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黄河口论文-宋湦,冯秀丽,李国刚,王晓明,滕珊

现行黄河口论文-宋湦,冯秀丽,李国刚,王晓明,滕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行黄河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新世,沉积层序,常量元素,古气候

现行黄河口论文文献综述

宋湦,冯秀丽,李国刚,王晓明,滕珊[1](2018)在《全新世海侵以来现行黄河口区域沉积层序及古气候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位于现行黄河口深度30.73m的BH6钻孔粒度分布、岩性特征、常量元素、有孔虫介形虫种类及分布、14 C年代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研究区全新世海侵以来的沉积层序和古气候演化。钻孔连续记录了近黄河口区域全新世海侵以来的沉积历史,从上至下可以分为5个沉积相,(1)(0~4.87m)为河口叁角洲前缘亚相,(2)(4.87~8.08m)为前叁角洲相沉积,(1)(2)共同组成叁角洲相沉积,(3)(8.08~12.08m)应为近岸浅海沉积,(4)(12.08~23.85m)为河口边滩至潮坪相沉积,(5)(23.85m~)为陆相湖泊沉积。利用钻孔常量元素特征比值对古气候演化进行讨论,认为全新世海侵期以来BH6钻孔古气候总体经历了相对暖-温凉-暖-温凉的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刘世昊[2](2014)在《现代黄河叁角洲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古河道发育特征及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浅埋古河道是近海主要的致灾因子之一,在研究晚第四纪环境演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末次盛冰期全世界海面较现代低130-155m,我国陆架区域几乎完全暴露成陆。现代黄河叁角洲直到全新世中期才被海水覆盖,其后又经历数次海侵海退洗礼,加之这一时期黄河的频繁改道,形成了复杂的地层结构和海陆交替的层序特征,也造就了现代黄河叁角洲地区多期发育的古河道系统。由于渤海地处半封闭内海,重建其盛冰期与冰消期古沉积环境与古地理较为困难,并且存在诸多争议。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本文在908专项“海底浅地层剖面和测扫声呐探测”调查的基础之上,依托海洋行业公益专项“黄河叁角洲海底浅层标准层序与灾害地质”(201005029-4),选取现代黄河叁角洲地区黄河海港至现行黄河口20m以浅的水下叁角洲为重点研究对象,布设650km网状古河道追踪测线并获取1个钻孔,综合利用地质钻孔和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技术,基于层序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岩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等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分析黄河叁角洲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地层沉积格架,埋藏古河道的发育特征及流路分布情况,根据其形态参数估算古水流动力特征,并探讨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地层发育及古河道演化机制。研究表明,本区水下叁角洲沉积格架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六个沉积单元,对应四个沉积相,其中DU1和DU2属于叁角洲相,DU3属于第一海相层,DU4和DU5属于第二陆相层,DU6属于第二海相层。通过解译浅剖资料发现这些沉积相分别对应浅剖图像中的五个地震相,其间包含六个强反射界面,其中埋藏古河道主要发育于末次盛冰期所形成的SU4地震相的上界面T4反射界面和冰消期形成的SU3地震相的上界面界面T3反射界面。通过解译浅地层剖面资料发现本区末次盛冰期以来发育两期埋藏古河道。第一期发育于SU4地震相上界面,形成于末次冰消期早期,约13.3ka B.P.,为侵蚀型河道,共3个流路,即a、b、c流路。a、b流路发育于研究区北部,中等规模,河流流向方向近似平行,表现为低曲率河道流路。c流路规模较大,表现为含江心洲的大型蛇曲河系统。第二期古河道,即d流路,发育于SU3地震相上界面,形成于末次冰消期晚期,约8.8ka B.P.,存在时间较短,表现为河口分汊型河道体系。古水流分析表明,第一期古河道流量均大于现代黄河年均径流量,c流路的平均流量更是达到了现代黄河年均流量的5.9倍,a和b流路的流量也分别是现代黄河的1.2倍和1.1倍。从流量、流路以及黄河发育史来看,叁个流路可能属于古黄河水系,共同组成了该时期黄河的支流-干流的河流体系。第二期古河道流量远小于第一期古河道,从黄河演化史和周边地区探明的古河道来看,d流路可能是古黄河河口汊流的一部分。预计研究区地层及古河道演化主要是对海面变化和黄河变迁响应的结果,分析认为:两期古河道的发育时期为末次冰消期而非盛冰期,第一期古河道因大量冰融水而形成,因古黄河水系改道而废弃;第二期古河道形成于冰消期末期,时值海面接近本区,黄河可能再次北移至本区入海,形成了小规模的、坡度小的河口叁角沉积层,以漫流和分汉流的形式入海,覆盖了第一期古河道,随后在快速海侵中被海水淹没。在中、晚更新世的海水波动过程中,本区始终被海水所覆盖,直到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至本区形成厚层的现代黄河叁角洲沉积,本区未发育古河道,仅在DU1和2之间形成大量潮沟和扰动沉积体。由于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缺失,现有证据尚难以恢复盛冰期第二陆相层的古沉积环境,也无法知晓末次盛冰期以来本区古河道开始发育的时间,需收集有关证据,继续深入研究。此外,关于本文所涉及的两期埋藏古河道是否属于古黄河仍需要黄河源头和中、上游地区古地理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4-04-01)

