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论争论文-周思辉

文艺论争论文-周思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艺论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史,“看不懂的新文艺”,梁实秋,京派文人

文艺论争论文文献综述

周思辉[1](2019)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看不懂的新文艺”论争——兼论何其芳在论争中的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全面爆发前一个月,中国新文学界爆发了一场关于"看不懂的新文艺"的论争。这是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关于新文艺"懂"与"不懂"、"清楚"与"晦涩"论争的一次集中爆发,除挑起论战的梁实秋与胡适外,废名、周作人、沈从文、卞之琳、何其芳等新老京派文人与水天同等非京派文人都卷入其中。论争的文学史意义重大,既关涉中国新文艺语体文发展的脉络与前途,又牵涉个人恩怨、文艺思想碰撞,可以折射当时新文学发展的文化生态与文学语境。这场文学论争非常复杂,涉及象征主义诗学之争、梁胡与京派恩怨、何其芳与京派关系及其在论争中的位置等问题。由此,真正揭开这些复杂的隐情,才能透彻地理解这桩公案及其文学史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利群[2](2016)在《论临川派与吴江派戏曲之争的文艺论争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与沈璟为首的吴江派戏曲论争,分歧产生于对《牡丹亭》的改编,焦点在主"意趣"与主"音律"的论争,形成"意趣神色"说与主"合律依腔"说的冲突,探其实质可谓对立统一,既为双峰对峙亦为殊途同归,构成戏曲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性。更为重要的是其作为文艺论争机制对戏曲经典生成、思潮流派形成、创作水平提升及其理论批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作用,具有文艺活动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外文论》期刊2016年02期)

毕海[3](2016)在《抗战“民族形式”文艺论争中的文化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939年至1942年间,"民族形式"的讨论在中国文艺界轰动一时,被视为"抗战以来在文艺上曾经引起最广大最长久的论争"(1)。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是"抗战以来的文艺活动中特别是创作实践中所引起的最迫切而且最实际的问题"(2)。追求"民族形式",成为此后中国文学(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6年11期)

曹成竹[4](2016)在《“天才的”还是“集体的”:关于歌谣归属的文艺论争》一文中研究指出这场发生在李长之与寿生、卓循之间的歌谣归属之争虽并不引人注意,但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发人深思的。从20世纪早期的歌谣征集事业来看,李长之的歌谣观无疑带有反叛性,然而从中国文艺发展的长远历史来看,寿生、卓循的歌谣观则是对文艺秩序的颠覆与挑战。两方观点并无所谓对错,它们从文本传统和社会现实维度共同构建了文艺美学"中国经验"的完整性,也正是二者的张力——寻求内容和语言的大众化、民族化,同时又不失于浅白,尊重个性和艺术性——最终成为中国文艺现代发展转型的合理方向。(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期刊2016年05期)

房存,唐晴川[5](2016)在《文艺论争视域下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年鉴》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艺年鉴是20世纪30年代由现代书局出版的《中国文艺年鉴(第一回)1932年》,此后还有北新书局的杨晋豪编纂的1933-1936年度《中国文艺年鉴》。20世纪30年代是思潮迭起,众声喧哗的时代。在文艺论争视域下反观由个人编纂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年鉴》,我们可以看到微妙的偏重与忽视,这犹如一道缝隙,透过它,可以看到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驳杂景象。(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毕海[6](2013)在《启蒙话语交锋与“民族形式”文艺论争的实际内涵——以胡风的质疑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40年代前后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涉及了如何利用旧形式、评价"五四"新文学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胡风对"民族形式"论争的分析,既批评了通俗读物编刊社"新质发生于旧质的胎内"的观点,也与其他左翼作家的意见不同,实际上是坚持鲁迅所开创的"五四"启蒙文学传统。胡风的质疑和被批判,显示了"民族形式"运动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纠缠的实际内涵,同时也标志着知识分子被改造命运的开始。(本文来源于《阅江学刊》期刊2013年06期)

熊元义,石凤珍[7](2013)在《没有文艺论争就没有文艺进步》一文中研究指出拙作是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成果之一,本来准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而不是在文学报纸上发表。众所周知,这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题的需要。这次在《文学报》上发表并获奖,所产生的反响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真正的文艺批评开展艰难的中国当代文艺批(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3-05-30)

