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线分析的石湖景区东部4号地块城市设计研究

基于视线分析的石湖景区东部4号地块城市设计研究

钱琴芳1卢波2

(苏州市规划编制信息中心,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本文结合毗邻石湖景区的4号地块的实际案例,诠释了视线分析在景区滨水型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进行场地分析、建筑群体组织和景观优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滨水;视线;城市设计

城市景观敏感区是城市中极易由于人类不当开发活动而受损的脆弱地区,同时又具有地域景观特质,是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载体。景区滨水居住区既毗邻风景区又滨临水域,处于城市景观敏感区,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其开发建设对城市空间形态、景区环境品质和特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运用城市设计手法从区域整体出发,借助于视线分析处理好山、水、住区一体化环境是本次研究探索的关键所在。

一.项目概况

4号地块位于石湖景区东部,西面与石湖水面仅隔宽140米的环湖景观绿化带,地块内近可观石湖之水,远可眺上方山之塔,南北两端都紧接石湖旅游服务配套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以地块内正对楞伽塔的河道为中轴,4号地块自然分成南、北两区。

场地西、南、北三面都被石湖景区环抱,地势平坦,多数高程在3米(黄海高程)左右,总用地面积为31.07公顷。该地块将被建设成一个以高尚住宅为主,集居住、商业、办公、生活配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发挥滨湖的环境优势,通过良好的功能组织和城市形态集聚人气,打造成为石湖东部的新型活力社区。

二.项目理解

地块东临高架、西濒石湖、正对楞伽塔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处于“山体俯视、石湖平视、高架快视”的视觉焦点,成为石湖景区的景观敏感地区。因此本次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在中观层面从人的视觉感受来控制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从而强化“山水相间、陆岛相望”的自然景观资源特色。

三.解题思路

我们在现状分析基础上采用视线分析、人的心理认知理论和数字空间技术模拟设计手段来解题。

首先,解析区域图底关系。地块东侧近邻车流繁忙喧嚣的友新高架,高架东侧沿线开发建设已初步成型,高度上以高层为主,形式上均为现代建筑,功能上以居住为主,有少量商业办公建筑。东侧天际线成为本地块的空间背景,需要在设计中做好自然过渡和融入。

其次,选择空间控制点和实现分析路径。地块西侧面湖,景观视野极佳,距离楞伽塔1.7公里,从人的视觉感受角度而言属于中观视觉层面。从其特殊的区域位置出发,选取不同角度的重要空间控制点,采用凯文?林奇空间意向方法解读景观敏感风貌区的地块控制和城市设计,按照人的认知感受,深层次解析景观敏感区域的空间要素。

综上,规划时考虑了2种视线、6个重要视点。一种是对岸景视线,即静止状态下,以水面为基底从一侧岸堤向对岸眺望,包括楞伽塔、石湖景区东入口、桃花岛等重要视点;二是纵观景视线,即移动状态下从陆地或高架眺望,体会由远及近,富于变化景色渐变过程,包括友新高架、范公堤等视点。

四、规划原则

4.1景观优化原则

加强该区域与周边的整体空间关系,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景观处理手段,塑造自然舒适的天际线与空间环境。

4.2综合效益原则

合理利用资源,注重地块的景观和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统一,体现可持续、协调发展要求。

4.3场所尊重原则

在充分尊重场所滨水、临高架等基础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设计,使空间特色与场所肌理,特征有较强的一致性。

五、规划策略

5.1用地布局

由于中央河道与上方山楞伽塔处于同一直线,且对地块南北两部分具有明显的分隔作用,依据基地空间形态,以中央河道为中心,在河道南面形成滨水公共商业区和中央景观带,营造可供购物、休闲、社交的街道景观。以此商业区为中轴,南北客观分成两个居住组团。同时在地块南部布置局部商业办公用地。配套商业用房布置在地块中央,符合南北两个组团居民使用的邻近原则。在滨水和临河地带布置公共设施,在提高土地价格的同时,带来空间活力,实现公共资源的邻水性、开放性和通达性,这样的布局也增加了土地混合性。通过用地的兼容,增强滨水地区的活力,使城市环境更精致,有力提升城市品质。

