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联合收割机的输送风机研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邓兴旭,张涛,唐兴隆,庞有伦,叶芙蓉,林通,罗书强[1](2022)在《4LZ-2.4S型手扶式绿豆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填补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绿豆机械化收获空白,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了一种手扶式绿豆联合收获机,主要包括脱粒分离、清选等装置以及行走、集粮和传动系统。同时,对脱粒滚筒和筛网等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及理论分析,确定了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参数;选取收获机前行速度、割台离地间隙和风机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绿豆籽粒含杂率与损失率为性能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收获机前行速度对含杂率和损失率影响均不显着;割台离地间隙对含杂率和损失率的影响均显着;风机转速对含杂率的影响非常显着,对损失率的影响显着;当前行速度为0.66m/s、割台离地间隙为18mm、风机转速为1000r/min时,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达到最优。在该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样机性能试验,结果为平均含杂率2.38%,平均损失率1.57%,达到样机设计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规定。研究结果可为丘陵山区豆类机械收获提供参考。
张勇川[2](2021)在《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稻麦是我国基本粮食,水稻年产量为21200万吨,小麦年产量为13143万吨,稻麦收获工作量巨大,全国96%的小麦、75%的水稻已实现机械化收获。稻麦联合收割机是收获机械的典型代表,我国对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究与应用较早,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在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机器与被收获作物相互作用,产生粉尘,这主要表现在收割机割台切割和输送过程,这些粉尘影响操作者身体健康,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来源之一。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粉尘质量浓度检测仪、粉尘成分及粒度分析仪对稻麦联合收割机作业现场粉尘进行检测,分析了粉尘质量浓度区域分布规律,研究出粉尘质量浓度影响因素;探究了收获现场粉尘产生规律,获得了粉尘成分、粒径大小,为降尘系统的设计奠下基础。2)通过对吸送式气力输送理论进行分析,计算了降尘系统相关工作参数。研究农业收获粉尘特性与降尘原理,参考环境工程知识,结合收割机可用布置空间,对降尘箱、吸尘罩进行结构设计与参数计算。搭建出一种负压吸尘、滤筒排尘的稻麦联合收割机机载式降尘系统,构建了初步试验系统。3)借助仿真软件对降尘系统进行了气流场分析,发现降尘箱入口处有射流现象,滤筒过滤负载存在差异,降尘箱内部流场紊乱,均匀性差,均方差达到1.54。通过提高降气室高度,增添n型风道、档风板和气流均布板,优化了降尘箱内部结构。对优化后的降尘箱进行气流场分析比对,发现入口处射流现象得到缓解,滤筒过滤负载差异降低,降尘箱内部流场的均匀性与稳定性得到提高,优化后均方差降低为0.89,表明优化后的降尘系统工作性能显着提高,仿真分析对降尘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4)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收割机降尘系统作业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收割机速度、环境湿度、风机转速对割台和尾部降尘效率的优化模型,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为:收割机速度为3.7 km/h,风机转速为3507 r/min,环境湿度为56%,此时割台降尘效率为75.2%,与预测值的误差为1.6%;尾部降尘效率为77.4%,与预测值的误差为2.2%,优化作业参数后降尘系统的降尘效率显着提高。通过Design-Expert8.0.6.1软件的Optimization模块,在较难工作条件下对最低风机转速进行计算,得到满足降尘要求的最低风机转速为3332 r/min。本文借鉴国外农业收获粉尘研究,吸收国内其他行业降尘原理,从农业收获粉尘特性入手,搭建了稻麦联合收割机机载式降尘系统,分析了降尘箱流场特性,提出优化方案,并对降尘系统进行田间效率试验,得到系统最优工作参数,提升收割机技术,探索联合收割机降尘技术途径。
史瑞杰,戴飞,刘小龙,赵武云,瞿江飞,张锋伟,秦大国[3](2021)在《履带式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针对丘陵山区地块面积小、道路狭窄,大型联合收割机运输难、进地难、转场难、操作难等现状,解决胡麻茎秆易缠绕、易堵塞、难喂入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履带式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该机采用防缠绕低损割台、纹杆+杆齿组合式小锥度横轴流脱粒滚筒、组合式窄栅格凹板等结构,可实现胡麻茎秆的防缠绕快速喂入、分段式脱粒与分离、清选等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胡麻籽粒含水率为5.42%时,脱净率为98.76%、含杂率3.61%、破损率0.18%、割台损失率1.07%、夹带损失率0.25%,清选损失率0.81%、飞溅损失率0.26%、总损失率2.36%。作业期间整机运行平稳,作业指标符合胡麻机械化收获标准,满足胡麻机械化收获要求,可以作为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使用。
李金龙[4](2020)在《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构建与智能化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联合收割机所涉及的设计知识复杂,种类繁多,在设计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表达、推理等方面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集成管理系统的问题,以实现联合收割机的知识资源的存储、组织管理,并在设计过程中将知识高效获取并应用为目标,以智能化设计需求为牵引对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进行架构;首先分析农机装备的设计知识的分类及获取方法;之后将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及表达,进而建立设计体系;然后应用装备谱系设置方法及谱系拓扑图的形式将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层次化组织,并使用开发工具应用数据关联技术构建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实现知识的集成管理;最后通过知识库系统实现设计过程中知识的存储管理,运用基于知识的设计方法同步实现知识的高效获取与继承应用过程,用以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体现智能化设计理念,将联合收割机知识集成化、系统化,形成集知识浏览、查询、推理、推送及智能辅助设计一体的智能化设计流程,使之适用于联合收割机零部件设计的需求,同时也为该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为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平台的建立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知识库系统体系架构与总体构建分析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在其智能化设计平台中的作用,以智能化设计需求为牵引,对知识库系统的内部功能模块进行架构;应用Visual Studio2015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数据库,将知识信息等数字化资源与操作平台结合联合运用,构建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实现联合收割机知识的集成管理。