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梁弯曲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粉胶比,沥青胶结,低温小梁弯曲实验,沥青粘结强度
小梁弯曲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光辉[1](2019)在《沥青小梁低温弯曲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物填料与沥青组成的沥青胶浆,对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不同的矿料用量比例和油石比,使沥青混合料形成的沥青膜厚度的不同,所形成的"结构沥青"和"自由沥青"的比例也不同。现在工程中主要采用的矿物粉体填料为矿粉,因此研究矿粉用量的多少对沥青胶浆低温粘结强度及劲度的影响效果,改变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提高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矿粉为填料主要研究在不同温度下改变粉胶比对沥青胶浆低温粘结强度和劲度的影响,并自行开发了沥青胶浆的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本文来源于《吉林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白桃,胡小弟[2](2017)在《集料复配情况下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曲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不同来源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由于密度差异导致的矿料级配组成与设计级配组成不一致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首先提出了完整的密度修正办法,用于不同密度集料混掺使用时采用修正质量称量以确保设计体积百分比符合要求.然后,以UTM小梁低温弯曲试验对密度修正过程进行了验证,考察了集料密度修正、粉胶比、不同集料来源、轮碾次数和加载速率对小梁弯拉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料集料复配时若不进行密度影响修正,则会改变混合料中矿料的体积百分率,尤其是填料的百分比,继而影响粉胶比和混合料低温性能.进行密度修正后,质量称量在保证达到设计体积百分率的情况下,集料岩性不影响混合料低温性能.粗级配相较中值级配和细级配,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压实次数能较大程度影响混合料的抗弯拉变形能力.加载速率能极大影响测试弯拉应变值,试验时须谨慎设定.(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8期)
张兰峰[3](2017)在《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曲试验与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和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单点和双点两种小梁弯曲试验加载模式的特点,结果表明,ABAQUS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双点加载模式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双点加载模式可以有效减少试验结果的变异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所以小梁弯曲试验采用双点加载模式更加合理。(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7年01期)
臧扬扬[4](2015)在《Q235钢箱型梁弯曲试验的声发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带有外部缺陷的Q235钢箱型梁弯曲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进行监测,研究试验过程中裂纹扩展的声发射参数特征和定位特征。弹性变形阶段的声发射密集程度和能量比屈服变形后的阶段弱,弹性阶段的声发射信号最高幅度为64d B。在弹性阶段期间,当箱型梁承受的最大载荷比带有缺陷的试件承受的最大载荷小时,缺陷很难被检测到。结果表明:在叁点弯曲试验中,当裂纹发生扩展时,直线定位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声发射源进行定位。(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5年21期)
王兴国,周朝阳[5](2015)在《预张碳板加固已承受荷载的RC梁弯曲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根据外贴纤维增强聚合物(fibre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片材加固已受荷载作用的RC梁加固材料FRP强度利用率不高、正常使用阶段性能改善不佳等缺点,首先对混凝土梁施加一定的初始荷载,然后对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薄板施加预应力再锚固并粘贴于混凝土梁受拉面,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梁初始受荷状态等参数对试验梁弯曲性能的影响;对比预应力CFRP板加固构件与普通外贴CFRP板加固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跨中挠度及应变、裂缝扩展情况等,指出预应力碳纤维薄板加固混凝土桥梁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结论:(1)与外贴加固梁相比,预应力CFRP板加固后混凝土梁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15.5%和10.5%;(2)位移延性比未加固的基准梁略有降低;(3)纯弯段裂缝间距相对更小,可有效抑制裂缝的扩展,改善混凝土梁使用阶段性能;(4)本研究成果可供桥梁加固研究及应用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白伟东,王晓东,马鑫[6](2014)在《落叶松胶合木梁弯曲试验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落叶松胶合木加工工艺,根据规范要求设计了加载装置,并进行了胶合木梁集中荷载作用下弯曲性能试验研究,旨在为国产落叶松用于胶合木结构的研究提供一些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落叶松的工程木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在中国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4年12期)
曹今朝[7](2014)在《十二边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弯曲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的研究现状,在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用了7根十二边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试件,采用试验、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的手段,对十二边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观察了试件在受弯过程中的荷载挠度关系、荷载应变关系以及破坏形态等;然后采用了国内外相关规范对试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得出了相关结论;随后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部分试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最后本文结合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对其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11-01)
应荣华,吴章涛,吴婷[8](2011)在《细集料组成及级配对沥青砂浆小梁弯曲试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砂浆是由沥青和细集料共同组成的复合材料,其工程性质相当复杂。沥青砂浆中细集料的组成和级配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笔者通过对不同细集料组成及级配的沥青砂浆小梁进行弯曲试验分析,研究沥青砂浆的低温性能,并采用灰熵法分析了各档集料和沥青含量对低温性能影响的主次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1年06期)
马亮[9](2011)在《外加无粘结预应力加固简支T梁弯曲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制作3片大比例尺简支T梁进行外加无粘结预应力加固体系弯曲试验研究,在带载加固和分阶段受力的前提下,论述了加固试验梁在不同裂缝宽度、不同纵筋应变、不同跨中挠度情况下的加固效应,探讨了外加无粘结预应力对提高加固刚度、极限承载力的加固效应,提出了外加无粘结预应力加固时机,同时还对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取值提出了新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1年12期)
成新元[10](2010)在《自修复混凝土梁弯曲试验的若干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Y-6638型聚氨酯和氰凝为胶粘剂,以玻璃管为修复容器,进行了自修复混凝土梁的弯曲试验,并结合试验结果,从材料、修复容器的位置、试验加载和测量几方面分析了对试验效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小梁弯曲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考察不同来源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由于密度差异导致的矿料级配组成与设计级配组成不一致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首先提出了完整的密度修正办法,用于不同密度集料混掺使用时采用修正质量称量以确保设计体积百分比符合要求.然后,以UTM小梁低温弯曲试验对密度修正过程进行了验证,考察了集料密度修正、粉胶比、不同集料来源、轮碾次数和加载速率对小梁弯拉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料集料复配时若不进行密度影响修正,则会改变混合料中矿料的体积百分率,尤其是填料的百分比,继而影响粉胶比和混合料低温性能.进行密度修正后,质量称量在保证达到设计体积百分率的情况下,集料岩性不影响混合料低温性能.粗级配相较中值级配和细级配,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压实次数能较大程度影响混合料的抗弯拉变形能力.加载速率能极大影响测试弯拉应变值,试验时须谨慎设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梁弯曲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刘光辉.沥青小梁低温弯曲试验研究[J].吉林交通科技.2019
[2].白桃,胡小弟.集料复配情况下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曲试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张兰峰.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曲试验与数值分析[J].山西建筑.2017
[4].臧扬扬.Q235钢箱型梁弯曲试验的声发射检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5].王兴国,周朝阳.预张碳板加固已承受荷载的RC梁弯曲试验[J].铁道工程学报.2015
[6].白伟东,王晓东,马鑫.落叶松胶合木梁弯曲试验装置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4
[7].曹今朝.十二边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弯曲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
[8].应荣华,吴章涛,吴婷.细集料组成及级配对沥青砂浆小梁弯曲试验的影响[J].中外公路.2011
[9].马亮.外加无粘结预应力加固简支T梁弯曲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
[10].成新元.自修复混凝土梁弯曲试验的若干影响因素[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