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研究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研究

(黑龙江省绥化农垦绥棱农场供电局黑龙江省绥化市152000)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线路、设备现场用电信息实时自动传送、用电异常检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等功能,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变电站、台区及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实时采集,24小时全天候监测现场用电情况,分析处理各种报警信息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发生的影响线损指标的隐患,变被动为主动,快速有效的降低台区线损。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介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通过现代化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等高科技技术通过无线传输将现场设备的用电数据分类采集、归纳处理的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线路、设备现场用电信息实时自动传送、用电异常检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等功能,为提高供电企业的营销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变电站、台区、用电客户加装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通过交互的数据分析实现对线损的异常检测、分析,与调度自动化系统、营销MIS管理系统、生产PMS等系统的有机结合,确定线损升降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降损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细化环节、过程控制和严格考核,大大的提高了线损管理的实时性及全面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为营销生产管理提供可靠决策依据和管理手段,同时能够适应未来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发展要求及将来电力商业化运营的要求。

2线损管理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作用

实现对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台区、用户设备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全覆盖、全采集,从而达到线损实时监测分析的管理目标。通过客户现场智能表运斤管理、异常信息报警、远程自动抄表、客户实时用电信息分析、配变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等功能,提高采集终端的在线率、成功率。对影响线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有针对性地采取降损措施,并组织落实,实现线损管理的实时监测,降低电网损耗,以此实现营销过程中的可控、在控,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完全符合国网公司提出的企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管理目标。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案例

3.1台区线损影响因素

(1)技术因素:

1)防窃技术待更新:在利益的驱使下,窃电的手段层出不穷,成为线损管理的外患,我们需要不断更新防窃技术和设备。

2)表计配置和安装问题:郊区所一些变台考核表以及多处户表都建在距地面3米高的位置,给抄表带来不便。此外有些CT变比配置过大,造成表计失准。

3)供电半径过长:根据国家规定:380V线路的经济供电半径不大于0.5Km,以此标准衡量,有一些台区处于供电半径过长的状态,由于负荷中心偏移或发展负荷影响,有个别台区供电半径甚至超过2Km。

4)空载和超载:随着近郊城市化进度的不断加快,原来按经济运行配置的变台,如今已经出现超载和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5)设备破损:多出现在郊区所综合变台区上,如西郊某变台:除变压器是新的之外,其余设备均已老化,CT直接挂在绝缘子旁边摇摇欲坠,表箱门早已不知去向,电表裸露在外,表号和显示屏字迹模糊。

(2)管理因素

1)抄表质量问题:卡表以实收代应收结算方式转换为预付费后,抄表任务越来越重,台区关口抄表质量不高,存在估抄、漏抄、隔月抄等不规范的抄表现象。目前的管理模式下,抄表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抄表质量直接影响到线损管理中的供售电量数据,成为台区线损最大的内忧。

2)违窃故障问题:面对数量庞大的低版客户群体,违章用电、窃电、表计故障等造成的少计、漏计时有发生,形成损耗,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用电秩序,是通过台区线损管理进行整治的重点对象。

3)关口计量问题:SG186系统中台区关口无表、表号不对、变比不对的情况依然存在。

5)信息化问题:虽然公司对SG186系统线损管理模块的使用率较高,但由于客户终端难以控制,功能不完善、数据失准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因前的信息化水平距离台区线损科学管理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3.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案例

案例一:窃电引起线损异常问题

通过“低压台区月线损异常”发现,某公变台区2017年9月月供电量24634kWh、售电量15021kWh、线损电量9613kWh,当月线损率39.02%,超过系统监控阈值10%,存在高损台区异常。

调查分析:查询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该台区2017年9月前,月线损值在10%以内,8、9、10月份线损值陡增至33.86%、39.02%、44.59%,存在线损率波动幅度较大的异常;该台区下低压用户27户,其中零电量户12户占总户数的44.44%,存在用电量异常的疑点。

现场调查发现:此台区所带低压户中某户表计黑屏,经进一步核实,该户现场为一宾馆用电,该户私自将表计电压二次侧加压片开路,致使表计无电压,属窃电行为。该宾馆于8月21日申请立户,于9月2日正式营业开始用电。