何敏[3](2013)在《黄河水沙对现行黄河口湿地生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口湿地是我国暖温带地区面积最广阔、形态最完整、成型最年轻的新生湿地,而黄河来水来沙对黄河口湿地生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开展黄河水沙对现行黄河口湿地生态的影响研究,分析黄河水沙对现行黄河口湿地生态发展的影响机理、规律,提出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论文主要针对东部自然保护区,即现行清水沟流路入海口湿地进行研究,内容包括:(1)黄河口来水来沙情况的研究,清8改汊后黄河口来水来沙明显减少,且在未来仍有减少趋势。(2)近几十年黄河口河道整治及演变的的主要情况。(3)黄河口湿地现状、生态环境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4)老口门湿地面积呈减小的趋势,新口门湿地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湿地总面积呈减小的趋势;新口门湿地植被面积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老口门湿地植被面积总体呈减小的趋势,湿地植被总面积总体呈减小的趋势。(5)黄河水沙对黄河口湿地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水沙多则湿地生态好,水沙少则湿地生态差。因此,黄河水沙是影响黄河口湿地生态质量的积极因素,也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6)提出了一些维持黄河口湿地生态良性发展的对策措施。黄河水沙对湿地生态的影响是一个新兴的课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仅仅依靠一两年的研究是不可能得出十分有价值的成果的,因此需要进行更为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3-09-01)

王开荣,陈孝田,赵阳[4](2009)在《黄河口现行尾闾流路改道标准及其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黄河河口尾闾流路改道的定义及概况,全面论述了有计划地进行尾闾流路改道的依据,系统分析了现行尾闾流路改道标准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完善黄河尾闾流路改道指标的途径是将单一的水位指标调整为水位和尾闾河长相互约束的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09年05期)

潘晓光,冯秀丽,刘晓瑜,黄明泉,孙晶[5](2006)在《现行黄河口北侧丁坝(进海路)坝头局部冲刷深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黄河口北侧丁坝(进海路)是海堤重要的护堤工程,而丁坝坝头局部冲刷深度是该工程设计中的1个关键参数。本文以孤东海堤2#排涝站位置丁坝(进海路)为例,在多年实测水深地形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丁坝坝头局部冲刷的各种因素,建立了适用于现行黄河口北侧区域的波、流共同作用下丁坝局部冲刷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S2期)

晋芳,蒋义奎,孙开岗[6](2006)在《黄河口现行流路稳定行河3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11月8日,初冬的黄河口清风送爽,艳阳高照,大河流金。东营人民治理黄河60年暨黄河口现行流路行水30年纪念大会在东营市隆重举行。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徐乘、黄委原副主任黄自强、黄(本文来源于《黄河报》期刊2006-11-14)

蒋义奎,崔光[7](2006)在《为了一个梦想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F编者按$E $T一条大河与这条大河的归宿,凝聚了多少代黄河人的心血与梦想。今天,在人民治理黄河走过60个春秋的日子里,梦想变成了现实。黄河,60年岁岁安澜;入海,30年(本文来源于《黄河报》期刊2006-11-14)

