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雇佣关系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模式,传统性,现代性
雇佣关系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猛,李丽,赵曙明[1](2019)在《雇佣关系模式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874名新生代农民工及其直接上司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雇佣关系模式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的影响,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雇佣关系模式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显着,其中,相互投入型雇佣关系模式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水平最高,其次是过度投入型,准交易契约型最低;传统性与现代性在相互投入型、准交易契约型雇佣关系模式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在过度投入型、投入不足型雇佣关系模式下调节作用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丁娟[2](2019)在《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对企业雇佣关系模式选择的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企业雇佣关系也呈现着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究其根本,企业雇佣关系还是需要将企业作为载体,并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企业雇佣关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和能力的体现。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对企业雇佣关系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对企业选择合适的雇佣关系模式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现代国企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赵曙明,席猛[3](2018)在《《中国企业雇佣关系模式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的雇佣关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迁,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雇佣模式转变为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既有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导向型模式,又有"血汗工厂"的工作导向型模式、互惠投入的组织导向型模式。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什么样的雇佣关系模式是最佳的,不同的雇佣关系模式适合于什么样的情境条(本文来源于《人力资源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周毅婷[4](2018)在《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对企业雇佣关系模式选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雇佣关系具有多样性,不同企业雇佣关系的选择模式常常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设定有关,也离不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的影响,从普遍情况上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能力是决定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越强,企业越会选择组织导向型雇佣关系。本文将主要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34期)
席猛,刘玥玥,徐云飞,曹曼,徐志静[5](2018)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多重雇佣关系模式下员工敬业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社会交换理论,采用来自多省份的109家企业的192名部门主管与876名员工配对数据,研究了企业雇佣关系模式(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期望员工做出的贡献(期望贡献)与向员工提供的诱因(提供诱因)的交互项能够显着地正向影响员工的工作敬业度和组织敬业度,并且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在期望贡献与提供诱因的交互项与员工敬业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马跃如,夏冰,白勇[6](2018)在《雇佣关系模式、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民营企业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诱因-贡献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以我国135家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知识与价值创造视角,在对民营企业雇佣关系模式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雇佣关系对智力资本和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智力资本在雇佣关系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或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互投入型雇佣关系模式对智力资本和创新绩效存在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准交易契约型雇佣关系模式对智力资本和创新绩效存在着显着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在相互投入型雇佣关系模式与创新绩效各维度之间均存在着完全中介作用,社会资本在相互投入型雇佣关系模式与破坏性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完全中介作用;社会资本在准交易契约型雇佣关系模式与破坏性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反向调节作用,人力资本则在准交易契约型雇佣关系模式与维持性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反向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刘学文[7](2016)在《不同雇佣关系模式下员工工作绩效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企业面临市场环境的复杂化,雇佣关系模式开始发生改变。学者针对雇佣关系模式影响因素、绩效与雇佣关系模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不同的雇佣关系模式下哪些因素直接对绩效产生影响没有得到充分研究。研究企业与雇员之间关系主要理论框架是雇佣关系模式。雇佣关系发生的变化不仅使雇佣关系理论的内涵发生变化,也使得雇佣关系模式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黑箱"问题更为神秘。在此种背景下,论文从雇主、雇员双角度出发,探讨不同雇佣关系模式下,情感承诺、组织支持、在岗稳定性对员工工作绩效有何影响。论文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诱因-贡献理论以及基于此划分的四种雇佣关系模式,和变量情感承诺、组织公平、在岗稳定性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其次,经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后,在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设计符合本文情况的量表,把情感承诺、组织公平、在岗稳定性纳入雇佣关系对绩效影响过程之中,探讨雇佣关系对绩效产生何种作用。在对中环电子信息科技集团以及其他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后,回收434份,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效度与信度的分析;最后,在确保数据符合实证研究标准前提下,通过spss22.0软件对调查样本进行了单因素方差、相关与回归分析,检验了论文提出的假设,得出相关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当公司运用组织导向型模式时,在提供诱因和期望贡献上求得样本均值都高于平均值,员工的情感承诺、组织支持、在岗稳定性优于其他叁种雇佣关系模式。由于情感承诺、组织支持、在岗稳定性都对绩效存在显着地正向关系,因此组织导向型有利于员工绩效的发挥。当企业提供低于平均水平的诱因和贡献时,雇员情感承诺水平、组织支持感、在岗稳定性四种模式中最低。最后对研究进行展望并且提出不足之处,以待完善。(本文来源于《天津财经大学》期刊2016-05-01)
