足,即表现以惯性交易为主,而个人投资者表现为反应过度,即表现以反转交易为主;机构投资者的惯性交易行为更加可能是基于机构投资者在资金以及信息上的优势,基于而不是选择有成长潜力股票的能力。进一步的根据行为金融理论的观点,探求我国机构投资者惯性交易行为的成因,从而为规范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1-03-10)
罗航,张萍[2](2009)在《中国股市惯性交易策略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随机占优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上的赢家组合、输家组合以及惯性交易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排序期中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48.9%和-39.8%,但持有期的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年度收益率的绝对值低于排序期,分别为9.76%和-0.89%。运用Barrett-Donald KS的二阶和叁阶随机占优检验结果也显示对于不同的样本排序期和持有期,赢家组合确实随机占优于输家组合,从而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上"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股市定律及"追涨杀跌"交易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惯性交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随机占优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上的赢家组合、输家组合以及惯性交易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排序期中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48.9%和-39.8%,但持有期的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年度收益率的绝对值低于排序期,分别为9.76%和-0.89%。运用Barrett-Donald KS的二阶和叁阶随机占优检验结果也显示对于不同的样本排序期和持有期,赢家组合确实随机占优于输家组合,从而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上"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股市定律及"追涨杀跌"交易策略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惯性交易论文参考文献
[1].谢春洋.中国机构投资者惯性交易与反转交易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罗航,张萍.中国股市惯性交易策略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