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盆地遂宁组(J_(35))母质发育紫色土的平衡施肥与水土保持(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1](2021)在《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文中指出分类是理解自然事物的重要方法。土壤分类是进行土壤资源评价,国内外土壤学术交流,合理开发利用土壤及农业技术转让的基础。紫色土不仅在中国存在,同时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但因地理限制,紫色土的名称和分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致使国际之间难于了解、改良和利用紫色土。当今国际上土壤分类体系的主流和趋势是以定量分类为特点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因此,厘清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建立不同分类系统之间的参比,有助于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壤学者进行与紫色土相关的学术交流。紫色土是重庆市境内分布面积最广的土壤类型,在重庆市的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重庆市地貌类型丰富,中生代地层出露面积大,是研究紫色土的理想代表区。为此,本文以41个典型紫色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形态特征观测和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依据ST和WRB的分类原则和方法,明确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并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进行参比,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紫色土的成土环境、剖面形态以及理化性质的分析,地形、母质、人为活动等因素对供试土壤的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供试土壤样点的海拔分布范围为224~1027 m,成土母质主要为巴东组、夹关组、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和飞仙关组发育的泥岩、砂岩等沉积物风化物,大部分供试土壤地区均被开发为旱地,土壤发生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明显。紫色土色调为2.5R~2.5 Y,大部分剖面土体色调与母岩相同,仅个别土壤剖面受环境的影响,其色调与母岩不一致。供试土壤之间的质地差异明显,部分供试土壤砾石含量高。供试土壤表层的有机碳、全磷、全氮含量高于表下层,全钾含量相差不大。不同供试土壤剖面之间的p H、Ca CO3相当物、石灰反应差异明显。(2)依据《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12版),供试土壤被诊断出淡薄表层、漂白层、黏化淀积层、雏形层等4个诊断层以及质地突变、游离碳酸盐、准石质接触面、湿润土壤水分状况、热性土壤温度状况等5个诊断特性,41个剖面共划分出3个土纲,分别为淋溶土、始成土和新成土;3个亚纲,分别为湿润淋溶土、湿润始成土和正常新成土;还划分出4个大土类和8个亚类等高级分类单元。地形、海拔、母质等是影响紫色土在ST中分类归属的重要因素。(3)依据《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2015),41个供试土壤剖面被诊断出黏化层、雏形层、铁质层和厚熟层4个诊断层以及质地突变、连续基岩、滞水特性、漂白物质和石灰性物质5个诊断特性,分别归属4个一级分类单元,即人为土、高活性淋溶土、雏形土以及疏松岩性土。在二级分类单元中,每个剖面有自己的一系列主要修饰符和补充修饰符组合。其中主要修饰符以薄层、粗骨、石灰性、饱和/不饱和等为主,补充修饰符以耕地、壤质、淡色、铁质等为主,共划分出28个二级分类单元。地形、海拔、人为活动及母质是影响紫色土在WRB中归属的重要因素。(4)根据紫色土在CST、ST和WRB中的归属参比可知,紫色土在各个系统分类中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相似部分,其高级分类单元特别是土纲这一级别基本可以一一对应,部分诊断指标也相似,这表明紫色土的土壤分类在国际交流中逐渐趋向于统一。但在CST和WRB相比于ST更关注人为活动对土壤分类的影响均设有人为土纲,同时在更低级别的分类单元中,对紫色土的分类归属区分度更高。此外,紫色土在土壤系统分类和数值分类中的分类归属结果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将数值分类应用于紫色土分类时,选择合适土壤指标是正确划分土壤的关键。
王朋顺[2](2020)在《电渗析法研究紫色土的酸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紫色土的酸化情况日益严重。相关的研究显示,作为一种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的酸化特征不同于南方的地带性红壤和黄壤。现有研究缺乏紫色土酸化特征以及酸化过程的完整研究。了解紫色土的酸化过程和酸化特征对酸性紫色土的改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电渗析法模拟紫色土的酸化过程。电渗析法是一种提纯分离的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地酸化土壤的能力。本研究首先是对比了电渗析法和传统的模拟酸雨淋溶方法在模拟紫色土酸化中的应用效果;其次,将电渗析法应用于不同母质(侏罗系遂宁组(J3s)、沙溪庙组(J3s)、蓬莱镇组(J3p)和白垩系夹关组(K2j))发育紫色土以及在微地形下不同发育程度(不同土种)紫色土(砂岩、泥岩、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大眼泥、豆瓣泥)的模拟酸化实验,监测整个酸化过程中紫色土的酸化过程和理化性质变化,探究不同类型紫色土的酸化过程。最后,将电渗析法用于评估酸性紫色土的潜在酸化风险。确定电渗析可用于模拟研究紫色土的酸化过程后,借助电渗析法重点评估酸性紫色土在进一步酸化过程中的酸度变化,从而研究紫色土的潜在酸化风险。实验结果如下:1、相对于模拟酸雨淋溶,电渗析法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显着地增加紫色土的活性酸和潜性酸含量,同时使土壤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降低。电渗析处理相比于酸雨淋溶处理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壤的快速酸化,并且在强酸化土壤的进一步酸化模拟中效果显着,其操作也相对简单便捷。因此,电渗析法可以用于紫色土的模拟酸化研究。2、紫色土的成土母质显着地影响紫色土的酸化特征。不同母质发育紫色土的酸度特征不同。夹关组砂岩发育紫色土的矿物风化组成单一,土壤初始酸化严重,但土壤的CEC值较低,在进一步模拟酸化过程中土壤的酸化速度较慢,酸化程度低;沙溪庙组泥页岩发育的紫色土矿物组成丰富、CEC值较高,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在模拟酸化时,土壤的高CEC使其具有更高的交换酸含量,酸化程度更深;蓬莱镇组紫色土和钙质泥岩发育的遂宁组紫色土碳酸盐含量丰富,相同的酸化处理仅使碳酸盐含量降低了1%,土壤不易酸化,土壤pH值始终维持在8左右。3、紫色土的酸化特征受其发育程度影响严重。同一母岩发育的紫色土在丘陵不同地形部位的发育程度不同,具有不同的酸化特征。随着土壤发育程度的增加,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和2:1型黏土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含量降低,酸化程度加深。紫色土酸化过程中,碳酸盐首先发挥缓冲作用,缓冲作用较强,极少数的碳酸盐就可以使土壤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山顶的母岩含有丰富的碳酸盐,酸化后依然呈碱性;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和大眼泥在碳酸盐消耗殆尽后,阳离子交换过程开始起缓冲作用。高CEC值使土壤能够吸附更多的致酸离子,使得酸化处理的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和大眼泥的酸化程度比豆瓣泥更深。4、较高的CEC增加了酸性紫色土的潜在酸化风险。相比于红壤和砖红壤等地带性土壤,尽管酸性紫色土在电渗析前后中仍具有较高的盐基离子和盐基饱和度,但电渗析处理后紫色土的土壤酸度显着高于红壤、砖红壤等地带性土壤。丰富的盐基离子和盐基饱和度是紫色土酸化的重要特征。在初始酸化阶段,酸性紫色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盐基离子对土壤酸化有较强的缓冲作用。但当酸化程度加深后,具有更高胶体表面负电荷的紫色土表面能够吸附的交换性酸含量更高,其潜在酸化风险更高。
李华容[3](2020)在《重庆市荣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元素评价》文中认为土壤肥力质量是评价土壤的基本属性及本质特征的重要指标,是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土壤基础地力和土壤养分状况十分必要,能为合理施肥和农田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本研究区位于重庆市荣昌区,过去对该区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的调查精度不够,研究程度不深,对土壤肥力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N)、全磷(P)、全钾(K)、硫(S)、硼(B)、氧化钙(CaO)等7个指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土壤养分分析,并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荣昌区土壤大量养分元素氮、磷、钾元素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对土壤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区绝大部分地方土壤中有机质、P和CaO含量分布不均,局部严重缺乏。因此在这些养分缺乏地区的土壤,应适量投入相应的肥料。2.研究区土壤K元素广泛处于富足状态。土壤K元素含量处于富足级别的土壤主要分布于水稻土和紫色土的农耕区。大面积土壤中S元素含量属于很富足状态,其土壤主要以水稻土为主;N元素大面积处于适度状态;B元素大面积处于适度以上水平,存在局部缺乏状态。3.研究区用地类型依据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耕地>果园>荒地>林地。其中,耕地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4.62。林地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3.59。其他两类用地类型介于两者之间。果园和耕地的土壤肥力分别达到丰富和较丰富水平,而林地和荒地土壤肥力适量。4.据土壤肥力高到低,研究区土壤类型依次为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冲积土。水稻土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4.38。冲积土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1.39。水稻土的土壤肥力比较丰富,紫色土、黄壤土土壤肥力适量,冲积土土壤肥力缺乏。5.母岩类型土壤肥力条件由高到低为泥岩区>砂岩区>页岩区>石灰岩区。泥岩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4.56。石灰岩区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2.36。泥岩区的土壤肥力比较丰富,砂岩区、页岩区土壤肥力适量,石灰岩区土壤肥力缺乏。