焦葵葵[8](2013)在《方言观念与方言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中国历史波澜起伏,而在语言世界里,国语的普通话和各地方言之间的纷争也一直没有停息。世纪之交的方言热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方言问题,方言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而新时期以来艺术家们对待方言的态度和观念更是深刻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创作。本文拟对新时期方言热问题深入探究,分析其历史现实原因,同时对新时期作家方言观念及相关创作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文章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共分四章:绪论:界定文中“方言”、“方言文学”的概念,简单回顾了20世纪方言的历史浮沉并对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进行说明。第一章:描述了新时期方言热现象。主要从方言影视剧的荧屏热播,地域方言词汇的网络蹿红以及方言文学创作热叁个方面着手,对方言热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描述。第二章:回顾了二十世纪叁次重要的方言文艺论争。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方言文学论争、50年代后期文艺作品中运用方言的论争和80年代中期以《中国语文天地》杂志社为中心的方言文学论争。叁次方言文艺论争均有着宏大的历史背景,各界人士对于方言的态度也有着曲折的变化,而方言文艺论争对于作家创作实践的重大的影响和推动更是值得重视。第叁章:针对方言文学创作热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析。主要从“汉语写作现状的反思”,“自我的发现”、“本土文化的坚守”、“话语权的争取”四个方面来论述。在方言文学创作原因方面,笔者认为新时期作家明了方言的现实危机并对汉语写作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反思,他们在反复的实践摸索中实现了自我的清晰认知。在吸收借鉴他人之长的基础上,作家们对中国本土文化有了更大的自信,他们的方言创作坚守自己的传统并在全球化背景下努力争取方言以及现代汉语话语权的真诚和努力值得我们尊重。第四章:探寻新时期作家方言观念并分析相关作品中方言运用的特色。新时期作家对于方言平等看待,更为注重方言自身的文化性因素以及方言世界中生命的本真存在。而方言的运用对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民族文化的强力彰显,对生命存在的真实表现以及相关人物情感的传达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3-05-01)

孙洁[9](2012)在《老舍1941年前后的文学回归与抗战文艺论争》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论述了老舍1941年前后文学回归和抗战文艺论争的关系,从关于"暴露和讽刺"的论争、"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以及所谓"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叁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认为,正是这几次关于文艺问题的论争为老舍抗战时期的文学回归提供了足够的思考余地并促成了老舍的回归。(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高建青,李建军[10](2012)在《1930年代左翼文学内部的文艺论争》一文中研究指出1930年代的叁次文艺论争可以统称为"大众语运动"。其中前两次属于左翼文学内部的文艺论争。第一次论争规定了新文学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大众化方向;第二次论争则涉及了大众文学的语言问题,焦点在于批判"五四白话",建设所谓的"现代中国普通话"。(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文艺论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代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与沈璟为首的吴江派戏曲论争,分歧产生于对《牡丹亭》的改编,焦点在主"意趣"与主"音律"的论争,形成"意趣神色"说与主"合律依腔"说的冲突,探其实质可谓对立统一,既为双峰对峙亦为殊途同归,构成戏曲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性。更为重要的是其作为文艺论争机制对戏曲经典生成、思潮流派形成、创作水平提升及其理论批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作用,具有文艺活动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历史与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艺论争论文参考文献

[1].周思辉.中国新文学史上“看不懂的新文艺”论争——兼论何其芳在论争中的位置[J].贵州社会科学.2019

[2].张利群.论临川派与吴江派戏曲之争的文艺论争意义[J].中外文论.2016

[3].毕海.抗战“民族形式”文艺论争中的文化政治[J].文艺争鸣.2016

[4].曹成竹.“天才的”还是“集体的”:关于歌谣归属的文艺论争[J].民族艺术.2016

[5].房存,唐晴川.文艺论争视域下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年鉴》解读[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

[6].毕海.启蒙话语交锋与“民族形式”文艺论争的实际内涵——以胡风的质疑为视角[J].阅江学刊.2013

[7].熊元义,石凤珍.没有文艺论争就没有文艺进步[N].文学报.2013

[8].焦葵葵.方言观念与方言创作[D].河南大学.2013

[9].孙洁.老舍1941年前后的文学回归与抗战文艺论争[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0].高建青,李建军.1930年代左翼文学内部的文艺论争[J].宜春学院学报.2012

标签:;  ;  ;  ;  

文艺论争论文-周思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