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际行为论文-游雪勤,郭成,滕召军,李振兴

教师人际行为论文-游雪勤,郭成,滕召军,李振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师人际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生,教师人际行为,学业自我概念,学校满意度

教师人际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游雪勤,郭成,滕召军,李振兴[1](2018)在《小学生感知到的教师人际行为与学校满意度的关系: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3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探讨学生感知到的教师人际行为对学校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结果发现:(1)与男生相比,女生感知到更多的积极教师人际行为和更少的消极教师人际行为;(2)积极教师人际行为与学业自我概念和学校满意度呈显着正相关,而消极人际行为与学业自我概念和学校满意度呈显着负相关;(3)学业自我概念在积极教师人际行为与学校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万曦[2](2017)在《大学英语教师人际行为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大学英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将人际行为划分为亲近性维度和影响维度,在安徽省合肥市本科院校中抽取772个大二学生作为样本,使用Mplus软件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方差多水平分析。研究发现人际行为中的亲近性维度能够正向且强烈地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影响维度也对乐趣、相关性和努力这叁个动机因子有着正向影响。(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中旬刊)》期刊2017年10期)

张恒[3](2017)在《教师人际行为感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尊心与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语习得课堂上,学习环境是非常有意义而且重要的。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人际行为作为学习环境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一部分,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自从这个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开始从教师的角度对教师人际行为的多个方面做出了不少探讨。在这些研究中,教师互动行为问卷(QTI)运用得最为普遍和广泛。随着相关研究的发展,近些年,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探讨。学生的感知作为评价学习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暗示着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意识成果和认知成果有着至关重要影响。教师互动行为问卷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因此,从学生的角度研究,仍然可以使用此问卷。以往的国内外研究比较多的是理科教师的人际行为。例如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和生物老师,很少有研究集中在文科老师的人际行为上,特别是英语老师的人际行为。并且就研究对象的层次来讲,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及初高中阶段,对大学层次的研究不多。另外,近些年的研究除了加深对教师人际行为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之外,更加注重了关于教师人际行为和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但是关于最重要情感因素之一的自尊心与教师人际行为之间的研究仍然很少。本文旨在调查英语课堂中教师人际行为,学生自尊心和学生英语成绩叁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该研究发现对教师人际行为的感知和学生的英语成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学生的自尊心和英语成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教师人际行为感知和学生自尊心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并且通过回归分析得知,教师人际行为能够通过学生自尊心间接影响学生英语成绩。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7-04-10)