唐嘉鸿[4](2019)在《微地形主导下紫色泥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征》文中认为紫色土所在地区多为四川盆地的丘陵和山地,热量和水分在不同地形部分上重新分配,加之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不同地形部位土壤的颗粒组成、养分含量、持水性、抗旱力和保肥性能出现差异,土壤发育程度不同。客观定量地评价土壤风化作用引起的土壤性质改变及土壤所处风化阶段是解译土壤环境变化和改善土壤环境的首要前提,我们不可以忽略土壤资源变化背后的土壤发育过程。如何有效地解决紫色土区的土壤侵蚀以及其所带来的土壤问题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本研究以紫色泥岩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形态特征、理化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不同坡位(坡顶、坡肩、坡腰、坡脚及坡底)土壤的发育程度,探讨微地形条件下土壤风化发育的变化规律,为人为条件下调控紫色土成土过程提供定量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紫色土的形态特征通过对土壤剖面野外形态的观察和形态特征的描述,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与母质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而微地形条件下不同坡位发育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从丘陵坡顶到坡底,紫色土剖面构型由A-C型为主变为以A-B-C型为主,土体厚度明显增加,平均值分别为16.5 cm、35.5 cm、62.1 cm、93.6 cm,坡底土体厚度均超过100 cm;土壤对母岩岩石有继承性,土壤色调以2.5YR为主,少数为10R和5YR,土壤彩度在38之间,土壤明度在46之间;土壤质地多为砂壤土、壤土以及粘壤土,土壤结构基本都为块状结构,土壤质地和结构之间差异不大;仅少数坡脚和坡底剖面中的淀积层出现很少量的锈纹锈斑、锰质胶膜及粘粒胶膜;由于人为耕作,在土壤的耕作层内发现少数砖、瓦砾等侵入体。从土壤红化率(RR)角度分析土壤剖面发育状况,从坡顶到坡底,RR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2.43、11.32、10.60、7.10、7.97,且不同发生层之间表现为C层>A层>B层,即坡脚发育的土壤红化率最低。RR指数与坡位呈负相关关系,但土壤剖面发育指数(PDI)与坡位则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从坡顶到坡底,PDI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22、15.03、26.57、41.87及45.54,即土壤剖面发育程度逐渐增大,而不同坡位土壤剖面土层发育指数(HI)表现为B层>C层>A层。RR在指示成土年龄和土壤发育具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PDI指数指示紫色土发育程度的效果最好,紫色土剖面的形态发育极大地受地形作用影响,坡脚和坡底的土壤发育形态程度相对较高。(2)紫色土的理化特征通过室内测定和分析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比不同坡位发育土壤的理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的理化特征随坡位的变化而产生差异,特别是坡腰以上(坡顶、坡肩和坡腰)和坡腰以下(坡脚和坡底)的土壤之间差异较大。土壤容重在1.21 g/cm31.89 g/cm3之间,孔隙度在25.59%52.48%之间,容重随坡位高程下降和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孔隙度则相反;从坡顶到坡底,砂粒含量分别为43.70%、42.66%、40.98%、33.12%、24.59%,粉粒含量分别为43.68%、41.75%、40.04%、39.70%、38.88%,粘粒含量分别为12.63%、15.59%、18.98%、27.17%、36.52%,土壤颗粒逐渐细化,土壤的粉/粘比表现为坡顶>坡肩>坡腰>坡脚>坡底,坡底粉/粘比最低(平均值为1.07),土壤发育程度较大,即土壤颗粒组成对成土过程产生影响,粘粒含量是影响土壤特征决定因素的重要变量;坡顶剖面中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少(平均值为48.52%),坡腰剖面中的>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多(平均值为56.65%),PAD表现为坡顶>坡肩>坡底>坡脚>坡腰,即坡腰发育的土壤团聚状况相对较好。从土壤化学性质来看,土壤pH在7.98.7之间,均为石灰性土壤,由于地形作用和人为耕作的扰动,相对于母质层,土壤pH降低了0.20.4;从坡顶到坡底,土壤有机质平均值分别为5.62g/kg、5.63 g/kg、8.31 g/kg、13.71 g/kg、18.39 g/kg,且坡脚、坡底、坡腰以上的土壤有机质差异显着,不同发生层之间表现为B层>A层>C层,即有机质在地形位置相对较低的淀积层累积;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元素和CEC表现为坡底>坡脚>坡腰>坡肩>坡顶,即坡脚和坡底养分累积,反映出地形位置相对较低处人为活动强度大和丘陵地区土壤侵蚀强烈的结果。(3)紫色土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坡位和不同发生层条件下,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产生差异,结果表明:从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来看,SiO2含量50.00%54.62%,Al2O3含量13.47%16.55%,TFe2O3含量5.48%6.99%,MgO含量2.20%2.87%,CaO含量4.80%8.11%,Na2O含量0.59%0.87%,K2O含量2.54%3.27%,Ti2O含量0.60%0.69%,MnO含量0.08%0.12%,P2O5含量0.14%0.20%,坡脚和坡底剖面的A层和B层存在Al、Fe元素的富集,Ca、Na元素的淋失,但紫色土元素淋失并不强烈。从土壤化学风化指标来看,从坡顶到坡底,CIA值分别为71.78、73.17、72.51、74.55、74.50,CIW值分别为84.47、86.33、85.57、88.00、87.87,Na/K比值分别为0.44、0.38、0.40、0.33、0.34,化学风化程度表现为坡脚>坡底>坡腰>坡肩>坡顶,剖面中的B层CIA值、CIW值显着高于A层和C层;A-CN-K三角图中,土壤化学风化的趋势指向大致与A-CN连线平行,矿物成分仍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整个成土过程中化学风化程度较弱,土壤处于中等化学风化水平。从土壤元素迁移来看,地球化学元素在不同地形部位的迁移性存在差异,如Ca和Na元素在坡顶、坡腰和坡脚的平均迁移系数由正值变负值,迁移方向由富集变为淋溶,而Al、Fe和Mg元素则由先淋溶变为后富集,但土壤各元素相对于钛的迁移强度都较弱,仅坡脚剖面中的Ca迁移强度显着高于Ti元素。综上而言,丘陵中上部排水良好,风化物在重力和地表径流作用下搬运流失,新岩石常常被暴露,因而土壤发育程度较低;而在丘陵坡脚和坡底等地势较平坦的地方,水分条件充足,水分与土壤和沉积物长期接触发生进一步的化学风化,因而土壤发育程度较高。微地形条件下紫色土的发育除受母质影响,还与地形作用显着相关,丘陵地区的土壤侵蚀不仅使紫色土颗粒细化,物理风化加强,同时促进紫色土的化学风化。
陈想[5](2019)在《不同紫色土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中的藻类生长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土壤是池塘水体重要的养分来源,对藻类生长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母岩发育的紫色土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差异,本研究以夹关组的表土(S1-1)与母质土(S1-2)、沙溪庙组的表土(S2-1)与母质土(S2-2)、遂宁组的表土(S3-1)与母质土(S3-2)为供试土壤,开展了土壤原生藻类萌发和水土混合物接种藻类(小环藻、二形栅藻和纤细裸藻)培养试验,接着用三种表土S1-1、S2-1和S3-1的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深入开展了藻类(小环藻、二形栅藻和纤细裸藻)纯培养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表土和母质土中的原生藻类萌发特征(1)不同紫色土背景养分含量差异较大,S1-1的常量养分相对不足,但微量养分较丰富,S2-1和S3-1则相反;S1-2虽然TK和微量养分含量较高,但TP、Ca和S含量较低,S2-2和S3-2常量养分丰富,但微量养分相对不足。(2)三种表土和母质土萌发的藻类中共发现蓝藻门、硅藻门、隐藻门、裸藻门和绿藻门5个门的50种(属)藻,绿藻门的种类最多,有25种,其次是硅藻门,有15种。S1-1萌发的藻类种数、最大藻密度和最大生物量均低于S2-1和S3-1,而蓝藻门的种数则高于S2-1和S3-1;母质土也呈现相同的规律。2.三种表土和母质水土混合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1)三种表土和母质土水土混合物上覆水pH和电导率总体上分别表现为S3-1>S2-1>S1-1和S3-2>S2-2>S1-2。(2)不同表土而言,S3-1对小环藻、二形栅藻和纤细裸藻的适生性较强,S2-1次之,S1-1对二形栅藻和纤细裸藻的生长表现出抑制,藻类适生性较差。不同母质而言,S3-2和S2-2的小环藻和二形栅藻适生性强于S1-2,S3-2的纤细裸藻适生性稍强于S2-2和S1-2。3.三种表土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养分差异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1)三种紫色土表土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pH、TN累积溶出量、总硬度、Ca2+和电导率总体上均表现为S3-1>S2-1>S1-1,TN累积溶出率为S1-1>S2-1>S3-1。上覆水的TP累积溶出量为S3-1>S2-1>S1-1,渗滤液和淋溶液的TP累积溶出量为S2-1>S3-1>S1-1;TP累积溶出率均为S1-1>S2-1>S3-1。上覆水和渗滤液TN相差较小,低于淋溶液;渗滤液和淋溶液TP相差较小,高于上覆水。NO3--N含量、总硬度和Ca2+含量总体上表现为淋溶液>渗滤液>上覆水。(2)S2-1和S3-1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中的小环藻和二形栅藻最大密度总体上高于S1-1;S2-1和S1-1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的纤细裸藻最大密度总体上高于S3-1。渗滤液和淋溶液相比,小环藻和二形栅藻最大密度均相差较小,但均高于上覆水;而纤细裸藻在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中均相差较小。(3)小环藻最大密度与土壤溶液中的TOP、总硬度、CA+、pH、电导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TN和活性磷呈显着正相关(p<0.05)。二形栅藻最大密度与水样中的TN、TP、活性磷、总硬度、Ca2+和电导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pH呈显着正相关(p<0.05)。纤细裸藻最大密度与TP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NO3--N呈显着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遂宁组紫色土的藻类适生性较好,宜渔性佳,沙溪庙组其次,夹关组较差。
