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显示技术论文-战培国

流动显示技术论文-战培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动显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型跨声速风洞,流动显示,PIV

流动显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战培国[1](2018)在《大型跨声速风洞流动显示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只有美国拥有3座大型跨声速风洞,即NASA的TDT和UPWT-11ft、AEDC的16T。探讨了跨声速风洞的概念和尺度划分。概述了大型跨声速风洞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大型跨声速风洞的流动显示技术。(本文来源于《飞航导弹》期刊2018年11期)

杨朋飞[2](2017)在《基于BOS的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纹影技术(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BOS)是一种新颖的流动显示技术,它具有装置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定量测量、能够实现瞬态测量、适合大视场测量、适合在复杂环境中测量等优点,是目前流动显示显示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FT相位提取的BOS技术,并利用它对流场进行流动显示。还设计了 LED阵列背景板和多尺度小波噪声背景图像,并针对这两种背景图像的特点,并分别利用点识别算法和光流算法处理这两种背景图像,来提取图像点位移。本文提出的背景纹影装置测量流场所得到的图像点位移数据可以用来重建流场的叁维密度场。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目前的背景纹影装置做出改进,将背景板换成了 LED阵列背景板,用点识别算法对这种背景板的背景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图像点位移。从理论上分析了多个参数对背景纹影装置灵敏度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第二,设计了多尺度小波噪声背景图像,介绍了金字塔L-K光流算法原理,用金字塔L-K光流算法对该种多尺度小波噪声背景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图像点位移,利用基于金字塔L-K光流算法的BOS装置对热风枪喷出的流场进行流动显示实验。第叁,提出了基于FFT相位提取的BOS技术,并做了数值模拟实验来验证该技术,用基于FFT相位提取的BOS装置对热风枪喷出的流场进行了流动显示实验。(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董金刚,向星居[3](2013)在《亚跨超风洞荧光油流流动显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流法是一种显示物面流谱的广泛应用的流动显示方法,在高速风洞中使用常规油流方法时其涂层较稠,而且需要刷的涂层较厚,影响试验准确性。而荧光油流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荧光油流中试剂配制以油剂为主,减少了示踪粒子加入量,可减少涂层稠度。本文通过多次吹风试验,在FD-12风洞中得到了模型头部与尾段的荧光油流流谱,并与常规彩色油流结果以及头部压力分布曲线做了对比,证明荧光油流流谱符合气动规律,结果可信。(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3-07-06)

赵霞,黎军,左林玄[4](2013)在《激光片光流动显示技术在高机动飞机布局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片光流动显示技术,针对某高机动布局飞机开展大迎角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片光流动显示技术具备捕捉复杂流动结构的能力,可以清晰观察双前翼布局大迎角下机头涡、第一前翼涡、第二前翼涡以及机翼涡等涡结构的生成、发展、融合等复杂流动结构的演化,并且揭示出涡结构扫略垂尾内侧使布局航向更加安定,偏转前翼将使旋涡绕流的涡心降低,造成布局升力提高,低头力矩增加。片光流动显示结果进一步表明,布局航向安定性不足,垂尾需要沿展向外移动,为布局深化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3年01期)

焦党社,田龙[5](2012)在《流动显示技术在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X线机的不断更新,影像增强器、电视显示系统、遥控装置以及影像数字化的应用,钡剂性能的改进,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得以普及和发展。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简便易行,但却十分讲究检查技术,如何使病变得以更好的显示就成了关键。(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2年01期)

董金刚,张江,沈林强,秦永明,向星居[6](2010)在《亚跨超风洞彩色油流流动显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流法是一种显示物面流谱的广泛应用的流动显示方法,而彩色油流可以提高油流结果的对比度,还可以通过吹风得到模型不同部件的流动干扰。本文通过多次吹风试验,在FD-12风洞中得到了模型头部与尾段的彩色油流流谱,并与头部压力分布曲线做了对比,证明彩色油流流谱符合气动规律,结果可信。本文还在FD-12风洞尝试了荧光油流试验技术,初步得到了模型表面荧光油流流谱。(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12-26)