吴颖[4](2016)在《高中英语教师人际行为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发现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学习之间是显着相关的,教师的人际行为作为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影响。关于师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古已有之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范例和方法论。作为测量教师人际行为的工具-教师互动行为问卷(QTI),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了QTI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中的QTI有较高信度,其中教师人际行为的现实情况的信度为0.852,而理想情况的信度为0.759。本研究旨在调查高中英语教师人际行为,主要从学生对英语教师的人际行为感知,男女生对他们英语教师的人际行为感知差异,学生眼中现实的教师人际行为与理想的教师人际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教师的人际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这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以高中二年级的叁个班212名学生为样本,采用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应用QTI问卷收集原始数据并做一些必要处理后,作者利用了SPSS19.0软件进行了描述分析,独立样本T检,配对样本T检和相关分析。本研究从教师人际行为的八种类型和两个基本维度:亲和力(合作-敌对)和影响力(支配-服从),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高中生知觉到的教师人际行为各维度中,友好帮助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理解、领导、自由、严格,而不确定、惩戒、不满行为得分最低。男生和女生知觉到的教师行为有显着差异,女生在领导和理解维度上比男生得分更高,男生在不确定、不满和惩戒维度维度上得分更高。并且在影响力和亲和力两个维度上,女生的得分都高于男生。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了高中生在对现实英语教师与理想英语教师的人际行为的感受上存在明显差异,领导、友好帮助、理解、自由、不确定、不满和惩戒这七种行为和影响力、亲和力两个维度上在现实与理想中都是存在显着差异的。学生希望他们的老师是一位好的领导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友好、帮助和自由,对学生展现更少的不确定、惩戒和不满行为,同时能展现更多的支配和亲和行为,而且学生对亲和力的渴望更大。教师的领导,帮助友好和理解行为与学生成绩呈现正相关,而教师不满和惩戒与学生成绩呈负相关。教师的亲密性与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正相关性,而影响力与学生学习成绩相关性不大。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些关于英语教学方面启示,并总结本研究的局限性而且对未来的相关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陈晓[5](2016)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学习环境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注重于教师的人际行为与学生的学科学习动机的联系。虽然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开展,但是在中国类似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调查了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人际行与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数据采自武汉一所重点高中2个班104个高二学生。教师的人际行为采用QTI问卷来收集。本研究中动机变量的构成是基于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期望价值理论。问卷具体的问题改选PALS。本研究分别从教师人际行为的8个分量:领导行为,友好行为,理解行为,给予学生自由的行为,犹豫行为,不满行为,惩诫行为,严格行为以及两个维度:亲和度(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度),影响力(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的控制度)来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相比支配性的行为,学生感知到教师表现出更多的合作性行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教师表现出中等合作性和高支配性的特点。女生对教师的人际行为的感知比男生积极。简单的相关分析显示,除了表现回避动向外,其他四个动机分量都与教师人际行为显着相关。掌握目标动向和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领导,友好,理解,给予学生自由以及严格行为呈正相关。表现接近动向与教师的领导,严格行为呈正相关的关系。任务价值与领导,友好,严格行为正相关,但是与教师犹豫行为负相关。从教师人际行为的两个维度看,影响度与掌握目标动向,表现接近目标动向,自我效能感和任务价值呈显着正相关。亲和度只与掌握目标动向和任务价值显着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亲和度和影响力维度都能预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亲和度还能够预测学生的掌握目标;影响力则能够影响学生的任务价值。与简单相关分析的结果相似的是,两个维度都不能预测学生的表现回避目标动向。就影响力的大小来看。影响力对学生动机的影响明显大于亲和度,这一点与之前的许多研究结果相悖。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学生眼中的教师人际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取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质性研究中,一共有16个学生参加了访谈。大体而言,访谈通过深度了解学生的观点印证并补充了定量研究中的结果。最后,文章讨论了关于QTI在教学中的使用和对实践教学的启示,陈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给出了对于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吴丽[6](2014)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教师行为有效性相关研究的发展,课堂环境中的教师人际行为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相关国外研究揭示了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学习成果的显着相关性。然而,国内基于QTI的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学习成果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调查学生感知的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学习成果的相关性。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认知成果和情意成果两部分。本研究中,学生的认知成果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学生的情意成果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本研究以173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为样本,采用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应用QTI问卷收集学生感知的教师人际行为;以英语学习态度动机量表测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并辅以与学生和教师间的访谈。本研究从教师人际行为的两个基本维度:亲密性(合作-敌对)和影响力(支配-服从)和八种行为类型:领导、友好帮助、理解、学生自主、犹豫、不满、惩戒和严格,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半结构性访谈,研究学生感知的中国英语教师的人际行为特点,英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和英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关系等叁个主要问题。