(2)装备设计知识的分类及获取从农机装备的设计过程、设计知识特点角度出发,将农机装备设计知识分类;同时研究农机装备设计知识的获取方法,提出适用于农机装备设计知识的人工获取与知识编辑、推理相结合的半自动获取方法,并以此方法获取联合收割机整机及零部件设计知识。(3)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分析、表达及组织方法从设计过程、设计知识特点及分类角度对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进行分析;同时融合面向对象技术思想,将产生式规则表示法和框架表示法融合,运用混合表示方法有效的表达联合收割机整机及零部件的设计知识,建立通用的零部件设计体系,形成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的推理机制。应用谱系层次设置方法和谱系拓扑图形式将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进行组织,同时以谱系拓扑图为依据,建立知识库系统的目录树结构,将系统中存储的联合收割机整机及零部件设计知识层次化组织,用以有效地为系统中知识的高效浏览、查询提供索引方式。(4)知识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融合知识表达形成的联合收割机零部件设计体系,以谱系拓扑图为索引路径结合模糊判断的方式进行知识查询;应用ADO.NET技术与SQL Server数据库通过程序关联,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及系统中知识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将基于实例与基于规则的推理方法应用到知识库系统中辅助完成联合收割机零部件的设计,形成一种可浏览、查询、推理、编辑及智能设计等功能的基于知识的设计方法,实现知识在设计过程中的高效获取与应用。(5)系统技术集成与实例分析应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知识库系统中知识和参数化模型的设计信息传递;将知识浏览、查询、推理、存储及编辑等技术方法集成,以联合收割机核心部件设计为例,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用户根据设计需求直接从知识库系统中查询推理并调用知识辅助完成设计过程,获得满意的设计信息和模型。系统测试表明: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缩短设计时间,利用知识库系统进行设计,减少了设计人员查阅以及设计失误重新设计的时间,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提高知识的集成化效果并高效获取知识,提高知识的继承和重用性,从而提高设计效率与水平。
熊伟琪[5](2020)在《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文中认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多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这些地区多为稻—油、稻—稻—油轮作的生产模式。虽然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大中型联合收获机技术较成熟,但丘陵山区由于田块小且分散、机耕道窄小、地面坡度落差较大等原因,机具田间作业、转移及交通运输都比平原困难,大中型的联合收获机不能适应丘陵山区稻油的收获,因此丘陵山区水稻和油菜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提高南方丘陵山区主要作物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对于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脱粒清选装置是联合收获机最为核心的部件,有必要对其进行设计与试验。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浙江台州丘陵山区早稻和镇江地区粳稻的农艺性状和物料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水稻的形态参数、含水率、籽粒连接力等进行了测定,将丘陵山区水稻和镇江地区粳稻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丘陵山区早稻籽粒连接力相比粳稻要小,籽粒落粒相对容易,为后面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对浙江地区的油菜的农艺性状和物料特性等进行了研究,从油菜的主茎秆直径、植株高度、第一分枝离地高度、角果层厚度和直径等参数的测定中发现油菜分枝较多,茎秆粗壮且韧性大,油菜成熟度一致性较差,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适合的脱粒清选装置。(2)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设计。对脱粒分离装置的种类及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介绍了本课题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总体结构,包括可调导流条角度顶盖、单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和栅格式凹板筛,并给出了这些零部件的相关参数及工作原理。针对稻—油、稻—稻—油不同生产模式下,早稻容易落粒、脱粒损伤大、油菜成熟一致性差等问题,设计了新型脱粒分离装置,以期提高丘陵山区水稻油菜的收获效率。(3)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设计。介绍了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设计,首先对脱粒装置脱出物的物料特性及其分布规律作出了研究,为设计清选装置提供了一定依据,接着对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的清选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振动筛的关键结构和参数,使其能够适应丘陵山区水稻和油菜的收获。(4)水稻和油菜田间试验验证。对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的脱粒清选装置分别进行了水稻和油菜的田间试验。以脱粒清选的损失率和含杂率为试验性能评价指标,以顶盖导流条角度、脱粒元件形式、脱粒滚筒转速和振动筛的鱼鳞筛开度这四个影响因素为研究的对象,进行多因素正交试验,在田间通过人工采集和测定的方法获取试验数据,试验数据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得出收获水稻时各因素对损失率的影响大小为:滚筒转速>鱼鳞筛开度>导流条角度>脱粒元件形式,各因素对含杂率的影响大小为:脱粒元件形式>滚筒转速>鱼鳞筛开度>导流条角度;收获油菜时各因素对损失率的影响大小为:滚筒转速>鱼鳞筛开度>导流条角度>脱粒元件形式,各因素对含杂率的影响大小为:导流条角度>脱粒元件形式>滚筒转速>鱼鳞筛开度。分析各因素对试验性能指标的综合影响,最终得到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顶盖导流条角度为72°,脱粒元件选择能同时保证损失率和含杂率的纹杆-钉齿滚筒,滚筒转速为700r/min,鱼鳞筛开度为25mm。
