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碳交换论文

生态系统碳交换论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系统碳交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交换通量,非均匀下垫面

生态系统碳交换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界面多种碳氮气体交换通量的同步自动观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邢鹏飞,李刚,陈晓鹏,李德颖,王常慧[2](2019)在《放牧对晋北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是评估碳循环及收支的重要指标,由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及生态系统呼吸(ER)共同决定。以晋北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LI-840a静态箱法,通过观测为期2年(2015-2016)围封和放牧管理下NEE、ER和GEP的日动态和季动态,分析其与气温、土壤温度(0~10 cm)、土壤含水量(0~10 cm),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相关性,旨在说明放牧对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着降低了赖草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NEE、ER和GEP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均呈现单峰型变化,在5、6、9月较低,在7-8月较高;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日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而季节变化主要受表层土壤温度影响;同时NEE、ER和GEP与地上、地下生物量也存在极显着相关性;相比围封,放牧明显降低了该草地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但未改变日、季变化趋势。说明放牧通过破坏草地植被光合组织,降低了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能力,减弱了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3](2019)在《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界面多种碳氮气体交换通量的同步自动观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7期)

赵经华,马英杰,郑明,洪明[4](2019)在《阿克苏市灰枣园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枣园与大气之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特征,运用涡度相关系统、小型自动气象站及HemiView冠层分析系统分别对2017年阿克苏市郊区灰枣园CO2通量、气象因子及叶面积指数进行观测,研究了枣园NEE变化特征、NEE和叶面积指数及气象因子之间的日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NEE日动态为"U"形曲线。白天NEE为负值,表现为碳吸收,夜间NEE为正值,表现为碳排放。枣园各生育期的晴天与阴天NEE变化特征基本一致。枣园各生育期按照NEE及阶段NEE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果实发育期、果实成熟期、花期、萌芽期。枣园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气象因子按照与枣园NEE的相关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叶面积指数、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果实发育期碳交换速率和NEE最大,因此在枣树果实发育期应保证水分和无机盐的供应,对枣园NEE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叶面积指数。(本文来源于《经济林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5](2019)在《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界面多种碳氮气体交换通量的同步自动观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2期)

孟倩[6](2019)在《氮、磷养分添加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一文中研究指出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NEE)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_2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能力。日益严重的全球大气氮沉降使陆地生态系统的可利用性氮、磷增加,对植被、土壤以及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循环有着强耦合作用。故研究氮、磷添加如何影响草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对于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和其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氮、磷养分添加对内蒙古草甸草原NEE的影响,我们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的草甸草原进行了一项氮、磷养分添加的野外试验,对NEE和影响其变化的碳循环关键过程进行了日动态及季节动态测定,并对其进行分析。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季内呼伦贝尔草甸草原NEE具有明显的日动态特征;NEE在植物生长季随降雨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在2018年,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受干旱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碳源,且氮、磷添加并未改变其碳源/汇功能。(2)氮添加显着抑制了NEE。原因在于其对生态系统呼吸(ER)的影响大于对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影响。氮添加对植物自养呼吸(AR)是促进作用。氮添加促进植物根系呼吸(RR),抑制异养呼吸(HR),导致对土壤呼吸(SR)没有显着影响。(3)磷添加对RR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促进了微生物异养呼吸,因此对SR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磷添加显着抑制了植物自养呼吸AR和GPP,从而抑制了ER。但对NEE没有显着的影响。同时发现磷添加对ER、GPP以及AR的抑制作用依赖于氮的有效性。(4)氮磷共同抑制了NEE,促进了ER,但对其他的碳循环过程没有显着的影响。(5)生态系统碳交换指标NEE与地上生物量(AGB)、地下生物量(BGB)和总生物量均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同时,ER和GPP与BGB也没有显着的相关性。ER与AGB和总生物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GPP与AGB和总生物量有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30)