蒋平[6](2016)在《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适宜性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紫色土旱地资源共有1889.1万hm2,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占全国紫色土面积的51.28%。紫色土成土速率快、耕性和生产力高;但其也具有侵蚀性高、抗旱性差、土壤退化严重等特征。紫色丘陵区坡耕地作为四川省和重庆市农业生产的主体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区。近年来在降雨、地形等自然因素和耕作、施肥等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面源污染生态问题等十分突出,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导致库区面源污染日益加重。耕层土壤既是坡耕地水土流失对象,又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基本条件。耕层土壤剖面结构和理化性状是影响土壤质量的根本原因,也是综合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因子;了解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变化及特征,明确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加强坡耕地耕层土壤有效管理,切实提高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是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及资料查阅,分析了重庆市紫色土坡耕地分布特征及质量演变过程,揭示坡耕地耕层质量演变的种植制度、降雨、耕作等驱动力作用特点;以紫色丘陵区不同坡耕地高产和低产耕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耕层剖面调查和室内理化性质试验,深入分析不同坡耕地耕层剖面构型、土壤物理特性和土壤养分等方面差异性,揭示坡耕地耕层剖面结构特征;采用室内环刀入渗法,分析了不同坡耕地耕层入渗和保水性能;同时通过干筛和湿筛法,研究了不同坡耕地耕层土壤稳定和保土性能;通过构建农作物—耕层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坡耕地农作物—耕层耦合协调程度,基于紫色丘陵区典型种植制度油菜-玉米/大豆诊断了坡耕地耕层适宜性,并深入剖析了耕层障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在重庆市水土保持区划的四个分区内,其坡耕地的坡度级和地力等级分布差异显着。重庆市坡耕地均集中分布在6-15°和15-25°两个坡度级,6-15°范围内的坡耕地面积在该区域所占比例表现为:四川盆地南部中低丘土壤保持区(53.81%)>川渝平行岭谷山地保土人居环境维护区(49.86%)>鄂渝山地水源涵养保土区(41.37%)>大巴山山地保土生态维护区(34.66%);不同区域内各地力等级所占比例差异明显,大巴山山地保土生态维护区表现为三等>四等>二等>五等>一等,其比例分别为36.367%、28.034%、19.510%、10.821%、5.269%;鄂渝山地水源涵养保土区也呈现相同变化趋势;在四川盆地南部中低丘土壤保持区,分布比例为四等(32.129%)>三等(27.313%)>五等(22.735%)>二等(13.892%)>一等(3.931%),川渝平行岭谷山地保土人居环境维护区变化趋势一致。(2)在重庆市不同水土保持区划单元内,坡耕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受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综合影响表现出较大区域差异性。在各个区划单元,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表现为:四川盆地南低丘土壤保持区(12.85%)>大巴山山地保土生态维护区(11.55%)>鄂渝山地水源涵养保土区(10.38%)>川渝平行岭谷山地保土人居环境维护区(6.38%),坡耕地土壤氮磷养分含量也呈现不同程度增加趋势。重庆市紫色土坡耕地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土壤酸化现象,耕地土壤ph值变异系数为-15.66-1.27%。实施横垄+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氮磷钾养分流失,提高作物产量,这主要是坡耕地地表覆盖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增强了坡耕地土壤抗侵蚀性能。实施横坡耕作、秸秆覆盖等土壤管理措施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层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3)不同紫色土坡耕地020cm耕层剖面结构、颗粒组成和理化性质差异显着。坡耕地耕层剖面主要表现为疏松或较疏松,其紧实度分布在5.318.46kg/cm2,具有团粒状、粒状等多种结构,农作物根系大量分布;高产类型坡耕地耕层土壤紧实度均低于低产类型,玉米和烟草高产耕层土壤紧实度较其低产坡耕地分别减少了32.10%、9.11%;不同类型坡耕地耕层土壤容重差异较大且随耕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玉米高产0-20cm、20-40cm、40-60cm耕层土壤容重较低产分别降低了8.83%、13.80%、3.50%,烟草高产耕层在相同土层深度则分别降低7.44%、17.86%、14.11%。不同类型坡耕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为:玉米高产耕层(15.30g·kg-1)>烟草高产耕层(14.80g·kg-1)>烟草低产耕层(14.30g·kg-1)>玉米低产耕层(11.80g·kg-1),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具有相同变化,这主要是低产耕层作物盖度较低且坡度较大,导致其在降雨条件下养分衰减程度较高。研究表明,高产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剖面表现为土壤疏松、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高,土壤质地和紧实度是影响耕层剖面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4)不同类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入渗速率差异明显。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速率随土层深度而降低,0-20cm、20-40cm、40-60cm耕层土壤稳定入渗率分别为5.80-9.58mm/min、2.81-4.35mm/min、0.98-1.96mm/min,表层为亚表层和底层分别为2.15、5.24倍;耕层土壤累积入渗量直线下降,玉米高产耕层20-40cm、40-60cm土层较0-20cm分别降低84.85%、91.63%,而烟草高产耕层则分布降低78.54%、86.85%;这种入渗性能有利于耕层土壤水分蓄存。玉米高产0-20cm、20-40cm、40-60cm耕层土壤初始入渗速率较低产分别增加70.95%、2.62%、19.20%,其稳定入渗率较低产分别增加65.17%、35.59%、77.55%;而烟草高产耕层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在相同土层深度则分别增加14.94%、20.53%、20.39%,其稳定入渗率较低产则分别增加32.90%、52.10%、7.69%,这说明低产耕层土壤容重大且孔隙度低导致其透水、保水性能低,试验表明,紫色土坡耕地高产耕层土壤入渗性能表现为稳定入渗率高、累积入渗量大,土壤质地和孔隙度是影响耕层蓄水性能的主要因素。(5)不同类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团聚体和力学稳定性差异明显,0-20cm耕层土壤稳定性指数表现为烟草高产耕层(2.96)>玉米高产耕层(2.55)>烟草低产耕层(2.45)>玉米低产耕层(2.38),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大小依次为玉米低产耕层(36 KPa)>玉米高产耕层(29 KPa)>烟草低产耕层(25 KPa)>烟草高产耕层(21KPa),耕层土壤贯入阻力依次为玉米低产耕层(1.8MPa)>玉米高产耕层(0.95MPa)>烟草低产耕层(0.7MPa)>烟草高产耕层(0.4MPa)。紫色土耕层土壤团聚体结构组成均以>5 mm,53 mm和10.5 mm三个粒级为主,>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分布在41.50-89.71%;不同耕层深度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粒径组成分布存在明显差异,>5 mm,53 mm和32 mm三个粒级团聚体含量随着土层深度降低,而10.5 mm和0.5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这主要是大颗粒团聚体分散成小颗粒导致其含量增加。>1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随着耕层显着降低,玉米高产20-40cm、40-60cm耕层较0-20cm分别降低20.99%、37.52%,而烟草高产耕层则分别降低15.18%、24.89%。坡耕地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和贯入阻力随着耕层深度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急剧降低趋势,土壤抗剪强度峰值出现在2040cm耕层,而土壤贯入阻力峰值出现在4050cm耕层。相关试验表明,高产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稳定性表现为表层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高、表层土壤抗剪强度和贯入阻力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紧实度和容重是影响耕层保土性能和耕作性能的主要因素。(6)采用农作物—耕层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紫色土坡耕地农作物—耕层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区间界定和类型划分。CCE中盖度、种类数量、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指标的综合权重值分别为0.0739、0.0345、0.1832、0.7084;在PCE中,物理特性中的田面坡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和土壤质地综合权重值分别为0.1055、0.1533、0.1742、0.1013,而养分状况的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综合权重值分别为0.0561、0.1334、0.1079、0.0832、0.0852。紫色土坡耕地农作物-耕层协调类型可划分成4个大类、10种类型,即失调衰退型(0-0.2)、濒临失调(0.2-0.5)、基本协调(0.5-0.7)、高度协调(0.7-1.0);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主要是土壤剖面结构劣化、土壤浅薄化、养分贫瘠化等,紫色土坡耕地耕层不良剖面构型可分为砂土通体型、粘土通体型、薄层型、底漏砂型、粘质夹砂型5种,紫色土坡耕地耕层浅薄化值随着侵蚀程度加剧而增大,而抵抗季节性干旱能力随着土层深度减小而明显降低;综合野外调查和试验分析,紫色土坡耕地合理耕层主要表现耕层厚度>60cm、土壤容重为1.101.25g/cm3、土壤质地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壤结构为壤—粘—壤粘质垫层型,或者通体壤构型、土壤抗剪强度12.568.0KPa、土壤有机质含量≥2.5%。
黄兴成[7](2016)在《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紫色土是四川盆地农业土壤的主体,占盆地面积的85%,其土壤肥力及生产力状况直接关系着该地区粮食供应安全。目前有关四川盆地紫色土区域肥力状况的报道主要源自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近30年来该区域紫色土肥力现状及变化如何尚不清楚。本文首先利用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区114个县(市)2005年以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采集的252275个紫色土样品的土壤分析数据,18646个农户调查数据,1944个试验示范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了解30年来紫色土养分肥力的变化,为紫色土的改良培肥提供数据支撑。在对区域土壤肥力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针对紫色土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采用大田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的培肥效果研究,明确不同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团聚体结构、水分库容、养分含量等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影响,为紫色土培肥及土壤调理剂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区114个县(市)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4 g·kg-1、1.02 g·kg-1、15 mg·kg-1、91.9 mg·kg-1,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处于缺乏水平,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处于中等含量水平。相对于第二次土壤普查,30年来四川盆地紫色土除速效钾变化不大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升,分别增加了28.1%、21.4%和200%。但是该区域土壤养分肥力目前仍然偏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缺乏的比例分别占75.7%、55.6%、49.8%和65.4%。