王晗昊[6](2020)在《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再生稻是一类一季双收的水稻品种,利用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进行培育,使之抽穗再次成熟。收获再生稻头季稻时大约只割下稻株的上2/3的部位,留下1/3的植株和根系,以保证再生稻的第二季稻的正常生长。本文针对再生稻的脱出物特征,对新研制的再生稻单纵轴流联合收获机的清选装置进行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脱出混合物的组成与分析使用“镇稻18号”作为试验对象,切割下其穗头部分以模拟再生稻的收割特点,将这部分物料喂入4LZ-3.0E型单纵轴流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分析了水稻脱出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在振动筛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各成分的悬浮速度。(2)清选机构的设计设计针对再生稻脱出物的清选装置,以物料所需气体流量为依据设计了六叶片离心风机;振动筛采用百叶窗筛代替鱼鳞筛,增大下编织筛的网格尺寸,以提高籽粒透筛率,同时去除尾部逐稿筛并延长百叶窗筛,以提高清选面积。同时改进了输粮搅龙等结构,以提高在大喂入量工作条件下籽粒的推送效率。(3)清选装置内部流道模型的CFD数值模拟建立了包括风机在内的三维流道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其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分析气流场流线图和风速云图,得出不同筛片开度下风速的分布规律,并在加工厂使用热线式风速仪验证仿真结果。计算结果表明,百叶窗筛开度为20mm时导风效果最好,且筛面上方风速分布合理,能够满足清选要求;对比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可知,二者风速变化规律相似,模拟仿真可靠,但计算结果较实测风速高出最多23.53%,其原因在于数值计算时流道模型处于气体不可压缩、不考虑气体粘性力的理想条件。(4)田间清选性能试验通过田间清选性能试验,对比了百叶窗筛和鱼鳞筛对再生稻脱出物的清选效果,进一步分析了筛片开度和清选筛振动频率对籽粒含杂率和损失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鱼鳞筛与采用百叶窗筛时的籽粒含杂率无明显差异,大部分工作条件下二者均可将含杂率控制在2%以内,但鱼鳞筛总体造成的籽粒损失更高,其不宜在振动频率高于7Hz的条件下工作,此时所造成的籽粒损失易高于国家规定的3%。考虑到经济效益,百叶窗筛相比于鱼鳞筛更适用于再生稻头季稻脱出物的清选工作。在喂入量为5.36kg/s,风机转速为1050r/min的工作条件下,百叶窗筛的最佳工作参数为筛片开度20mm,振动频率6Hz。
樊成孝[7](2020)在《自走式青饲机田间作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玉米青饲收获机的需求越来越高,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将成为国内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自走式青饲机需求日益增多,其作业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亟须提升,但目前在设计制造时缺乏田间作业时各关键部件功率分布等基础数据,这导致产品在功耗、体积、重量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的先进机型差距较大。因此开展自走式青饲机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的自走式青饲机整机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五征公司生产的4QZ-4500型自走式青饲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国内外收获机械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自走式青饲机田间作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需求分析并确定监测模块,并对各模块监测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自走式青饲机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明确了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关键作业部位工况监测以及采集作业过程中各关键部位转速、转矩以及功率等基础数据。确定了系统的监测模块包括转速扭矩测量模块、喂入量测量模块以及割台高度测量模块,明确了各模块的监测参数以及监测基本原理和方法。2.系统硬件设计。研究设计以LPC2109型MCU为核心的监控节点,并基于该机器特定的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霍尔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的旋转零件转速信号监测装置;采用了应变式的转矩监测装置;设计了基于位移传感器的割台高度监测装置;设计了电容传感器以及信号采集电路来预测自走式青饲机的质量流量;设计了基于位移传感器的喂入装置前喂入辊间开度监测装置,并利用前喂入辊间的开度来预测实际收获中的喂入量。本文所监测的多个独立测控节点通过CAN总线进行集成技术的研究,搭建起CAN总线网络,最终实现监测信号信息的共享,并将这些监测信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系统,进行数据存储。3.系统软件设计。其中系统上位机软件选择G语言为编程语言,选择LabVIEW为软件开发环境,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采集、显示、储存以及与监控节点之间的通讯的功能。系统下位机软件采用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采用Keil MDK-ARM作为下位机软件开发环境,主体程序包括脉冲信号采集子程序、AD转换子程序、CAN通讯子程序等。4.田间试验研究与数据分析。主要进行扭矩静态标定试验、喂入量测量试验以及田间作业功率分布试验。其中扭矩静态标定试验确定了各个扭矩传感器输出频率与扭矩值之间的关系;喂入量测量实验中基于电容法的喂入量测量试验建立了电容值变化量与青饲料质量流量和青饲料含水率之间的二元回归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42;喂入量测量实验中基于前喂入辊间开度的喂入量测量试验建立了前喂入辊开度与喂入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2;功率分布试验分析了不同作业工况下各关键部位的功率分布,结果表明风机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7%8%,行走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7%10%,切碎辊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24%28%,籽粒破碎辊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13%21%,割台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0.3%2%。
张龙祥[8](2020)在《基于FLUENT-EDEM耦合的荞麦收获机清选装置研究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荞麦作为药食同源的作物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消费需求激增,通过持久性市场研究,预计到2027年全球荞麦市场将达到18亿美元,提升荞麦的产量迫在眉睫。荞麦清选作为荞麦收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清选效果将直接影响荞麦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开展荞麦清选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探索结构改进设计,分析荞麦在清选室的运动状态和清选室流场分布情况等三个方面入手来提升荞麦清选效率,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荞麦脱出物的成份进行了分析,并测量了荞麦籽粒的几何与摩擦系数等相关参数。荞麦脱出物的主要成份包括茎秆、荞麦叶、颖壳、荞麦籽粒及少量的碎石和塑料袋,其中碎石和茎秆对清选效率的影响最大。通过测量荞麦的几何尺寸并计算其平均密度,并测量荞麦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等参数,为建立荞麦籽粒的三维模型和设置软件相关参数提供理论基础。(2)荞麦清选装置主要结构及参数设计。对清选装置的预清选装置、振动筛及清选筛、离心风机等进行了结构及参数设计与计算,利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Solidworks对清选装置的这些部件进行了建模,完成清选装置整体结构参数设计与计算并建立三维模型模。(3)通过ANSYS Workbench对荞麦预清选装置的主要部件进行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得到其在极限工作情况下的应力应变情况和安全系数云图,以及其中心轴在极限工况下的前四阶模态振型图。