李召敏,赵曙明[8](2015)在《雇佣关系模式对福祉影响的差异——基于激励—贡献模型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激励一贡献模型视角,分析基于提供激励和期望贡献两维度划分的四种雇佣关系模式对企业和员工两层次福祉的差异性影响。对中国九个代表性城市81家企业850名企业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获得522个有效样本,运用SPSS和LISREL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雇佣关系模式下福祉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组织导向型雇佣关系模式时,企业劳资和谐表现得最好,员工身心健康程度最高;采取投资不足型雇佣关系模式时,员工工作满意度最低。进一步的多变量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基本证实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5年12期)
高静[9](2015)在《雇佣关系模式与员工行为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世纪初雇佣关系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有关雇佣关系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至今以来,国内外关于雇佣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雇佣关系模式与雇员行为之间影响机理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雇佣关系的变革使得员工雇佣关系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类型的雇佣模式对员工的行为反应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已有研究对雇佣关系模式与雇员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雇员的心理契约和组织承诺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的背景下,雇佣关系模式尤其对雇员的组织公民行为、离职等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本文将以民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作为企业共享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会对雇员实现自身需求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引进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这一变量,深入研究其对雇佣关系模式与组织公民行为、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以高度动态的外部环境为背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首先探讨了雇佣关系模式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离职倾向的关系;再次,考虑到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影响,构建了围绕该变量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并分析了它对雇佣关系模式与组织公民行为、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后,研究结果表明:雇佣关系模式的两个维度,即期待的贡献和提供的激励对组织公民行为都存在正向预测作用;雇佣关系模式对离职倾向存在部分负向预测作用;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对雇佣关系模式与组织公民行为和离职倾向之间关系起调节作用。在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较好的情况下,雇佣关系模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高于个人-组织价值观不匹配的情况下雇佣关系模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相反,雇佣关系模式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在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较好的情况下低于在个人-组织价值观不匹配的情况下。(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5-06-01)
都雨朦[10](2015)在《雇佣关系模式与组织认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324名员工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对雇佣关系模式与员工工作绩效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中国行业背景下的雇佣关系模式与多维度组织认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这叁个变量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本文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雇佣关系模式划分为以工作为中心型雇佣关系模式、投资不足型雇佣关系模式、投资过度型雇佣关系模式、以组织为中心型雇佣关系模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这四种雇佣关系模式与认知性组织认同、情感性组织认同、评价性组织认同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分别分析认知性组织认同、情感性组织认同和评价性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是建立在成熟量表的基础上用AMOS软件充分验证了雇佣关系、组织认同以及工作绩效问卷的信度效度,并且利用SPSS软件对雇佣关系、组织认同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一雇佣关系模式在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和工作绩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不同雇佣关系模式下的员工,在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方面是不同的;二组织认同的叁个维度对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关于组织认同和工作绩效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多数研究都没有将组织认同和工作绩效细化到维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认为组织认同对关联绩效有影响,并没有研究组织认同对任务绩效还会有影响;叁认知性组织认同对投资不足型雇佣关系模式没有中介作用,对过度投资型雇佣关系模式起完全中介作用,对以组织为中心型雇佣关系模式起部分中介作用;评价性组织认同对投资不足型雇佣关系模式和过度投资型雇佣关系模式起完全中介作用,对以组织为中心型雇佣关系模式起部分中介作用;情感性组织认同对投资不足型雇佣关系模式不起中介作用,对过度投资型雇佣关系模式起完全中介作用,对以组织为中心型雇佣关系模式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5-03-01)
雇佣关系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企业雇佣关系也呈现着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究其根本,企业雇佣关系还是需要将企业作为载体,并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企业雇佣关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和能力的体现。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对企业雇佣关系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对企业选择合适的雇佣关系模式有所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雇佣关系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王国猛,李丽,赵曙明.雇佣关系模式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调节作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丁娟.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对企业雇佣关系模式选择的影响初探[J].现代国企研究.2019
[3].赵曙明,席猛.《中国企业雇佣关系模式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简介[J].人力资源管理评论.2018
[4].周毅婷.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对企业雇佣关系模式选择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8
[5].席猛,刘玥玥,徐云飞,曹曼,徐志静.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多重雇佣关系模式下员工敬业度研究[J].管理学报.2018
[6].马跃如,夏冰,白勇.雇佣关系模式、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民营企业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8
[7].刘学文.不同雇佣关系模式下员工工作绩效问题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8].李召敏,赵曙明.雇佣关系模式对福祉影响的差异——基于激励—贡献模型视角[J].经济管理.2015
[9].高静.雇佣关系模式与员工行为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5
[10].都雨朦.雇佣关系模式与组织认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