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卿族政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族,卿族,宗法制
卿族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屈会涛[1](2014)在《春秋时代的卿族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题目是春秋时期的卿族政治,所谓卿族政治,指的是春秋中晚期,卿族超越君主、掌握政权的政治现象,它是一种介于贵族制和君主制之间的现象。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梳理学者们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在此基础上分析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第一章,首先界定了公族政治和卿族政治的概念,并通过统计春秋时期各个国家卿大夫成分的变化,研究了各诸侯国从公族政治向卿族政治的转变过程。第二章,主要是研究了卿族的内部结构与制度,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卿族的家族形态与家族制度。第叁、四两章的主要内容是详尽梳理了各诸侯国重要卿族的兴衰存亡的历史。第五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探讨一些有关卿族政治的规律性认识。这些认识主要有卿族的产生、卿族政治形成的原因、卿族政治的运作、卿族权力的传承、卿族大量覆亡的意义,以及卿族生存之道通过这一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实现了从公族政治向卿族政治的转变。比较顺利实现这种转变的只有鲁、郑、晋叁个国家,其他国家往往都经历了不少的反复与争斗,而齐、楚两国更是终春秋之世,都没有出现卿族政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我认为根源在于各个国家,遵循宗法制的程度有所不同。在那些严格奉行宗法制的国家,其卿族结构比较坚固,容易形成挑战君主权威的势力,而在那些宗法观念比较松弛的国家,其家族结构往往比较松散,在与君主的斗争中不免处于下风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卿族政治是如何被突破的。卿族政治既然是宗法封建制的产物,要突破卿族政治,第一就是要切断家族与国家的联系,也就是血缘出身不再是入仕从政的先决条件,才能和功劳取代血缘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第二是改变家族的内部结构,剥夺家族的土地、采邑、民人、武装,使家族成为只承担部分社会功能的基层社会组织,而不再是政治组织。战国时期,卿族政治被突破之后,由于政权的“家天下”的本质没有改变,各国又出现了公子从政回潮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3-26)
杜萌[2](2013)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时期,晋国、郑国、鲁国等国家出现了国君式微,国内卿大夫联合执政的现象,因为执政者往往身居卿位,所以又称这种现象为卿族政治。卿族政治的发生在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背景。自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一度想要建立集权的中央政治,最终却因集权太甚,引发国内混乱,群公子流离他乡。但其设立的“无畜群公子”之制,导致中央权力出现真空,正为后来卿族政治的发生提供了空间。晋文公上台以后,为了缓和因集权造成的紧张局面,实行了广泛的分封,使国内众卿大夫得以进入中央政治核心,主导国家政治,卿族政治的萌芽也由此出现。此后,在执政卿赵盾的大力培植下,晋国的卿族势力,特别是赵氏家族的势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进而威胁到国君的根本利益,由此,晋国卿族与国君在争取国家最高权力上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晋国卿族除面对来自国君的约束外,其集团内部也时有冲突。根据这两个矛盾的主次地位不同,可以将卿族政治发展过程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起自晋文公,止于晋悼公,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卿族与国君的联合与斗争。受制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巩固晋国霸主地位的需要,晋国卿族与国君之间必须联合起来以共同对抗来自外界的压力,但国君同时又是卿族在追求国家最高政治权力上的障碍,因此,二者必然呈现出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在这一阶段,卿族的力量也逐渐长成,并最终超越国君,成为晋国国家实力所系。后期始于晋平公终于叁家分晋,卿族政治在此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卿族集团内部的冲突不断升级,形成兼并与分流两个走向,少数卿族在兼并中走向强盛,多数卿族在分流中逐步消失,兼并与分流的后果,使得硕果仅存的韩、赵、魏叁家无法再继续维持联合执政的局面,最终走上叁家分晋的道路。此外,卿族政治的发展过程与晋国军制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卿权膨胀的影响下,军制不再是根据国家军事实力与军事需要而设定的制度,而成为根据卿族需求随时加以调整的制度。