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关节假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踝关节假体,踝关节置换,生物力学
关节假体论文文献综述
卜鹏飞,李川,李军,朱敏[1](2019)在《踝关节假体发展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踝关节假体发展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查阅近年有关踝关节假体设计以及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相对于髋、膝关节,踝关节假体发展较缓慢,目前已发展至第3代。踝关节具有多轴运动的特殊结构,第1、2代假体设计不符合踝关节生物力学,术后松动率高,临床已淘汰。第3代假体更符合踝关节生物力学特点,术后生存率高,目前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度高。结论踝关节假体目前仍存在生存率低等情况,在生物力学、材料等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具有很大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牛舜,龙华,李永伟,赵振,马保安[2](2019)在《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动物模型的快速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发展至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已在临床解决了许多终末期的关节疾患。研究表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患者,其假体周围处于高骨更新状态。因此骨-假体界面的早期整合对于阻止磨屑颗粒和细胞因子的迁移至关重要,而限制人工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磨屑颗粒诱导的假体无菌性松动。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尝试使用107个UHMWPE颗粒快速建立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兔动物模型,以便为进一步探讨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机制及防治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我们用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动物的左侧胫骨髓腔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假体。在实验组中,分别于假体表面和膝关节腔内植入0.5×10~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颗粒。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的关节内压力更高、骨组织形态学参数更差、假体生物力学固定强度更低,同时,促炎细胞因子和骨更新标志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我们使用很少的UHMWPE颗粒成功快速地建立了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兔动物模型,从而为今后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曹红梅,陈文森,刘云,张永祥,李占结[3](2019)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回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情况与病原菌,为早期预防和治疗PJI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大型医疗中心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 1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49例关节置换感染翻修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 128例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中,有49例存在PJI。假体周围感染发生在540(240,1 260)d,髋关节:早发感染发生在17.5(10.5,29.5)d;迟发感染发生在360(255,630)d;晚期感染发生在2 340(1 350,4 050)d。微生物学送检率为97.96%(48/49),共送检128份标本,检出病原菌59株,革兰阳性菌48株占81.36%(髋关节34株、膝关节14株),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0株占16.95%(髋关节7株、膝关节3株);真菌1株占1.69%(髋关节)。结论目前国内外PJI的诊断标准之间存在异质性。PJI的临床诊断标准、美国CDC/NHSN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16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版)叁者间的定义有区别。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时间>1年的病例占比61.22%,如按照目前国内《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会有大量PJI病例将无法被监测到。建议对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建立长期随访和监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陈仁德,李勇军,李向平,陈婧,张莎莎[4](2019)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诊治的7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组织感染病例,取关节液进行普通细菌培养,同时抽取关节液注入BD血培养瓶培养,存在窦道者取窦道分泌物培养,翻修术中取至少4份不同部位的组织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统计分析病原菌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75例中有47例培养出细菌,阳性率62.7%。革兰氏阳性菌31例,革兰氏阴性菌12例,真菌3例,偶发分枝杆菌1例。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全部敏感,革兰氏阴性菌中未发现多重耐药菌株。4例大肠埃希菌对叁代头孢、酶抑制剂组合制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有较好的敏感性,碳青霉烯类100%敏感,未发现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组织感染的病原菌来源广泛,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保持100%敏感性,是关节翻修术抗生素骨水泥载药首选。革兰阴性感染菌对叁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组合制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保持较好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余进龙,杨闯,朱崇尊,沈灏[5](2019)在《关节假体多重感染对金葡菌致病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然而,金葡菌经常与其他微生物在假体周围感染灶共存,迄今已有多篇文献报道金葡菌与其他微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这些相互作用涉及影响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加耐药性、改变毒力因子表达水平等。本文拟对关节假体多重感染对金葡菌致病特性的影响作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旭卓,毛懿,郑吉驷,姜闻博,张善勇[6](2019)在《国产个性化金属高分子一体式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的临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金属高分子一体式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假体临床应用的标准化流程,并评估假体植入的精确性和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名患有终末期TMJ疾病需要接受全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获取患者的颅颌面CT数据,导入Mimics 18.0软件中设计个性化假体及数字化导板。分别利用3D打印、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pot welding,FSW)和计算机辅助加工(computer-aided manufacture,CAM)制造并加工假体的不同组件。术后对假体植入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进行详细评估。结果·在数字化导板和虚拟手术计划(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VSP)的指导下,所有假体在手术过程中稳定就位并固定。术前术后的拟合结果显示,假体术后位置与术前设计吻合良好,全假体系统的平均偏差为0.417 mm(范围:0.279~0.561 mm)。所有患者术后均表现出良好的面部对称性,疼痛、功能和张口度等疗效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标准化流程的指导确保了国产个性化全TMJ假体临床应用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吴兴源,张国如,刘傥,周才盛[7](2019)在《后交叉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假体单侧膝关节置换:静脉注射与关节腔氨甲环酸并用可减少失血量及炎症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前已有大量文献证实,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围术期出血,但哪种氨甲环酸使用方式最具优势尚无统一观点,而且给予氨甲环酸后血液中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氨甲环酸给药方法对围术期失血量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90例,利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3组,每组30例,均进行后交叉韧带替代型骨水泥膝关节假体置换手术,A组术中静脉输注氨甲环酸止血,B组术中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止血,C组术中静脉输注与关节腔联合应用氨甲环酸止血。