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匮肾气丸总苷,有效部位,肝匀浆,代谢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论文文献综述
杨波,王昕蕾,张蒙蒙,刘博男,胡扬[1](2019)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技术研究金匮肾气丸总苷体内外代谢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HPLC-ESI/MS~n)研究金匮肾气丸总苷的有效部位在肝匀浆及血中的代谢差异情况。方法通过大鼠肝匀浆体外代谢及应用HPLC-ESI/MS~n联用技术,比较总苷的体内外代谢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根据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获得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信息,总苷在大鼠肝匀浆温孵20 min共检测到13个化学成分。与总苷在大鼠体内血浆中代谢成分相比较,除肝匀浆特有15号峰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外,两者含有8个相同的原型成分。结论血浆中共检测到了9个代谢成分,而肝脏中仅发现了4个代谢成分,且都与血浆中代谢成分所共有,表明血浆中这4个代谢产物,为总苷中原型成分经肝脏代谢产生,该研究结果对揭示总苷化学成分在体内外的代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杜佳燕,黄海月,苏晓明,魏峥[2](2019)在《反相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定量分析N-非取代肝素/硫酸乙酰肝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由重复的二糖单元组成,其组分和结构与重要的生物病理、生理作用息息相关。这些二糖单元包括含量较高的N-硫酸化葡萄糖胺、N-乙酰化葡萄糖胺和含量较低的N-非取代葡萄糖胺残基。本研究采用2-氨基吖啶酮标记二糖,结合反相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RP-LC-ESI-IT-TOF MS)分析肝素/硫酸乙酰肝素中N-非取代二糖。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实现了12种肝素/硫酸乙酰肝素二糖的基线分离,并采用外标法相对定量分析各二糖组分。该方法适用于分析含有N-非取代二糖的肝素衍生物,可为进一步研究N-非取代葡萄糖胺的结构与功能提供检测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N-非取代葡萄糖胺残基在人类健康与疾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质谱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袁鹏飞,张雯,徐风,刘广学,尚明英[3](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分析桂枝汤的化学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桂枝汤中多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离子源,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过分析质谱信息与元素组成,并与对照品对照或参考相关文献数据,指认了桂枝汤中51种化合物,其中20种化合物为桂枝汤中首次报道。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桂枝汤的药效物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8年02期)
刘文杰,贾旭,刘春林,郭建恒,孟庆艳[4](2017)在《液相色谱与电喷雾离子迁移谱的联用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迁移谱(IMS)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快速分离检测技术,其原理是根据分析物分子质量、电荷和碰撞截面(即大小和形状)来分离和辨别分析物,在军事、制药、生物、环境、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是IMS常用的电离方法,适合难挥发性和热不稳定物质的检测,但其在进行多组分样品分析时,由于离子化过程中不同物质分子之间存在电离抑制现象,会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降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利用保留时间的差异对样品进行分离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HPLC-ESI-IMS联用可以对HPLC检测器无响应或难分离的样品直接分析,但目前直接联用灵敏度较低。本文采用多喷嘴的阵列电喷雾接口与傅里叶变换离子迁移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FT-IMS)、Chirp Z变换离子迁移谱(CZT-IMS)、阿德玛变换离子迁移谱(Hadamard Transform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HT-IMS)、线性频率调制相关离子迁移谱(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Correlation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LFM-CIMS)及近完美序列调制离子迁移谱(Almost Perfect Sequence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APS-IMS)等不同的多路复用方法联用,并利用四烷基铵类化合物比较其分辨率、信噪比、最低检出限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多路复用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其中线性频率调制相关离子迁移谱及近完美序列调制离子迁移谱与液相色谱联用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在相同的信号采集周期内其最低检出限比常规的信号平均法降低了10倍左右,分辨率为五种多路复用方法中最高,近完美序列调制离子迁移谱的调制周期较短,在色谱峰强度迅速变化时保持较好的性能。利用建立的方法分析了游离脂肪酸、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花色苷类化合物等多种植物提取物,色谱与离子迁移谱表现出良好的正交性,灵敏度较高。(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期刊2017-12-09)
