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入肌点论文-潘军英,王浩飏,颜妮,王军,丁玉鑫

神经入肌点论文-潘军英,王浩飏,颜妮,王军,丁玉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入肌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温针灸,推拿,神经入肌点,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

神经入肌点论文文献综述

潘军英,王浩飏,颜妮,王军,丁玉鑫[1](2019)在《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拿科、康复科和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股直肌平均肌电值(AEMG)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ASIA运动功能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的股直肌AEMG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可通过改善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股直肌的运动功能来提高下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4期)

吕芳,潘丽,杨胜波[2](2019)在《成人前臂后群肌神经入肌点定位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取12具24侧成人尸体上肢,俯卧。紧贴皮肤连接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间的曲线为纵向参考线(L);肱骨外上髁与内上髁间的连线为横向参考线(H)。大体解剖暴露神经入肌点(NEP)(除外神经入肌点位于前臂前面的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硫酸钡标记,螺旋CT扫描,叁维重建图像。NEP在体表上的投影点定为P点,P点通过NEP后投射至前臂前面体表上的点为P'点。经P点垂于H的线、水(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吕芳,潘丽,杨胜波[3](2019)在《成人前臂后群肌神经入肌点定位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螺旋CT准确定位成人前臂后群肌神经入肌点(NEP)的位置。方法:成人尸体上肢,俯卧。紧贴皮肤连接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间的曲线为纵向参考线(L);肱骨外上髁与内上髁间的连线为横向参考线(H)。大体解剖暴露NEP,硫酸钡标记,螺旋CT扫描,叁维重建图像。NEP在体表上的投影点定为P点,P点通过NEP后投射至前臂前面体表上的点为P'点。经P点垂于H的线、水平线与L线的交点分别记为PH和PL。Syngo系统下确定PH和PL在H和L线上的位置及NEP的深度。结果: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的NEP的PH分别位于H线上的54.47%、39.26%、42.5%、21.24%、42.03%、44.39%、42.65%和54.47%处,PL分别位于L线上的31.99%、35.34%、31.18%、11.47%、53.08%、51.88%、55.71%和64.75%处,穿刺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34.82%、34.70%、28.75%、30.87%、26.81%、24.15%、31.34%和20.69%处。结论:这些NEP的定位可为提高前臂后群肌靶点阻滞的效率与疗效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樊留博,刘宝华,韩文胜[4](2019)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治疗脑梗死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后下肢痉挛患者44例,随机分为入肌点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各2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传统针刺组采用传统的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入肌点针刺组采用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疗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针刺前后下肢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记录并比较组织弹性图和杨氏模量值;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改良Ashworth分级、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Berg平衡功能(BB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入肌点针刺组患者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杨氏模量值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肌点针刺组患侧下肢较传统针刺组相应侧下肢下降更显着(均P<0.01)。两组治疗后下肢改良Ashworth分级及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入肌点针刺组较传统针刺组下降更显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入肌点针刺组与传统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治疗可明显缓解脑梗死偏瘫侧下肢痉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准确评估其疗效。(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赖柏安,唐少华,杨胜波[5](2019)在《利用神经入肌点和肌内神经密集区中心定位成人背阔肌痉挛的阻滞靶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准确定位背阔肌神经入肌点(NEP)和肌内神经密集区中心(CINDR)的位置。