计算围术期患者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并记录输血患者数和输血量;术前及术后1,3,7 d,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前及术后1,3,7 d,测定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术后1周检查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6个月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情况。研究方案经海南省第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A、B组围术期总失血量高于C组(P<0.05);3组隐性失血量及输血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②术前及术后1,3,7 d,3组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③术后1,3 d,各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术前(P <0.05),3组间两指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术后7 d,各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基本下降至术前水平,3组间两指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④术后1周双下肢血管超声显示3组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6个月,3组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病例;⑤结果表明与单独静脉注射及关节腔应用相比,二者联合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总出血量,并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不同氨甲环酸使用方式对炎症反应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6期)
李程,Andrej,Trampuz[8](2019)在《关节穿刺在假体周围感染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是临床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关节穿刺检查是术前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常用方法,由于关节穿刺方便操作和容易普及,近年来很多与关节液相关的检查逐步应用于临床诊断假体周围感染,但是很多方法仍存在争议。目的:综述国内、外有关假体周围感染穿刺液检查诊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近10年(2008年至2018年)期间PubMed、Web of Science、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与关节穿刺液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periprostheticjointinfection,prostheticjoint infection,synovial fluid,joint puncture,articular puncture";中文检索词"假体周围感染,人工关节感染,关节液,关节穿刺"。共检索到584篇文献,通过阅读文献题目、摘要以及全文后,52篇文章纳入研究。结果与结论:①术前关节穿刺检查是诊断假体周围感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②目前还没有能够单独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关节穿刺检查方法,把一些检查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③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比传统的穿刺方法以及透视下穿刺更有优势;④虽然一些新的诊断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传统的血培养检查以及白细胞计数仍然是诊断假体周围感染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6期)
黄金承,王振,赵永强,强硕,金毅[9](2019)在《血清D-二聚体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其中初次置换组33例,PJI分期翻修24例,无菌松动翻修术组23例。比较叁组患者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D-二聚体等数据。[结果]叁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I患者血清CRP、ESR水平显着高于初次关节置换及无菌性松动患者(P<0.05),PJI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显着高于初次置换者(P<0.05),但与无菌性松动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以D-二聚体>0.85μg/L为PJI诊断标准时,血清CRP、ESR、D-二聚体诊断PJI的敏感性、特异性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以D-二聚体>0.5μg/L为PJI诊断标准时,D-二聚体诊断PJI的敏感性与CRP及ESR类似(P>0.05),但特异性差于CRP及ES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RP、ESR相比,血清D-二聚体在PJI诊断中无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姚玲,李川,李军[10](2019)在《基于人工关节假体设计的掌指关节解剖及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测掌指关节结构以及掌指关节关节面形态,测量掌骨及近节指骨髓腔数据,为人工掌指关节的形态和假体尺寸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3只成人新鲜冰冻手标本,解剖掌指关节,测量掌指关节、掌骨以及近节指骨髓腔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掌指关节静态稳定性主要由关节囊、掌板、侧副韧带及副侧副韧带维持。第1掌骨头冠状径大于失状径,第2~5指掌骨头失状径(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关节假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发展至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已在临床解决了许多终末期的关节疾患。研究表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患者,其假体周围处于高骨更新状态。因此骨-假体界面的早期整合对于阻止磨屑颗粒和细胞因子的迁移至关重要,而限制人工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磨屑颗粒诱导的假体无菌性松动。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尝试使用107个UHMWPE颗粒快速建立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兔动物模型,以便为进一步探讨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机制及防治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我们用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动物的左侧胫骨髓腔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假体。在实验组中,分别于假体表面和膝关节腔内植入0.5×10~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颗粒。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的关节内压力更高、骨组织形态学参数更差、假体生物力学固定强度更低,同时,促炎细胞因子和骨更新标志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我们使用很少的UHMWPE颗粒成功快速地建立了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兔动物模型,从而为今后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节假体论文参考文献
[1].卜鹏飞,李川,李军,朱敏.踝关节假体发展及临床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2].牛舜,龙华,李永伟,赵振,马保安.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动物模型的快速建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3].曹红梅,陈文森,刘云,张永祥,李占结.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回顾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4].陈仁德,李勇军,李向平,陈婧,张莎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
[5].余进龙,杨闯,朱崇尊,沈灏.关节假体多重感染对金葡菌致病特性的影响[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6].陈旭卓,毛懿,郑吉驷,姜闻博,张善勇.国产个性化金属高分子一体式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的临床初步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7].吴兴源,张国如,刘傥,周才盛.后交叉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假体单侧膝关节置换:静脉注射与关节腔氨甲环酸并用可减少失血量及炎症反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8].李程,Andrej,Trampuz.关节穿刺在假体周围感染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与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9].黄金承,王振,赵永强,强硕,金毅.血清D-二聚体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10].姚玲,李川,李军.基于人工关节假体设计的掌指关节解剖及数据分析[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