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米德冲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外经济双失衡,宏观调控,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王婧扬[1](2015)在《如何应对中国经济中的“米德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曾经出现过多次比较明显的"米德冲突",即无法通过单一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实现内外经济的双均衡。加之,由于我国的内外经济失衡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而支出调整型政策又受到原有经济体制改革等遗留问题的束缚。因此,传统、单一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合应对我国经济中的"米德冲突"。本文从我国出现过的几次较为明显的内外经济双失衡出发,为应如何将多种政策相综合,多管齐下,来应对中国经济中的"米德冲突"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5年24期)
陈志勇,夏晶[2](2015)在《促进中国内外经济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研究 基于“米德冲突”与丁伯根政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需要兼顾内外均衡。而在现实经济中,国内与涉外经济部门的运行情况既取决于国内的供求关系,又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出现各自向不同方向变化,并产生矛盾的情况,即所谓"米德冲突"。造成米德冲突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冲击,又有一国内部政策的不协调带来的扰动。外部冲击包括贸易性冲击和金融性冲击,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本文来源于《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二十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之二》期刊2015-04-09)
余丹[3](2013)在《内外失衡下的“米德冲突”与中国化解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在快速复苏的同时,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导致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冲突问题也日趋严重,并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独特现象。根据丁伯根原则和导致内外失衡的深层原因,中国应从建立对冲机制、调整信贷结构等方面着手来化解现阶段的"米德冲突"问题。(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3年28期)
张明[4](2013)在《如何应对中国经济面临的米德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米德冲突,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一国政府单纯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来同时追求内外均衡,则该国可能会面临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例如,当一国处于通货紧缩与经常账户逆差的状态下,同时汇率机制缺乏弹性时,该国政府就会(本文来源于《中国保险报》期刊2013-07-31)
程实[5](2013)在《米德冲突何以挑战传统政策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学领域,稳定政策一直充满争议。面对"政策制定者需要对经济周期作出反应吗"这样的关键问题,经济学家们的回答莫衷一是。一部分人认为,宏观经济是内在不稳定的,在各种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之下,政策调控能够起到"稳定器"的重要作用。正如前美联储主席威廉·麦克切尼·马丁所言:"政策制定者的工作是在宴会正进行时拿走盛满酒的酒杯。"而另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宏观经济本来就是稳定的,政策调控不仅不能起到稳定作用,反而可能成为新的波动性来源,正如弗里德曼所言:"我们需要的不是把经济之车的方向盘转向不可预期之路上的高超政策司机,而是需要作为稳定物坐在后座上的政策乘客。"(本文来源于《金融博览》期刊2013年07期)
张明[6](2013)在《政策搭配如何应对中国米德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米德冲突,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一国政府单纯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来同时追求内外均衡,则该国可能会面临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例如,当一国处于通货紧缩与经常账户逆差的状态下,同时汇率机制缺乏弹性时,该国政府就会面临如下冲突:如果该国运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去刺激经济增长,则由于进口需求上升,该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会扩大;而如果该国运用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去缩小经常账户逆差,则通货紧缩会加剧。(本文来源于《金融博览》期刊2013年07期)
周涛[7](2010)在《米德冲突下央行如何应对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和上行的通货膨胀和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成为我国当前经济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化解经济中的米德冲突,央行面临巨大的压力,政府要求经济平稳发展使得央行对于经济的调控过于谨慎。从米德冲突的加剧来看,单一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经济的失衡,大胆综合利用利率、汇率等货币工具,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央行当前最佳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刘晓喆[8](2008)在《米德冲突:国际经验与中国面临的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运行必需兼顾内外均衡,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适度经济增长和外部均衡四大目标的同时实现。由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经济部门和对外经济部门的运行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出现各自向不同方向变化并产生矛盾的情况,导致宏观调控目标面临冲突。最早提出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矛盾的是英国经济学家詹姆士·米德。在其着作《国际收支》中,米德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即米德冲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开放度不断提高,以对外贸易总值占GDP比重衡量的我国实物经济部门的对外开放度2005年达到64%,金融部门的对外开放也日益扩大。伴随经济对外开放的扩大,宏观调控受国际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内外均衡矛盾日益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困扰中国的难题。在1994-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部均衡呈现出诸多矛盾,宏观调控面临两难或多难困境。根据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政策搭配是解决内外均衡矛盾的基本方法。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关联程度的加深会带来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要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就必须针对本国经济发展特点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搭配运用各项政策,使每种政策工具都应用于它能产生最大效能的政策目标。