研究发现,虽然中国英语教师呈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但较之国外教师人际行为,中国英语教师呈现出更高的支配性和更低的合作性。教师的理解,惩戒和严格行为与学生成绩呈现正相关,而教师不满和给予学生自主与学生成绩呈负相关。教师的亲密性与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正相关性,而影响力与学生学习成绩相关性不大。同时,亲密性和影响力对学生学习成绩没有显着的预测性。与以往研究类似,教师的亲密性和影响力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有影响。教师亲密性与愉悦,关联,自信和努力呈正相关;愉悦,关联和努力与教师影响力呈正相关。教师的领导,帮助,理解和给予学生自主的人际行为与愉悦,关联和努力呈正相关;教师不满与愉悦,相关和努力呈负相关,同样惩戒行为与学生愉悦呈现负相关。学生自信与教师人际行为相关性最小。教师的亲密性和影响力都对学生愉悦和关联有预测性,而只有教师的亲密性能够预测学生自信和努力。总体来看,教师人际行为对学生学习成果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显着。相比教师影响力,教师的亲密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师生合作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对于今后英语教师教学和培训的启示,并通过总结本研究的局限性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江兰[7](2013)在《从教师人际行为角度出发看英语课堂中大学生自尊与教师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几十年来,学习环境的研究在国内外经历了显着的发展。实证研究一致表明学习环境和学生之间是相关的,并确定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师生关系(Fraser,2002)。随着研究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有效的研究工具。应用的比较广泛的工具之一是教师互动行为问卷(QTI)。它用于评估学生对教师人际行为(ITB)的看法。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察觉到的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学习(如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师生对教师人际行为感受的差异。然而,所有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围绕科学、数学以及物理教师的人际行为展开研究,很少针对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人际行为进行调查。另外,有关大学生的自尊与教师人际行为的关系研究也相当的少。本文调查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自尊和教师人际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性别对于大学生自尊以及对于教师人际行为看法的影响,并比较了英语专业班和非英语专业班的同学对于教师人际行为看法的差异。研究对象为78名大一新生,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两个班。这两个班包括一个英语专业班和一个非英语专业班。前一个班的综合英语与后一个班的大学英语为同一位老师授课。通过问卷,本研究调查了学生的自尊状况和他们对于教师人际行为的看法。对原始数据做了一些必要的处理后,作者利用社会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该研究揭示了英语课堂上,大学生对教师人际行为的感受与学生的自尊之间有着明显相关性。研究还发现性别对于大学生自尊以及对教师人际行为看法并无影响。另外,本研究发现虽然在英语教师的大部分人际行为上,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看法保持一致,但是他们对英语教师的人际行为感受的确存在一些差异。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作者就英语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启示,包括利用教师互动问卷指导教师通过改变教师人际行为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自尊;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伍荣玲[8](2011)在《英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7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不断开展对学生学习环境的研究。研究表明,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教师的人际行为特征,可以分析出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质量。在国外对教师人际行为的研究中,应用得比较广泛的是教师互动行为问卷(QTI)。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了QTI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国内外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师生对教师人际行为感受的差异,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然而,在可寻文献中,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初中科学、数学、物理以及生物教师人际行为的研究上面。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探索性地全面研究高中师生对英语(EFL)教师人际行为的感受差异,以及这一系列差异是否会对学生的英语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QTI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以SPSS 16.0软件为分析工具,辅以访谈的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湖南某所重点高中高叁年级的60名学生以及他们的英语教师为样本,研究师生对英语教师人际行为的感受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学生的感受和学生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等两个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师生对英语教师的人际行为感受的确存在一些差异,但在英语教师的大部分人际行为上,师生能保持看法一致。同时,该研究还揭示,学生对英语教师人际行为的感受以及师生之间感受的差异与学生的英语成绩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该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只有在对现实英语教师与理想英语教师的人际行为的感受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如果师生对现实与理想英语教师人际行为的感受差异不大,并且教师本身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这样对学生的英语成绩将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作者最后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并总结了一些对高中英语教师以及教师培训的启示以及对将来相关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项茂英[9](2009)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对教师课堂人际行为感受差异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些教师认为他们对学生是友好的,体谅的。那么学生的感受是否和教师一样呢?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师生访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人际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教师课堂人际行为的感受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分析了师生感受存在差异的原因。本研究成果对我国英语教学和师资培训提供重要的启示。(本文来源于《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期刊2009年04期)