近30年来紫色土pH变化在不同类型紫色土间存在较大差异,中性紫色土30年平均降低了0.54个pH单位,石灰性紫色土pH平均降低了0.43个pH单位,酸性紫色土平均升高了0.32个单位。紫色土区作物产量水平差异较大,采用平均单产法对紫色土地区作物产量水平分级表明,旱地作物马铃薯、油菜、小麦、玉米中低产比例分别占49.6%、67.6%、67.0%和79.0%,紫色土区旱地作物仍具有较大的产量提升空间。紫色土的实际生产力与基础地力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对不同作物的贡献率在48.7%62%,提升土壤基础地力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不同产量水平下土壤养分差异显着,整体表现为较高作物产量下土壤养分肥力指标更高,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紫色土肥力的首要影响要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提升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不同炭基调理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炭基土壤调理剂对大田作物均有显着的增产作用,与对照相比,不同调理剂处理榨菜两年增产幅度达9.9%30%和8.6%15.1%,玉米增产幅度达7.2%10.8%和7.5%21.7%。在大田连续2年4茬施用炭基调理剂(每季用量1500 kg·hm-2),显着提高了土壤粒径>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促进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其中对粒径>5 mm的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提升幅度最大,比对照提高5.3818.29个百分点,同时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及稳定性指数,以课题组研发的炭基调理剂和生物碳效果最佳。施用调理剂降低了田间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提高了土壤持水性,扩大了土壤水分库容。经过2年的定位试验,各调理剂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显着提升,土壤水分总库容、兴利库容、滞留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均显着提升;土壤孔隙度提高2.94.5个百分点。不同调理剂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对降雨后的截留,并降低了土壤水分散失,从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和抗旱能力。盆栽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促进了作物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当调理剂投入量达到土壤质量的1%时,生物质炭和自主研发的调理剂I、调理剂II均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容重比对照降低了2.55.8%,孔隙度提高了0.92.7个百分点。施用调理剂土壤持水能力显着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比对照处理提高了13.7%21.4%,以生物质炭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炭基调理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6.3%14.4%,全氮和全磷也明显提升,对全钾影响较小;不同调理剂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以有机肥>调理剂II>调理剂I>生物质炭>对照。施用调理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镁、交换性钾显着增加,提高了土壤的缓冲性能。综上所述,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近30年来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但是目前土壤养分肥力仍然较低。施用炭基土壤改良剂是紫色土改良培肥的重要手段之一。关于炭基调理剂的优化配比、培肥机理以及与其它培肥技术的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杜静[8](2014)在《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成土特征》文中提出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植物生长繁育和作物生产的基地,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支撑,涵养水源,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同时还能通过土壤碳库调节气候。在长期的土壤研究中,气候、地形、母质、生物和时间被认为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因素,成土过程是在地质风化过程的产物——成土母质的基础上,气候、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转化和迁移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随着[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人为耕作强度越来越大,且集约化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方式,人为作用对土壤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着名的红层盆地,因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和较为肥沃的紫色土壤,该地区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农业地区。目前,该地区大量自然紫色土被开发为农业土壤,且发展大规模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但人为活动对紫色母质发育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以四川盆地自然条件下、传统耕作条件下和集约化耕作条件下紫色母质及发育土壤为对象,通过对自然条件下、传统和集约化耕作条件下土壤剖面发育特性、化学风化、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和对比,研究三种条件下土壤的成土特征,探讨人为活动对其发育成土的影响,为紫色丘陵区土壤的可持续改造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自然条件下的成十特征通过对自然条件下,不同紫色母质及其发育土壤剖面发育特性、化学风化、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紫色土存在较弱的化学风化,元素淋失处在脱Ca、Na、Mg的初始阶段,CIA、CIW和Na/K比值三个风化指标在A、C层间和B、C层间差异均不显着,各层次样品在A-CN-K三角图中的数据点分布趋势线与A-CN连线平行,土壤处于斜长石风化和脱Ca、Na阶段,且各层次数据点分布位置差异不大。由于较强的物理风化,土壤中砾石含量较少,土层厚度较大。有机碳积累显着,A层的积累量达9.27g/kg,B层的积累量为3.65g/kg。随着土壤风化发育的进行,成土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土壤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增大,土壤颗粒变细,pH稍微降低,降低值多在0.2-0.3个单位,土壤全氮显着积累,A层的积累量为0.46g/kg,B层的积累量为0.19g/kg,B层土壤存在磷的淋失,淋失量为0.071g/kg,A层土壤存在磷的较少积累。由于在沉积成岩之前经历的化学风化程度不同,不同紫色母质原始风化度存在差异,成土元素组成、pH值和质地状况也存在差异,这对成土过程中化学风化程度较低,pH值变化较小的紫色土化学风化程度、成土元素组成、pH值和质地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成土过程中质地变化也存在重要影响,并掩盖了其他因素对所采集剖面这些风化发育特性的影响。但地形地貌、气候和生物等方面的差异对土壤成十的其他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台地发育土层厚度较大,土壤有机碳和氮的积累大于浅丘或丘陵顶部发育十壤,磷的淋失程度小于浅丘或丘陵顶部发育土壤,总体来说,台地发育剖面风化发育指数大于浅丘或丘.陵顶部发育剖面。而由于气候和生物等方面的差异,相同地形部位发育剖面土层厚度和土壤有机碳、氮以及磷的积累淋失情况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2.传统耕作下的成土特征通过对四川盆地传统耕作条件下沙溪庙组紫色母质及其发育剖面和紫色土沉积母质发育剖面形态特性、化学风化、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以及与自然条件下各方面性质的对比,结果表明,在传统旱地和水田耕作下,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发育土壤总体处于斜长石风化和Ca、Na、Mg淋失阶段,但与自然条件下不同紫色母质发育土壤成土特性相比可知,旱地耕作方式促进了土壤的化学风化,在旱地耕作方式下,各地形部位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发育土壤CIA、CIW和Na/K比值三个风化指标都相对于成土母质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而水田耕作方式更促进了土壤的化学风化,相同母质发育水田土壤元素的淋失更为强烈,不同样点位置发育水田土壤CIA和CIW值都大于不同地形部位发育旱地土壤,Na/K比值都小于不同地形部位发育旱地土壤。此外,水田耕作方式由于水分影响,土壤中Fe和Mn的氧化还原作用较为普遍,1m内基本出现W层和G层,土壤中Mn的淋失以及Fe的迁移累积较为显着,而旱地少数剖面中也出现相同情况。由于土壤化学风化影响土壤质地,旱地耕作方式下,不同地形部位沙溪庙组母质发育的土壤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增加量都大于自然条件下不同紫色母质发育土壤,而不同样点位置发育水田土壤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都大于不同地形位置相同母质发育旱地土壤。传统旱地耕作促进了土壤酸化,而水田耕作条件下表层土壤的酸化比传统旱地耕作土壤严重。与自然条件下紫色土相比,传统耕作旱地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氮的积累减弱,而由于外源磷肥的施入,表层土壤出现磷的累积。与旱地耕作方式下紫色土相比,水田耕作方式促进了土壤密度的降低、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碱解氮含量的提高和土壤团聚状况的改善,但由于水田长期淹水,也促进了土壤磷的淋失和有效磷含量的降低。在传统耕作方式下,成土母质对土壤发育成土存在影响,地形地貌和样点位置也通过对人为活动强度以及土壤侵蚀的影响对土壤发育成土产生影响。研究区紫色土沉积母质发育剖面化学风化程度、土壤质地、团聚状况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与相似样点位置(非水旱交界)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发育的水田剖面都存在差异。浅丘坡腰发育剖面中由于有一个改种过七八季水稻,两个剖面位于农户旁,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在传统旱地耕作方式下,该地形位置发育剖面土壤化学风化程度、粘粒含量、质地分型维数最大,此外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也最大,团聚体发育状况也最好,而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最低。由于旱地十壤较为强烈的剥蚀搬运,水旱交界样点位置发育水田剖面化学风化程度和多项成土理化性质都处于旱地土壤和非水旱交界位置发育水田剖面之间,与非水旱交界位置发育水田剖面存在差异。同时,由于土壤剥蚀、搬运、积累和掩埋作用的发生,浅丘坡谷和坡脚发育的旱地剖面B层土壤化学风化程度和质地状况和A层相近,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都大于浅丘坡腰发育剖面B层土壤。3.