结果表明:中心轴所受的最大应力为3.8112MPa,发生在轴两端边缘处。它所受到的最大应力远小于其屈服强度355 MPa,刚度满足要求。如果中心轴求解极限转速小于中心轴实际的极限转速那么极容易发生共振,通过求解得到极限转速为8050r/min,但是本文中设计中心轴极限转速为1250r/min,因此不会发生共振。(4)基于气固耦合理论的荞麦收获机清选装置数值模拟。本研究基于气固耦合理论,采用FLUENT和EDEM进行耦合模拟,采用Hertz-Mindlin接触模型和Eulerian耦合模型进行计算仿真,对清选室内的流场和荞麦脱出物物料颗粒运动进行数值仿真,以便对真实的运动规律进行掌握,对清选室内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和颗粒速度及运动轨迹等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耦合结果表明:风机倾角、风机风速、振动筛振幅及振动筛频率对清选效率影响较为显着。(5)基于Design-Expert软件,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清选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最佳匹配参数。通过响应面法对风机倾角、风机风速、振动筛振幅及振动筛频率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各因素对清选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风机倾角对清选效率影响最大,实验数据表明:当风机风速取9m/s,风机倾角取20°,振动筛振幅取25mm,振动筛频率取6Hz时,清选装置清选效率最高,此时清选效率可达98.1%。为结构调整和参数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杨洋[9](2019)在《4LZY-7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青海省作为北方春油菜种植优势区,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劳作方式,以及先割后脱等半机械分段方式进行油菜收获。油菜联合收获机少,机收水平低。存在的少量改装机型,性能不完善,适应性差,损失率和含杂率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油菜收获的难题。所以研制高效率,低损失率,强适应力的油菜联合收获机迫在眉睫。本课题针对青海省内的油菜种植方式,作业环境,以及油菜的植株特性和收获油菜时的相关农艺要求,利用理论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借鉴现有的稻、麦联合收获机,以及其改装机型,设计出一种损失率与含杂率双低的4LZY-7型油菜联合收获机。本研究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相关文献查阅及现状介绍。在充分调研及查阅梳理与油菜联合收获机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对于收获过程中损失率过高的问题,提出新的设计改进方案,通过田间试验进行结构优化和运动参数优化,相应的给出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油菜联合收获机结构特点分析。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部分的输送绞龙、拨禾轮、纵向割刀、连接过桥;脱粒部分的双滚筒、凹板筛;清选部分的风筛式组合及其传动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油菜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和动力传动路线。(3)对纵向割刀切割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ADAMS软件对切割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割刀动刀片的切割位移量,满足切割行程大于动刀片间距的条件;纵向割刀动刀片的切割速度,满足油菜茎秆切割特性要求,可以完成切割分禾作业。(4)对割台框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模块对割台框架进行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得到割台框架最大应力集中于拨禾轮液压装置支撑处,约27.7Mpa,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最大位移变形为5.430mm,位于底板前端。割台框架整体满足强度要求,且割台纵向割刀安装位置避开拨禾轮液压装置支撑处。(5)对割台框架进行模态分析。对割台框架前十阶非零模态进行分析,求得割台框架前十阶固有频率范围在30113Hz之间,而且都会对割台框架两侧板造成弯曲变形。为了避免与安装在割台框架左侧板的传动机构发生机械干涉与碰撞,选取变形最小的右侧板位置,作为割台平面五杆纵向切割机构的安装位置。求得纵向割刀动力输入曲柄激励频率为8.74Hz,不在割台框架前十阶固有频率范围之内,不会发生机械共振。(6)对样机进行田间试验验证与分析。记录试验数据,对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影响割台损失率最大的因素依次为,机器前进速度、偏心拨禾轮转速和偏心拨禾轮轴高度。优化一组最佳水平参数组合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机的整体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油菜收获机械作业规范要求,其中,割台损失率最大为2.35%,籽粒总损失率<3.95%,籽粒破碎率<0.5%,籽粒含杂率<2.8%,实现了一代样机所要达到的目标。
周大涛[10](2019)在《面向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的协同决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制造业正面临产品日趋个性化、多元化,设计和制造手段复杂化、系统化及智能化等一系列变革,产品设计在满足原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还需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和服务。传统产品设计对象需进化为更加智能互联的复杂产品设计对象,过去以单一机械设计为主的制造模式需转变为跨领域、跨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研发,这为产品设计决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企业角度来讲,为响应日渐多元化的用户及市场设计需求,企业要求对复杂产品设计过程进行有效决策、管理和重组,提高设计过程的协同并行能力,以减少设计迭代,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从系统工程角度来讲,在产品设计信息模糊、不精确或不完备的情况下,要求对多领域、多学科复杂知识、信息进行协同集成与有效耦合,为复杂产品设计决策提供数据与信息参考。因此,如何进行复杂产品设计协同决策,成为设计决策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产品设计决策问题研究已经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并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多聚焦在单一阶段或组合阶段的设计决策过程上,未能覆盖产品设计全周期,缺少对设计过程进行统一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决策的协同机制,存在决策结果单一性、不确定性或局限性等问题,导致设计过程冗余,降低了设计质量和效率,难以解决复杂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协同决策与规划问题。本文依托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面向一般用户的产品开发全过程决策方法及集成平台构建研究(18YJAZH048)”,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针对复杂产品设计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前期设计需求定位、中期技术特性映射、后期概念方案择优的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协同决策机制。