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酵母超前絮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活性干酵母,麦芽,PYF
酵母超前絮凝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祥,万秀娟,陈嵘,陈璐[1](2014)在《应用活性干酵母测定麦芽的酵母超前絮凝活力的方法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部分麦芽会导致酵母超前絮凝(PYF)的发生,对啤酒发酵造成严重危害,预测麦芽的PYF活力水平对于维持发酵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高活性干酵母测定麦芽中PYF活力水平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结果重现性好,应用范围广,克服了使用生产酵母检测麦芽PYF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啤酒科技》期刊2014年09期)
马晓晴[2](2013)在《大麦霉菌与酵母超前絮凝现象间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麦汁等营养物质尚且充足时,酵母就开始出现凝集沉降,这种酵母过早沉降的现象称之为酵母超前絮凝(Premature YeastFlocculation,PYF)。酵母超前絮凝对啤酒的发酵有一定影响,可造成发酵中糖降解缓慢,利用率低,发酵不彻底,甚至导致啤酒不够澄清,酒精含量低,口感差等。引起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侵染大麦时,使大麦皮壳发生降解,产生一些高分子量的多糖,并随之进入到发酵液中引发酵母絮凝。虽然不少学者都提出了真菌能够影响酵母絮凝,但尚不明哪些真菌能够明显引起酵母超前絮凝。本课题通过对大麦霉菌与酵母提前絮凝现象间关系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为了研究明确引起PYF现象的霉菌种类,本文从大麦、麦芽上分离得到白地霉、米根霉、黄曲霉、黑曲霉、芽枝孢、极细链格孢、镰刀菌和青霉等8种霉菌。2.在霉菌种类与酵母超前絮凝关系初探研究中,分别将8种霉菌直接接种到无PYF现象的麦芽皮壳上,摇床培养20h,然后进行PYF值测定等,对多次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根据霉菌致PYF现象的机率大小初步推断致PYF现象能力强弱。但在直接接种霉菌到无霉菌污染的清洁大麦上的反侵试验中不能完全明确8种霉菌菌致PYF现象能力的强弱顺序,这可能与菌种自身的酶活水平及接种霉菌的数量级有关。3.实验又对这8种霉菌产阿拉伯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等胞外酶酶活水平进行了评价,推断与PYF现象关系密切的关键酶为阿拉伯木聚糖酶,而葡聚糖酶与酵母超前絮凝现象关系不明显。进一步分析阿拉伯木聚糖酶的酶活水平与PYF值的关系时发现,致PYF现象的酶活范围为100U~4000U,特别是在100U~2200U水平致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机率较大,而当木聚糖酶酶活水平低于100U或高于4000U时致PYF现象的机率较小。4.结合各菌种分泌阿拉伯木聚糖酶水平在上述范围内的比例,确定致PYF现象能力从强到弱为:米根霉>黄曲霉>镰刀菌>黑曲霉>芽枝孢>青霉>极细链格孢>白地霉。5.在对导致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霉菌控制研究中,采用无污染的Copland品种大麦进行定量霉菌接种处理,然后进行小型制麦试验,随后检测麦芽的PYF值,结果与前面试验结论相符,米根霉致酵母超前絮凝性最强,而白地霉和极细链格孢致酵母超前絮凝性最弱,基本无酵母超前絮凝现象,且进行微制麦的大麦霉菌含量应控制在10~2数量级范围内。此外,又对致酵母超前絮凝现象强、弱的麦芽按强强、强弱、弱弱配方处理,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向存在PYF现象的麦芽中添加正常麦芽来改善酵母超前絮凝现象。本课题利用从微生物污染的麦芽上分离出的霉菌直接处理无霉菌污染的大麦麦芽,进行PYF值测定等,并根据致PYF现象的机率及致PYF现象关键酶的酶活水平范围的关系确定致PYF现象强弱的霉菌种类顺序,确定霉菌的数量级控制范围。较全面的分析了大麦及麦芽上的霉菌致PYF现象强弱顺序,预测了致PYF现象的霉菌数量级范围,为啤酒企业在PYF现象控制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对大麦微生物与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关系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3)
