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串行干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电离辐射,单粒子效应(SEE),高速串行接口(SerDes),驱动器
串行干扰论文文献综述
邹家轩,于宗光,曹晓斌,袁霄[1](2019)在《一种抗电离干扰的高速串行驱动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业界高速串行接口(SerDes)发射级的驱动器在电离干扰条件下受到单粒子效应(SEE)干扰导致传输出错的问题,分析了经典高速SerDes驱动器结构受SEE干扰的机理,提出了一种采用密勒补偿的互补电流源全差分驱动电路结构,能够显着抑制单粒子效应在驱动器敏感节点上引起的扰动,改善高速SerDes抗SEE干扰的能力。基于所提出的驱动器结构设计了一款3.125 Gbit/s的高速SerDes收发器,并在130 nm部分耗尽型(PD)绝缘体上硅(SOI)CMOS工艺下完成了流片。在SEE的干扰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显示,该驱动器的单粒子瞬态能量阈值显着高于经典结构驱动器,达到21.9 MeV·cm~2·mg~(-1),可应用于星载计算机高速数据传输。(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赵海军,黄平,贺春林,蒲斌,崔梦天[2](2019)在《基于多级串行干扰和并行干扰消除的多用户检测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采用能够进行多用户检测的先进基站接收机来提高宽带码分多址上行链路中IP电话的容量和覆盖,该文提出了采用多级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或并行干扰消除检测器作为MUD的实现.在检测另一个用户信号之前,SIC或PIC从接收信号中消除来自于接收信号的许多临时检测到的用户信号,临时检测的用户信号可以基于解调数据或解码数据和基于硬判决值或软判决值再生;为了避免联合检测的复杂性,提出了采用时分复用将用户组及时分离,以便MUD能够集中在少量重迭信号上.基于一个2级SIC或PIC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每个TTI有5个活跃VoIP用户时,对于实现10%的BLER,每个用户所需功率可以减少高达3dB,当有更多的活跃用户时,通过MUD所能实现的功率减少更多,这意味着系统具有了更高的容量、更好的覆盖,并提高了VoIP用户的通话时间.(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万应虎,赵国奎,杨明川[3](2019)在《基于列范数排序的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串行干扰消除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掀起星座"热潮",多家传统或新兴卫星运营商致力于打造全球多波束卫星星座,为全球提供高速宽带服务。多波束卫星采用多波束技术覆盖用户区域,并且采用激进的频率复用策略甚至是全频率复用,所有可以提升系统的容量,但与此同时相邻波束覆盖的不同用户之间存在很严重的同频干扰问题。本文考虑在经典串行干扰消除算法基础上,从接收信号排序及用户分组两个方面提出优化算法,对波束间的干扰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在误比特率指标上,改进算法性能都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3-07)
张天,李莉,胡贵军[4](2019)在《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模分复用系统解复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模式相关损耗(MDL)较大时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无法有效实现模分复用系统(MDM)解复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行干扰消除(SIC)的MMSE解复用方法,以实现近似最大似然(ML)检测的性能。该方法通过消除大功率信号对其他各路信号的干扰达到补偿MDL的目的,再利用MMSE算法恢复源信号。对6×6的MDM系统进行了解复用,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MMSE算法,所提方法在不同耦合强度、有/无MDL下都能有效改善系统性能,且计算复杂度与MMSE算法的近似相同。当光纤传输距离为1200 km、差分模群时延(DMGD)为9 ps/km、耦合强度为-5 dB时,相较于MMSE算法,SIC-MMSE算法的光信噪比改善了3 dB。(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3期)
孙佩,袁伟娜,程华[5](2019)在《一种新的基于异步NOMA的串行干扰消除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5G关键候选技术之一的非正交多址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NOMA)采用功率域复用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频率利用率。在已有的关于NOMA系统的讨论中,大多默认迭加信号是完全同步的,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用户位置以及状态的不同,迭加信号无法完全同步。针对不同用户信息迭加传输中存在的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串行干扰消除算法。首先通过异步采样的方式对迭加信号进行采样处理,得到一个具有结构性的输出数据;然后利用每一个符号前后重迭部分的关系,在接收端采用一种新的串行干扰消除方式重构符号。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以增加复杂度为代价,获得了可以使得干扰信号消除得更干净的优异性能。这种结构使得任意时刻的信道估计错误都会导致误差扩张效应,因此对信道估计的准确性要求更加严格,故采用标量卡尔曼滤波动态估计信道状态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个信道的误码性能。