集约化耕作下的成土特征通过对刚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后集约化利用7个月,十地整理后集约化利用19个月的三个农业集约化利用区域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及紫色土沉积物发育旱地和水田十壤整理及利用前后的剖面发育特性、化学风化、土壤质地的对比分析以及刚进行土地整理区域土地整理前后团聚状况和其他成土化学特性的对比分析得出,农业集约化过程中土地整理引起土壤扰动,人为增厚旱地土壤土层,由于和水田A层土壤的混合,人为加大了A层十壤的发育程度,旱地整理后,A层土壤化学风化程度、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增大,土壤砾石含量增加,密度降低,团聚状况也稍微变差,其他成土理化性质处于旱地和水田整理前表层土壤之间,B层土壤砾石含量显着增加,其他成土性质变化不大。水田表层土壤由于旱地表层土壤的混入,发育程度被人为降低,W层由于人为混入旱地B层十壤以及母岩爆破崩解体成为P层,潴育化程度降低,土壤发育程度也受到人为降低。水田整理后,A层和P层土壤化学风化程度、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降低,土壤砾石含量增加,密度稍微增加,其中A层土壤化学风化程度、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以及砾石含量的变化小于P层,A层土壤团聚状况显着变差,其他成土理化性质处于旱地和水田整理前表层土壤之间,P层土壤团聚状况也显着变差,但由于土地整理前旱地B层和水田W层间多数成土理化特征差异不大,因此在土地整理前后变化不大。此外,由于母岩爆破产生砾石和田坎土壤进入土体以及其他有些较高部位十壤的搬运覆盖,多数剖面中,水田G层在lm的剖面层次内并不出现。总体来说,由于土地整理的进行,土壤发生了显着的农业集约化扰动,人为增大了旱地剖面发育指数,降低了1m以内水田剖面发育指数。通过对刚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后集约化利用7个月,土地整理后集约化利用19个月的三个农业集约化利用区域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及紫色土沉积物发育旱地和水田土壤整理及利用后的剖面发育特性、化学风化、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农业集约化耕作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加,也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土壤无机碳的次生累积,但三个区域土壤都处在斜长石风化和Ca、Na、Mg淋失阶段,在研究区农业集约化耕作时限内,土壤化学风化和质地状况并末表现出明显变化。综上所述,紫色丘陵区自然条件下、传统耕作条件下和集约化耕作条件下土壤成土特征存在不同特点。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原始风化度、质地状况和pH值不同,母质对土壤化学风化程度及pH值存在重要影响,对成土过程中的质地变化也存在重要影响,地形对土壤物理风化,有机碳、氮、磷积累淋失存在重要影响,此外,母质、气候、生物因素对十壤有机碳、氮、磷含量也存在影响。传统耕作中,由于施肥、耕作、灌溉措施不同,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剖面特性、化学风化和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存在不同影响。人为活动加速了紫色母质发育土壤的化学风化,促进了土壤质地的变化和土壤酸化,也带来了土壤其他化学成上特性的改变,且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在集约化耕作过程,集约化扰动显着影响土壤成土特性,改变了水田的土体结构,增大旱地剖面发育程度,但破坏了土壤团聚体,集约化耕作显着促进了碳、氮、磷的积累和团聚状况的改善,提高了十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在本研究区集约化耕作时限内化学风化和质地状况以及pH值等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虽然耕作加速了土壤化学风化,但总体来说,由紫色母质及紫色土沉积母质发育的自然土壤、传统耕作土壤以及集约化耕作条件下的土壤都处于斜长石风化和Ca、Na、 Mg淋失阶段,化学风化程度总体仍较低。
罗友进[9](2011)在《区域成土过程:认识与表达》文中提出土壤是在漫长地质年代里,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由基岩风化产物、各种松散沉积物发育形成的近地表自然介质。因此,在人类生存时间内,土壤资源是一种不可更新资源。但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压实、封盖、侵蚀、盐碱化、酸化、污染等都会对土壤产生破坏作用;此外,农业、其它土地利用措施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对土壤演化产生影响。同时,作为一个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功能的复杂体系,关于土壤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一直是土壤学科研的挑战。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较少。目前,关于其的研究从先前的定性研究转向定量、模型方面的研究。基于土壤体系的复杂性,土壤科学学者在如何运用现代的数学和统计方法将其量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且还不完善。因此,本研究以土壤的基本属性、主要成土元素、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基于Al2O3-CN-K2O图(或风化指标)和质量平衡模型对四川盆地的土壤剖面以及区域(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的化学风化和主要成土元素的迁移进行了阐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母质、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对区域成土过程进行了认识与表达。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剖面形成与演化:元素分布与迁移通过对四川盆地15个土壤剖面中物理、化学属性以及主要成土元素含量分布的分析,同时采用Al2O3-CN-K2O三角模型图对风化程度进行了描述。其结果表明:在剖面SCSI1 (SCSI为四川土壤调查缩写)的A层和AB层与BC层和C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将A和AB层、BC层和C层分别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们各自具有较好的土壤剖面演化特征,因此,认为剖面SCSI1是由两个剖面组成,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可能是崩塌或滑坡造成的掩埋,当然也可能是人为覆土。在剖面SCSI2、3、6、9、11和14的A层、B层(AC或BC)与C层存在着差异较小,但其上层的风化程度要弱于下层,属于剖面倒置的现象,同时也发现其不属于剖面倒置,基于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侵蚀情况,尤其是紫色母岩快速风化的特性,该类土壤剖面最大可能是在土层不断的侵蚀淋失以及母质不断的风化补充形成。在剖面SCSI4、7、12和13中,从Ti元素的剖面分布来看,其属于正常土壤发育历程,但是从其余属性的状况来看,其C层中的风化同样略强于上层,若不存在异源母质的混入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最大的可能是壤中流或地下水的作用。剖面SCSI5和10,其各属性差异较小也未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同时其A层都较浅薄,风化程度差异较小,成土特征不明显。剖面SCSI15中,该剖面在水的作用下在33-50cm处形成明显的淀积层,存在着铁锰结核类物质,风化程度较为强烈且层次间差异较小,受到人为作用的影响较为明显。另外,采用质量平衡模型对土壤剖面中元素的累积/损失情况进行了阐述,其结果表明剖面SCSI1、2、3、8、9、13和14存在元素的损失,其中SCSI1中主要来源于Ca, SCSI9中主要来源于Al和Fe, SCSI13和14中主要来源于Si,其余剖面中主要来源于Si、Al和Fe;剖面SCSI4、5、6、10、12和15存在元素的富集,其主要来源于Si,除剖tt面SCSI12主要来源于Al和Fe外。总之,土壤剖面中元素的分布以及配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剖面的形成和演化,但同时其也受到气候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2、区域成土过程:成土元素空间变化与化学风化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主要成土元素分布的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本研究区土壤中SiO2平均含量为63.13%、Al2O3平均含量为14.34%、Fe2O3平均含量为5.13%、K2O平均含量为2.54%、CaO平均含量为2.52%、MgO平均含量为1.92%、Na2O平均含量为1.05%以及Ti的平均含量为4410mg·kg-1。整个研究区内表层土壤中Si/Al、Si/Fe和Si/R2O3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在巫山老地层区、涪陵老地层区的部分区域以及云阳—万州沿岸相对较低,即表明与其它地区相比这些区域土壤中有一定程度的富铝现象;渠马盆地北部、红岩盆地、新妙盆地与长寿盆地部分地区以及研究区内各背斜地区相对较高。同时,CIA(Chemical weathering index)和PWI(Parker’s weathering index)的空间分布也具有较好的相似度,从整个研究区来看基本上呈条带状分布;在长江沿线地区相对较弱;奉节和云阳地区土壤化学风化最为强烈,以及新妙盆地和红岩盆地的部分区域也相对较强,即表明相对本研究区域的其它地区,这些地区土壤中的Ca, Mg, K和Na等元素淋失相对较为严重。本区域深层土壤母质中SiO2平均含量为62.49%、Al2O3平均含量为14.15%、Fe2O3平均含量为5.25%、K2O平均含量为2.60%、CaO平均含量为1.65%、MgO平均含量为1.76%、Na2O平均含量为1.09%以及Ti的平均含量为4807mg·kg-1。整个研究区内土壤母质中Si/Al、Si/Fe和Si/R2O3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在巫山老地层区和涪陵老地层区的部分区域相对较低;渠马盆地、新妙盆地部分地区相对较高。同时,CIA和PWI的空间分布也具有较好的相似度,从整个研究区来看基本上呈条带状分布;其结果表明在云阳盆地的南部、巫山老地层区和涪陵老地层区的部分区域土壤母质的化学风化程度相对较低;渠马盆地、新妙盆地部分地区、以及各背斜地区土壤母质的化学风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总体上来说本研究区域内土壤的化学程度相对较弱。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区域还不如其相对地点的母质,其中CIA空间分布图这部分面积近占到总区域面积的77.39%。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区域内母质地层以及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同时母质类型以泥岩、砂岩以及页岩为主,这些都导致研究区内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地质运动发生的较为频繁,从而造成母质来源较为复杂,即土壤可能发育于多种母质物质;另外,人为活动也会对土壤的化学风化产生影响,同时也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现象也较为严重。从质量平衡模型结果来看,只有Mn元素在土层中有相对损失(除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地层母质发育的土壤外)。从各元素含量的变化占总含量变化的比值来看,Si含量的变化对土层总体的变化最大,其次是Fe和Ca含量。不同地层母质发育的土壤的M总间的差异不大,其平均值位于4.55~7.87 kg·m-2,但其内在的各元素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异。各地层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各元素的损失累积情况各不相同,但总得来看MSiO2和MCaO是整个土体内元素量变化主要的来源,其中在发育于三叠系下统大冶组/嘉陵江组/飞仙关组的土壤中最为明显。