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规划选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格分析,最短路径,网络数据集
城市规划选址论文文献综述
石鹏飞[1](2019)在《基于Arcgis交通网络分析在城市规划选址中最短路径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规划选址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选址地点离最近的商场、学校、医院有多远的问题,确定最短路径,哪里布点最合适。若直接通过直线距离来计算,并不能反应真实的情况。基于Arcgis的交通网格分析工具,可以让在城市规划选址的过程中,精确的计算两地点在现实路网上的交通距离和交通时间。(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25期)
魏芃之[2](2019)在《广西园博园选址与城市规划耦合研究——以柳州、南宁、桂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事件"的举办日益频繁,事件选址成为城市管理者落实城市规划目标的重要工具。从城市事件的角度,分析广西叁座城市的园博会选址于城市规划的耦合关系,归纳各地选址模式的共同点和差异,并对其实施效果做出评价。文章指出"外围中心塑造型"是广西城市园博园选址的合理模式,有助于引导城市空间的合理扩展。但在日后的城市规划编制中为城市事件保留足够的弹性是必要的。(本文来源于《住宅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徐敬海,秦骏[3](2018)在《面向城市规划的避难疏散场所选址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避难疏散场所的选址特点和城市规划的工作流程,提出了面向城市规划的多条件约束选址模型。该模型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避难疏散场所个数、区位选择、路径服务长度和人口容量等因素,制定了多目标函数和多约束条件。设计了以迭代计算为核心的求解算法,在Arc GIS网络分析功能支持下对避难疏散场所服务范围进行计算,分析其布局的优劣性。开发了基于GIS的避难疏散场所选址分析系统,并在泰州市周山河新城避难场所选址规划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傅德仁[4](2018)在《重大建设项目的城市规划决策方式研究——以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亚运村选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城市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决策的研究,并基于中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及对规划决策影响历程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城市重大建设项目要实现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的目标,其规划决策应该在规划范式理论方面建立利益最大化原则,最大程度挖掘其价值,并达成目标共识;在规划程序理论方面建立多元利益协调的操作方法,保证各方在公平、公正、合理、可持续的框架内表达诉求。最后以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亚运村选址为例,分析梳理了亚运村谋划阶段和选址比选阶段的规划决策方式和工作成效,为探索建立我国重大建设项目的城市规划决策体系提供了杭州经验。(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期刊2018-11-24)
赵宏宇,解文龙,赵建军,王浩锋[5](2018)在《生态城市规划方法启示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工具建立——基于敏感性和适宜度分析的海绵型场地选址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城市规划领域中较为成熟的量化分析方法能够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在提炼生态城市规划和灾害威胁下建设用地规划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长春为例,从多层筛选的视角探索基于敏感性和适宜度分析的海绵型场地选址研究方法。以TOPMODEL模型为核心进行水文敏感性的指数化计算,划定水文敏感区和水文低敏感区;通过综述国内外雨洪管理体系内涵与目标的发展历程,选定人口密度、空间整合度和城市蓝绿系统3个适宜度评价影响因子,并基于GIS的多因子加权分析法进行海绵型场地适宜度评价,将建设区域分为最适宜、较适宜等5类用地;最后将敏感性与适宜度分析进行迭加,选取具有最高敏感性和最高、较高适宜度的区域为海绵型场地选址区。以安全、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价值提升为目标构建可视化的海绵型场地选址研究方法,为海绵城市在城市规划层面的实现提供了新思维。(本文来源于《上海城市规划》期刊2018年03期)
常乐,邵敏[6](2018)在《城市规划中的多元数据应用——以空间句法在吉林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句法是大数据辅助决策中,一种相对成熟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吉林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已经需要通过建设轨道交通来完善自身交通体系网络,在近期建设的吉林市轨道交通1、2号线时,需要科学合理准确的确定各个站点的位置。在引入空间句法这种先进的数据分析方式后,经过轨道交通试验段的建设,空间句法的站点选址得到了实际的检验。(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17期)
