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火箭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载火箭,参展面积,业务进展,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平台,风云四号,六号,气象卫星,国家航天局,低轨
火箭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宗文[1](2018)在《航天科技集团亮相第六十九届国际宇航大会取得丰硕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10月1日~5日,第六十九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德国不来梅召开。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率团参加了此次盛会,集团公司参会期间取得丰硕成果。此次中国航天展团展位360平方米,为近年参展面积最(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8-10-10)
何飞毅[2](2018)在《重型运载火箭模型参考自适应增广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太空探测的深入,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已成为我国太空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重型运载火箭由于质量、推力和长细比大,结构质量较低,且采用多发动机联合摆动,箭体在飞行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弹性振动特性,同时复杂的外部环境干扰、参数不确定性使传统增益定序PD控制难以达到控制精度要求。本文对重型运载火箭模型参考自适应增广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通过该方法提高传统增益定序PD控制对飞行环境的适应性。本文首先对自适应增广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包括自适应增益调整、干扰补偿控制、主动减载控制和控制分配技术的发展。然后对重型运载火箭的运动特性和受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重型运载火箭刚体-弹性耦合数学模型、弹性振动模型和控制模型。根据重型运载火箭弹性振动频率的变化特点,基于粒子群优化(PSO)方法设计了校正网络,并提出了校正网络按飞行时段切换的弹性振动抑制方法。设计了自适应增益调整算法提高增益定序PD控制器应对大干扰、不确定性和弹性振动频率突变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增益调整算法对标称控制器的性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针对控制增益下降导致的姿态控制误差较大的问题,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了干扰补偿控制结构;针对低结构质量的箭体经过大动压区时结构载荷过大的问题,基于Lyapunov定理设计了主动减载控制结构;针对多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控制分配问题,基于链式递增算法设计了控制分配结构。最后对重型运载火箭一级助推段的姿态控制进行了非线性仿真,通过将模型参考自适应增广控制与传统增益定序PD控制进行对比,验证了以下内容:(1)自适应增益调整算法能够通过改变控制增益抑制大干扰、不确定性和弹性振动频率突变的影响;(2)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干扰补偿控制能够减小因增益下降导致的姿态角误差;(3)基于Lyapunov定理的主动减载控制能够降低箭体结构在大动压区受到的载荷;(4)链式递增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多推力矢量发动机控制的力矩分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璐璐,文武,赵英奎[3](2017)在《退耦合火箭模型对聚变靶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火箭模型通过调节内爆参数,优化火箭效率或者内爆动能,从而给出零维设计。内爆参数一经确定,模型可以唯一地确定聚变靶丸半径、厚度、内爆速度、火箭效率及负载质量比等参数。因此传统火箭模型一般只能针对一个设计指标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发展的退耦合火箭模型可以给出同时满足两个指标的零维设计(如聚变靶的半径和负载质量比),并利用数值模拟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7-07-26)
金亚云,康徐红,程洋,顾燕,赵玉凤[4](2016)在《火箭模型头部薄壁椭圆件的加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零件内外轮廓含有椭圆形且壁比较薄的特点,对零件的结构、技术要求及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案,编写了含有宏指令的加工程序。解决了薄壁椭圆件难加工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18期)
陈欢庆[5](2016)在《水火箭模型的设计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目的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趣味性较强的教科玩具。通过制作水火箭模型,我们可以直观了解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以及火箭、导弹等的飞行原理,理解与应用牛顿力学原理的基本科学知识。(本文来源于《科学24小时》期刊2016年06期)
刘成于[6](2015)在《从小车抛球到火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一个常见的动量模型——小车抛球入手,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种不同方法,纠正了大家因想当然的猜测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强调了定量计算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拓展,从有限到无限,从求和到积分,研究了火箭发射模型,实现了动量问题的质的演变.(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师》期刊2015年11期)
李强[7](2015)在《基于火箭模型的第叁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方物流企业要实现持续成长、不断提升竞争力,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是关键,因此持续服务创新体系如何有效的运行成为第叁方物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第叁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运行的因素,构建了火箭模型来诠释第叁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并对第叁方物流企业以后如何更好地保持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运行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本文来源于《电子商务》期刊2015年01期)