虽然在各地层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各元素的损失或累积量与地形地貌参数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如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母质发育的土壤中高程和坡度、在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发育的土壤中水平曲率和高程,但是更多可能是非线性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地形地貌相对较为复杂,侵蚀、剥蚀等现象严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垂直混合现象。3、区域成土过程:土壤碳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的总碳含量分布范围为0.19-12.95%之间,平均值为1.06%;有机碳含量范围值位于0.08-1.91%之间,平均值为0.46%;无机碳含量分布范围为0.02-12.27%,平均值为0.60%。土壤总碳和无机碳的空间分布极为相似,在巫山和涪陵老地层区即由二叠系和三叠系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含量较高,而在万州盆地区则相对较低。与土壤总碳和无机碳的分布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来说相对较低,基本上位于1%以下,且在红岩盆地区、涪陵老地层区以及铁峰山—硐村背斜部分地区含量相对较高。土壤碳含量明显受到土壤母质的影响。发育于二叠系和三叠系母质的土壤中总碳、无机碳含量要明显高于侏罗系母质发育的土壤中的;发育于三叠中统巴东组/雷口坡组母质的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要明显高于其它三叠系母质发育的土壤中的。土壤中总碳、有机碳、无机碳含量与土壤的化学风化程度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但其相关关系与母质的性质相关。总得来说,土壤总碳和无机碳含量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有机碳含量则与风化程度关系不大,即表明土壤总碳和无机碳含量主要受母质性质等客观环境条件影响,而有机碳含量则可能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高程是影响土壤碳含量的主要地形地貌因素。除发育于二叠系地层的土壤外,发育于其余各地层母质的土壤中总碳、无机碳含量与高程呈显着负关系。其它地形地貌参数如坡度、坡向、地形湿度指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壤总碳、有机碳以及无机碳含量。但总得来说,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地形地貌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地形地貌可能是影响有机碳分布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因素。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总碳和无机碳含量具有显着影响,但从发育于不同地层母质土壤中的总碳、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来看,各土地利用方式间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总之,土壤碳含量及其分布是母质、地形地貌以及人为活动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风化(成土)过程:区域性认识在众多地质过程和地貌形成中,体系都处于不稳定状态,符合不稳定准则。在任何地貌中不稳定性发育是受限的。在任一尺度,地貌形态的不稳定性状态是受内在因素限制的。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下,这种不稳定状态可能是不存在的,也可能是不相关的。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如平原),从瞬间到长期的地质时期,任一时空尺度都存在着不稳定状态。在尺度和分辨力发生变化时,稳态和非稳态表现出具有各自的特征。考虑到风化、风化与地形地貌以及景观演化之间的关系,在稳态与非稳态存在相似性时,需要确定特定的时空尺度。在其它尺度,稳态的出现伴随着特殊关系,比如风化与侵蚀之间的反馈程度。区域/土体、景观单元、景观尺度的体系在多数环境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坡面尺度、或特定的过渡时空尺度中,稳定状态是可能存在的。当风化与侵蚀的反馈效应相对弱于外界因素对风化和侵蚀的控制作用时,体系处于稳定状态。当然更多得是体系处于非稳定状态,即风化与侵蚀的反馈效应强于外界因素对风化和侵蚀的控制作用。在更大的空间尺度或特定的情况下,体系处于稳定状态是存在的。根据尺度的不同,外界因素的控制作用和内在体系元素之间的区别也相应的不同。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以土体的基本属性和主要成土元素的含量与垂直分布阐明了四川盆地土壤剖面形成与演化的可能历程;以区域(三峡库区重庆段)中主要成土元素的空间分布与化学风化以及碳状况对区域成土过程进行了认识与表达;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对不同尺度下风化与景观演化进行了理论探讨,不仅可丰富区域成土机理,同时也可为耕地培育以及构建三维土壤数字图提供科学基础。但本研究更多得是在认识上的探讨,涉及的具体成十过程较少,要更好的认识区域成土过程,需加强具体环境条件或人为措施下具体成土过程的研究。
吴涌泉[10](2010)在《基于微地形下的紫色砂岩和泥岩土壤剖面分异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色土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丘陵区,面积约为16万km2,占川、渝两地总土地面积的28%左右,以侏罗系沙溪庙组和蓬莱镇组母质所成土壤面积最大。紫色土是以物理风化为主的岩性土,发育程度较浅,坡地土壤特别是坡顶土壤,常常还来不及发育完成,就被雨水冲刷到坡腰或坡脚,使其土壤元素在剖面及微地形上的分异性具有一定的规律,母岩和地形则是其规律形成的重要因子。本文从土壤发育、元素分异性及迁移性和生态环境角度,以母岩-土壤-生态环境(土壤退化)为研究系统,以重庆市丘陵地区沙溪庙组的砂岩和泥岩为研究对象,拟分析两种母岩发育的土壤剖面的分异状况,在不同微地形(坡顶、坡腰和坡脚)发育成土壤的过程中矿质营养元素的迁移及其剖面发育程度,并对两种紫色土在不同地形部位上的相对退化程度进行初步探析,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剖面及地形上土壤元素的分异规律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紫色泥岩发育的土壤pH、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普遍高于紫色砂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相差不大;从坡顶到坡脚,紫色泥岩土壤pH逐渐减小,分别为7.5±0.3、7.0±0.46、6.6±1.05,说明其酸化过程越来越强,而紫色砂岩土壤pH则逐渐增加,分别为5.9±0.79、5.9±0.95、6±1.09;有机质的分异规律相同,都是坡脚>坡顶>坡腰;两类土壤中全氮、有效锌、全铁和全锰在地形上的分异规律相似,而全磷、有效磷、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在地形上的分异规律则有所不同。对两类土壤各土层间元素含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紫色泥岩和砂岩发育的土壤在pH、全磷、全钾、有效磷、CEC、全锌及全铜含量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如pH在坡顶A层间、C层间差异达到极显着性水平,在坡腰A层间、B层间呈显着性差异;全磷则在坡项A层达极显着水平。另外在地形分异规律上,土壤pH、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在地形上的分异规律存在显着差异。如在在紫色泥岩发育的土壤中,从坡顶到坡脚,土壤碱解氮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紫色砂岩土壤中从坡顶到坡脚则是先减小后增加,在坡脚处达到最在值。其次,对土壤pH、有机质、CEC、常量矿质元素及微量元素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紫色泥岩和砂岩发育的土壤中,氮、磷、钾的有效态之间都呈现了极显着的正相关,说明三者间的有效态含量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质则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全氮都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紫色泥岩土壤中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r1=0.87**,r2=0.531**,r3=0.552**,r4=0.771**,n=48;紫色砂岩土壤中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76**,r2=0.646**,r3=0.536**,r4=0.787**,n=67);在紫色泥岩土壤中,土壤pH与全磷呈极显着的正相关(r=0.385**,n=48),与有效磷和CEC呈极显着负相关(r1=-0.512**,r2=-0.397**,n=48),而砂岩土壤中pH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呈极显着的负相关(r1=-0.465**,r2=-0.502**,r3=-0.527**,n=67),同时与全氮呈显着负相关(r=-0.269**,n=67),与全磷和CEC的相关性并不明显;泥岩土壤中.CEC只与土壤pH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在砂岩土壤中CEC与pH相关性未达显着水平,而与有机质呈现了显着的负相关,与全磷、全钾表现为显着的正相关。对具有相关性的土壤性质之间作散点图并经回归得出各相关土壤性质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如在紫色泥岩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的相关方程为Y全氮=0.042X有机质+0.263,R2=0.594;而在紫色砂岩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的相关方程为:Y全氮=0.043X有机质+0.184,R2=0.619。而常量矿质元素、有机质、CEC等对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态影响较大,而对它们的全量影响甚微,只有在紫色砂岩土壤中pH、全磷、全钾、速效钾和CEC对微量元素的全量影响较大。(2)土壤剖面中的元素迁移规律对土壤中元素迁移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表明:①在坡顶A层两种类型的土壤剖面中氮、铜、锌、锰、铅的迁移方向相反,紫色泥岩土壤中主要为淋溶作用,而在砂岩土壤中为富集作用;坡腰A层锌的迁移方向相反,坡腰B层铜、锌和锰的迁移方向相反,铅在坡脚A层中的迁移方向也不同,磷、铜、锌、铅在坡脚B层的迁移方向也相反,这可能与土壤的水分特征、土壤的质地及施肥措施相关。②常量矿质元素的迁移强度要大于微量元素的迁移强度,而常量矿质元素中氮的迁移强度又大于磷和钾的迁移强度。土壤元素在紫色泥岩和砂岩土壤的迁移强度不一,在不同地形部位的相对迁移强度也不同,特别是氮、磷、钾的迁移强度,这说明紫色泥岩和砂岩土壤在各地形部位中的发育强度不一。(3)不同地形部位上的土壤退化指数相对于坡顶,坡腰和坡脚的退化指数都为正数,说明坡腰和坡脚的土壤退化强度小于坡顶,坡腰砂岩土壤退化指数高于泥岩土壤,而在坡脚却低于泥岩土壤,说明泥岩土壤在坡脚处其营养元素强烈淀积,而在坡腰处的淋溶淀积作用与坡顶相差无几。
二、四川盆地遂宁组(J_(35))母质发育紫色土的平衡施肥与水土保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盆地遂宁组(J_(35))母质发育紫色土的平衡施肥与水土保持(论文提纲范文)
(1)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现状 |
1.2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研究现状 |
1.3 紫色土分类研究进展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供试土壤概况 |
3.3 野外调查 |
3.3.1 历史数据和资料收集 |
3.3.2 野外调查样点布设 |
3.3.3 剖面调查和样品采集 |
3.4 室内样品分析 |
第4章 紫色土的成土环境和发生特征 |
4.1 成土环境 |
4.2 剖面形态 |
4.3 理化性质 |
4.4 小结 |
第5章 紫色土在ST中的分类归属 |