其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在理论与方法研究层面,提出针对性的设计全周期协同决策方法,实现复杂产品设计过程与市场、技术、资源等多领域、多学科复杂知识及信息的匹配度和协同度,丰富和完善了相关产品设计决策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复杂产品设计理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应用研究层面,为相关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提供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设计决策机制,以便精准地掌握关键信息,快速地完成复杂分析与执行系统化的评估,获得更具一致性和更高质量的决策,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本文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工作:(1)在对复杂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复杂产品设计的霍尔三维结构要素模型,对复杂产品设计过程存在的决策问题进行描述;进而以设计全周期阶段划分的结果为基础,提取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的各阶段决策问题,具体包括:前期设计需求决策问题、中期技术特性决策问题、后期概念方案择优问题;针对这三个阶段存在的决策问题,构建面向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的协同决策模型(SDH),并给出了SDH各阶段决策问题的研究框架。这些基础性研究框架,为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协同决策问题的研究提了一个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并为进一步展开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前期设计需求定位的协同决策问题,在对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用户设计需求信息的来源,为设计需求信息的挖掘与分析提供了对象和内容;在构建设计需求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设计需求数据挖掘方式、需求信息可视化方式以及需求信息重要度算法;以此模型对4LZ-1.0B型联合收割机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了挖掘与分析。(3)针对中期技术特性映射的协同决策问题,在对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技术特性映射质量屋(HOQ)的基本功能与结构形式;并分析了HOQ的四个构建阶段,包括质量规划、技术特性展开、相关系数矩阵、技术规划阶段;以此模型对4LZ-1.0B型联合收割机的技术特性目标值进行了分析。(4)针对后期概念方案择优的协同决策问题,在对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群组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多粒度、多语义,以及确定语言变量和不确定语言变量共存的复杂性问题;并对语言信息决策理论的基本知识进行了概述;提出一种复杂语言信息环境下的多粒度混合型语言变量决策模型,客观、准确地描述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保证择优结果的可靠性;以此模型对4LZ-1.0B型联合收割机的概念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全文通过4LZ-1.0B型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一系列产品设计案例对各个章节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数据挖掘、质量屋(HOQ)、语言信息决策理论等相关方法所构建的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协同决策机制(决策屋SDH)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丰富和拓展了产品设计决策理论研究工作,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小型联合收割机的输送风机研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联合收割机的输送风机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4LZ-2.4S型手扶式绿豆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整机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
1.1 绿豆生物学特性 |
1.2 绿豆联合收获机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1.2.1 整机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
1.2.2 工作原理 |
2 行走和传动系统 |
2.1 行走系统 |
2.2 传动系统 |
3 关键部件设计 |
3.1 割台结构设计 |
3.1.1 割幅 |
3.1.2 生产率 |
3.1.3 螺旋扒指输送器 |
3.1.4 拨禾轮 |
3.2 脱粒分离装置 |
3.3 双离心风机双层筛网清选装置 |
3.4 集粮系统 |
4 田间试验与结果分析 |
4.1 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4.2 试验验证 |
5 结论 |
(2)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外农业粉尘研究现状 |
1.2.1 粉尘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降尘技术研究现状 |
1.3 国内降尘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收割机吸尘研究现状 |
1.3.2 收割机过滤排尘研究现状 |
1.3.3 收割机喷雾排尘研究现状 |
1.3.4 收割机脱粒降尘研究现状 |
1.3.5 其他行业降尘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稻麦联合收割机作业粉尘检测试验 |
2.1 粉尘质量浓度检测试验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条件 |
2.1.3 试验方法 |
2.1.4 实验数据与分析 |
2.2 粉尘采集及特性分析试验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条件 |
2.2.3 试验方法 |
2.2.4 试验数据与分析 |
2.3 全粒径粉尘质量浓度计算 |
2.4 影响粉尘质量浓度的单因素试验 |
2.4.1 影响因素的确定 |
2.4.2 实验指标的确定 |
2.4.3 收割机速度对粉尘质量浓度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设计 |
3.1 降尘系统结构与原理 |
3.2 降尘系统参数计算 |
3.2.1 降尘系统风速 |
3.2.2 进气管道结构参数 |
3.2.3 降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
3.2.4 风机选型 |
3.3 降尘箱结构与参数 |
3.3.1 滤筒 |
3.3.2 降尘箱体 |
3.4 吸尘罩原理与布置 |
3.4.1 喇叭形吸尘罩 |
3.4.2 伞形吸尘罩 |
3.4.3 吸尘罩气流运动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尘箱CFD气流场分析及优化 |
4.1 降尘箱模型简化与网格划分 |
4.1.1 模型简化 |
4.1.2 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设定 |
4.1.4 湍流模型选择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4.3 降尘箱结构优化与比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田间试验 |
5.1 试验条件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