范秋颖[7](2016)在《关于城市规划中安排民办学校选址的思考——以花都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公共服务已成为现代政府公共服务最基本内容之一,在政府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尤为受到关注,也因而成为城市规划中需要考量的重点问题。公共教育从最初的由政府通过举办公办学校的单一方式实现,变为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组织成为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地方政府为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也乐意于引入一些民办的教育机构,发展到当今,民办教学已经在各级各类教育均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当前的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学校用地的设置并未有公办与民办的区分,这常常造成规划片区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民办学校区别于公办学校按片区招收学生的一般做法,它面向全(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6年16期)
董佳,刘素林[8](2014)在《民国政治与城市规划的地方互动:南京“中央政治区”选址的变更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1929年底《首都计划》制定出台后,原本在《首都计划》中已有定论的"中央政治区"选址问题,却因政治因素影响而重生变数。从"中央政治区"最终地点和设计方案的产生经过看,城市设计并不以技术性、艺术性、法制性和民主性等原则为据,而是以实力较量和权谋运用为依归,制定规划过程中"法治"的背后其实仍是操纵权力下的"人治",成为国民党统一中国后革命政权内部纷争剧变的一个缩影。事实说明,国民政府的城市现代化努力,其实并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同时也是封建时代加强统治和打击异己这一古老政治传统的现代延续而已。(本文来源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2014年04期)
李端,廖艳红,陈煊[9](2014)在《从城市规划角度浅析高速铁路枢纽选址影响因素——以武广高铁长沙南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铁枢纽选址本是一个复杂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本文着重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研究高铁枢纽选址的适宜性。通过研究高铁枢纽建设现状,分析高铁选址的影响因子以探讨高铁选址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对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站点——长沙南站的案例研究,对长沙南站的选址布局以及与城市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归纳,总结了如何通过对高速铁路客运站的选址来强化城市多维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4年03期)
李健[10](2013)在《试析大型建设项目的选址及城市规划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经济不断的增长过程中,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搞好大型建设项目选址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城市大型建设项目对原有城市空间结构产生的重太影响、对城市综台交通系统产生的冲击、对城市环境提升的作用及对城市用地功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09期)
城市规划选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事件"的举办日益频繁,事件选址成为城市管理者落实城市规划目标的重要工具。从城市事件的角度,分析广西叁座城市的园博会选址于城市规划的耦合关系,归纳各地选址模式的共同点和差异,并对其实施效果做出评价。文章指出"外围中心塑造型"是广西城市园博园选址的合理模式,有助于引导城市空间的合理扩展。但在日后的城市规划编制中为城市事件保留足够的弹性是必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规划选址论文参考文献
[1].石鹏飞.基于Arcgis交通网络分析在城市规划选址中最短路径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魏芃之.广西园博园选址与城市规划耦合研究——以柳州、南宁、桂林为例[J].住宅科技.2019
[3].徐敬海,秦骏.面向城市规划的避难疏散场所选址模型[J].测绘通报.2018
[4].傅德仁.重大建设项目的城市规划决策方式研究——以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亚运村选址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2018
[5].赵宏宇,解文龙,赵建军,王浩锋.生态城市规划方法启示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工具建立——基于敏感性和适宜度分析的海绵型场地选址模型[J].上海城市规划.2018
[6].常乐,邵敏.城市规划中的多元数据应用——以空间句法在吉林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为例[J].居舍.2018
[7].范秋颖.关于城市规划中安排民办学校选址的思考——以花都区为例[J].江西建材.2016
[8].董佳,刘素林.民国政治与城市规划的地方互动:南京“中央政治区”选址的变更进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4
[9].李端,廖艳红,陈煊.从城市规划角度浅析高速铁路枢纽选址影响因素——以武广高铁长沙南站为例[J].中外建筑.2014
[10].李健.试析大型建设项目的选址及城市规划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