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蓥
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Howmanyclassesdoyouhave?的最后一节新授课。教材中Justspeak和Justreadandwrite这两部分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了真实、有效的语言情景,“询问学生们在英语课上都做哪些活动”,并以图片的形式出现。这一教学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为宗旨,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将重点句型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便于分散教学难点,开展循序渐进地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掌握四会词汇do,play,并能运用本课三会词汇listenanddo,speakandsing,playandact及句型Whatdoyoudoin...class?与他人就“课堂活动”话题展开讨论。
(2)理解Allkindsofactivities.WedoeverythinginEnglish.这两个难点句子。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礼貌待人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手段
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等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它集音、像于一体,形象、生动、直观,能快速从视听的角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快教学节奏,加大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描述
1.热身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创设“邀请学生到邻校参观”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由此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如句型Howmanyclassesdoyouhaveon...?Whatarethey?Howmanystudentsarethereinyourclass?及其答语。
【设计意图:教师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同时,为学生呈现本单元的知识树,有助于学生理清本单元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讲授新课
(1)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已学句型Doyoulike...?Whatsubjectdoyoulikebest?及其答语。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复习旧知,同时让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度。这样就可以从单纯的对话练习过渡到语篇练习,促使学生考虑如何在较短时间内用更多、更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2)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WhatdoyoudoinEnglishclass?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Welistenanddo.Weplayandact.Wespeakandsing.由此展开对重点词汇的教学。
【设计意图:整堂课始终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语言教学和操练,学生身临其境,心理上自然放松,且充满参与的渴望。这一方式淡化了他们对新学语句的陌生感,并始终将语句的学习带入具体情景的交际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实际交际活动的需要。通过后续大面积、高效率的机械操练让学生掌握新的词汇和句型,为下一步话题讨论奠定了语言基础。】
(3)首先,播放课文音像资料,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再次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看课文跟读。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集音、像与一体的特点,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掌握准确的语音语调。】
3.拓展训练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调查活动。
【设计意图:语言学习的最高层次是运用,如不能把书面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语言,所学的英语就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此环节通过任务型教学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互相配合、交流、借鉴,完成了语言的运用,培养了其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
4.巩固训练
(1)要求学生完成阅读理解训练。
(2)整体呈现本课的知识树。
【设计意图:教师选用的阅读篇章与本课知识点密切联系,通过这一阅读理解训练可以全面地考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通过知识树的整体呈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总体设计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等的教学理念,从学生主体发展出发,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重点培养了交际能力。活动中设计的具体语言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体验中自然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课堂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增加了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和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在参与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以及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意识,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整合已经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记忆、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学习过程不仅仅呈现了本课知识,还呈现本单元的知识,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本课时的教学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课前学生的紧张情绪没有得到缓解,学生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不能更好地进入角色。另外,在进行小组练习时学生不愿表现自己,讨论、交流、活动不充分。这都应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附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