沈红玲[5](2017)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离子迁移谱联用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迁移谱作为一种大气压下工作的分析技术,其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在公共安全、食品卫生、生物医疗、环境监测、军事安全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对电喷雾离子化-离子迁移谱仪研究的基础,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离子迁移谱联用方法快速检测复杂样品,为天然产物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一种快速而高分辨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为了提高电喷雾离子化效率,采用化学腐蚀法用石英毛细管制作了环形电喷雾阵列离子源,并将电喷雾阵列离子源应用于离子迁移谱,作为HPLC-IMS联用的接口技术。优化了影响Arrayed ESI-SA IMS信噪比的因素,最佳温度为140℃,喷雾电压为4.5 kv,溶液流速为8μL/min,甲醇含量大于90%。分别采用单喷管电喷雾离子源和电喷雾阵列离子源以6种四烷基铵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对电喷雾离子迁移谱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重复性进行了考察。采用单喷管电喷雾离子源,6种四烷基铵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625~50 nmol/mL,检出限范围为0.35~1.05nmol/mL;采用电喷雾阵列离子源,6种四烷基铵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312~25nmol/mL,检出限范围为0.25~0.75 nmol/mL。电喷雾阵列离子源的分辨率比单喷管电喷雾离子源略低。2.建立了HPLC-IMS联用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一系列四烷基铵类化合物和葡萄皮中花色苷复杂样品进行了分析,HPLC-IMS联用方法分析复杂样品的能力优于单独使用HPLC的分析能力,其方法测定的T4A、T5A、T6A、T7A、T8A和T10A的检出限(S/N=3)分别为4.43、2.95、3.32、4.83、5.90和10.62 nmol/mL。利用建立的方法从巨峰样品中分析出了至少36种花色苷,夏黑样品分析出了至少16种花色甘,黑加仑样品分析出了至少15种花色苷,克瑞森样品分析出了至少12种花色苷。3.为提高联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与傅里叶变换离子迁移谱联用方法,采用Labview编程,在传统单门离子迁移谱技术上实现了实时采集和处理的频率调制傅里叶变换离子迁移谱,优化了影响FT-IMS信噪比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结果:最佳采样速率为50000 Hz/s,扫频速率为2500 Hz/s,采样时间为8s,窗函数为Welch,温度为140℃,喷雾电压为4.5 kv,溶液流速为8μL/min,甲醇含量大于90%;采用单喷管电喷雾离子源和电喷雾阵列离子源,以6种四烷基铵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对FT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重复性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为:采用电喷雾阵列离子源,6种四烷基铵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156~25nmol/mL,检出限范围为为0.07~0.23 nmol/mL,采用单喷管电喷雾离子源,6种四烷基溴化铵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312~50 nmol/mL,检出限范围为0.12~0.38nmol/mL,电喷雾阵列离子源的分辨率比单喷管电喷雾离子源略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HPLC-FT-IMS联用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一系列四烷基铵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HPLC-FT-IMS联用方法分析复杂样品能力优于单独使用HPLC,其方法测定的T4A、T5A、T6A、T7A、T8A和T10A的检出限(S/N=3)分别为2.58、2.66、2.52、3.42、5.38和8.72 nmol/mL。4.首次提出基于Chirp Z变换频率调制离子迁移谱,比较了Chirp Z变换法与FT变换法两种方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结果显示Chirp Z变换法的信噪比与FT变换法的信噪比差异较小,而Chirp Z变换法的分辨率要优于FT法的分辨率且迁移时间测量的准确度高。建立了HPLC-Arrayed ESI-Chirp Z IMS系统分析6种四烷基铵类化合物,对此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重复性进行了考察,其方法测定的T4A、T5A、T6A、T7A、T8A和T10A的检出限(S/N=3)分别为2.46、2.03、2.09、3.28、5.17和7.00 nmol/mL。(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期刊2017-06-01)