陈璐[3](2012)在《麦芽中酵母超前絮凝(PYF)活力新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麦芽PYF(酵母超前絮凝)因子是麦芽中含有的某种可以影响酵母絮凝性能的多糖物质,会在啤酒后熟期导致酵母发生提前絮凝(Premature Yeast Flocculation,PYF)现象,从而引发发酵不完全、成熟度差等严重质量后果。目前国内外各大啤酒集团为了保证同一啤酒品牌多地生产的口味一致性,在麦芽采购方面均实行集中管理、统一采购,年进口采购量达百万吨。如果一旦采购到有PYF问题的麦芽将直接影响到数十家啤酒厂的酵母生理状态及发酵过程的酿造性能,并最终对啤酒成品的风味一致性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随之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声誉损失不可估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啤酒制造企业也逐渐尝试把麦芽PYF指标纳进麦芽采购评价里,并根据各自酵母的絮凝敏感特性及生产质量需求来设定麦芽PYF指标采购标准。然而目前通行的麦芽PYF活力评价方法都必须依赖酵母的絮凝表现来间接评价,其反映的是麦芽PYF活力、酵母絮凝性能以及活力状态对酵母絮凝表现的一个综合指标,缺乏客观性而不被麦芽制造商所认可;同时由于各啤酒集团使用的酵母菌种絮凝性差异非常大,依赖于各自菌种特性建立的麦芽PYF活力检测方法各成体系,这也给把麦芽PYF指标纳入采购标准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本研究从对麦芽PYF多糖的提取纯化着手,首次利用竞争ELISA检测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适应于现场的麦芽PYF活力分析方法,该检测方法及操作系统稳定性较好,可信度较高,有别于目前使用的PYF活力检测方法需要利用酵母的特点,可转化应用为一种客观、适应于第叁方评估的麦芽大宗采购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对不同批次麦芽PYF活力的实际应用检测,对麦芽PYF的诱发机理与调控机制展开初步探索,形成一条从基础到应用的纵向研究体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根据测定应用酵母的絮凝特性分别从酵母悬浮液的初始浓度、缓冲体系的pH值、钙离子浓度几个方面对麦芽PYF微量光密度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改良,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适用于判定微量样品麦芽PYF活力的方法,用以判定麦芽PYF多糖各提纯步骤的纯化效率。(2)依据麦芽PYF多糖是以极其松散的方式结合在酵母细胞壁之间、极易被洗脱的性质特点,利用PYF强阳性麦芽进行发酵,然后以酵母泥为吸附基团,通过NaCl溶液对回收酵母的洗脱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麦芽PYF粗多糖提取方式。利用切向流超滤技术对麦芽PYF多糖粗提液进行大幅度的浓缩、除盐及小分子糖类的祛除,然后利用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树脂及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处理进行纯化。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扫描、SDS-PAGE试验分析此种多糖含有蛋白结构,分子量约为40kDa。但通过脱蛋白试验表明蛋白成分不是引发PYF现象的必要组成部分。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鉴定证明得到了一种麦芽PYF纯品,加入到酵母细胞中后能够显着的促进酵母的絮凝。(3)分别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匙孔血蓝蛋白(KLH)为载体,采用高碘酸钠法合成了麦芽PYF多糖的完全抗原,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方法证明完全抗原合成成功。(4)利用PYF-BSA制备包被抗原,PYF-KLH制备免疫抗原,通过免疫Balb/c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体,利用间接ELISA检测两种抗血清的效价分别可达1:25600和1:204800。并以兔多抗为基础通过ELISA最佳反应条件的建立、麦芽检测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初步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实际麦芽样品PYF多糖竞争ELISA分析方法的操作程序,其中竞争ELISA反应体系的主要工作参数为:包被抗原浓度为50μg/mL,兔抗血清稀释度为10000倍,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0000倍。