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协同设计与验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CD,OPC,概念设计,虚拟验证
协同设计与验证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杰,戴春祥,秦荣康,熊雪平[1](2018)在《基于NX MCD的机电概念设计与虚拟验证协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echatronics Concept Design是西门子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UG NX嵌入的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模块。提出一种基于MCD的并行概念设计理念,运用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通讯技术作为实时虚拟验证的实现手段,并用某数控机床的概念设计过程作为实例验证,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8年07期)
尹凯,范辉,张玮瑛[2](2017)在《示范快堆数字化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设计验证平台及主系统协同控制项目》一文中研究指出示范快堆数字化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设计验证平台、主系统协调控制项目得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高度重视、有效组织,并与浙江中控密切配合,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数字化保护系统设计验证平台工作取得如下进展和成绩:1)完成数字化保护系统样机出厂验收;2)完成数字化保护系统仪控实验大厅装修以及设备安装和现场测试;3)完成基本算法程序的建立以及数据采集和模拟装置的测试,定期试验(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17年00期)
夏卫政[3](2018)在《无人机协同跟踪地面目标制导律设计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地面目标的自动跟踪是无人机的重要应用之一,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以固定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运用微分几何理论,分别设计了无人机过顶跟踪和定距跟踪的制导律,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Leader-Follower编队模式的多无人机协同跟踪制导律。本文研究的前提是无人机内回路控制系统已经设计完成且能很好的响应外回路的制导指令,同时存在一个地面目标运动状态指示系统(GMTI)用于实时获取地面目标的位置、航向、速度等状态信息。首先,本文对过顶跟踪和定距跟踪分别进行了分析和建模。采用二维运动学模型并结合微分几何曲线理论中的Frenet-Serret(弗雷涅-塞雷)标架分别搭建了无人机过顶跟踪和定距跟踪3DOF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无人机过顶跟踪和定距跟踪制导律并完成了稳定性分析,且分别针对静止、匀速直线和变速变向的地面目标进行了Matlab/Simulink下的仿真验证;最后,将两种跟踪模式的制导律在形式上进行了统一,以适用于不同的跟踪对象。其次,在单机跟踪制导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多架无人机协同定距跟踪地面目标的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Leader-Follower编队的无人机协同跟踪制导律,采用使得Follower无人机的速度和航向逐渐趋近于Leader无人机的速度和航向的协同跟踪策略,解决了传统定距跟踪模式对地面目标速度范围的限制问题;最后依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制导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进行了Matlab/Simulink下的仿真验证。最后,在实验室现有样例无人机单机实时仿真验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了适用于多架无人机协同控制的遥控遥测软件、二维航迹显示软件,并对飞行控制软件和六自由度模型软件及仿真控制平台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升级。基于上述软件构建了多无人机协同跟踪地面目标制导律的仿真验证环境,验证了所设计的协同跟踪制导律在无人机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实时仿真条件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郭映泽[4](2017)在《基于人脸验证的协同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市场上已有相互独立的云考勤系统和企业工作管理软件在应用,但其各自均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考勤系统仍需固定的考勤机进行考勤且功能单一,而企业管理软件考勤功能简单可靠性低等等。本项目将传统考勤系统与企业协同管理功能相结合,完成了基于人脸验证的协同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既实现了通过手机、电脑摄像头拍照即可进行人脸验证考勤的功能,又兼具工作汇报、任务分配等一系列协同管理的功能。考勤功能应用最新人脸验证算法提高考勤真实性,而且满足了外出考勤需求,各协同管理等功能又可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减少管理时间成本,是人脸身份验证以及企业协同管理的较为完善的同步应用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人脸验证的协同管理平台的概念,进而在其基础上对整个平台的组成、涉及到的技术和概念、目前发展状况和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基于人脸验证的协同管理平台做了详细的需求分析,从实际的需求出发,设计了整体的开发系统框架和功能架构,制定了开发方向;同时给出了基于人脸验证的协同管理平台服务器端与网页平台的详细设计与实现方案,并参照上述设计,最终使用Java、HTML、CSS、JavaScript、SQL等语言编程实现了基本功能。(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11-08)