从1994-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实践来看,政府采用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来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的内部经济目标,同时,通过买卖外汇储备来稳定因国际收支失衡而引发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当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影响到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时,再通过冲销操作来缓解这一矛盾。从冲销干预的效果来看,冲销干预并没能协调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中国面临明显的内外均衡矛盾。这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实施的以“出口创汇”、“奖入限出”为主要特征的外贸、外资政策和以汇率稳定为政策目标的汇率政策密不可分。在这种汇率政策、外贸政策、国际资本流动调节政策组合下,经济发展带来的国际收支失衡必然通过外汇储备的变动,对基础货币投放产生影响,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影响到国内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外开放新阶段,中国解决内外均衡矛盾的根本出路,就是在搭配运用各项政策,使每种政策工具都应用于它能产生最大效能的政策目标的同时,根据现实经济条件的转变,适时对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外贸政策和国际资本流动调节政策进行调整。具体而言,改变激励型出口创汇政策,实施开放型进出口平衡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提高吸引外资的技术含量和研发含量,积极稳妥地发展对外投资;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与灵活性;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物价上涨幅度,保持内部经济平稳运行;改革外汇管理体制,逐步实现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加大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的支持力度,使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等等。考虑到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内外均衡的实现,还需要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论文在对西方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内外均衡矛盾,并借鉴其他国家管理米德冲突的经验教训,探讨了开放经济下中国为实现经济内外均衡搭配运用的各项经济政策。论文除前言外,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矛盾的理论分析。本章界定了开放经济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含义,分析了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矛盾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并在对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搭配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讨论了开放经济下实现内外均衡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第二章:米德冲突的国际案例分析。本章从开放经济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所导致的米德难题出发,分析了阿根廷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并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与中国目前类似难题的日本、韩国成功管理米德冲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陈述了欧盟各国之间展开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通过对国际案例的分析,本章希望能为中国内外均衡矛盾的解决,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第叁章:开放经济下中国面临的内外均衡矛盾。首先,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发展状况;其次,分叁个阶段,考察了1994-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内外均衡矛盾;最后,提出了开放经济下中国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思路。第四章:开放经济下中国协调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搭配之货币政策。在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中,货币政策主要用来实现物价稳定的政策目标。本章从实现经济内外均衡的角度,分析了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央行的外汇冲销操作。在当前中国协调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搭配中,政策目标上的冲突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随着基础货币投放内生性的增强而减弱。央行的冲销操作并没能协调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内部经济运行出现通货膨胀或紧缩。第五章:开放经济下中国协调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搭配之汇率政策。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汇率政策已成为开放经济下中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必不可少的政策工具。本章首先分析了汇率调整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然后从人民币汇率调整对贸易收支、短期资本流动、外商直接投资叁个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汇率调整对平衡我国国际收支的作用。本章还回顾了1994年和2005年我国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汇率政策在实现经济内外均衡中的作用的建议。第六章:开放经济下中国协调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搭配之国际资本流动调节政策。中国长期实施的“宽进严出”的国际资本流动调节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同时,也深化了内外均衡矛盾,使宏观调控面临诸多政策目标上的冲突。本章着重从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与国际收支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与经常项目顺差、短期资本流动和净误差与遗漏、外资膨胀导致国内外资金运用上的不协调以及内外失衡、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供应的影响五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调节政策对实现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此外,还对开放经济下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状况以及我国国际资本流动调节政策的新发展进行了讨论。第七章:开放经济下中国协调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搭配之对外贸易政策。在外贸体制改革的推动下,1994年至今我国货物贸易持续顺差且差额不断扩大。