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葡萄论文-杨亚蒙,焦健,樊秀彩,张颖,姜建福

桑叶葡萄论文-杨亚蒙,焦健,樊秀彩,张颖,姜建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桑叶葡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桑叶葡萄,叶绿体基因组,重测序,聚类分析

桑叶葡萄论文文献综述

杨亚蒙,焦健,樊秀彩,张颖,姜建福[1](2019)在《桑叶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桑叶葡萄(Vitis ficifolia)是中国重要的葡萄属野生资源。以桑叶葡萄'九里沟桑4号'为试验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PE150测序平台完成了其全基因组重测序,并组装了其叶绿体基因组。注释结果表明,桑叶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0 751 bp,呈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其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LSC)、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IR)和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SSC)的长度分别为88 971、26 355和19 070 bp。注释共得到133个基因,包含88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37个tRNA基因。在桑叶葡萄中共搜索到84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叁核苷酸、四核苷酸和五核苷酸重复基序个数分别为55、8、9、9和3个。用MEGA软件,通过邻接法对包括5个葡萄种类的32个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桑叶葡萄与山葡萄(Vitis amurensis)、欧亚种'黑比诺'(V.vinifera'Pinot Noir')、夏葡萄(V.aestivalis)以及圆叶葡萄(V.rotundifoli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朱彩虹,徐静,沈宝仙[2](2013)在《桑叶葡萄离体快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桑叶葡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及增殖、生根、炼苗移栽试验,以建立高效的桑叶葡萄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桑叶葡萄单芽茎段在MS+IBA 0.2 mg·L-1+BA 0.5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上萌芽效果较好,芽诱导率为85.7%;试管苗在1/2 MS+IBA 0.5 mg·L-1+蔗糖20 g·L-1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100%;试管苗经炼苗,移栽至蛭石和泥炭土1∶3混合基质中成活率最高,为92.9%。(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4期)

张明霞,刘崇怀,张静,樊秀彩[3](2011)在《桑叶葡萄和刺葡萄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利用甲醇从桑叶葡萄和刺葡萄果皮中提取花色苷,利用乙酸乙酯从两种葡萄果皮中提取非花色苷,液质联用定性定量分析两种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及非花色苷酚的组成。桑叶葡萄果皮共检测出花色苷20种,非花色苷酚6种。刺葡萄果皮中共检测出花色苷6种,非花色苷酚15种。刺葡萄果皮中主要的花色苷是花翠素3,5-二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3,5-二葡萄糖苷,而桑叶葡萄果皮以二甲花翠素3,5-二葡萄糖苷和3'甲基花翠素-3,5-二葡萄糖苷为主。两种野生葡萄果皮中主要的非花色苷酚是阿魏酸酒石酸酯及其衍生物,阿魏酸己糖酯和槲皮素-3-O-鼠李糖苷,刺葡萄果皮中非花色苷酚的含量比桑叶葡萄中的多。(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1年14期)

王姣,刘崇怀,樊秀彩,孙海生,董丹[4](2008)在《河南境内桑叶葡萄种内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河南省境内桑叶葡萄(Vitis ficifolia Bge.)的形态变异水平、遗传变异水平以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新梢、幼叶和成龄叶的17个性状中有10个性状在居群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6%~54.7%,表明形态变异较丰富。SSR分析检测到6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64个,多态位点比率(PPB)为92.75%,表明桑叶葡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分别为24.05%、11.83%)。(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王姣[5](2008)在《河南境内桑叶葡萄(Vitis ficifolia Bge.)种内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桑叶葡萄(Vitis ficifolia Bge.)是我国野生葡萄的一种,分布广泛,具有多种抗逆性状和优良农艺性状。本文通过对分布在河南省的5个桑叶葡萄居群162份资源进行形态学调查和SSR标记分析,旨在揭示河南桑叶葡萄的形态学和遗传学多样性,为桑叶葡萄天然居群的保护和在研究中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还探讨了桑叶葡萄与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和腺枝葡萄(Vitis adenoclada Hand.-Mazz.)的分类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新梢、幼叶和成龄叶的17个性状中有10个性状在居群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6%~54.7%之间,表明河南桑叶葡萄形态变异较丰富。居群内不同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居群内形态性状的平均变异程度与我国野生葡萄资源的地理分布相吻合,由南向北依次减弱。(2)应用SSR方法检测的河南桑叶葡萄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指数(PPB=92.75%,HP=0.2608,IP=0.4049)表明河南桑叶葡萄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遗传变异以居群内变异为主,居群间变异较小(GST=24.05%)。(3)基于形态性状数据得到的聚类结果与河南桑叶葡萄收集地之间的地理距离相吻合,地理距离最近的伏牛山、青要山和嵩山居群首先聚类,再与距离较远的豫北太行山居群聚类,豫南鸡公山居群单独为一支。基于SSR数据的聚类结果显示,伏牛山、青要山和嵩山居群首先聚类,再与鸡公山居群聚类,而太行山居群单独为一支,与以形态性状数据得到的聚类结果不完全吻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桑叶葡萄形态变异和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的遗传变异(r=0.2355,r=0.2632,p>0.05)相关性不显着。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这种遗传差异体现在所调查性状之外的其它形态性状上,也可能与筛选引物太少或材料不同调查时期有关。(4)本试验在分子水平上对桑叶葡萄与毛葡萄和腺枝葡萄的分类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叶葡萄与毛葡萄的遗传距离(d1=0.0307)要比腺枝葡萄与毛葡萄的遗传距离(d2=0.1396)近的多,支持了李朝銮将桑叶葡萄归为毛葡萄亚种,而将腺枝葡萄单独列为一类的分类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8-06-01)

桑叶葡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桑叶葡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及增殖、生根、炼苗移栽试验,以建立高效的桑叶葡萄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桑叶葡萄单芽茎段在MS+IBA 0.2 mg·L-1+BA 0.5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上萌芽效果较好,芽诱导率为85.7%;试管苗在1/2 MS+IBA 0.5 mg·L-1+蔗糖20 g·L-1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100%;试管苗经炼苗,移栽至蛭石和泥炭土1∶3混合基质中成活率最高,为92.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桑叶葡萄论文参考文献

[1].杨亚蒙,焦健,樊秀彩,张颖,姜建福.桑叶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特征分析[J].园艺学报.2019

[2].朱彩虹,徐静,沈宝仙.桑叶葡萄离体快繁技术[J].福建林业科技.2013

[3].张明霞,刘崇怀,张静,樊秀彩.桑叶葡萄和刺葡萄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分析[J].食品科学.2011

[4].王姣,刘崇怀,樊秀彩,孙海生,董丹.河南境内桑叶葡萄种内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果树学报.2008

[5].王姣.河南境内桑叶葡萄(VitisficifoliaBge.)种内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标签:;  ;  ;  ;  

桑叶葡萄论文-杨亚蒙,焦健,樊秀彩,张颖,姜建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