赵海燕[6](2017)在《反相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使用甲酸/甲胺流动相添加剂改善甘油叁酯检测灵敏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食用油中甘油叁酯类化合物(TAGs)组成的分析是食用油识别与掺假分析的重要依据。TAGs的分离分析常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在常用的电喷雾离子化(ESI)时,一方面存在低浓度时检测灵敏度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高浓度时由于脂类成分的疏水性聚集,不容易有效离子化,需要在浓度低于聚集浓度时才存在线性响应。因此需要研究改进甘油叁酯检测的方法。本文使用反相液相色谱-ESI质谱联用法,通过使用甲酸/甲胺作为流动相添加剂提高ESI离子化效率,改善了 TAG的检测灵敏度。结果如下:使用反相C18色谱柱,选择文献中常用的异丙醇-乙腈-甲醇-水,异丙醇-乙腈流动相,并同样考察苯基色谱柱(选择甲醇-异丙醇-水流动相),以玉米油异丙醇溶液为样品,比较了使用甲酸、乙酸、甲酸铵、乙酸铵、甲酸/丁胺、甲酸/二丁胺、甲酸/叁乙胺、甲酸/二乙胺、甲酸/甲胺、甲酸/乙胺不同的流动相添加剂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结果使用甲酸/甲胺时的总离子流(TIC)强度和信噪比最高,其次是甲酸/乙胺。实验中除甲胺外,其它有机胺类改性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本论文还提出实验中冲洗流路、解决残留问题的方法。选择甲酸/甲胺,与常用的甲酸铵比较,系统考察了两种流动相添加剂对反相液相色谱-ESI质谱分析食用油中甘油叁酯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流动相中使用甲酸铵时,甘油叁酯在ESI正离子模式下产生[M+NH4]+、[M+H]+和[M+H-RCOOH]+离子,其中[M+NH4]+为基峰;而使用甲酸/甲胺时,甘油叁酯在ESI正离子模式下只产生[M+CH3NH3]+离子。相同样品浓度下,叁亚油酸甘油酯(LLL)使用甲酸/甲胺流动相得到[M+CH3NH3]+峰的TIC响应值是使用甲酸铵流动相得到[M+NH4]+峰响应值的5倍多,信噪比也提高5倍多。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了甲酸/甲胺改善甘油叁酯离子化的机理,认为含有疏水性基团的加合甲胺单电荷离子具有较低的溶剂化能,在雾滴表面富集的加合甲胺离子容易被蒸发,提高了 ESI离子化效率,从而提高了质谱检测灵敏度。用异丙醇配制0.001μL/mL~ 1OμL/mL范围不同浓度的玉米油样品,通过考察部分甘油叁酯组分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值与样品浓度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低浓度时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超过特定浓度(聚集浓度)则LC-MS峰面积增加不多。根据各组分的相对含量,计算玉米油中甘油叁酯组分在ESI过程中出现聚集的浓度约为0.1~0.3 μL/mL。实验比较了甲酸铵和甲酸/甲胺用于流动相添加剂在其它化合物ES1-MS直接进样检测的灵敏度,考察了二十六种不同类型化合物的ESI-MS检测响应,结果甲酸/甲胺作为流动相添加剂还可以提高糖类物质的检测灵敏度。本论文为LC-MS分析食用油中甘油叁酯时提高检测灵敏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期刊2017-05-25)
赵海燕,龚灿,许旭[7](2017)在《反相液相色谱质谱法使用甲酸甲胺改善电喷雾离子化检测灵敏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食用油中甘油叁酯类化合物(TAGs)组成的分析是食用油识别与掺假分析的重要依据。不同TAGs的分离分析常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其中常用电喷雾离子化(ESI)方法。但该方法一方面存在检测灵敏度的问题。改进ESI响应通常需要提高样品的离子化效率,常见方法是向流动相中加入甲酸、甲酸铵、乙酸、乙酸铵等电解质改性剂。已有文献报道在反相液相色谱中使用甲酸甲胺(MAF)作为主要的流动相改性剂可以有效抑制峰展宽。在适度的流速下,MAF适用于LC-MS的APCI和ESI模式。(本文来源于《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5-19)
张权青,黄元宇,贾滨,杨芃原[8](2017)在《纳升液相色谱-非变径电喷雾离子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纳流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成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前沿学科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电喷雾离子源作为作为纳流液相色谱与质谱连接的主要离子化方式之一,其喷针的尺寸、形貌、质量严重影响离子化效率,进而影响检测灵敏度及分辨率。纳流喷针内径控制是优化喷雾形貌、提高离子化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商品化喷针为仪器拉制,其拉制过程虽为相同条件,但所拉制喷针内径仍无法得到严格控制,需要配合大量后续表征质控,同时也伴随着大量残次品的产生,耗时耗力。(本文来源于《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5-19)
袁月,周容,李东亮,罗成,戴亚[9](2016)在《一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ESI-MS/MS)同时对烟草中的8种糖苷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和3种糖苷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的快速有效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中的糖苷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香气前体物,与烟草的质量和吸味特征密切相关。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ESI-MS/MS),能同时对烟草中8种糖苷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3种糖苷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的快速、有效的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了简单的溶剂超声萃取,上机检测则利用电离源的正负极切换和多反应监测模式实现了13分钟的单个样品分析。通过对萃取条件和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提高了方法的提取效率和灵敏度,8种可定量糖苷化合物的校正曲线相关系数范围从0.9978到0.9999,最低检测限范围从0.06ug/kg到2.18ug/kg,叁种浓度的添加回收率范围从71.1%到109.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4.1%和5.9%。该方法还成功的用来完成了30个实际烟叶样品中11种糖苷化合物的定量和半定量检测,直观的体现了不同品种、产地、等级烟叶的特征差别,对卷烟产品研发也极具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汇编——烟草工业主题》期刊2016-12-01)
