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间文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行山文书,抗日叁字经,抗日民主政权,民众启蒙
民间文书论文文献综述
李延军[1](2019)在《民间语境下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与启蒙——以太行山文书中“抗日叁字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叁字经"是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中心所藏的一件以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献,它以通俗易懂的"叁字经"民间杂字方式,为广大民众系统讲述了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可效仿学习的民主模式,争取民主斗争的方式方法,以及当下急需付诸实施的具体行动与步骤,是当时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教育动员类扫盲普及读物。这种深入浅出的民间讲述方式,生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保障广大民众利益,实现民主权力,建设根据地民主政权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启蒙工作,完美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宪政的系列思想,对唤醒广大民众民主意识,推动乡村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打击汉奸顽固派专制势力,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均起到重要历史作用。同时为中华民族的民主政治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高劲松,徐秀玲,张琼[2](2019)在《从过继文书看清末民国赣南民间过继行为——以赣南数份过继文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过继文书是传统社会家族对其成员过继立嗣的重要记录。其行为是因家族成员因血脉断层而进行人为修补的手段,通过采用应继、爱继,甚至是异姓继承等方式,进而承继宗祧、延续香火。清代的律例及赣南民间过继习惯充分反映了过继文书中所记录的事实,即过继行为不仅是身份地位的继承,亦是钱财产权的继承;既是精神上的继承,又是物质上的继承。(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军昌[3](2019)在《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清水江流域文斗苗寨契约文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清水江文书之文斗苗寨契约文书的实例,就清水江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内容与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这些规约的产生有其系列的形成机制,具体表现为宗教信仰上的压力、公共事务管理上的民主、生产经营上的约束、道德教化上的诚信清白以及维权上的神判与诉讼等诸多方面。这些机理在特殊的自然与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下既促成了清水江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等民间规约的形成与实践,更促进了流域林业商品经济的萌生与发展以及民族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使得清水江流域不仅成了全国着名的优质木材盛产之区,而且也促使流域成了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的当代人间胜景,其中所展示出的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智慧及其实践经验值得总结与分析。(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欢欢,姚娇,刘晨虹[4](2019)在《明清时期民间文书档案材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赫兹伯格染色法分析邯郸学院收藏的太行山文书的材质。分析结果表明,此批文书档案的材质组成包括韧皮纤维、稻草纤维、竹纤维和木材纤维等,部分文书档案的材质由两种及以上纤维组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民间文书倾向于选择中国传统的麻纸和皮纸等韧皮纤维纸,官方文书在选纸上受造纸行业发展趋势影响较大。上述发现有助于扩展明清时期造纸史研究,同时为民间文书档案修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档案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邹蓓蓓[5](2019)在《民间蒙书与家训:太行山文书家训类文献的分类、特点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收录一批家训类蒙书,时间自清代至建国初期,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从内容上,分为平民家训、百工家训、女训、童蒙家训等;从形式上,分为训诫规条式、格言式、歌赋式等;从性质上,分为识字类蒙书、知识类蒙书、德行类蒙书。这批家训类蒙书,涉及清代、民国、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等历史时期,内容因时而变,适时更新,反映了各时期的社会精神风貌和文化特征。太行山家训类蒙书保存并丰富了家训类蒙书的种类和数量,为民间家训类蒙书和蒙学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对于家庭优秀风尚的传承、党员及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姚娇,李楠,吴波[6](2019)在《民间文书修复工作实践与技术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文书破损率高,破损程度高,严重阻碍了其学术利用,需要尽快开展抢救性修复,以延缓其破损速度。以太行山文书为例,从修复方案的制定、修复材料的选用等方面,探析民间文书修复与保护工作现状及修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期业内学者对民间文书的修复工作予以关注。(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杜羽[7](2019)在《民间文书还好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自己家族的历史,64岁的吴绍进听老辈人讲过一些。如果不是侄子吴宗辉问起来,他不会想到,在老屋阁楼上竹篾箱里装着的那些破破烂烂的纸片,竟与他的家族紧密相关。吴宗辉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研究生,学校的契约文书博物馆收藏的10万多件文书,他翻过(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06-20)
姚娇,王欢欢,耿付江[8](2019)在《民间文书纸张原料与修复用纸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民间文书修复工作中,修复用纸的选择对文书修复效果及修复后能否延长文书寿命至关重要。太行山文书作为一批华北地区民间文书,其纸张多样性特点突出。为进一步细化民间文书纸张分类,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从太行山文书中随机选取11个样本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分析太行山文书纸张纤维特征,研究太行山文书纸张原料及纸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文书纸张包含竹纸、麻纸、皮纸、混料纸及再生纸等多种纸张类型,为民间文书修复用纸的选择提供了有益指导。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文书修复过程中修复用纸供需矛盾的原因,引起学术界对民间文书修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探索适宜民间文书的修复用纸。(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汤广花[9](2019)在《《湖北民间文书》收录300年间4000余份文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汤广花)《湖北民间文书》近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民间文献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座谈会上首发。该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湖北省学术着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湖北民间文书》共10册,全书系统整理、收录了清代至民国近3(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9-06-12)
王宗勋[10](2019)在《民间文献“锦屏文书”的生态文明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锦屏文书是以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流域各族人民在明、清至民国时期从事农林业生产等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锦屏文书发挥"法律"作用的几百年时间里,它有效地调整这里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对锦屏文书的研究,对其中所记载和蕴涵的经验和智慧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并科学应用,对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民间文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继文书是传统社会家族对其成员过继立嗣的重要记录。其行为是因家族成员因血脉断层而进行人为修补的手段,通过采用应继、爱继,甚至是异姓继承等方式,进而承继宗祧、延续香火。清代的律例及赣南民间过继习惯充分反映了过继文书中所记录的事实,即过继行为不仅是身份地位的继承,亦是钱财产权的继承;既是精神上的继承,又是物质上的继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间文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延军.民间语境下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与启蒙——以太行山文书中“抗日叁字经”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高劲松,徐秀玲,张琼.从过继文书看清末民国赣南民间过继行为——以赣南数份过继文书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9
[3].杨军昌.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清水江流域文斗苗寨契约文书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9
[4].王欢欢,姚娇,刘晨虹.明清时期民间文书档案材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9
[5].邹蓓蓓.民间蒙书与家训:太行山文书家训类文献的分类、特点及意义[J].邯郸学院学报.2019
[6].姚娇,李楠,吴波.民间文书修复工作实践与技术探索[J].邯郸学院学报.2019
[7].杜羽.民间文书还好吗[N].光明日报.2019
[8].姚娇,王欢欢,耿付江.民间文书纸张原料与修复用纸初探[J].中国造纸学报.2019
[9].汤广花.《湖北民间文书》收录300年间4000余份文书[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
[10].王宗勋.民间文献“锦屏文书”的生态文明价值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