晋国卿族政治从萌芽、兴盛到衰落的过程,贯穿了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的始终,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晋国的政治就是晋国卿族的政治。因为一国的政治在国家社会各个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晋国的卿族政治对晋国、对春秋时期整个社会,乃至对后世社会基本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有对晋国卿族政治的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理解晋国卿族政治在先秦至秦汉之间的社会制度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期刊2013-05-01)
马卫东[3](2010)在《春秋时期晋国卿族政治的历史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早期,晋国惩于曲沃之乱而打击公族,结果导致了异姓卿族的崛起。春秋中后期,晋国的政权逐渐被异姓卿族把持,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卿族政治。晋国的卿族政治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从赵盾专权到厉公被弑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晋国卿权根基尚未完全稳固,公室利用卿族打击强宗,卿族利用公室消灭对手,这是该阶段晋国政治斗争的特点。从悼公继位到晋定公十四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晋国政权尽入六卿之手,晋国形成了卿大夫执政制,六卿联合执政,并为最后的火并积蓄力量。晋定公十五年后为第叁阶段。六卿正式展开兼并战争,范、中行、知氏先后被消灭,韩、赵、魏叁家最终分晋。(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吴胜[4](2008)在《晋国卿族政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家国由合一走向分离的大转折时期,晋国的卿族政治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社会现象。由于晋国公室的内部斗争,宗法制的根基遭到破坏,亦即“君之”又“宗之”的旧有政治模式在晋国遭到破坏,异姓、异氏开始兴起,卿族政治产生。卿族政治得以在晋国发展、确立的关键性因素是晋文公的大分封与六卿制的确立。晋文公的大分封是卿族政治得以在晋国确立的基础。通过文公的大分封,大量土地被卿族占有,土地私有化进程加快,土地所有权开始下移卿族,这是其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新世卿制形成,使家族逐步发展成为一股政治力量登上晋国政坛,这是其发展的政治基础。六卿制的建立是卿族政治得以在晋国确立的保证。六卿制的出现是对晋国官制的改变,为卿族攫取晋国的军政大权提供了一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六卿的地位逐步提高,六卿的权力逐步扩大。随其地位的提高、权力的扩大,六卿人选卿族化与升迁原则制度化,这是对君权的侵夺。在此基础上,公室的军政大权下移卿族,卿族执政制在晋国确立。卿族政治在晋国成熟。随着卿族政治在晋国的成熟,卿家族的实力也在不断膨胀。随着其实力的不断发展,卿家族的实质发生改变,演变为具有封建关系的新兴独立王国。至此,卿族政治结束,叁家分晋局面最终在晋国出现。(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8-06-01)
张磊[5](2008)在《卫国卿族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各国的政治舞台上发生了“高山为谷,深岸为陵”的巨大变迁,卿大夫家族作为诸侯国统治集团的主要力量在当时的历史变迁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卫国卿族作为卫国的施政主体以及春秋世卿集团之一,对卫国的政治、外交、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卫国卿族政治是研究卫国历史和春秋政治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此前,学者们对鲁叁桓、晋六卿、郑七穆等大国的世卿研究较多,而宋卫等小国的卿族问题却涉及较少,因此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卫国的卿族政治作一初探。首先,简述卫国卿族和国君的世系以及卿权的传递。卫国卿族大部分出自公室,执政卿除了孔氏以外,其他均为姬姓公族,他们不仅世代把持政权,轮流为卿执政,还在自己家族内形成了世代为卿的局面。第二部分论述卫国卿族之间的关系。卫国卿族之间有联合有对抗,从卫桓公到卫定公,卿族之间以联合为主;从卫献公到卫悼公,卿族之间以对抗为主。卫国卿族的政治经济实力相对弱小,与其他诸侯国相比,卿族之间的斗争、兼并不多也没有那么激烈。第叁部分论述卫国卿族和国君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随着春秋形势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依附关系,从卿权附庸于君权,到与君权势均力敌,后又开始挑战君权,最后蜕变为君权。总的来说,卫国卿权与君权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以下叁个特点:第一,君权和卿权以及卿权之间的斗争同时进行;第二,君权下降与卿权的扩大是在反复斗争中实现的;第叁,在与卿权的斗争中,君权大多时候都成为赢家,这主要因为卫国的公族大多心系公室。第四部分论述了卫国卿族对周代礼乐文明的继承和破坏。