刘永,宋耀祖[7](2008)在《纵向涡强化换热的M-Z干涉流动显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M-Z干涉测量的方法,研究了半叁角形翼片纵向涡发生器强化换热方案对矩形通道内气体流动换热的影响,获得了安装纵向涡发生器前后对流换热温度场的M-Z干涉图像。通过对实验获得的干涉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表明安装纵向涡发生器后,通道内入口段流动的热边界层明显变薄,反映了纵向涡对流动换热的强化作用,验证了将M-Z干涉测量方法应用于纵向涡强化换热研究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魏庆鼎[8](2004)在《实验流动显示技术在结构风工程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适用于结构风工程研究的主要实验流动显示技术,如烟线法、氢泡法、电解沉淀法、壁面示踪法、激光诱导荧光染料法、粒子图象法(PIV)等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4-12-01)

杨昆仑,宋耀祖[9](2004)在《计算流动显示技术(CFI)在自然对流流场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流动显示(CFI)技术通过利用仿真光测实验中光束的运动规律与光学干涉测量方法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结果,获得仿真的光学干涉图像。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数字散斑干涉中激光光束的运动规律得到了封闭方腔中空气自然对流的CFI光学图像,并将此仿真光学图像与实验得到的图像进行对比,指导实验的进行和自然对流中测试参数的计算。(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杨京龙,何枫,谢峻石,许宏庆[10](2003)在《纹影流动显示技术在超声速射流数值模拟验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总压探针测量方法在欠膨胀超声速射流中的可行性,论文采用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对含探针和不含探针的射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对两个计算结果的比较,给出这种测量方法的参考性评价。为了证明数值方法及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给出了口径6mm的喷嘴、粗1.3mm总压探针在压比4的流动条件下纹影流场显示和总压探针测量等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期刊2003年03期)

流动显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纹影技术(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BOS)是一种新颖的流动显示技术,它具有装置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定量测量、能够实现瞬态测量、适合大视场测量、适合在复杂环境中测量等优点,是目前流动显示显示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FT相位提取的BOS技术,并利用它对流场进行流动显示。还设计了 LED阵列背景板和多尺度小波噪声背景图像,并针对这两种背景图像的特点,并分别利用点识别算法和光流算法处理这两种背景图像,来提取图像点位移。本文提出的背景纹影装置测量流场所得到的图像点位移数据可以用来重建流场的叁维密度场。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目前的背景纹影装置做出改进,将背景板换成了 LED阵列背景板,用点识别算法对这种背景板的背景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图像点位移。从理论上分析了多个参数对背景纹影装置灵敏度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第二,设计了多尺度小波噪声背景图像,介绍了金字塔L-K光流算法原理,用金字塔L-K光流算法对该种多尺度小波噪声背景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图像点位移,利用基于金字塔L-K光流算法的BOS装置对热风枪喷出的流场进行流动显示实验。第叁,提出了基于FFT相位提取的BOS技术,并做了数值模拟实验来验证该技术,用基于FFT相位提取的BOS装置对热风枪喷出的流场进行了流动显示实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动显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战培国.大型跨声速风洞流动显示技术综述[J].飞航导弹.2018

[2].杨朋飞.基于BOS的流动显示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3].董金刚,向星居.亚跨超风洞荧光油流流动显示技术[C].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13

[4].赵霞,黎军,左林玄.激光片光流动显示技术在高机动飞机布局设计中的应用[J].实验力学.2013

[5].焦党社,田龙.流动显示技术在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

[6].董金刚,张江,沈林强,秦永明,向星居.亚跨超风洞彩色油流流动显示技术[C].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7].刘永,宋耀祖.纵向涡强化换热的M-Z干涉流动显示技术[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

[8].魏庆鼎.实验流动显示技术在结构风工程研究中的应用[C].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

[9].杨昆仑,宋耀祖.计算流动显示技术(CFI)在自然对流流场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

[10].杨京龙,何枫,谢峻石,许宏庆.纹影流动显示技术在超声速射流数值模拟验证中的应用[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3

标签:;  ;  ;  

流动显示技术论文-战培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