(5)从生产现场选取不同麦芽样品分别利用竞争ELISA分析方法和原来使用的快速发酵法进行了重复性、重现性及灵敏度试验的对比验证,证明麦芽PYF因子竞争ELISA检测方法其重复性及重现性远远大于快速发酵法,其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和10%,说明该检测方法及操作系统稳定性较好,可信度较高。(6)根据麦芽PYF值对本论文所选用酵母絮凝性能的影响程度,建立以竞争ELISA法为依据的麦芽采购建议标准如下:麦芽样品OD450小于0.513的可判定为PYF强阳性麦芽,说明此批麦芽对酵母絮凝性能有较大影响,不予接受;麦芽样品OD450处于0.513-0.579之间的可判定为PYF弱阳性麦芽,说明此批麦芽对酵母絮凝性能有一定影响,可商定折价采购;麦芽样品OD450大于0.579的可判定为PYF阴性麦芽。(7)综合利用竞争ELISA法和快速发酵法初步探讨了麦芽搭配、洗麦、剥皮等降低麦芽PYF活力工艺措施的可行性。其中麦芽洗涤、原料除尘及剥皮可有效降低麦芽PYF活力,并充分证明了麦芽PYF多糖极易溶于水,且在水中保留了导致酵母产生PYF潜力的研究观点。同时发现麦芽PYF活力不具备简单的加和性,因此进行麦芽搭配时,不能单纯依靠计算理论值来判定搭配后的麦芽PYF活力,必须对配方麦芽重新进行PYF活力检测;不同PYF强度的麦芽与PYF阴性麦芽搭配时,其对配方麦芽PYF活力的降低效果差异比较明显:如果使用PYF强阳性麦芽进行搭配,即使在全麦芽比例中只占10%,也会强烈诱发PYF。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如果麦芽PYF活力比较严重,就不再适宜进行搭配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12-09)
马晓晴,李蓉,董建军[4](2012)在《啤酒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啤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麦汁等营养物质尚且充足时,酵母已经开始出现凝集沉降的现象,这种酵母过早沉降的现象称之为酵母超前絮凝(Premature Yeast Flocculation)。本文对酵母超前絮凝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检测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并提出在预防PYF现象的微生物控制指标上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啤酒科技》期刊2012年05期)
王建强,赵长新,骆学雷,钟俊辉,程文凤[5](2010)在《酵母超前絮凝因子检测方法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酵母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超前絮凝现象。文中对麦芽中存在的超前絮凝因子的麦汁检测法进行研究,发现引起检测结果不稳定的几个重要的干扰因素,对其加以优化改善,经发酵测试对比后,验证了新方法的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可信。同时对如何降低PYF因子的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0年04期)
刘源源,汪东风,胡维胜,孙继鹏,徐莹[6](2009)在《麦芽酵母超前絮凝多糖对啤酒发酵液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麦芽PYF(酵母超前絮凝)多糖对啤酒发酵液质量的影响。测定了各实验组发酵液的发酵度、酒精含量、风味物质及有机酸含量,发现PYF多糖发酵可使最终发酵液中悬浮的酵母数量降低,发酵液的发酵度和酒精含量降低,双乙酰和乙醛含量升高,高级醇、酯类、二甲基硫和有机酸含量降低。(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09年06期)
刘源源[7](2009)在《麦芽中酵母超前絮凝多糖及其对啤酒发酵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酵母超前絮凝(Premature Yeast Flocculation,PYF)是指在麦汁营养成分消耗完之前,酵母出现过早絮凝的一种现象。它严重影响着酵母性能的发挥,影响啤酒发酵的正常进程。研究表明麦芽中存在一种生物大分子,能够促进酵母超前絮凝,并且对高温等外界环境不敏感,能够一直存在于发酵液中。本文利用生产中发现的一批PYF麦芽研究这种生物大分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麦芽中PYF因子的提取方法、酵母悬浮液的浓度和用量、缓冲体系的pH值、缓冲液的用量几个角度对测定方法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麦芽PYF活力的方法。该方法与传统方法本斯法、光密度法相比,平行性和稳定性最好,RSD<3%。并且能够很好的区分不同PYF因子的絮凝性。2.