贸易顺差对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外汇短缺、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增加就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扩大了国际收支失衡、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还影响到国内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本章分析了中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对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并通过对外贸依存度的讨论,说明协调内需与外需关系,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对减少贸易收支顺差、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当然,这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转变开放战略,实施开放型进出口平衡发展的对外贸易政策,并通过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来积极扩大内需。论文希望在以下几点有所突破:第一,论文指出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应该是一种优化的均衡。内部均衡意味着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充分就业和适度经济增长,保持国内价格稳定等;外部均衡则指一国既没有因国际收支赤字危机而使得将来无力偿还外债,也没有由于过度盈余而使他国陷入这种境地,同时保持汇率稳定。除此之外,一国在考虑外部均衡时,往往还要关注其他一些经济目标,如贸易收支平衡、国内外资本流动的稳定性和对外经济部门的结构平衡等。因此,优化的外部均衡并不等同于国际收支平衡,而是与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经常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外汇储备账户差额以及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等,都属于外部均衡目标的范畴。第二,论文结合典型案例,系统地归纳了经济内外均衡矛盾的产生机制:(1)来自经济体外部的冲击,包括实际经济因素的外部冲击和金融性外部冲击;(2)经济体内部的自发扰动,如国内支出的自发性增长或衰退、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供给增加、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过程中的结构效应等;(3)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包括本国经济政策不协调和国际经济政策的不协调。第叁,论文进一步指出,中国面临的内外均衡矛盾,其产生机制主要来自叁个方面:一是来自经济体外部的冲击,主要是全球化加速下的国际要素流动以及生产要素在中国的集聚;二是经济体内部的自发扰动,即中国经济内部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叁是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如中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中美两国利率调整上的不同步等。第四,论文强调了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对解决中国内外均衡矛盾的重要性。鉴于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中国内外均衡的实现离不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从解决经济内外均衡矛盾的角度来讨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为我国内外均衡的实现,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思维模式。当然,目前“中国威胁论”仍在国际上流行,这对我国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展开产生不利影响。如何更好地通过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来实现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值得学术界就此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08-05-01)
韩莉[9](2008)在《对中国“米德冲突”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两次比较明显的"米德冲突"。第一次出现在1992—1996年,第二次明显地出现在2007年。两次米德冲突均是以"国内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的形式出现,只是第二次的冲突比较强烈。理论上讲,我国解决米德冲突的最佳方案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但从现实来看,我国目前对外经济的失衡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如国内消费的相对不足、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以及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等等。因此,仅仅依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还不能有效地解决米德冲突难题,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内外均衡。(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2008年03期)
陈旭敏[10](2007)在《中国已出现“米德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周公布的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6%。7月份的CPI指数创下1997年2月以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达到15.4%,鲜菜价格同比上涨了18.7%,(本文来源于《股市动态分析》期刊2007年33期)
米德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引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需要兼顾内外均衡。而在现实经济中,国内与涉外经济部门的运行情况既取决于国内的供求关系,又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出现各自向不同方向变化,并产生矛盾的情况,即所谓"米德冲突"。造成米德冲突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冲击,又有一国内部政策的不协调带来的扰动。外部冲击包括贸易性冲击和金融性冲击,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米德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1].王婧扬.如何应对中国经济中的“米德冲突”[J].商场现代化.2015
[2].陈志勇,夏晶.促进中国内外经济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研究基于“米德冲突”与丁伯根政策模型[C].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二十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之二.2015
[3].余丹.内外失衡下的“米德冲突”与中国化解之道[J].经济研究导刊.2013
[4].张明.如何应对中国经济面临的米德冲突[N].中国保险报.2013
[5].程实.米德冲突何以挑战传统政策理论[J].金融博览.2013
[6].张明.政策搭配如何应对中国米德冲突[J].金融博览.2013
[7].周涛.米德冲突下央行如何应对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
[8].刘晓喆.米德冲突:国际经验与中国面临的难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9].韩莉.对中国“米德冲突”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8
[10].陈旭敏.中国已出现“米德冲突”[J].股市动态分析.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