5.3.2 交互作用分析 |
5.3.3 最优工作参数确定 |
5.3.4 风机工作参数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履带式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胡麻机械化种植农艺与植株特性 |
2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 整机结构 |
2.2 工作原理 |
3 关键装置设计 |
3.1 传动系统 |
3.2 割台 |
3.2.1 防缠绕搅轮 |
3.2.2 拨禾轮与收割倾角 |
3.3 小锥度组合式横轴流脱粒滚筒 |
3.3.1 总体结构参数 |
3.3.2 窄栅格凹板 |
3.4 清选装置 |
3.4.1 一级清选系统 |
3.4.2 二级清选系统 |
3.5 转向系统 |
4 田间试验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5 结论 |
(4)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构建与智能化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2.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预期结果 |
2 知识库系统架构与技术方案 |
2.1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2.2 总体架构方案 |
2.3 技术模块架构 |
3 农机装备设计知识的分类及获取 |
3.1 农机装备设计的过程 |
3.2 装备设计知识的分类 |
3.2.1 装备设计知识的特点 |
3.2.2 装备设计知识的分类结果 |
3.3 装备设计知识的获取 |
3.3.1 装备设计知识获取的方法 |
3.3.2 装备设计知识获取的流程 |
4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分析与表达 |
4.1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来源 |
4.2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分析 |
4.2.1 设计过程分析 |
4.2.2 设计知识的表现形式 |
4.2.3 设计知识的类型 |
4.3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表达 |
4.3.1 框架表示法 |
4.3.2 产生式规则表示法 |
4.3.3 混合表示方法 |
5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组织与存储 |
5.1 联合收割机谱系拓扑图构建 |
5.1.1 谱系层次设置 |
5.1.2 功能模块划分 |
5.1.3 谱系拓扑图 |
5.2 数据关联技术实现 |
5.2.1 数据库的选用 |
5.2.2 ADO.Net连接数据库 |
5.3 系统中知识的存储与管理 |
5.3.1 数据类型及存储格式 |
5.3.2 知识的分离及附加 |
6 知识在设计过程中的运用方法 |
6.1 知识的查询 |
6.1.1 关键词定位查询 |
6.1.2 模糊判断查询 |
6.2 知识的编辑 |
6.3 知识的推理 |
6.3.1 基于规则的推理方法 |
6.3.2 基于实例的推理方法 |
6.3.3 混合推理方法 |
6.4 设计体系建立 |
7 系统技术集成与系统测试 |
7.1 开发工具选择与技术实现 |
7.1.1 开发工具及编程语言选择 |
7.1.2 CATI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 |
7.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7.2.1 系统登录界面及主界面 |
7.2.2 知识浏览与查询模块 |
7.2.3 知识存储与管理模块 |
7.2.4 基于知识的设计模块 |
7.2.5 系统的权限管理模块 |
7.3 交互式系统操作流程 |
7.4 实例分析 |
7.4.1 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设计 |
7.4.2 清选装置设计 |
8 结论与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脱粒分离装置研究现状 |
1.2.2 清选装置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丘陵山区稻油农艺性状和物料特性试验研究 |
2.1 丘陵山区早稻与粳稻农艺性状和物料特性对比试验研究 |
2.1.1 水稻形态参数对比试验 |
2.1.2 水稻含水率的测定对比试验 |
2.1.3 水稻籽粒连接力对比试验 |
2.2 丘陵山区油菜农艺性状和物料特性研究 |
2.2.1 油菜主茎干直径 |
2.2.2 植株高度的测定 |
2.2.3 油菜第一分枝高度测定 |
2.2.4 角果各项参数测定 |
2.2.5 油菜籽粒千粒重 |
2.2.6 油菜籽粒直径测定 |
2.2.7 油菜角果成熟度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丘陵山区稻油脱粒分离装置的设计 |
3.1 脱粒分离装置概述 |
3.1.1 脱粒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 |
3.1.2 脱粒分离装置的种类 |
3.2 脱粒分离装置总体设计 |
3.3 脱粒分离装置关键结构设计 |
3.3.1 滚筒结构及其参数 |
3.3.2 滚筒喂入头设计 |
3.3.3 脱粒元件设计 |
3.3.4 栅格式凹板筛设计 |
3.3.5 脱粒分离间隙 |
3.3.6 可调导流条角度顶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设计 |
4.1 丘陵山区水稻脱出物物料分布规律及其特性 |
4.1.1 单纵轴脱粒分离装置及其参数 |
4.1.2 水稻脱出物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
4.2 清选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
4.3 清选振动筛结构设计 |
4.4 工厂加工试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菜和水稻的田间试验 |
5.1 试验装置 |
5.2 试验的方案与目的 |
5.3 水稻田间试验 |
5.3.1 水稻田间试验的材料 |
5.3.2 水稻田间试验过程 |
5.3.3 水稻田间正交试验结果 |
5.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油菜田间试验 |
5.4.1 油菜田间试验的材料 |
5.4.2 油菜田间试验过程 |
5.4.3 油菜田间正交试验结果 |
5.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 试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稻联合收获机研究现状 |
1.2.2 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研究现状 |
1.2.3 对清选装置气流场的研究及计算流体力学的运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再生稻脱出物物料分布规律及其特性 |
2.1 再生稻脱出物物料分布规律 |
2.1.1 单纵轴流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 |
2.1.2 再生稻脱出物分布规律研究 |
2.2 再生稻脱出物物料特性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设计 |
3.1 清选装置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 清选装置主要工作部件设计 |
3.2.1 清选六叶片离心风机的设计 |
3.2.2 采用百叶窗筛的振动筛的设计 |
3.2.3 采用鱼鳞筛的振动筛的设计 |
3.2.4 籽粒搅龙的设计 |
3.2.5 传动装置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数值模拟和试验 |
4.1 FLUENT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4.1.1 FLUENT软件简介 |
4.1.2 湍流模型 |
4.2 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的FLUENT数值模拟仿真 |
4.2.1 建立流道模型 |
4.2.2 划分网格 |
4.2.3 边界条件的设定及求解计算 |
4.2.4 结果处理 |