(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高宇[6](2018)在《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矿井机车调度方案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产行业是关系世界各国经济命脉的支柱行业,同时亦是一个高危行业。井下运输的主要方式是采用矿井轨道机车进行运输,然而由于井下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运输事故频发。若要提升井下运输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能实时获取并处理井下机车的交互信息。而井下机车移动性的特点使得它与轨旁接入点需要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近年来,干扰管理作为提升无线网络性能的新手段,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干扰管理通过一些技术对干扰信号进行有效管理和优化,使得这些信息不再互相干扰,从而极大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吞吐量。井下机车的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机车的工作是可以安排调度的,并且它的通信发射功率是可以控制的。现有基于干扰管理的研究较少考虑上述这些特征,因此可以建立合适的面向井下的干扰管理无线网络通信模型,联合设计相关的优化方案。本论文研究并设计一种基于干扰管理的矿井机车调度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井下机车单轨直道网络进行建模,然后基于串行干扰消除技术(SIC)重新建立了一个基于干扰管理的分时网络模型,接着提出SIC集合和最大SIC集合的概念,并设计了一个定功率最大SIC集合算法,得到一个最优时间片划分方案,进而求解上述模型。(2)针对井下机车在双轨直道网络上对开这一情景进行建模,由于使用了功率控制,机车通信时发射功率可以自由调节。因此,首先结合SIC原理确定了机车最佳发射功率,然后通过设计基于动态功率调度的最大SIC集合算法获得时间片划分方案,进而求解该模型。(3)利用MATLAB和Lindo进行仿真,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不同机车数量和不同网络实例下的平均改良率,确定本论文中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显示,改良率为15%~50%。(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孙亚雄,李元柳,张元雨,朱宇霞[7](2016)在《LTE-A上行链路中的串行干扰消除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介绍LTE-A上行链路中串行干扰消除算法的实现方式。根据串行干扰消除算法容易引起误差传播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干扰消除算法,该方法利用译码反馈信息代替硬判决反馈信息,逐层去除干扰,对每层重构新的数据流进行检测,以降低层间的误差传播。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后的串行干扰消除算法比原始的串行干扰消除方法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6年07期)
胡松华[8](2016)在《无线网络串行干扰消除功率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系统的高带宽和多用户是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但随着带宽的提高和用户的增加,无线信道固有的资源有限和信道衰落势必会导致用户之间干扰的加剧,限制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多用户检测技术。近年来,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侧重于其非线性实现方法,包括串行干扰消除、并行干扰消除和迫零判决反馈。其中串行干扰消除由于算法复杂度低、易于实现成为研究的重点。该算法使用迭代方式解出接收的多路混合信号,每一次迭代过程中,在含有多路信号和噪声的混合信号里减去解出的最强一路信号,然后从余下的信号中再选择次强的信号进行循环检测,直到信噪比小于等于给定阈值,检测过程结束。该方法在频谱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可有效增大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吞吐量和用户容量,而串行干扰消除实现的前提是各移动端到达基站的信号强度满足适当的比值范围,这就需要对各移动端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本文针对多移动端单基站CDMA系统的上行传输,以各路信号在基站的信噪比最优为目标,提出了串行干扰消除基于迭代、基于模糊逻辑和基于博弈论的叁种功率控制方法。仿真数据表明,本文提出的功率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吞吐量和用户容量。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基于信噪比的功率控制模型,为后续研究串行干扰消除的功率控制方法奠定基础。考虑了循环检测过程中信号不完全消除的情况,引入了不完全消除参数,研究了该参数在功率控制模型下与总发射功率减少量的关系,并分析了功率控制误差对信号解码的影响,定义了功率控制误差容限。仿真结果表明各移动端在基站的信号强度按照解码所需形成最佳梯度后,不完全消除参数取最小值与取最大值相比,可大大减少总发射功率。(2)提出了串行干扰消除基于迭代的功率控制方法。考虑了信号消除不完全的情况,建立了迭代功率控制数学表达式,证明了迭代控制可行解的存在,分析了迭代功率控制方法的收敛性与不完全消除参数的关系,研究了变步长迭代功率控制对收敛性的影响,并与已有的叁种经典功率控制方法进行对比。静态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功率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3)提出了串行干扰消除基于模糊逻辑的功率控制方法。