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友爱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幼儿,问题儿童,友爱教育
友爱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高玉娟[1](2019)在《探讨幼儿园教师对问题儿童的友爱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幼儿教育中,问题儿童的存在,很大一方面原因是来自于家庭因素,因此,教师在面对问题儿童时,以友爱教育为主来开展教育活动,无论是对幼儿的现阶段学习还是对幼儿的日后成长,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围绕幼儿园教师对问题儿童的友爱教育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可以为实际的幼儿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以此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34期)
葛东成[2](2019)在《初中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以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学校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已成为很多学校探究的方向。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中学依托学校多年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实际,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志愿活动设计、志愿课程建设、活动制度管理、志愿活动评价等方面不断摸索、不断优化,形成完善的操作系统。实现了校内外教育的融合,丰富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和手段。学校志愿服务活动要明确志愿活动的育人目标;设计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促进活动课程常态化推进;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实现校内外德育一体化实施。(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20期)
李菲[3](2018)在《教育世界中友爱伦理的培育与校园欺凌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欺凌是青少年同辈群体关系失序的表现。导致校园欺凌的原因很多,其中欺凌者的道德缺失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致因。欺凌者通常持有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价值观,是非观念淡薄,情感冷漠。友爱是重要的人际交往伦理,它以善意为起点,以共同生活为路径,以平等为基本原则,内含了人的是非观、他者意识和包容品质。这对于防治校园欺凌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教育世界中友爱伦理的培育,应该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德育对策。(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刘学坤[4](2017)在《爱情与青年的公民友爱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爱情是生理现象与社会现象的结合,爱情滋养心灵和智慧、培养追求美德的倾向。爱情中的善意会迁移到非爱情生活情景中去并产生友爱效果。主体的爱情生活体验从自我为中心的、非理性、激情高亢的情感状态,到具有理性化的爱情认知是人成为道德成熟的成年公民的基本锻炼过程。从历史的维度看,爱情对象的选择从以门第、声望和社会地位等社会资本为依据,到转向基于双方爱好、兴趣等个性化的特征和主体性品质,体现了爱情对人的解放性潜质。爱情生活是互为良师的生活化的教育,爱情具有友谊之根,它还是政治的重要起点,爱情之中包含的体谅、信任和团结的价值和德性实践要求都是基本的公民美德。青年的爱情教育不能仅依靠社会学习,它应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爱情观教育是建构青年道德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本文来源于《青少年学刊》期刊2017年02期)
谢冰[5](2017)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友爱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友爱是一种德性,是个体获得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友爱包含着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广泛交往与情感态度。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家庭教育中友爱教育的缺失,导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友爱的品质。本文以友爱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把友爱教育贯穿于整个家庭道德教育中,旨在使儿童养成友爱的习惯,提高儿童的道德品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在家庭中儿童的友爱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阐述、梳理友爱的定义与范畴,对友爱做一个伦理学的基础性界定,明晰友爱的性质,在论述的过程中发掘友爱的德育功能,然后又分析概括了友爱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紧接着又梳理了中西方友爱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友爱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并通过列举中西方的代表人物,解读友爱思想发展的历史线索。然后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当前家庭道德教育中友爱教育的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家庭道德教育中友爱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对策,主要包括:培养儿童养成自爱的习惯、培养儿童主动去爱的能力、建立平等相互的家庭友爱等,旨在将孩子教养成一个懂得自尊自爱、温和宽厚、孝顺有爱、富有同情心的友爱之人。(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04-01)
马楠楠[6](2016)在《从高教哲学探大学友爱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友爱作为对人类具有深刻影响的一种情感,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近年来频发的校园伤害事件反映了当今社会友爱的缺失,校园伤害事件触目惊心,友爱教育在大学中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分析高校友爱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友爱教育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高校应重视加强友爱教育,营造友好的校园氛围。通过大学的友爱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北企业》期刊2016年12期)
高雅[7](2016)在《从哲学角度看大学友爱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代表着人际交往由血缘、地域的相近性转向了以专业为基准的班级、宿舍的相近性,由此关于大学生交往问题的研究应用而生。再加上近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渐成热点,学生之间的友爱关系作为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也随之受到重视,要求大学友爱教育不断被细化、充实以满足发展要求。本文借鉴孔子的友爱论、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等理论,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友爱教育在大学校园内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对大学友爱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来源于《商业故事》期刊2016年21期)
斯序波[8](2016)在《小学生友爱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友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个体的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是个体获得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学生友爱品质的缺失,与我们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友爱教育的缺失有重要的关系。本文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友爱品质和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探讨小学生友爱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友爱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缺失的根源和小学生友爱教育的培养策略等。友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友爱品质。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与实践活动过程获得的生活能力和情感体验生活,对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小学生友爱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新时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友爱教育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小学生友爱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本研究探讨了友爱教育的理论基础,分别论述了交往实践理论、生活世界理论、情感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关怀理论对友爱教育的理论支持。第叁,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了目前小学生友爱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当前小学生友爱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针对友爱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对策,主要包括:培养个体健康向上的友爱观,提高友爱教育的认识水平;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友爱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帮助学生主动养成友爱品质;加强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等。(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王蔚[9](2016)在《教育的本源 心灵的润泽——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如何渗透友爱》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近年来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语文新课标改革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更是蒙上了一层紧张而又神秘的色彩,结合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我认为重要的不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有了多大的提升,重要的在于真正实践语文教学的本源,真正让语文学科在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真正给予学生的心灵带来洗礼,真正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层次。本文结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实际,阐述了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友爱。本文从叁个方面开展论述:构建合作模式,实现"友爱"载体;引导互助交流,串联"友爱"之心;鼓励相互关怀,渗透"友爱"之情。(本文来源于《文理导航(下旬)》期刊2016年02期)
李旭[10](2015)在《从情爱、友爱到家国天下之爱——关于青少年爱的价值观教育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是爱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从儒家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考虑其年龄的生理和心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爱的教育:戒之在色、求之以礼的婚恋观教育;敬业乐群、其争也君子的友爱观念教育;移孝作忠、慎终追远的爱国观念教育;天下为公、万物一体的世界公民观念教育。(本文来源于《青年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友爱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初中学校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已成为很多学校探究的方向。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中学依托学校多年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实际,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志愿活动设计、志愿课程建设、活动制度管理、志愿活动评价等方面不断摸索、不断优化,形成完善的操作系统。实现了校内外教育的融合,丰富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和手段。学校志愿服务活动要明确志愿活动的育人目标;设计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促进活动课程常态化推进;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实现校内外德育一体化实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友爱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高玉娟.探讨幼儿园教师对问题儿童的友爱教育[J].学周刊.2019
[2].葛东成.初中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以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为例[J].现代教学.2019
[3].李菲.教育世界中友爱伦理的培育与校园欺凌的防治[J].教育科学.2018
[4].刘学坤.爱情与青年的公民友爱教育[J].青少年学刊.2017
[5].谢冰.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友爱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7
[6].马楠楠.从高教哲学探大学友爱教育的重要性[J].河北企业.2016
[7].高雅.从哲学角度看大学友爱教育的重要性[J].商业故事.2016
[8].斯序波.小学生友爱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9].王蔚.教育的本源心灵的润泽——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如何渗透友爱[J].文理导航(下旬).2016
[10].李旭.从情爱、友爱到家国天下之爱——关于青少年爱的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青年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