4.2.5 筛片不同开度下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数值模拟结果 |
4.3 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试验 |
4.3.1 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试验方法 |
4.3.2 六叶片离心风机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分布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田间清选性能测试 |
5.1 试验方案 |
5.2 采用百叶窗筛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田间清选性能试验 |
5.3 采用鱼鳞筛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田间清选性能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自走式青饲机田间作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走式青饲机监测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自走式青饲机监测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自走式青饲机喂入量检测的几种方法 |
1.2.4 CAN总线在农业中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自走式青饲机工作过程分析及监测参数选择 |
2.2.1 自走式青饲机工作过程分析 |
2.2.2 自走式青饲机监测参数选择 |
2.3 各模块监测基本原理及方法 |
2.3.1 转矩监测原理及方法 |
2.3.2 转速监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2.3.3 喂入量监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2.4 监测方案总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走式青饲机作业状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单片机硬件系统的设计 |
3.1.1 微处理器的选择 |
3.1.2 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
3.1.3 复位电路设计 |
3.1.4 电源模块设计 |
3.2 CAN通讯模块 |
3.2.1 CAN总线网络系统布局 |
3.2.2 CAN控制器 |
3.2.3 CAN收发器 |
3.3 自走式青饲机关键部位监测装置 |
3.3.1 关键部位转矩监测装置 |
3.3.2 关键部位转速监测装置 |
3.3.3 割台高度监测 |
3.4 喂入量监测装置 |
3.4.1 喂入装置前喂入辊之间位移监测装置 |
3.4.2 基于电容法的喂入量监测装置 |
3.5 辅助硬件结构 |
3.5.1 监测控制器 |
3.5.2 电源稳压模块 |
3.5.3 USB-CAN总线适配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走式青饲机作业状态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1.1 软件开发环境 |
4.1.2 软件设计的总体结构 |
4.1.3 各模块程序设计 |
4.2 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4.2.1 虚拟仪器概述 |
4.2.2 LabVIEW简介 |
4.2.3 应用层软件设计 |
4.2.4 监测主界面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5.1 室内台架试验 |
5.1.1 扭矩静态标定试验 |
5.1.2 基于电容法的质量流量检测试验 |
5.2 田间试验 |
5.2.1 喂入量标定试验 |
5.2.2 田间作业功率分布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基于FLUENT-EDEM耦合的荞麦收获机清选装置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研究现状 |
1.2.1 脱出物运动状态研究 |
1.2.2 清选装置结构的研究 |
1.2.3 清选室内流场的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清选装置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
2.1 脱出物的成份及性质分析 |
2.1.1 荞麦的形态特征及性质 |
2.1.2 茎秆的形态特征及性质 |
2.1.3 其他杂余形态特征及性质 |
2.1.4 荞麦清选装置的类型及优缺点 |
2.1.5 预清选装置的必要性 |
2.2 预清选装置的结构及参数设计 |
2.2.1 预清选装置的结构设计 |
2.2.2 预清选装置的功耗参数设计 |
2.3 清选装置的主要结构及参数设计 |
2.3.1 清选装置的工作原理 |
2.3.2 振动筛的结构及参数设计 |
2.4 清选筛的运动结构设计 |
2.5 双出风口离心风机参数设计 |
2.5.1 风量与风速的计算 |
2.5.2 风机功率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ANSYSWorkbench的荞麦预清选装置中心轴力学分析 |
3.1 荞麦预清选装置中心轴静应力分析 |
3.1.1 定义参数 |
3.1.2 网格划分 |
3.1.3 定义边界条件 |
3.1.4 结果分析 |
3.2 荞麦预清选装置中心轴模态分析 |
3.2.1 模态分析流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定义边界条件 |
3.2.4 结果后处理 |
3.2.5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FLUENT与 EDEM软件耦合理论及准备工作 |
4.1 FLUENT软件介绍 |
4.2 EDEM软件介绍 |
4.3 FLUENT与 EDEM耦合准备工作 |
4.3.1 耦合原理 |
4.3.2 控制求解方程 |
4.3.3 FLUENT与 EDEM耦合步长匹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FLUENT与 EDEM耦合的清选装置仿真分析 |
5.1 FLUENT软件参数设置 |
5.1.1 三维模型建立 |
5.1.2 网格划分及参数设置 |
5.2 EDEM软件及颗粒参数设置 |
5.2.1 物料颗粒模型建立及物料参数设置 |
5.2.2 软件参数设置 |
5.3 FLUENT与 EDEM耦合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4.1 清选室内速度分布 |
5.4.2 清选室内压力分布 |
5.4.3 清选室内速度矢量分析 |
5.4.4 颗粒速度分析 |
5.4.5 颗粒轨迹分析 |
5.5 基于响应面法影响清选效率的因素分析 |
5.5.1 基于Design-Expert软件的响应面法因素分析 |
5.5.2 响应面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4LZY-7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油菜联合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油菜联合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4 LZY-7 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
1.4.2 4 LZY-7 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的关键部件设计 |
1.4.3 割台性能仿真分析 |
1.4.4 基于ADAMS软件割台纵向切割机构的仿真分析 |
1.4.5 4 LZY-7 型油菜联合收获机试验与分析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4LZY-7 型油菜联合收获机总体方案与结构设计 |
2.1 整机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 |
2.1.1 整机设计要求 |
2.1.2 整机主要技术指标 |
2.2 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1 整机结构 |
2.2.2 工作原理 |
2.3 传动路线与基本参数的确定 |
2.3.1 传动路线 |