发现问题后,对该户窃电产生的电费及违约使用电费进行追补。根据《供电营业规则》规定,该户为电力用户,每日窃电时间按12小时计算,该户现场主要用电设备为空调机2台,合计容量为16kW,照明及其它用电设备容量约为4kW,合计容量为20kW,自9月2日至现场检查日期(10月20日)共计48天,追补该户电量20*48*12=11520kWh,追补电费0.7471*11520=8606.59元,三倍违约使用电费8606.59*3=25819.77元,合计34426.36元。该户9月份理论用电量约为20*12*30=7200kWh,扣除该户窃电量影响,该台区的损失电量为24634-22221=2413kWh,该台区线损率为2413/24634=9.79%,属于正常范围内。

责任分析:长期台区线损率较平稳台区,当出现线损率突增的问题后,线损管理人员未及时发现异常,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造成窃电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

防范措施:针对此类问题,应加强线损管理,及时对线损率异常台区进行检查处理,加大巡视和反窃电力度,规范用电管理,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

案例二:智能表无法抄回数据问题

2017年6月份,通过“供售电量调整异常”主题发现,某台区供电量调整3次,累计调入电量12500kWh,累计调出电量83444kWh,存在供电量调整异常。

调查分析:查询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此台区2015年1-5月线损率分别为20.49%、-9.67%、7.3%、27.39%、6.98%。1、2、4月分别调出供电量9500kWh、8944kWh、13500kWh。

现场调查发现:2017年1月台区智能表无法抄回数据,造成1月份部分售电量没有计入到线损中,造成高线损率。因系统中2月份电量包含1月份补录的电量和2月份实际用电量,造成供电量小于售电量,线损率为负值。3月份电量和线损率正常。4月又存在部分智能表没抄回电量的情况,造成4月线损率大幅升高。发现问题后,抄表人员进行电量补抄,因抄表例日已过,无法录入到当月售电量中,而是录入到了5月份,但因5月供电量较大,并未产生线损异常。3次调整电量的依据均为补抄表计的电量值,因为只在供电量中进行调整,不涉及用户电量,所以无漏电量情况。

责任分析:此台区连续几个月因漏抄电能表示数且抄表人员未能及时进行现场巡查,造成系统内电量与实际不符,导致线损出现异常,存在漏计电量风险。

防范措施:针对此类问题,应加强线损管理,避免因为台区改造时间的切入点不合理形成台区线损异常,及时对未抄回数据进行补抄,加大巡视和反窃电力度,规范用电管理,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

案例三:线路老化问题

2017年7月份,通过“低压台区月线损异常”主题发现某台区2015年6月线损率为21.36%,存在低压台区月线损异常。

调查分析:查询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该台区为农业排灌用电,2017年6月发行供电量为21270kWh,结算售电量为16753kWh。

现场检查发现:该台区配变通往机井控制箱的地埋电缆由于老化损坏以至漏电(6月份多雨土壤潮湿易发生漏电),由于电缆漏电,客户私自把JP柜内漏电保护器接线拆除,致使漏电保护器未发生跳闸,所以导致该台区线损高。发现问题后,已对损坏的电缆进行了更换,接好漏电保护器的接线并投运,防止漏电损失电量的再次发生,并对管路人员和管片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及经济考核。

责任分析:用电现场检查不到位,存在电缆老化漏电现象,造成低压台区月线损异常,存在电量损失风险和用电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加强用户用电现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线路及时进行维护;规范设备、线路改造,避免出现因老化引起的安全、经济风险。

4结束语

在线损管理中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公司经济利益从技术方面的一项重要保障,是落实国网公司关于营销生产智能化建设理念的具体举措。

参考文献:

[1]杨亮明.线损管理的信息化[A].基于信息系统的线损四分管理常态机制研究与应用[C].科学出版社2011(1):26-34

[2]刘振亚.用屯信息釆集技术[A].智能电网技术[C].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156-189

标签:;  ;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