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对策

鲍淑君(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ICU3211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279-01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有研究[1]报道,ICU患者DVT的发病率为31%,远高于普通人群。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可发生在下肢近端和远端,下肢近端DVT是肺血栓栓塞症栓子的主要来源。分析我科自2012年6月以来,共收治重症患者150例,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预防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50例综合ICU卧床患者,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60-85岁,平均71岁。

2结果

除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转外科治疗,另外,2例患者出现腓肠肌肌支血栓,经药物、机械干预、康复训练等措施症状改善,其余未出现明显不适。无一例发生肺栓塞。

3预防措施

3.1ICU全体医生护士树立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意识

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学习DVT预防指南[2],充实护理教育内容,加强在职护士的培训是推动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的技术保证。

3.2加强清醒患者对DVT的预防意识

由于各种原因,患者缺乏对DVT的相关认识:病后卧床不敢动,怕影响疾病预后;或限制在床上;或因带有各种导管、引流管、尿管以及静脉输液,怕受到牵拉,静止不动,殊不知这些正是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对清醒患者进行关于DVT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对DVT的预防意识。

3.3加强肢体活动

护理中应指导患者尽早主动或被动运动,昏迷者应抬高下肢,给予肢体被动按摩,特别是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按摩,防止血液滞留,尽量避免膝下垫软枕,过度屈髋,影响下肢回流。手术后患者,鼓励术后尽早进行下肢功能锻炼。

3.4保持大便通畅

大便干结,用力排便时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因而对于ICU长期卧床的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腹胀时应及早通便治疗,给予生大黄口服或灌肠,或使用开塞露塞肛。

3.5加强观察

仔细查看ICU患者下肢周径[3],进行腓肠肌压痛试验,观察患者肤色,皮温、感觉、肿胀程度、浅静脉充盈情况,以便及找发现下肢DVT。

3.6避免静脉壁的损伤

ICU患者由于下肢静脉回流缓慢,静脉应用的各种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长期留置穿刺管,容易损伤静脉内膜,促使血栓形成。有研究[4]报道股静脉置管较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DVT的发射率明显增加,因此,建议ICU患者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对静脉导管严格护理,正压封管防止血液返流、肝素封管、合理安排输入液体的顺序和速度有利与预防血栓的形成。避免在下肢留置静脉针,留置针不能超过3天,输注刺激性强的液体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外渗等情况,如穿刺处静脉发生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等情况,应立即拔去留置针,抬高患肢,并用50%硫酸镁湿敷。

3.7防止血液高凝状态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处于高凝状态,如抽血时有无血液过快凝集现象等,对可疑患者及时报告医生。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并加强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3.8机械预防的护理

机械预防方法诣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我科对于无机械预防禁忌症的患者均使用间歇充气加压泵(IPC)[5],每日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次,压力调节至40mmHg,每次30分钟。此设备可显著提高静脉血流速度和流量,增加血管壁剪切力,有效改善血流淤滞;周期性加减压作用产生的搏动性血流可通过远端肢体深静脉系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凝血因子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防止血栓的形成。

综上所述,ICU患者为DVT的高发人群,存在着多个危险因素并存,护理人员在预防DVT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主动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ICU患者中DVT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席淑华,周立.加强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1,j6(ff):846.

[2]马晓春,ICU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年第10期.

[3]冯慧霞.综合康复护理对截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护理研究.2007.21(4B):986.

[4]赵艳霞.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进展及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6期.

王惠玲,王朝霞,王莉.锁骨下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临床应用优缺点的比较[T].中国临床研究.2010年08期.

[5]董咏梅,张若,陈聪.间歇充气装置辅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06期.

标签:;  ;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