雷书宾[5](2017)在《微米SiC_p与纳米TiC_p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设计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工况条件极为苛刻,活塞材料因此需要优异的综合性能。为了提高现有铝硅活塞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与实验结合的方法,通过改变不同第二相(初生硅、共晶硅、富铜镍相)尺寸与不同微纳米相(碳化硅、碳化钛)对合金进行强化,得到了第二相与微纳米相对合金应力应变场及屈服强度的影响规律。在这个过程中,采集光学金相(OM)以获取铝硅活塞合金的显微组织,并以此进行叁维重构,探究活塞合金中第二相的分布与空间结构。使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复合材料的界面以及显微结构。通过拉伸实验与纳米压痕实验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建立第二相、微纳米相的叁维数字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代表性体积元模型(RVE)。采用有限元法探究第二相尺寸以及复合材料中的颗粒含量、尺寸、界面结合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并实验验证。结果表明:(1)叁维重构结果表明初生硅的空间形貌为多面块体,共晶硅则为长条状,所有硅相总体积含量约为12.59%,并且活塞合金中大部分的初生硅与共晶硅相连。铝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呈复杂的丝网状,相对孤立地分布在活塞合金中,连通性较低,其总体积含量约为3.43%。富铁相的空间形貌为不规则的块体,在合金中孤立地分布,含量较少。(2)有限元结果表明初生硅的块体尖角处易引起应力集中,随着初生硅的尺寸的变小,尖角处的应力下降,合金强度提高,基体塑性变差。共晶硅为合金屈服强度的主要贡献者,随着尺寸的减小合金的强度提高最为明显。富铜镍相相对较高的弹性模量使得它在合金体系中成为主要应力承担者,丝网状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合金体系的强化。随着尺寸的减小对合金的性能贡献越大,但富铜镍相在合金中的含量较低,它的力学强化作用在宏观屈服强度上体现不明显。(3)在纳米Ti Cp/Al复合材料中,TiC对基体有细晶强化作用,强化贡献使用Hall-Petch公式进行量化纳入有限元计算时的基体性能当中,并以此研究了TiC的尺寸与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计算结果表明,200nm的TiC强化作用大于500nm的TiC,随着含量的提升它们都对基体强度起到了强化作用。当含量为5wt.%与3wt.%时,它们的TiCp/Al复合材料屈服强度变化较小,但高含量的颗粒会对基体塑性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采用500nm碳化钛增强复合材料时,颗粒含量较低的1wt.%与3wt.%的复合材料屈服强度实验值与预测值较为吻合。(4)SiC_p/Al复合材料中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较大,在载荷作用下界面脱粘开裂。当界面强度大于500MPa后复合材料性能提高较少,低于200MP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实验曲线与200MPa界面强度计算曲线较为吻合。碳化硅的含量大于1wt.%后才有明显的强化作用,随着颗粒含量的提升,复合材料屈服强度提高,塑性降低。(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期刊2017-05-12)
刘志超[6](2017)在《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CICQ交换机实现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交换机是整个光纤网络的中继器,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网络的服务质量。目前交换机市场中高端产品份额的大部分仍然被国外供应商占据,国内对于完全自主产权的交换机研发需求十分紧迫,本文采用FC交换机作为代表阐述基于CICQ结构的交换机设计方案以及其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的搭建与测试。本文首先介绍了FC交换机的相关协议和多种交换结构,选择被广泛采用的Crossbar结构,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交叉点无缓存和交叉点带缓存的Crossbar结构之间的性能差异,引入虚拟输出队列VOQ来增强交换结构的吞吐率,最终采用基于CICQ交换结构的设计方案。随后分析交换机的核心调度策略,分别介绍并比较了RR、LQF_RR和IMCQF_RR策略之间的性能差异;IMCQF_RR策略是本文为了解决传统调度策略公平性差的问题而采用的新型调度策略,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验证该策略的真实性能。接下来,从交换机验证测试的角度介绍了交换机的性能参数,指出交换机的性能验证需要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因此提出了网络流量模型的概念和种类,介绍并分析泊松模型、马尔科夫调制的泊松模型以及自相似模型之间的差异;同时阐述了验证平台的叁种实现方案,即纯软件、纯硬件和软硬件协同的方案,并最终采用软硬件协同实现的验证平台对交换机进行实验。然后便分别介绍了基于CICQ结构的交换机和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的实现方法,分析了它们的内部结构和模块组成,给出正确的功能仿真结果。最后,本文把CICQ交换机最终性能测试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对验证平台自身的准确性进行测试和分析(此时并不接入交换机模块),发现流量生成器产生的流量符合叁种设定的模型,验证平台功能正确;然后再将CICQ交换机接入平台完成整体测试,将测试结果打印,结果显示采用IMCQF_RR策略的CICQ交换机很好的实现了高吞吐率、低延时和高公平性等性能指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01)
孙秀睿[7](2016)在《FPGA设计验证中的软硬件协同仿真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FPGA设计验证中通常采用软件仿真的手段验证功能的正确性,有时也会配合采用硬件仿真手段,但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分别存在仿真过程耗时长和可监测性差的不足,难以很好地满足FPGA验证工作的需求.针对FPGA验证工作中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的局限性,通过对软仿、硬仿及软硬协同3种仿真手段进行比较,提出软硬件协同仿真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手段.在软硬件协同仿真平台上分别对某基带FPGA软件和某采集控制FPGA软件进行实例验证,并与采用纯软件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算法复杂度较高的某基带FPGA软件,纯软件仿真所耗时间为软硬件协同仿真的10倍;相对控制复杂度较高的某采集控制FPGA软件,纯软件仿真所耗时间为软硬件协同仿真的30倍.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软硬件协同仿真技术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梁瑾[8](2016)在《多无人机协同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某小型固定翼无人机为控制对象,从多机协同控制架构的设计、协同控制系统的实现流程以及协同编队控制的实现等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并通过MATLAB建立仿真验证系统,初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提升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的同时为紧编队控制等相关技术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6 IEEE Chinese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Conference (IEEE CGNCC2016)》期刊2016-08-12)