从PYF麦芽中利用EBC糖化、乙醇沉淀、木瓜蛋白酶和Sevag法、超滤等法得到PYF粗多糖;利用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粗多糖,得到叁个组分PYFⅠ、PYFⅡ、PYFⅢ;选取PYF活力最大的PYFⅠ(F值为53.54%)用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处理后得到了一种多糖,能够显着的促进酵母絮凝(F值为68.90%),命名为PYFⅠ-Ⅰ。认为PYFⅠ-Ⅰ就是麦芽中一种引发酵母超前絮凝的多糖物质。3.对提取得到的超前絮凝因子PYFⅠ-Ⅰ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其糖含量为58.3%、蛋白含量为3.8%;利用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其纯度,发现洗脱图谱均为单一窄峰,说明PYFⅠ-Ⅰ为均一组分;利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SEC)法测得PYFⅠ-Ⅰ的分子量为13598Dr;薄层层析和糖醇乙酸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法(GC)测得PYFⅠ-Ⅰ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其结构,发现PYFⅠ-Ⅰ存在O—H的伸缩振动、CH_3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变角振动、吡喃环的醚键C-O-C中C-O的伸缩振动等多糖特征吸收峰,在1241cm~(-1)出现了硫酸基(-O-SO_3-键)中S=O的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峰,说明被测物质是一种硫酸多糖,在1639cm~(-1)出现了是NH_2的面内弯曲振动吸收峰。紫外光谱分析表明PYFⅠ-Ⅰ不含有核酸组分,有蛋白组分存在。4.将不同量的PYFⅠ-Ⅰ添加到发酵液中,考查其对啤酒发酵度、酒精含量、酵母数、风味物质和有机酸等相关指标的影响,以研究麦芽PYF多糖对啤酒质量的影响。添加了PYFⅠ-Ⅰ的试验组发酵度、酒精含量和发酵液中悬浮的酵母数量都要低于空白组,这与文献中的报道是一致的,势必造成发酵不完全和原料的浪费;添加PYFⅠ-Ⅰ可以导致发酵液中双乙酰含量升高,高级醇、酯类、DMS和有机酸含量降低,发酵液中乙醛含量升高,这些会破坏啤酒发酵中风味物质的固有比例与含量范围,使得啤酒的口味变得不纯正,影响啤酒的质量。5.从清洗麦芽、麦芽加和和制麦工艺叁方面研究开发降低PYF麦芽中超前絮凝多糖含量的方法:麦芽经过水洗→浸泡→烘干后,PYF活力有所降低,从60%左右降低到45%左右,处理后的麦芽水分含量、色度、库值、a-氨基氮、糖化力等指标仍然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将PYF活力高的麦芽(F值为60%左右)和PYF活力低的麦芽(F值为50%左右)按一定比例混合,测定混合麦芽的F值,发现麦芽的PYF活力有很好的加和性,可以通过高低搭配来调节PYF活力;通过调整制麦工艺,缩短浸麦时间、降低浸麦度、加强浸麦通风、提高发芽温度、延长发芽时间、降低排潮排风温度、延长焙焦时间也可以使得麦芽的PYF活力降低,从72.67%降低到67.77%。(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6-08)
钱盛烽,胡维胜,林英辉,郭瑞涵,刘月英[8](2008)在《不同复合酶制剂对麦芽中PYF因子酵母超前絮凝活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种不同复合酶制剂,采用乙醇沉淀法提取出麦芽中PYF因子,通过模拟糖化条件及添加不同酶量来考察外加酶是否对PYF因子具有水解能力。结果发现,与对照组PYF活力值(F=78.79)相比,不同添加量的2种复合酶与PYF因子作用后PYF活力值没有发生显着变化(P>0.05),即PYF因子是一种结构特殊、复合酶不能水解的多糖大分子。(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07期)
胡维胜,吴英敏,陈元[9](2006)在《快速、灵敏测定麦芽的酵母超前絮凝活力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无需糖化或发酵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快速、灵敏测定麦芽中酵母超前絮凝(PYF)活力水平的新方法,该法测定结果重现性好、分析时间仅需3h;采用该法测定的PYF活力水平与发酵验证试验结果有着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同时该法可用于大麦或绿麦芽中的PYF活力检测,且可作为评价大麦、麦芽或麦汁发酵力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来源于《啤酒科技》期刊2006年09期)