他们一方面恪守礼仪,把礼作为立身之本;另一方面又不满意传统的礼对自己的束缚,不少贵族千方百计地要越出礼的樊篱。最后,论述卫国卿族对卫国政治历史的影响。卫国卿族既能在政治上维护国君的权威与尊严,屡次挽救政局于危难之中,又能在外交上纵横捭阖,使卫国能够周旋于诸侯之林,但卫国卿族缺乏改革的勇气和意识,比较因循守旧,这也成为卫国由盛而衰、衰而不亡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聂淑华[6](2004)在《晋国的卿族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春 秋时 代 是中 国 历 史 上家 国 由 合 一走 向 分 离 的大 转 折 时 期,晋 国的 卿 族 政 治是 这 一 时 期典 型 的 社 会政治现 象。其于“ 君之 ”又“ 宗之 ”旧例 在 国君 层面 遭到 破 坏之 时,通过 文 公大 分封 及 六卿 制度 的 建立 而确 立 。其不 断 发展的 结 果 是 六卿 集 团 取 代国 君 成 为 统治 系 统 的 中心 ,同 时使 源 于 国 君层 面 的 君 、宗 分 离潮 流 开 始 向卿 大 夫 以 下 各 个层面 扩展 ,最 终 使晋 国分 裂 成为 叁个 具有 家 国分 离特 征 的新 型国 家 。(本文来源于《晋阳学刊》期刊2004年03期)
卿族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春秋时期,晋国、郑国、鲁国等国家出现了国君式微,国内卿大夫联合执政的现象,因为执政者往往身居卿位,所以又称这种现象为卿族政治。卿族政治的发生在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背景。自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一度想要建立集权的中央政治,最终却因集权太甚,引发国内混乱,群公子流离他乡。但其设立的“无畜群公子”之制,导致中央权力出现真空,正为后来卿族政治的发生提供了空间。晋文公上台以后,为了缓和因集权造成的紧张局面,实行了广泛的分封,使国内众卿大夫得以进入中央政治核心,主导国家政治,卿族政治的萌芽也由此出现。此后,在执政卿赵盾的大力培植下,晋国的卿族势力,特别是赵氏家族的势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进而威胁到国君的根本利益,由此,晋国卿族与国君在争取国家最高权力上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晋国卿族除面对来自国君的约束外,其集团内部也时有冲突。根据这两个矛盾的主次地位不同,可以将卿族政治发展过程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起自晋文公,止于晋悼公,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卿族与国君的联合与斗争。受制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巩固晋国霸主地位的需要,晋国卿族与国君之间必须联合起来以共同对抗来自外界的压力,但国君同时又是卿族在追求国家最高政治权力上的障碍,因此,二者必然呈现出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在这一阶段,卿族的力量也逐渐长成,并最终超越国君,成为晋国国家实力所系。后期始于晋平公终于叁家分晋,卿族政治在此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卿族集团内部的冲突不断升级,形成兼并与分流两个走向,少数卿族在兼并中走向强盛,多数卿族在分流中逐步消失,兼并与分流的后果,使得硕果仅存的韩、赵、魏叁家无法再继续维持联合执政的局面,最终走上叁家分晋的道路。此外,卿族政治的发展过程与晋国军制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卿权膨胀的影响下,军制不再是根据国家军事实力与军事需要而设定的制度,而成为根据卿族需求随时加以调整的制度。晋国卿族政治从萌芽、兴盛到衰落的过程,贯穿了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的始终,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晋国的政治就是晋国卿族的政治。因为一国的政治在国家社会各个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晋国的卿族政治对晋国、对春秋时期整个社会,乃至对后世社会基本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有对晋国卿族政治的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理解晋国卿族政治在先秦至秦汉之间的社会制度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卿族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1].屈会涛.春秋时代的卿族政治[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杜萌.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政治[D].北京大学.2013
[3].马卫东.春秋时期晋国卿族政治的历史变迁[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吴胜.晋国卿族政治研究[D].山西大学.2008
[5].张磊.卫国卿族政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聂淑华.晋国的卿族政治[J].晋阳学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