5.1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
5.2 紫色土在ST中的高级分类单元归属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紫色土在WRB中的分类归属 |
6.1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
6.2 紫色土在WRB中的分类归属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紫色土在不同分类系统中的参比研究 |
7.1 紫色土的分类系统参比研究 |
7.2 数值分类在紫色土分类中的应用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2)电渗析法研究紫色土的酸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酸化的概念 |
1.2 土壤酸化的现状 |
1.3 土壤加速酸化的原因 |
1.3.1 酸沉降 |
1.3.2 氮肥施用 |
1.3.3 作物生长 |
1.4 土壤酸化的缓冲过程 |
1.4.1 碳酸盐缓冲 |
1.4.2 阳离子交换缓冲 |
1.4.3 矿物风化缓冲 |
1.4.4 铁铝氧化物缓冲 |
1.5 模拟土壤酸化过程的研究方法 |
1.5.1 模拟酸雨淋溶 |
1.5.2 模拟氮肥施用 |
1.5.3 电渗析法处理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计划路线 |
第3章 电渗析法和酸淋洗模拟紫色土酸化的效果比较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2 电渗析试验方法 |
3.2.3 酸淋洗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酸度指标变化 |
3.3.2 土壤交换性盐基成分变化 |
3.3.3 技术可操作性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渗析法研究不同母质发育紫色土的酸化特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
4.2.2 电渗析试验方法 |
4.2.3 碳酸盐验证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土壤酸度指标变化 |
4.3.2 盐基离子的变化 |
4.3.3 碳酸盐含量变化对紫色土酸化的影响 |
4.3.4 母岩成土特征对土壤酸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渗析法研究不同发育程度紫色土的酸化特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
5.2.2 电渗析模拟土壤酸化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发育程度的紫色土酸度特征 |
5.3.2 不同酸化程度紫色土的盐基离子变化特征 |
5.3.3 不同酸化程度紫色土的矿物组成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渗析法评估酸性紫色土的潜在酸化风险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土样采集与理化性质测定 |
6.2.2 电渗析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紫色土的酸度特征 |
6.3.2 紫色土的交换性盐基成分特征 |
6.3.3 紫色土的进一步酸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3)重庆市荣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元素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养分研究现状 |
1.2.2 土壤肥力评价概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 |
2.3 研究区土壤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 |
2.3.1 土壤类型及分布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3.1.2 样品测定方法 |
3.2 研究方法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土壤养分分析 |
3.2.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养分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不同条件下土壤养分特征 |
4.2.1 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养分分布 |
4.2.2 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养分分布 |
4.2.3 不同母岩的土壤养分分布 |
4.3 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 |
4.4 土壤肥力综合研究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微地形主导下紫色泥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形态学特征 |
1.1.1 土壤发育的形态特征 |
1.1.2 土壤发育的形态特征定量评价 |
1.2 土壤物理化学特征 |
1.2.1 土壤发育的物理特征 |
1.2.2 土壤发育的化学特征 |
1.2.3 土壤发育的理化定量评价 |
1.3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1.3.1 土壤发育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1.3.2 土壤地球化学定量评价 |
1.4 初育土的成土过程 |
1.4.1 成土母质 |
1.4.2 地形再分配 |
1.5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材料与方法 |
2.5.1 研究区概况 |
2.5.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5.3 样品测定与分析 |
2.5.4 指标选取与计算、数据分析和图件处理 |
第3章 紫色土的形态特征 |
3.1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描述 |
3.2 土壤剖面发育定量指标 |
3.2.1 土壤剖面红化率 |
3.2.2 土壤剖面发育指数 |
3.3 讨论 |
3.3.1 紫色土剖面形态极大地受成土母质影响,土壤颜色继承于母质 |
3.3.2 PDI指数能更好反映紫色土剖面发育状况 |
3.4 小结 |
第4章 紫色土的理化特征 |
4.1 土壤物理性质 |
4.1.1 容重、孔隙度 |
4.1.2 颗粒组成 |
4.1.3 团聚状况 |
4.2 土壤化学性质 |
4.2.1 pH |
4.2.2 有机质 |
4.2.3 其他化学性质 |
4.3 讨论 |
4.3.1 地形使紫色土剖面理化性质产生差异 |
4.3.2 颗粒组成对成土过程中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紫色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地球化学元素含量 |
5.2 土壤化学风化 |
5.2.1 CIA、CIW、Na/K |
5.2.2 A-CN-K三角图 |
5.3 土壤元素迁移 |
5.4 讨论 |
5.4.1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的化学风化有促进作用 |
5.4.2 紫色土粘粒含量对化学风化影响大于有机质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5)不同紫色土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中的藻类生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藻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
1.1.1 优质饵料 |
1.1.2 净化水质 |
1.1.3 碳汇渔业 |
1.2 土壤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及其宜渔性 |
1.2.1 土壤藻类 |
1.2.2 土壤养分供给 |
1.2.3 土壤宜渔性研究 |
1.3 紫色土水体藻类生长研究 |
1.3.1 紫色土养分差异 |
1.3.2 紫色土上覆水中藻类生长差异 |
1.4 紫色土淋溶研究 |
1.5 论文选题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紫色土表土及母质土的原生藻类萌发特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土样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土壤藻类萌发试验设计 |
2.1.4 土样和上覆水理化性质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种紫色土表土和母质土的理化性质 |
2.2.2 供试土壤上覆水的理化性质 |
2.2.3 土壤原生藻类的种类特征 |
2.2.4 土壤原生藻类的数量特征 |
2.3 讨论 |
2.3.1 紫色土表土及母质土理化性质 |
2.3.2 上覆水理化性质 |
2.3.3 土壤间原生藻类的差异 |
2.4 小结 |
第3章 水土混合物纯培养小环藻、二形栅藻和纤细裸藻的效果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土壤 |
3.1.2 主要仪器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土混合物培养小环藻的效果 |
3.2.2 水土混合物培养二形栅藻的效果 |
3.2.3 水土混合物培养纤细裸藻的效果 |
3.3 讨论 |
3.3.1 上覆水pH和电导率 |
3.3.2 不同表土的藻类适生性 |
3.3.3 不同母质土的藻类适生性 |
3.3.4 表土与母质土的藻类适生性差异 |
3.4 小结 |
第4章 不同紫色土表土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土壤 |
4.1.2 主要仪器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溶液的理化性质 |
4.2.2 土壤溶液中的最大藻密度变化 |
4.2.3 最大藻密度与土壤溶液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3.1 土壤溶液的理化性质差异 |
4.3.2 土壤溶液的最大藻密度差异 |
4.3.3 最大藻密度与土壤溶液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适宜性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概念 |
1.2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
1.3 坡耕地土壤质量影响因素 |
1.4 坡耕地土壤质量评价 |
1.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6 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3章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质量演变特征及驱动力 |
3.1 坡耕地资源及质量分布特征 |
3.2 坡耕地肥力演变特征 |
3.3 坡耕地质量演变驱动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结构及土壤理化特征 |
4.1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剖面构型特征 |
4.2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物理性状特征 |
4.3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养分含量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蓄水保土及耕性特征 |
5.1 坡耕地耕层蓄水性能 |
5.2 坡耕地耕层保土性能 |
5.3 坡耕地耕层耕性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农作物-耕层适宜性诊断 |
6.1 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
6.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和耦合关系评判 |
6.3 坡耕地农作物与耕层耦合协调诊断 |
6.4 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试验附图 |
致谢 |