潘锡杨,李建清[8](2014)在《区域协同创新的“火箭模型”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提出了区域协同创新的"火箭"结构模型,主要包括由地方政府和终端用户构成的"制导系统",由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箭体结构",以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为代表的"推进系统"3个部分,其目的在于整合区域内分散的创新资源,实现"知识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之间无缝对接。最后,通过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案例,研究了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4年15期)
倪国栋,孔鹏,王建平,王文顺[9](2013)在《基于“火箭”模型的代建单位学习型组织创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单位当前亟待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来提高其项目管理水平。在分析研究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特征基础上,通过综合借鉴"五项修炼"和"组织学习鱼"两种学习型组织创建模型,提出了代建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火箭"模型,并讨论了代建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四个要素,包括:实施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战略,持续开展五项修炼活动,制定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本文来源于《项目管理技术》期刊2013年08期)
,刘垠[10](2009)在《中国科技馆再添新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刘垠报道 中国科技馆2009年首添新丁,“嫦娥一号卫星”和“长征叁号甲运载火箭”模型日前正式落户于此。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国防科工局副局长黄强,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栾恩杰,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中(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报》期刊2009-01-06)
火箭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太空探测的深入,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已成为我国太空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重型运载火箭由于质量、推力和长细比大,结构质量较低,且采用多发动机联合摆动,箭体在飞行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弹性振动特性,同时复杂的外部环境干扰、参数不确定性使传统增益定序PD控制难以达到控制精度要求。本文对重型运载火箭模型参考自适应增广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通过该方法提高传统增益定序PD控制对飞行环境的适应性。本文首先对自适应增广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包括自适应增益调整、干扰补偿控制、主动减载控制和控制分配技术的发展。然后对重型运载火箭的运动特性和受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重型运载火箭刚体-弹性耦合数学模型、弹性振动模型和控制模型。根据重型运载火箭弹性振动频率的变化特点,基于粒子群优化(PSO)方法设计了校正网络,并提出了校正网络按飞行时段切换的弹性振动抑制方法。设计了自适应增益调整算法提高增益定序PD控制器应对大干扰、不确定性和弹性振动频率突变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增益调整算法对标称控制器的性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针对控制增益下降导致的姿态控制误差较大的问题,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了干扰补偿控制结构;针对低结构质量的箭体经过大动压区时结构载荷过大的问题,基于Lyapunov定理设计了主动减载控制结构;针对多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控制分配问题,基于链式递增算法设计了控制分配结构。最后对重型运载火箭一级助推段的姿态控制进行了非线性仿真,通过将模型参考自适应增广控制与传统增益定序PD控制进行对比,验证了以下内容:(1)自适应增益调整算法能够通过改变控制增益抑制大干扰、不确定性和弹性振动频率突变的影响;(2)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干扰补偿控制能够减小因增益下降导致的姿态角误差;(3)基于Lyapunov定理的主动减载控制能够降低箭体结构在大动压区受到的载荷;(4)链式递增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多推力矢量发动机控制的力矩分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火箭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宗文.航天科技集团亮相第六十九届国际宇航大会取得丰硕成果[N].中国航天报.2018
[2].何飞毅.重型运载火箭模型参考自适应增广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3].李璐璐,文武,赵英奎.退耦合火箭模型对聚变靶的设计[C].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2017
[4].金亚云,康徐红,程洋,顾燕,赵玉凤.火箭模型头部薄壁椭圆件的加工[J].科技视界.2016
[5].陈欢庆.水火箭模型的设计制作[J].科学24小时.2016
[6].刘成于.从小车抛球到火箭模型[J].物理教师.2015
[7].李强.基于火箭模型的第叁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电子商务.2015
[8].潘锡杨,李建清.区域协同创新的“火箭模型”及其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
[9].倪国栋,孔鹏,王建平,王文顺.基于“火箭”模型的代建单位学习型组织创建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3
[10].,刘垠.中国科技馆再添新丁[N].大众科技报.2009
标签:运载火箭; 参展面积; 业务进展; 中国宇航学会; 卫星平台; 风云四号; 六号; 气象卫星; 国家航天局; 低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