5.2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是住宅结构的骨架,并由此规定居住行为的轨迹,编排空间形态的秩序。依据现状地形走势,规划了9米宽的环路作为小区主干道,南北两个组团通过该环路有机衔接。南北各设一个主出入口连接到紧邻友新高架的环湖12米辅道。规划4米宽的支路串联起小区各个组团。

5.3建筑群体组织

住宅区的规划结构和空间形态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规划结构是对居住生活体验与洞察后对理想居住模式的构思,空间形态是在住区结构的基础上融汇地域文化和现实条件的个性发挥,两者共同作用于城市群落,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描绘生动的城市场景。规划注重对滨水和毗邻高架这两个前置条件的准确把握,将地块置于整个滨水区域的土地关系中进行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的对话。

规划采用多方案比选,最终采取建筑单位垂直于水面,高容积率的高层建筑布置在道路和社区的边缘,中部及沿水岸布置低层高尚住宅,一方面沿高架布置高层可形成防噪声的屏障,另一方面高层远离水体可塑造良好的整体环境,建筑的山墙立面使滨水城市空间的尺度更加宜人,城市景观更有纵深感,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水地区建筑新形象。同时依据场所水系特点和入口设置,组织不同空间形态组团,形成层次鲜明、水色相溶的景观风貌。

5.4景观优化

由于本地块位于楞伽塔正东面,且呈凸肚状,与桃花岛仅300米之遥。该地块的建筑势必吸引石湖内游客的视线,在城市设计中需采取各种方式优化地块景观。

5.4.1控制建筑高度将建筑空间感化整为零

本地块西侧是140米的景观带,景观带内一般大树高度为10米左右。设计中将本地块别墅高度控制在10米,檐口高度控制在7米,以地块西侧140米宽的景观带为屏障,借大树的遮挡消减建筑的体量感,形成绿化掩映的形态。由于区域关系上由东至西是从城市化向自然化的过渡,因此本地块高度控制由东向西依次递减,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5.4.2控制视觉走廊将自然山水引入住区

研究中重视城市滨水地段的二维平面布局和三维空间构成,与广场开阔感和景观品赏相融合,敞开视觉界面实现高架视点与山塔的对话关系,建筑山墙与高架平行布置,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与视觉方向一致的有机空间形态。使滨水住宅建筑群体有良好的内部组织,以达到空间的通透性,使其创造出完整的尺度适宜的、积极的空间。

保证与水域联系的良好视觉走廊。高层建筑仅沿高架布置一列,地块中部不再布置高层,避免相互堆叠,堵塞视觉通廊。以中央景观带为主视廊,通过该主视廊将城市建筑集中区与周围自然环境区之间建立联系,把大自然生态引进市中心,最大范围内优化视觉界面,形成山、塔、住区一体的景观效果。这种共生原则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了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5.3绿化体系

外引自然山水,内联完善的绿化系统,包括公共开放空间,河道,绿化后退等。构建面(入口绿化楔形空间)、线(多重绿化通道)、点(各组团集中绿地)绿化网络,营造绿楔入区的空间格局。

5.4控制导则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途径。研究通过刚性(地块面积、容积率、高度等)和弹性条件(视廊、建筑外立面、河道宽度)的设置,使本次城市设计有效服务地块拍卖,并指导下一步修建性详规编制。

六、结语

城市景观敏感地区城市设计属于规划设计领域中的现实难题。其中方法的选择是切入命题的关键。我们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空间形态塑造,而是在综合分析场所特点的基础上以视线分析理论进行空间布局以及形态优化,较为科学理性地引导和控制城市景观敏感地块的开发和建设。总之,我们希冀通过此案例分析与研究丰富与扩展设计手段,进一步完善城市设计中景观敏感地区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杨俊宴.杭州——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R].东南大学,2009

[3]黄翼.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J].城市规划,2002(10):68-72.

标签:;  ;  ;  

基于视线分析的石湖景区东部4号地块城市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