酵母超前絮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麦汁等营养物质尚且充足时,酵母就开始出现凝集沉降,这种酵母过早沉降的现象称之为酵母超前絮凝(Premature YeastFlocculation,PYF)。酵母超前絮凝对啤酒的发酵有一定影响,可造成发酵中糖降解缓慢,利用率低,发酵不彻底,甚至导致啤酒不够澄清,酒精含量低,口感差等。引起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侵染大麦时,使大麦皮壳发生降解,产生一些高分子量的多糖,并随之进入到发酵液中引发酵母絮凝。虽然不少学者都提出了真菌能够影响酵母絮凝,但尚不明哪些真菌能够明显引起酵母超前絮凝。本课题通过对大麦霉菌与酵母提前絮凝现象间关系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为了研究明确引起PYF现象的霉菌种类,本文从大麦、麦芽上分离得到白地霉、米根霉、黄曲霉、黑曲霉、芽枝孢、极细链格孢、镰刀菌和青霉等8种霉菌。2.在霉菌种类与酵母超前絮凝关系初探研究中,分别将8种霉菌直接接种到无PYF现象的麦芽皮壳上,摇床培养20h,然后进行PYF值测定等,对多次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根据霉菌致PYF现象的机率大小初步推断致PYF现象能力强弱。但在直接接种霉菌到无霉菌污染的清洁大麦上的反侵试验中不能完全明确8种霉菌菌致PYF现象能力的强弱顺序,这可能与菌种自身的酶活水平及接种霉菌的数量级有关。3.实验又对这8种霉菌产阿拉伯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等胞外酶酶活水平进行了评价,推断与PYF现象关系密切的关键酶为阿拉伯木聚糖酶,而葡聚糖酶与酵母超前絮凝现象关系不明显。进一步分析阿拉伯木聚糖酶的酶活水平与PYF值的关系时发现,致PYF现象的酶活范围为100U~4000U,特别是在100U~2200U水平致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机率较大,而当木聚糖酶酶活水平低于100U或高于4000U时致PYF现象的机率较小。4.结合各菌种分泌阿拉伯木聚糖酶水平在上述范围内的比例,确定致PYF现象能力从强到弱为:米根霉>黄曲霉>镰刀菌>黑曲霉>芽枝孢>青霉>极细链格孢>白地霉。5.在对导致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霉菌控制研究中,采用无污染的Copland品种大麦进行定量霉菌接种处理,然后进行小型制麦试验,随后检测麦芽的PYF值,结果与前面试验结论相符,米根霉致酵母超前絮凝性最强,而白地霉和极细链格孢致酵母超前絮凝性最弱,基本无酵母超前絮凝现象,且进行微制麦的大麦霉菌含量应控制在10~2数量级范围内。此外,又对致酵母超前絮凝现象强、弱的麦芽按强强、强弱、弱弱配方处理,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向存在PYF现象的麦芽中添加正常麦芽来改善酵母超前絮凝现象。本课题利用从微生物污染的麦芽上分离出的霉菌直接处理无霉菌污染的大麦麦芽,进行PYF值测定等,并根据致PYF现象的机率及致PYF现象关键酶的酶活水平范围的关系确定致PYF现象强弱的霉菌种类顺序,确定霉菌的数量级控制范围。较全面的分析了大麦及麦芽上的霉菌致PYF现象强弱顺序,预测了致PYF现象的霉菌数量级范围,为啤酒企业在PYF现象控制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对大麦微生物与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关系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酵母超前絮凝论文参考文献
[1].赵玉祥,万秀娟,陈嵘,陈璐.应用活性干酵母测定麦芽的酵母超前絮凝活力的方法开发[J].啤酒科技.2014
[2].马晓晴.大麦霉菌与酵母超前絮凝现象间关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陈璐.麦芽中酵母超前絮凝(PYF)活力新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4].马晓晴,李蓉,董建军.啤酒酵母超前絮凝现象的研究进展[J].啤酒科技.2012
[5].王建强,赵长新,骆学雷,钟俊辉,程文凤.酵母超前絮凝因子检测方法的优化研究[J].中国酿造.2010
[6].刘源源,汪东风,胡维胜,孙继鹏,徐莹.麦芽酵母超前絮凝多糖对啤酒发酵液质量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09
[7].刘源源.麦芽中酵母超前絮凝多糖及其对啤酒发酵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8].钱盛烽,胡维胜,林英辉,郭瑞涵,刘月英.不同复合酶制剂对麦芽中PYF因子酵母超前絮凝活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
[9].胡维胜,吴英敏,陈元.快速、灵敏测定麦芽的酵母超前絮凝活力新方法[J].啤酒科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