向琼[10](2009)在《教师人际行为、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人际行为(Interpersonal Teacher Behavior)在本研究中专指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师行为。已有研究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存在着众多争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教师人际行为概念界定不清楚、教师人际行为结构不明确,对教师人际行为和学生学习结果间的中介作用的关注不够等问题。本研究从师生人际互动和学生对教师人际行为知觉的角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初步建构教师人际行为的结构模型,并进行了中介变量的检验及其效应分析,试图以此阐释教师人际行为的结构、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及教师人际行为影响学生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机制问题。本研究中问卷预测的样本来自成都市重点、普通中学各一所初一至初叁年级共316名学生,其中男生151人,女生165人,初一105人,初二107人,初叁104人;正式施测的样本来自成都市重点、普通中学各一所初一至初叁年级共612名学生,其中男生283人,女生329人,初一211人,初二198人,初叁203人。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对初中生的实际调查基础上初步建构教师人际行为的结构,通过对预测问卷数据的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对正式问卷数据的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人际行为包含两个方面,即教师积极人际行为、教师消极人际行为,其中教师积极人际行为包括6个维度,即领导、友好帮助、支持自主、理解、严格和信任;教师消极人际行为包括不满、惩戒和差别行为3个维度。删除了犹豫维度,其结构基本符合本研究的理论构想。(2)自编的教师人际行为问卷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对教师人际行为特点的研究发现:(1)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人际行为各维度中,积极人际行为中领导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友好帮助、严格、理解,而支持自主、信任相对得分最低。消极人际行为中差别行为得分最高,其次是惩戒、不满。(2)学生知觉到女教师所有积极人际行为的得分均高于男教师,而在所有消极人际行为的得分却低于男教师。(3)不同学校类型初中生的教师人际行为知觉的T检验结果表明,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初中生的教师人际行为知觉不存在显着差异。(4)学生性别和年级的多元方差分析表明,学生性别与年级在初中生的教师人际行为知觉上存在交互作用,初中生的教师人际行为知觉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5)从发展趋势来看,初中生的教师人际行为知觉中所有积极人际行为初一至初叁的得分呈下降趋势,所有消极人际行为初一至初叁的得分呈上升趋势。教师人际行为、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发现:(1)初中生自我概念各维度得分最高的是自我认同,其次是自我行动、自我满意。初中女生在自我概念总分和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要高于男生。从发展趋势来看,自我概念随年级增长呈“V”字型发展。(2)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社会能力方面,得分最高的是学业技能,其次是自我管理技能,而人际技能的得分最低;反社会行为方面,得分最高的是敌意-易怒,其次是苛求-破坏、反社会-攻击。社会能力总体得分要高于反社会行为。女生在社会行为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男生,而在反社会行为方面的得分均低于男生。随年级的增高,学生的社会行为大致呈下降趋势,反社会行为却呈上升趋势。(3)教师人际行为、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间均存在显着相关。(4)教师人际行为、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教师人际行为知觉对其自我概念、学校适应具有显着的直接预测作用,自我概念对学校适应也具有显着的直接预测作用。(5)教师人际行为、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对中介变量的检验及其效应分析发现,教师积极人际行为不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社会行为,而且还通过学生的自我概念影响学生的学校社会行为,其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9.5%。教师积极人际行为对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影响全是通过中介变量自我概念来实现的。教师消极人际行为不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而且还通过学生的自我概念影响学生的学校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其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6.1%和18.0%。(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09-04-10)

教师人际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大学英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将人际行为划分为亲近性维度和影响维度,在安徽省合肥市本科院校中抽取772个大二学生作为样本,使用Mplus软件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方差多水平分析。研究发现人际行为中的亲近性维度能够正向且强烈地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影响维度也对乐趣、相关性和努力这叁个动机因子有着正向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师人际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游雪勤,郭成,滕召军,李振兴.小学生感知到的教师人际行为与学校满意度的关系: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J].心理研究.2018

[2].万曦.大学英语教师人际行为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

[3].张恒.教师人际行为感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尊心与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D].湖北大学.2017

[4].吴颖.高中英语教师人际行为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5].陈晓.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6].吴丽.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7].江兰.从教师人际行为角度出发看英语课堂中大学生自尊与教师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8].伍荣玲.英语教师人际行为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9].项茂英.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对教师课堂人际行为感受差异研究(英文)[J].TeachingEnglishinChina.2009

[10].向琼.教师人际行为、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  

教师人际行为论文-游雪勤,郭成,滕召军,李振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