2.3.2 基本参数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4LZY-7 型油菜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
3.1 割台部分 |
3.1.1 割台绞龙 |
3.1.2 拨禾轮 |
3.1.3 纵向割刀及其传动机构运动简图 |
3.1.4 连接过桥 |
3.2 脱粒部分 |
3.2.1 双滚筒设计 |
3.2.2 固定凹板 |
3.3 清选分离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割台框架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与有限元分析软件 |
4.2 Solidworks-Simulation简介 |
4.3 割台静力学分析 |
4.3.1 割台框架模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的设定 |
4.3.2 网格划分与结果分析 |
4.4 割台模态分析 |
4.4.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4.4.2 模态分析步骤 |
4.4.3 割台网格划分与模态求解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纵向割刀仿真分析 |
5.1 ADAMS软件及其运动仿真步骤 |
5.2 纵向割刀结构设计及其传动方式 |
5.3 工作原理 |
5.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1 自由度计算 |
5.4.2 位移分析 |
5.4.3 速度分析 |
5.5 运动学仿真 |
5.5.1 创建模型及添加运动副和驱动 |
5.5.2 运动仿真及结果后处理 |
5.6 田间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4LZY-7 型油菜联合收获机试验研究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 试验设计与分析 |
6.3 田间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面向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的协同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复杂产品设计决策为企业实践带来新的挑战 |
1.1.2 复杂产品设计决策为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挑战 |
1.1.3 研究复杂产品设计决策机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阶段的单一产品设计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多阶段的组合产品设计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
1.6 数学公式符号及用语说明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的决策问题及研究框架 |
2.1 复杂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 |
2.1.1 复杂产品设计的结构要素分析 |
2.1.2 复杂产品设计的定义与特点 |
2.2 复杂产品设计的决策问题分析 |
2.2.1 复杂产品设计的决策问题描述 |
2.2.2 复杂产品设计的决策阶段划分 |
2.2.3 各阶段决策问题分析 |
2.3 各阶段决策问题的研究框架 |
2.3.1 前期设计需求定位问题的研究框架 |
2.3.2 中期技术特性映射问题的研究框架 |
2.3.3 后期概念方案择优问题的研究框架 |
2.4 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的协同决策模型构建 |
2.4.1 协同决策屋(SDH)的模型构建 |
2.4.2 协同决策屋(SDH)的创新性及应用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前期设计需求定位的协同决策模型 |
3.1 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 |
3.2 设计需求信息的来源和特征 |
3.2.1 设计需求信息的来源分类 |
3.2.2 设计需求信息的问题特征 |
3.3 传统设计需求信息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
3.4 基于DM技术的双螺旋设计需求信息分析模型研究 |
3.4.1 DHS-DRI分析模型的优势 |
3.4.2 DHS-DRI分析模型的层次框架 |
3.4.3 DHS-DRI分析模型的实现方法 |
3.5 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期技术特性映射的协同决策模型 |
4.1 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 |
4.2 技术特性映射质量屋(HOQ)的功能与形式 |
4.2.1 HOQ的基本功能 |
4.2.2 HOQ的基本结构 |
4.2.3 HOQ的结构说明 |
4.3 技术特性映射质量屋(HOQ)的构建过程 |
4.3.1 目标质量规划阶段 |
4.3.2 技术特性展开阶段 |
4.3.3 相关关系确定阶段 |
4.3.4 技术特性规划阶段 |
4.4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后期概念方案择优的协同决策模型 |
5.1 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 |
5.1.1 后期概念方案择优的协同决策特征 |
5.1.2 后期概念方案择优的协同决策问题 |
5.2 多粒度混合型语言变量的群组决策模型 |
5.3 MG&MLV群组决策模型的构建过程 |
5.3.1 语言信息决策理论的预备知识 |
5.3.2 多粒度语言信息的一致化处理 |
5.3.3 专家个体的动态赋权 |
5.3.4 混合型语言信息的集成算子 |
5.3.5 基于TOPSIS的语言信息权重排序 |
5.4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专利文本信息(前50项) |
附录 B:词频统计数据(前700 词汇的词频) |
附录 C:词频共现矩阵(部分) |
附录 D:相关模型算法的MATLAB程序代码 |
附录 E: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与发表学术论文 |
四、小型联合收割机的输送风机研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4LZ-2.4S型手扶式绿豆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J]. 邓兴旭,张涛,唐兴隆,庞有伦,叶芙蓉,林通,罗书强. 农机化研究, 2022
- [2]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张勇川.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履带式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设计与试验[J]. 史瑞杰,戴飞,刘小龙,赵武云,瞿江飞,张锋伟,秦大国. 农业工程学报, 2021(05)
- [4]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构建与智能化设计应用研究[D]. 李金龙.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丘陵山区稻油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D]. 熊伟琪. 江苏大学, 2020(02)
- [6]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D]. 王晗昊. 江苏大学, 2020(02)
- [7]自走式青饲机田间作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 樊成孝.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基于FLUENT-EDEM耦合的荞麦收获机清选装置研究设计[D]. 张龙祥. 成都大学, 2020(08)
- [9]4LZY-7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研究[D]. 杨洋.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10]面向复杂产品设计全周期的协同决策机制研究[D]. 周大涛.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