推导了移动端节点发射功率选择范围,设计了模糊逻辑功率控制的输入参数,分析了该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了实现该功率控制方法的算法流程,并将该方法与已有的叁种经典功率控制方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复杂度小,具有较好性能,可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4)提出了串行干扰消除基于博弈论的功率控制方法。建立了移动端发射功率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串行干扰消除功率控制的非合作博弈效用函数,证明了纳什均衡的存在,给出了博弈论功率控制算法流程,并与已有的叁种经典功率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大幅度提高网络吞吐量。(5)对所提出的叁种功率控制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本文对所提出串行干扰消除的叁种功率控制方法不仅与已有的经典功率控制方法进行比较,体现本文的研究价值,而且也在它们之间进行了比较。根据叁种功率控制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实现难度和功率控制效果的不同,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5-01)
胡松华,张建军,陆阳,刘斌,韩江洪[9](2015)在《基于博弈论功率控制的串行干扰消除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网络实现串行干扰消除算法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在采用串行干扰消除算法的无线网络系统中,如何控制节点间传输功率使系统效用最大化是一个NP-Hard难题。针对此问题提出非合作博弈算法来解决节点间的传输功率控制,提出了串行干扰消除算法功率控制的非合作博弈,证明了纳什均衡,所提算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无线网络吞吐量,仿真实验证实了分析结果并展示了算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郭一鸣,彭华,张冬玲,杨勇[10](2015)在《联合串行干扰抵消与因子图的单通道混合信号盲分离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复杂编码方式下单通道同频混合信号盲分离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串行干扰抵消(SIC)与因子图的迭代分离算法。首先由传输信道参数来重构发送信道,然后根据重构信道进行SIC解调,获得解调信号软信息传递给译码模块,将译码增益反馈回SIC解调模块,利用迭代处理来实现分离。重点研究了解调与译码间信息迭代交互过程,以及2路信号分量的信道参数差异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得到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以及信道参数差异性增加,算法分离性能将得到提升的结论。仿真实验表明,在LDPC编译码环境下,QPSK调制混合信号经2次迭代处理,分离性能较M-PSP算法提升2dB以上。(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串行干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采用能够进行多用户检测的先进基站接收机来提高宽带码分多址上行链路中IP电话的容量和覆盖,该文提出了采用多级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或并行干扰消除检测器作为MUD的实现.在检测另一个用户信号之前,SIC或PIC从接收信号中消除来自于接收信号的许多临时检测到的用户信号,临时检测的用户信号可以基于解调数据或解码数据和基于硬判决值或软判决值再生;为了避免联合检测的复杂性,提出了采用时分复用将用户组及时分离,以便MUD能够集中在少量重迭信号上.基于一个2级SIC或PIC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每个TTI有5个活跃VoIP用户时,对于实现10%的BLER,每个用户所需功率可以减少高达3dB,当有更多的活跃用户时,通过MUD所能实现的功率减少更多,这意味着系统具有了更高的容量、更好的覆盖,并提高了VoIP用户的通话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串行干扰论文参考文献
[1].邹家轩,于宗光,曹晓斌,袁霄.一种抗电离干扰的高速串行驱动器[J].半导体技术.2019
[2].赵海军,黄平,贺春林,蒲斌,崔梦天.基于多级串行干扰和并行干扰消除的多用户检测器设计[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
[3].万应虎,赵国奎,杨明川.基于列范数排序的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串行干扰消除算法[C].第十五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张天,李莉,胡贵军.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模分复用系统解复用[J].中国激光.2019
[5].孙佩,袁伟娜,程华.一种新的基于异步NOMA的串行干扰消除算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高宇.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矿井机车调度方案研究与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8
[7].孙亚雄,李元柳,张元雨,朱宇霞.LTE-A上行链路中的串行干扰消除检测算法研究[J].信息技术.2016
[8].胡松华.无线网络串行干扰消除功率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9].胡松华,张建军,陆阳,刘斌,韩江洪.基于博弈论功率控制的串行干扰消除算法[J].通信学报.2015
[10].郭一鸣,彭华,张冬玲,杨勇.联合串行干扰抵消与因子图的单通道混合信号盲分离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
标签:抗电离辐射; 单粒子效应(SEE); 高速串行接口(SerDes); 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