郭桂雨[9](2016)在《基于片上网络多核处理器设计与协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VLSI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个芯片系统中各部分的逻辑密度也急剧增大。为适应更高的工作频率、更短的面向市场时间压力,今天的半导体工业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结构,然而处理单元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传统的基于总线的通信方法,由于缺乏可扩展性和可预测性,不能适应未来多核SoC在性能、功率、时序收敛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发展需求。为迎接下一代系统设计中设计生产力和信号完整性的挑战,近来提出一个结构化的和可扩展的互连架构---片上网络(NoC),用于降低片上通信问题的复杂性。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是以一个多核NOC芯片开发项目为背景,设计实现了一个可扩展的多核处理器平台,包括NOC架构的分析与选取、NOC架构的硬件实现以及协同验证和性能分析。在设计部分包含了核之间通信方式的设计和主从核控制关系的设计。对于核之间通信方式的设计,本文采用了片上网络(NoC)方式。和传统片上共享总线相比,NoC具有通信带宽大、可扩展性强、支持设计重用等优点。本文采用了双环拓扑结构、包交换和维序路由算法作为NoC的设计方案,该种方案不仅消耗资源少、数据传输延迟小,而且不存在死锁问题;在仲裁方式的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应用广泛的round robin优先级,master端采用轮询的方式进行访问,避免了其他master端一直处于等待状态。对于主从核控制的设计,本文采用了一个主核来控制其他十五个从核的开关,该方案可根据负载来决定开启核的个数,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功耗。在验证部分,本文进行了协同验证以及该结构的性能分析。在协同验证部分,重点讨论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种软硬件协同验证的方案:基于仿真平台的协同验证和基于FPGA平台的协同验证。重点论述本项目NOC的软硬件协同仿真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设计、软件的设计和仿真平台的设计以及使用的移植技术、调试技术等。协同验证确保了系统级芯片软件与硬件设计以及系统级NOC芯片通信网络架构的正确性,实现了在流片之前软件在硬件上运行的可能性,降低了项目的风险。最后本文进行了性能分析,本设计的16核NOC的逻辑在16颗Virtex-7 XC7A200T器件上实现,可以稳定的工作频率达100M,运行了矩阵乘法测试程序,其加速比可到15.5即运行速度为单核的15.5倍。本文研究了NOC通信方案设计,对路由节点的设计、仲裁方式等一一重点考虑,根据体系工作特点,对架构的功能在平台上进行了协同验证,表明此NOC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较高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6-06-15)
董巍,李广才[10](2016)在《FPGA设计中软硬件自动协同仿真平台的搭建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FPGA设计功能越来越强、器件结构越来越复杂,其验证的复杂度就越来越高。对于一个大规模FPGA设计,其逻辑验证的效率和可靠性往往决定了任务的成败。本文介绍了一种软硬件自动协同仿真平台的搭建,在此平台上对AES算法的RTL实现进行测试验证,与传统RTL级验证相比,软硬件协同仿真大大提高了逻辑验证的验证效率和测试覆盖率。(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年03期)
协同设计与验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示范快堆数字化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设计验证平台、主系统协调控制项目得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高度重视、有效组织,并与浙江中控密切配合,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数字化保护系统设计验证平台工作取得如下进展和成绩:1)完成数字化保护系统样机出厂验收;2)完成数字化保护系统仪控实验大厅装修以及设备安装和现场测试;3)完成基本算法程序的建立以及数据采集和模拟装置的测试,定期试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同设计与验证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杰,戴春祥,秦荣康,熊雪平.基于NXMCD的机电概念设计与虚拟验证协同的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8
[2].尹凯,范辉,张玮瑛.示范快堆数字化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设计验证平台及主系统协同控制项目[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7
[3].夏卫政.无人机协同跟踪地面目标制导律设计及验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4].郭映泽.基于人脸验证的协同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7
[5].雷书宾.微米SiC_p与纳米TiC_p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设计与验证[D].西安工业大学.2017
[6].刘志超.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CICQ交换机实现与验证[D].电子科技大学.2017
[7].孙秀睿.FPGA设计验证中的软硬件协同仿真测试方法[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梁瑾.多无人机协同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验证[C].Proceedingsof2016IEEEChineseGuidance,NavigationandControlConference(IEEECGNCC2016).2016
[9].郭桂雨.基于片上网络多核处理器设计与协同验证[D].北京交通大学.2016
[10].董巍,李广才.FPGA设计中软硬件自动协同仿真平台的搭建及验证[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