陈彰榕,杨作升,赵晓燕[8](1998)在《现行黄河口冲淤特征和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976年10月至1988年9月连续13年的黄河口滨海区的水深测量资料,运用水文学和数学方法进行规范化处理,采用计算机技术定量计算出冲淤量,给出冲淤的等厚度图。并分析黄河口淤积中心的变化与入海位置的关系及其冲淤特征和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青岛海洋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陈彰榕[9](1997)在《现行黄河口拦门沙的形态和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984年、1987年、1989年黄河口拦门沙的实测资料,在阐明黄河口拦门沙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实测水深资料计算冲淤量,分析其形成和演化规律及演化的机制。为治理黄河口的淤积,以延长现行流路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青岛海洋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刘承天[10](1996)在《黄河口现行流路的稳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黄河口的自然条件和演变规律,提出了稳定现行河口流路的几种治理方案。为稳定现行流路30年以上,加速胜利油田的开发和黄河叁角洲的建设,开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现行黄河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浅埋古河道是近海主要的致灾因子之一,在研究晚第四纪环境演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末次盛冰期全世界海面较现代低130-155m,我国陆架区域几乎完全暴露成陆。现代黄河叁角洲直到全新世中期才被海水覆盖,其后又经历数次海侵海退洗礼,加之这一时期黄河的频繁改道,形成了复杂的地层结构和海陆交替的层序特征,也造就了现代黄河叁角洲地区多期发育的古河道系统。由于渤海地处半封闭内海,重建其盛冰期与冰消期古沉积环境与古地理较为困难,并且存在诸多争议。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本文在908专项“海底浅地层剖面和测扫声呐探测”调查的基础之上,依托海洋行业公益专项“黄河叁角洲海底浅层标准层序与灾害地质”(201005029-4),选取现代黄河叁角洲地区黄河海港至现行黄河口20m以浅的水下叁角洲为重点研究对象,布设650km网状古河道追踪测线并获取1个钻孔,综合利用地质钻孔和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技术,基于层序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岩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等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分析黄河叁角洲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地层沉积格架,埋藏古河道的发育特征及流路分布情况,根据其形态参数估算古水流动力特征,并探讨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地层发育及古河道演化机制。研究表明,本区水下叁角洲沉积格架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六个沉积单元,对应四个沉积相,其中DU1和DU2属于叁角洲相,DU3属于第一海相层,DU4和DU5属于第二陆相层,DU6属于第二海相层。通过解译浅剖资料发现这些沉积相分别对应浅剖图像中的五个地震相,其间包含六个强反射界面,其中埋藏古河道主要发育于末次盛冰期所形成的SU4地震相的上界面T4反射界面和冰消期形成的SU3地震相的上界面界面T3反射界面。通过解译浅地层剖面资料发现本区末次盛冰期以来发育两期埋藏古河道。第一期发育于SU4地震相上界面,形成于末次冰消期早期,约13.3ka B.P.,为侵蚀型河道,共3个流路,即a、b、c流路。a、b流路发育于研究区北部,中等规模,河流流向方向近似平行,表现为低曲率河道流路。c流路规模较大,表现为含江心洲的大型蛇曲河系统。第二期古河道,即d流路,发育于SU3地震相上界面,形成于末次冰消期晚期,约8.8ka B.P.,存在时间较短,表现为河口分汊型河道体系。古水流分析表明,第一期古河道流量均大于现代黄河年均径流量,c流路的平均流量更是达到了现代黄河年均流量的5.9倍,a和b流路的流量也分别是现代黄河的1.2倍和1.1倍。从流量、流路以及黄河发育史来看,叁个流路可能属于古黄河水系,共同组成了该时期黄河的支流-干流的河流体系。第二期古河道流量远小于第一期古河道,从黄河演化史和周边地区探明的古河道来看,d流路可能是古黄河河口汊流的一部分。预计研究区地层及古河道演化主要是对海面变化和黄河变迁响应的结果,分析认为:两期古河道的发育时期为末次冰消期而非盛冰期,第一期古河道因大量冰融水而形成,因古黄河水系改道而废弃;第二期古河道形成于冰消期末期,时值海面接近本区,黄河可能再次北移至本区入海,形成了小规模的、坡度小的河口叁角沉积层,以漫流和分汉流的形式入海,覆盖了第一期古河道,随后在快速海侵中被海水淹没。在中、晚更新世的海水波动过程中,本区始终被海水所覆盖,直到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至本区形成厚层的现代黄河叁角洲沉积,本区未发育古河道,仅在DU1和2之间形成大量潮沟和扰动沉积体。由于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缺失,现有证据尚难以恢复盛冰期第二陆相层的古沉积环境,也无法知晓末次盛冰期以来本区古河道开始发育的时间,需收集有关证据,继续深入研究。此外,关于本文所涉及的两期埋藏古河道是否属于古黄河仍需要黄河源头和中、上游地区古地理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行黄河口论文参考文献

[1].宋湦,冯秀丽,李国刚,王晓明,滕珊.全新世海侵以来现行黄河口区域沉积层序及古气候演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刘世昊.现代黄河叁角洲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古河道发育特征及演化[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4

[3].何敏.黄河水沙对现行黄河口湿地生态的影响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4].王开荣,陈孝田,赵阳.黄河口现行尾闾流路改道标准及其评价[J].人民黄河.2009

[5].潘晓光,冯秀丽,刘晓瑜,黄明泉,孙晶.现行黄河口北侧丁坝(进海路)坝头局部冲刷深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6].晋芳,蒋义奎,孙开岗.黄河口现行流路稳定行河30年[N].黄河报.2006

[7].蒋义奎,崔光.为了一个梦想的实现[N].黄河报.2006

[8].陈彰榕,杨作升,赵晓燕.现行黄河口冲淤特征和作用机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8

[9].陈彰榕.现行黄河口拦门沙的形态和演化[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

[10].刘承天.黄河口现行流路的稳定[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6

标签:;  ;  ;  ;  

现行黄河口论文-宋湦,冯秀丽,李国刚,王晓明,滕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