参加课题、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一、主研科研课题 |
二、发表论文情况 |
三、获奖情况 |
四、参与规划设计类课题 |
(7)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肥力研究概况 |
1.1.1 土壤肥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1.1.2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 |
1.2 紫色土肥力研究概况 |
1.2.1 紫色土概况 |
1.2.2 紫色土肥力评价研究概况 |
1.2.3 紫色土肥力退化研究概况 |
1.3 土壤培肥研究进展 |
1.3.1 合理耕作培肥土壤 |
1.3.2 合理施肥培肥土壤 |
1.3.3 工程改良培肥土壤 |
1.3.4 植被恢复培肥土壤 |
1.3.5 土壤调理剂培肥土壤 |
1.3.6 综合措施培肥土壤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
2.2.2 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培肥效应研究 |
2.3 研究预期目标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土壤和调查数据来源及采集方法 |
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 |
3.3.2 四川盆地紫色土区作物产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培肥效应研究 |
4.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不同炭基调理剂田间试验 |
4.1.2 不同炭基调理剂盆栽试验 |
4.1.3 不同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养分释放影响的室内培养试验 |
4.1.4 种子发芽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炭基调理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2.2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4.2.3 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保水和水分库容的影响 |
4.2.4 炭基调理剂对田间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4.2.5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释放的影响 |
4.2.6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7 炭基调理剂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 |
5.1.2 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的培肥效应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青春的散场诗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8)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成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自然条件下的成土过程 |
1.1.1 成土因素 |
1.1.2 成土过程 |
1.2 自然条件下土壤扰动对土壤发生演化的影响 |
1.2.1 自然条件下土壤扰动类型 |
1.2.2 自然条件下土壤扰动对土壤发生演化的影响 |
1.3 人为作用及其作用下土壤的形成过程 |
1.3.1 成土过程中的人为作用 |
1.3.2 人为作用下的土壤扰动 |
1.3.3 人为作用下的土壤演化 |
1.4 土壤发生过程研究方法 |
1.4.1 土壤形态特征 |
1.4.2 土壤物理特征 |
1.4.3 土壤矿物学特性 |
1.4.4 土壤化学特征 |
结语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自然条件下的成土特征 |
2.3.2 传统耕作下的成土特征 |
2.3.3 集约化耕作下的成土特征 |
2.4 技术路线 |
2.5 材料与方法 |
2.5.1 研究区概况 |
2.5.2 样品采集 |
2.5.3 样品分析 |
2.5.4 指标选取、数据计算、数据分析和图件处理 |
第3章 自然条件下的成土特征 |
3.1 土壤剖面发育特性 |
3.1.1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
3.1.2 土壤剖面发育指数 |
3.2 化学风化 |
3.2.1 成土元素 |
3.2.2 化学风化程度 |
3.3 成土的物理特征 |
3.4 成土的化学特征 |
3.4.1 土壤碳 |
3.4.2 土壤pH |
3.4.3 其他化学特性 |
3.5 讨论 |
3.5.1 自然条件下紫色土较弱的化学风化和较强的物理风化 |
3.5.2 自然条件下成土因素对紫色土成土过程的影响 |
小结 |
第4章 传统耕作下的成土特征 |
4.1 土壤剖面发育特性 |
4.1.1 土壤剖面形态特性 |
4.1.2 土壤剖面发育指数 |
4.2 化学风化 |
4.2.1 成土元素 |
4.2.2 化学风化程度 |
4.3 成土的物理特征 |
4.3.1 土壤容重、密度和孔隙度 |
4.3.2 土壤颗粒组成 |
4.3.3 土壤团聚状况 |
4.4 成土的化学特征 |
4.4.1 土壤碳 |
4.4.2 土壤pH |
4.4.3 其他化学特性 |
4.5 讨论 |
4.5.1 传统耕作对紫色母质发育土壤化学过程的促进作用 |
4.5.2 传统耕作对紫色母质发育土壤碳的影响 |
4.5.3 传统耕作方式下紫色母质发育土壤成土的影响因素 |
小结 |
第5章 集约化耕作下的成土特征 |
5.1 土壤剖面发育特性 |
5.1.1 土壤剖面特性 |
5.1.2 土壤剖面发育指数 |
5.2 化学风化 |
5.2.1 成土元素 |
5.2.2 化学风化强度 |
5.3 成土的物理特征 |
5.3.1 土壤容重、密度和孔隙度 |
5.3.2 土壤颗粒组成 |
5.3.3 土壤团聚状况 |
5.4 成土的化学特征 |
5.4.1 土壤碳 |
5.4.2 pH |
5.4.3 其他化学特征 |
5.5 讨论 |
5.5.1 集约化扰动对土壤发育成土的影响 |
5.5.2 集约化耕作对土壤发育成土的影响 |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中的创新工作 |
6.3 存在的问题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土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区域成土过程:认识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成土因素 |
1.2 成土过程 |
1.3 成土模型 |
1.4 总结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土壤剖面形成与演化:元素分布与迁移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物理属性 |
3.3 化学属性 |
3.4 地球化学元素含量 |
3.5 化学风化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4章 区域成土过程:成土元素空间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表层土壤成土元素分布 |
4.3 深层土壤成土元素分布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区域成土过程:化学风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化学风化程度 |
5.3 成土元素损失累积—质量平衡模型 |
5.4 因素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区域成土过程:土壤碳 |
6.1 材料方法 |
6.2 土壤总碳、有机碳以及无机碳统计性描述及空间分布 |
6.3 母质对土壤碳含量的影响 |
6.4 地形地貌对土壤碳含量的影响 |
6.5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含量的影响 |
6.6 讨论 |
6.7 小结 |
第7章 风化(成土)过程:区域性认识 |
7.1 风化和动态非稳定性 |
7.2 不同尺度风化体系 |
7.3 风化稳定性与尺度 |
7.4 讨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中的创新工作 |
8.3 存在的问题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10)基于微地形下的紫色砂岩和泥岩土壤剖面分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发育过程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1.1.1 国外研究近况 |
1.1.2 国内研究近况 |
1.2 母质与地形的统一是初育土形成的本质 |
1.2.1 母质是初育土壤形成的根本和源泉 |
1.2.2 地形条件引起内部物质的再分配,从而导致土壤性状的分异 |
1.3 初育土的退化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依据和方案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母质与土壤 |
3.2.2 测定指标与土样分析方法 |
3.2.3 数据处理方法 |
3.2.4 土壤矿质元素迁移性研究方法 |
3.2.5 土壤退化及评价研究方法 |
第4章 紫色砂岩与紫色泥岩基本特性 |
4.1 紫色砂岩与紫色泥岩发育及成因差异 |
4.1.1 土壤发育程度 |
4.1.2 紫色砂岩与紫色泥岩成土过程 |
4.2 紫色砂岩与紫色泥岩物理化学特性差异 |
4.2.1 土壤颗粒组成 |
4.2.2 土壤矿物组成 |
4.2.3 土壤化学特性 |
4.3 小结 |
第5章 土壤矿质元素在微地形和剖面中分布差异性研究 |
5.1 不同地形部位矿质元素分异性 |
5.1.1 土壤酸碱度和阳离子交换量(CEC) |
5.1.2 土壤有机质 |
5.1.3 土壤氮、磷、钾 |
5.2 不同地形部位微量元素分异性 |
5.2.1 土壤铜及其有效态 |
5.2.2 土壤锌及其有效态 |
5.2.3 土壤铁及其有效态 |
5.2.4 土壤锰及其有效态 |
5.2.5 有效硼和有效镉 |
5.3 矿质元素及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5.3.1 土壤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2 土壤微量元素与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壤剖面中元素迁移性研究及元素退化研究 |
6.1 元素的迁移性研究 |
6.1.1 土壤迁移系数 |
6.1.2 土壤元素迁移强度研究 |
6.2 土壤退化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 |
7.2.1 进一步应解决的问题 |
7.2.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四、四川盆地遂宁组(J_(35))母质发育紫色土的平衡施肥与水土保持(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D]. 李松. 西南大学, 2021(01)
- [2]电渗析法研究紫色土的酸化特征[D]. 王朋顺. 西南大学, 2020
- [3]重庆市荣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元素评价[D]. 李华容.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4]微地形主导下紫色泥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征[D]. 唐嘉鸿. 西南大学, 2019(01)
- [5]不同紫色土上覆水、渗滤液和淋溶液中的藻类生长特性研究[D]. 陈想. 西南大学, 2019(01)
- [6]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适宜性诊断研究[D]. 蒋平. 西南大学, 2016(02)
- [7]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D]. 黄兴成. 西南大学, 2016(02)
- [8]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成土特征[D]. 杜静. 西南大学, 2014(01)
- [9]区域成土过程:认识与表达[D]. 罗友进. 西南大学, 2011(09)
- [10]基于微地形下的紫色砂岩和泥岩土壤剖面分异特性研究[D]. 吴涌泉. 西南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