董斅晓,薄元超,孙建平,张晓琳,王常慧[7](2019)在《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_2交换对短期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农牧交错带的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短期内不同水平的氮添加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试验设置8个梯度0、1、2、4、8、16、24和32 g N·m~(-2)(分别表示为N_0、N_1、N_2、N_4、N_8、N_(16)、N_(24)和N_(32))。采用静态箱法对草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ER)进行测定,同时监测10 cm表层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试验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N_(32)除外)显着增加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ER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在整个生长季均随氮素添加水平的上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在N_(16)和N_(24)处理下的生态系统CO_2交换达到最高,而N_(32)显着降低了NEE;不同氮添加水平下,ER和GEP相对NEE更为敏感;表层(0~10 cm)土壤温度与含水量影响生态系统CO_2交换,表现为:土壤温度(10 cm)与ER呈显着正相关(R~2>0.1,P<0.05),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与NEE和GEP分别呈显着正相关和显着负相关(R~2>0.1,P<0.05)。因此,短期不同水平氮添加增加了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净碳吸收,对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碳的源/汇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娟[8](2019)在《模拟增温与氮添加对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气候变暖和氮沉降背景下,环境因子和植物生长的改变,对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以位于青海湖流域青海师范大学伊克乌兰瓦颜山湿地野外观测试验站为研究地点,利用开顶式增温圈和人工施加氮肥分别模拟温度升高和氮沉降,通过设置对照、增温、氮添加、增温氮添加交互作用四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采用静态箱法测定生态系统碳交换,研究了增温和氮添加下高寒草甸土壤、植物和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模拟增温增加了土壤温度,降低了土壤湿度,且对15 cm处土壤温度和10 cm土壤湿度影响更显着。在土壤全碳、全氮方面,不考虑土壤深度的影响,增温和氮添加及交互作用提高了土壤全碳、全氮含量。(2)在地上生物量方面,增温及交互作用增加了地上生物量,而氮添加降低了地上生物量。在地下生物量方面,增温和交互作用增加了0-10 cm的地下生物量,氮添加降低了0-10 cm的地下生物量;在土壤10-20 cm处,不同处理间地下生物量表现为对照>增温氮添加>氮添加>增温。(3)在不同处理下,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在生长季初期和后期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较低,甚至表现为碳排放;而在生长季旺期碳吸收能力较强。不同处理下的平均日动态变化和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大体呈“U”型趋势;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ER)基本表现为单峰型趋势;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GEP)总体呈倒“U”型趋势。(4)增温作用促进了整个研究阶段NEE的碳吸收和GEP的增加,但未达到显着状态(P>0.05),且对ER影响不明显;增温条件下,同一种处理不同月份间的NEE、ER和GEP差异显着(P<0.05)。整个研究阶段,氮添加对NEE、ER和GEP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增温及氮添加交互作用促进了生长季旺期GEP和整个生长季ER,但对NEE的影响较小;不同处理间NEE、GEP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交互作用下的ER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明显(P<0.05)。(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文海燕,吴淑娟,傅华[9](2019)在《氮添加对黄土高原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对象,采用静态箱-红外分析仪联用法进行野外原位试验,研究氮添加对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影响。设置6个氮添加水平,分别为N0(0)、N1(1.15 g·m~(-2)·a~(-1))、N2(2.3 g·m~(-2)·a~(-1))、N3(4.6 g·m~(-2)·a~(-1))、N4(9.2 g·m~(-2)·a~(-1))和N5(13.8 g·m~(-2)·a~(-1)),氮素类型为尿素((NH_2)_2CO)。结果表明:氮添加处理没有改变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趋势,但是增加了生态系统净碳交换能力(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的峰值。N2、N3、N4、N5处理的NEE生长季绝对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2%、45%、72%和48%;ER累积量分别增加66%、69%、78%、70%;GEP累积量分别增加65%、66%、77%、68%。氮添加处理增强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长季的碳汇功能。0~10 cm层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3期)

刘娟,陈克龙,张乐乐[10](2018)在《高寒湖滨湿地生长季生态系统碳交换对增温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平均气温的不断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箱式法,并通过设置开顶箱(OTCS)增温装置来模拟增温状态,研究了2017青海湖流域的小泊湖高寒湖滨湿地7~9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 NEE、ER、GEP均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且在整个研究阶段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 2)增温对NEE、GEP抑制作用明显,对ER的影响较小,增温处理下的生态系统碳交换与对照相比较弱,从而降低了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本文来源于《青海草业》期刊2018年04期)

生态系统碳交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是评估碳循环及收支的重要指标,由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及生态系统呼吸(ER)共同决定。以晋北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LI-840a静态箱法,通过观测为期2年(2015-2016)围封和放牧管理下NEE、ER和GEP的日动态和季动态,分析其与气温、土壤温度(0~10 cm)、土壤含水量(0~10 cm),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相关性,旨在说明放牧对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着降低了赖草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NEE、ER和GEP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均呈现单峰型变化,在5、6、9月较低,在7-8月较高;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日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而季节变化主要受表层土壤温度影响;同时NEE、ER和GEP与地上、地下生物量也存在极显着相关性;相比围封,放牧明显降低了该草地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但未改变日、季变化趋势。说明放牧通过破坏草地植被光合组织,降低了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能力,减弱了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系统碳交换论文参考文献

[1]..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界面多种碳氮气体交换通量的同步自动观测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19

[2].邢鹏飞,李刚,陈晓鹏,李德颖,王常慧.放牧对晋北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3]..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界面多种碳氮气体交换通量的同步自动观测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19

[4].赵经华,马英杰,郑明,洪明.阿克苏市灰枣园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经济林研究.2019

[5]..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界面多种碳氮气体交换通量的同步自动观测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19

[6].孟倩.氮、磷养分添加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D].内蒙古大学.2019

[7].董斅晓,薄元超,孙建平,张晓琳,王常慧.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_2交换对短期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J].草业学报.2019

[8].刘娟.模拟增温与氮添加对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D].青海师范大学.2019

[9].文海燕,吴淑娟,傅华.氮添加对黄土高原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9

[10].刘娟,陈克龙,张乐乐.高寒湖滨湿地生长季生态系统碳交换对增温的响应[J].青海草业.2018

标签:;  ;  ;  

生态系统碳交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