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廓线拼接论文-袁洁,周明全,耿国华,张雨禾

轮廓线拼接论文-袁洁,周明全,耿国华,张雨禾

导读:本文包含了轮廓线拼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距离场,显示脊线,最小逼近误差法,四元数

轮廓线拼接论文文献综述

袁洁,周明全,耿国华,张雨禾[1](2018)在《基于轮廓线双向距离场的文物碎片拼接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物碎片自动拼接中,由于断裂部位受损造成几何特征缺失,传统基于几何驱动拼接算法难以拼合。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断裂部位轮廓线双向距离场的文物碎片自动拼接算法。通过提取文物碎片表面的显示脊线,从而得到碎片的纹饰特征,采用最小逼近误差法提取表面纹饰轮廓上的特征点,依据顶点曲度值获取断裂面特征点,构建碎片断裂面轮廓线至表面特征点和断裂面特征点的双向距离场,引入欧式距离一致性和凹凸互补性的约束,构造特征描述符,定义匹配度函数获取特征点匹配对集合,使用四元数算法计算刚体变换矩阵,以迭代最近点法实现精确拼合。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断裂面拼接算法相比,该算法能节省拼合时间,且拼合误差较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刘倩[2](2013)在《基于轮廓线匹配的叁维文物碎片拼接算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物碎片拼接是人类陶质类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计算机辅助碎片虚拟拼接,要从众多数字化叁维文物碎片模型中,寻找形状匹配的相邻碎片,并进行自动拼接、保存和修复,该过程开拓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新领域,本文围绕兵马俑碎片拼接的实际,对碎片虚拟拼接技术展开研究:(1)分析概述了叁维文物碎片模型的拼接处理流程,简介了碎片数字化、预处理以及拼接技术基础。(2)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分割提取碎片外表面轮廓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均值漂移聚类进行碎片叁维模型的区域分割,然后根据法矢量扰动值和面积值的大小,区分出碎片的外表面并用B样条拟合其分割边界线,得到用以匹配的边界轮廓。(3)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偏差匹配MVM的碎片叁维轮廓曲线匹配方法。即将轮廓线上点的局部加权曲线矩、曲率值和挠率值叁者组合作为特征向量,将给定特征序列的匹配,看作是求解有向无环图的最小代价路径。经验证,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实际碎片轮廓线存在局部缺失和变形,而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4)研究了碎片两两拼接的误差修正及优化方法,给出了碎片两两拼接时旋转和平移参数的计算、全局优化及重迭检测和处理方法。(5)设计和开发了基于轮廓线匹配的文物碎片拼接原型系统,并应用到兵马俑薄壁类碎片拼接中。该系统操作简易,人机交互性强,能快速地处理复杂碎片的虚拟拼接,有效地减少了兵马俑碎片的复原周期,提高了复原质量。(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3-06-30)

李运锋,刘修国[3](2011)在《基于方向包围盒投影转换的轮廓线拼接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轮廓线拼接算法重构叁维模型时,由于拼接对象的复杂性,任何一种拼接方法都不能完全涵盖所有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方向包围盒(OBB)投影转换的轮廓线拼接算法:首先判断多边形的顶点凹凸性,对于凹顶点,将其转换到对应的凸包上;然后计算凸包的方向包围盒,旋转平移矩形包围盒,并求包围盒内接椭圆,将每个顶点都按比例投影此椭圆上;基于投影后的点进行轮廓线拼接,寻找相邻轮廓线顶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还原实际坐标,进行原始模型的叁维重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1年12期)

陈学工,李小勇,曾俊钢,肖克炎[4](2009)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轮廓线拼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断层数据的叁维重构是叁维数据场可视化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重构物体的叁维模型也是分析、仿真的前提。应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设计和实现了叁维物体表面重建算法。通过在遗传算法中融入退火处理操作,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避免了遗传算法中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有效地增强了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此外,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的最小交叉多边形算法,提高了交叉操作效率。根据轮廓线拼接问题的特点,设计了针对性强的交叉、变异操作。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地提高了传统的全局法轮廓线拼接算法的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9年02期)

茹少峰,周明全[5](2008)在《基于轮廓线匹配的2-D碎片拼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数量较多时不规则形状的2D碎片拼接的困难性,提出2D碎片的拼接策略,先通过轮廓线匹配进行局部形状匹配;然后通过全局搜索拼接重构物体形状,由于匹配的特征集选择了带有几何结构属性的连接点,优点是不仅局部匹配的速度提高而且全局拼接重构的有效性提高。试验对比表明提出的算法更有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08年03期)

轮廓线拼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物碎片拼接是人类陶质类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计算机辅助碎片虚拟拼接,要从众多数字化叁维文物碎片模型中,寻找形状匹配的相邻碎片,并进行自动拼接、保存和修复,该过程开拓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新领域,本文围绕兵马俑碎片拼接的实际,对碎片虚拟拼接技术展开研究:(1)分析概述了叁维文物碎片模型的拼接处理流程,简介了碎片数字化、预处理以及拼接技术基础。(2)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分割提取碎片外表面轮廓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均值漂移聚类进行碎片叁维模型的区域分割,然后根据法矢量扰动值和面积值的大小,区分出碎片的外表面并用B样条拟合其分割边界线,得到用以匹配的边界轮廓。(3)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偏差匹配MVM的碎片叁维轮廓曲线匹配方法。即将轮廓线上点的局部加权曲线矩、曲率值和挠率值叁者组合作为特征向量,将给定特征序列的匹配,看作是求解有向无环图的最小代价路径。经验证,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实际碎片轮廓线存在局部缺失和变形,而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4)研究了碎片两两拼接的误差修正及优化方法,给出了碎片两两拼接时旋转和平移参数的计算、全局优化及重迭检测和处理方法。(5)设计和开发了基于轮廓线匹配的文物碎片拼接原型系统,并应用到兵马俑薄壁类碎片拼接中。该系统操作简易,人机交互性强,能快速地处理复杂碎片的虚拟拼接,有效地减少了兵马俑碎片的复原周期,提高了复原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轮廓线拼接论文参考文献

[1].袁洁,周明全,耿国华,张雨禾.基于轮廓线双向距离场的文物碎片拼接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8

[2].刘倩.基于轮廓线匹配的叁维文物碎片拼接算法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2013

[3].李运锋,刘修国.基于方向包围盒投影转换的轮廓线拼接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1

[4].陈学工,李小勇,曾俊钢,肖克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轮廓线拼接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

[5].茹少峰,周明全.基于轮廓线匹配的2-D碎片拼接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

标签:;  ;  ;  ;  

轮廓线拼接论文-袁洁,周明全,耿国华,张雨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