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数理博弈论文-毛志辉

非数理博弈论文-毛志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数理博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博弈论,谢林,诺依曼,经济分析

非数理博弈论文文献综述

毛志辉[1](2016)在《关照现实的非数理博弈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是博弈论当之无愧的开创者。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又与摩根斯坦合着了划时代巨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为这一(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6-01-16)

孙强,郭兵[2](2009)在《技术联盟形成的数理和非数理博弈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联盟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关于其形成不少学者利用数理博弈做出了解释。但现实中,创新主体的期望和行动不可能完全通过数学公式表示,因此运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谢林的非数理博弈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应重视博弈(技术)环境在技术联盟形成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09年11期)

陈宏[3](2008)在《美国与全球环境制度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在全球环境制度建设领域的不作为甚至是敌视行为成了全球环境制度建设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论文由此出发来探讨什么因素决定了美国政府在国际环境制度领域是否愿意承担领导作用。也就是说,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是美国政府在国际环境制度建设领域的行为,探讨美国政府是基于何种因素的考虑而做出是否愿意在相关环境领域承担领导者的角色的决定。在研究方法上,论文运用非数理博弈的分析方法,把全球环境制度的形成看作是博弈的一个结果。运用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将“权力”、“利益”和“规范”等因素整合进一个分析框架之内。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对全球环境制度的研究不同,论文研究的基本前提是如果不存在共同利益,那么国际制度在没有霸权国的情况下也会建立起来吗?实际上,全球环境问题也并不必然具有类似“公地的悲剧”和“囚徒困境”那样的结构形式。全球环境领域自由制度主义所主张的“共同利益”的博弈类型假定不能成立,“僵局博弈”则是全球环境问题的常态,而在不存在共同利益的集体行动类型的情况下,国际环境制度的建立有赖于领导者的作用,而领导者之所以愿意承担领导者的作用是基于其对采取领导角色所能带来的利益的判断之上。这种利益的估算既包括行动所能给其国内带来的利益,也包括在国际层面上为促使其它国家参与国际环境制度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说,领导者既基于能力也基于意愿才能做出是否承担领导者角色的决定。论文选择了两个研究案例:全球臭氧层保护制度和全球森林保护制度。这两个案例分别代表了较为成功和不成功两种全球性的环境制度。两个案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博弈结构,主要的博弈方也不尽相同。这两个案例能够使我们跨越不同时段及不同的问题领域,使我们能够将冷战后美国政府在全球环境领域的作为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来理解,比较分析美国环境战略的差异的原因,从而认识到美国环境制度政策基于国家利益的一种连续性而非断裂性。论文的研究表明,博弈人的“异质性”及利益的“非对称性”是全球环境领域的常态。在这种情形下,国际环境制度的建立有赖于领导者的作用,同时,规范因素对制度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非数理博弈的分析框架之内,领导者的作用以及对于博弈规则的共识虽然促成了全球环境制度的建设,但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集体行动不可能有效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文明形态的转变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08-06-01)

李彦勇,郭昌欣[4](2006)在《关于非数理博弈理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于2005年10月10日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非数理博弈理论的先驱,他的理论和思想不仅运用在经济学分析中,在外交、军事领域也深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李天有[5](2005)在《谢林对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的非数理博弈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美国着名经济学家、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C·谢林教授的《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一书,可以称得上这样一部书。   谢林教授着述的《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一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读物。该书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05-12-26)

朱小梅,田贤亮[6](2001)在《托马斯·谢林非数理博弈理论评介——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系列》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沿着完全信息理论和数学表达的两条基本途径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理论推演的结论严重偏离现实的困境。而一直被视为非主流经济学家的的托马斯·谢林(Thomas C.Schelling)不但早已运用其非数理博弈理论(nonmathmaticalgame theory)避开了这一障碍,并且将该理论非常熟练而又令人信服地运用到了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国际关系等不同领域之中,(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动态》期刊2001年01期)

非数理博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技术联盟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关于其形成不少学者利用数理博弈做出了解释。但现实中,创新主体的期望和行动不可能完全通过数学公式表示,因此运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谢林的非数理博弈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应重视博弈(技术)环境在技术联盟形成中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数理博弈论文参考文献

[1].毛志辉.关照现实的非数理博弈理论[N].中国证券报.2016

[2].孙强,郭兵.技术联盟形成的数理和非数理博弈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

[3].陈宏.美国与全球环境制度建设[D].外交学院.2008

[4].李彦勇,郭昌欣.关于非数理博弈理论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5].李天有.谢林对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的非数理博弈解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5

[6].朱小梅,田贤亮.托马斯·谢林非数理博弈理论评介——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系列[J].经济学动态.2001

标签:;  ;  ;  ;  

非数理博弈论文-毛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