周琛,邹海民,骆春迎,余辉菊,李永新[10](2015)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5种苯胺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工业污废水的不合理排放,苯胺类化合物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物[1]。有报道指出,微量硝基苯胺和苯胺均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导致肝实质病变[2,3]。因此开发一种高灵敏度并且简单实用的方法方法,对于控制水体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污染,保证人类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4],本实验采用了HPLC-MS/MS两段检测模式,并提出了直接进样的方式实现4min内苯胺、3-硝基苯胺、4-硝基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和六硝基二苯胺5种苯胺类物质的同时检测。通过对色谱柱、流动相酸度以及乙酸铵浓度的优化,确定色谱分离条件为:色谱柱为HSS T3柱。流动相由A相(0.02%甲酸6m M乙酸铵溶液)和B相(甲醇)组成。梯度洗脱程序为0~2min,B相由30%增加至43%后立即升至90%,并保持2min。流速为400μL/min,柱温为40℃。水样经针式过滤器(0.22μm聚醚砜滤膜)过滤进10μL。鉴于苯胺、3-硝基苯胺、4-硝基苯胺适合在ESI+电离模式下检测,而2,6-二氯-4-硝基苯胺和六硝基二苯胺适合在ESI-电离模式下检测,因此本实验通过对DP和CE的优化选择正负切换的多反应监测(MRM)。5种苯胺类化合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85。方法的检出限为0.773~2.88μg/L(S/N=3),定量限为2.58~9.60μg/L(S/N=10),日内精度(RSD)为0.83%~1.90%,日间精度(RSD)为3.32%~4.9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1%~114%。本实验采用串联质谱仪MRM模式,对样品基体干扰有效"屏蔽",只需简单的前处理就能完成对复杂基体样品的定性定量检测,灵敏度高,前处理过程快捷,成本低,是一种较简便,准确,灵敏的定性定量检测水样中5种硝基苯胺物质的方法,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水样的检测,为水样的监管提供有效的工具。这个新建的检测方法成功的用于实际水样中5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检测(图1)。(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会议摘要集》期刊2015-10-16)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由重复的二糖单元组成,其组分和结构与重要的生物病理、生理作用息息相关。这些二糖单元包括含量较高的N-硫酸化葡萄糖胺、N-乙酰化葡萄糖胺和含量较低的N-非取代葡萄糖胺残基。本研究采用2-氨基吖啶酮标记二糖,结合反相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RP-LC-ESI-IT-TOF MS)分析肝素/硫酸乙酰肝素中N-非取代二糖。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实现了12种肝素/硫酸乙酰肝素二糖的基线分离,并采用外标法相对定量分析各二糖组分。该方法适用于分析含有N-非取代二糖的肝素衍生物,可为进一步研究N-非取代葡萄糖胺的结构与功能提供检测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N-非取代葡萄糖胺残基在人类健康与疾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论文参考文献
[1].杨波,王昕蕾,张蒙蒙,刘博男,胡扬.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技术研究金匮肾气丸总苷体内外代谢的相关性[J].中国药学杂志.2019
[2].杜佳燕,黄海月,苏晓明,魏峥.反相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定量分析N-非取代肝素/硫酸乙酰肝素[J].质谱学报.2019
[3].袁鹏飞,张雯,徐风,刘广学,尚明英.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分析桂枝汤的化学成分[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
[4].刘文杰,贾旭,刘春林,郭建恒,孟庆艳.液相色谱与电喷雾离子迁移谱的联用分析方法研究[C].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2017
[5].沈红玲.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离子迁移谱联用方法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7
[6].赵海燕.反相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使用甲酸/甲胺流动相添加剂改善甘油叁酯检测灵敏度[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
[7].赵海燕,龚灿,许旭.反相液相色谱质谱法使用甲酸甲胺改善电喷雾离子化检测灵敏度[C].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2017
[8].张权青,黄元宇,贾滨,杨芃原.纳升液相色谱-非变径电喷雾离子源的研究[C].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2017
[9].袁月,周容,李东亮,罗成,戴亚.一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ESI-MS/MS)同时对烟草中的8种糖苷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和3种糖苷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的快速有效的方法[C].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汇编——烟草工业主题.2016
[10].周琛,邹海民,骆春迎,余辉菊,李永新.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5种苯胺类化合物[C].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会议摘要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