方法将12具成人尸体颈静脉切迹至剑胸接合处,腋前线至腋后线之间的体表曲线分别设为NEP的纵向参考线(L1)和横向参考线(H1);肩胛冈内、外侧端间的体表曲线为CINDR的横向参考线(H2),通过CINDR体表投影点连接H2与髂嵴之间的曲线为CINDR的纵向参考线(L2)。Sihler′s染色显示CINDR。硫酸钡标记NEP和CINDR,CT扫描。结果经过NEP的体表投影点的垂线和水平线分别相交于H1和L1的(74.01±3.43)%和(30.41±3.19)%处,NEP深度为(1.28±0.35)cm;背阔肌有2个CINDR,分别投影于H2的(57.50±3.16)%和(15.03±2.76)%、L2的(36.68±3.14)%和(47.89±2.88)%处,深度分别为(1.91±0.38)和(1.85±0.41)cm。结论界定的这些位置应为背阔肌痉挛肌内和肌外神经阻滞术的最佳靶点部位。(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潘丽,吕芳,杨胜波[6](2018)在《成人桡侧腕伸肌神经入肌点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准确定位成人桡侧腕伸肌神经入肌点(NEP)的位置。方法 12具成人尸体,仰卧。紧贴皮肤连接肩峰与肱骨外上髁间的曲线为桡侧腕长伸肌NEP的纵向参考线(L1),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间的曲线为桡侧腕短伸肌NEP的纵向参考线(L_2);肱骨外上髁至内上髁间的曲线为共用的横向参考线(H)。解剖暴露NEP,硫酸钡标记,螺旋CT扫描,叁维重建图像。NEP在体表上的投影点定为P点,P点通过NEP后投射至相反侧体表上的点为P'点。经P点垂于H线的直线与H线、平行于H线的直线与L线的交点分别记为P_H点和P_L点。Syngo系统下确定P_H点和_PL点在H线和L线上的百分位置及NEP深度。结果桡神经桡侧腕长伸肌支NEP的P_(1H)点和桡侧腕短伸肌支NEP的P_(2H)点分别位于H线上的(33. 83±0. 96)%和(35. 11±0. 90)%处; P_(1L)点和P_(2L)点分别位于L_1和L_2线上的(95. 01±2. 36)%和(19. 34±0. 78)%处; NEP_1和NEP_2的穿刺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32. 94±0. 89)%和(29. 08±0. 93)%处。结论这些NEP位置的准确定位可为提高桡侧腕伸肌神经阻滞的效率与疗效提供解剖学指导。(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田旭锋,胡双江,杨胜波[7](2018)在《利用神经入肌点定位肩胛下肌痉挛的阻滞靶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准确定位肩胛下肌神经入肌点(NEP)的体表位置和穿刺深度,为实现肩胛下肌痉挛乙醇或苯酚注射的化学神经溶解术提供指导。方法 20具中国成年人尸体,仰卧。紧贴皮肤连接颈静脉切迹最下点与肩峰尖和颈静脉切迹最下点与剑胸结合处的曲线分别为NEP的横向参考线(H线)和纵向参考线(L线)。解剖暴露肩胛下肌各神经肌支的NEP,涂抹硫酸钡,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叁维重建。Syngo系统下确定NEP在体表的投影点(P),P通过NEP投射至背部皮肤上的P’点;经P的垂线与H线、经P的水平线与L线的交点分别记为PH和PL,测量PH和PL在H和L线上的百分位置及NEP的深度。结果肩胛下肌上神经支和下神经支的PH分别位于H线的(46.89±2.73)%和(42.56±2.59)%处,PL分别位于L线的(7.58±2.88)%和(17.42±3.31)%处;NEP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16.32±2.52)%和(29.93±2.89)%处。结论上述结果可为提高肩胛下肌痉挛化学神经溶解术的疗效和效率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胡帅宇[8](2018)在《基于神经入肌点和肌梭丰度的小腿前、后群肌痉挛的阻滞靶点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借助骨性标志和螺旋CT扫描,准确地定位小腿前、后群肌的神经入肌点(Nerve entry points,NEP)和肌梭丰度最高区中心(Center of the highest region of muscle spindle abundance,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和深度。方法:1.选择无神经肌肉疾病史、无膝关节和踝关节变形的经甲醛固定的30~75岁的中国成年人尸体12具(男,8;女,4)。2.参考线设计:为了前群肌的靶点定位,紧贴髌骨表面皮肤连接股骨外上髁与内上髁的曲线为横向参考线1(H_1);为了后群肌,紧贴腘窝表面皮肤连接股骨外上髁与内上髁的曲线为横向参考线2(H_2)。紧贴皮肤连接股骨外上髁与腓骨外踝的曲线为共用的纵向参考线(L)。3.解剖观察并暴露小腿前、后群肌各神经肌支的NEP,涂抹硫酸钡,螺旋CT扫描,叁维重建图像。4.Sihler’s染色显示一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密集区(intramuscular nerve dense regions,INDR);HE染色另一侧肌INDR相应部位的肌梭,计数肌梭并比较其丰度;硫酸钡标记CHRMSA,CT扫描与叁维重建。5.Syngo系统下测量:NEP和CHRMSA在体表的投影点为P点,P通过NEP或CHRMSA后投射至相反侧皮肤上的点为P',经P的垂线与H线、水平线与L线的交点分别记为P_H和P_L,确定P_H和P_L在H和L线上的百分位置及靶点的百分深度。6.统计学处理。结果:1.大体解剖发现:小腿前群肌:胫骨前肌受2条神经肌支支配(即2个NEPs),上支粗大(被定位),下支细小;长伸肌和趾长伸肌只有1个NEP,胫骨前肌和长伸肌NEP处有血管伴行。小腿后群肌浅层: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和比目鱼肌均为1个NEP,NEP处均有血管伴行。小腿后群肌深层: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各有1个NEP,长屈肌多接受2条神经支配(2个NEPs),上支粗大(被定位),下支细小。叁块肌的NEP处均无血管伴行。2.小腿前群肌各NEP体表投影位置及深度: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NEP的P_H点分别位于H_1线的(5.61?1.03)%、(6.68?1.60)%和(6.25?0.89)%处;P_L点分别位于L线的(23.75?2.49)%、(49.16?1.78)%和(35.98?2.58)%处;经过P点的NEP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27.75?2.51)%、(23.70?1.96)%和(30.73?1.22)%处。3.小腿后群肌各NEP的体表投影位置及深度: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长屈肌NEP的P_H点分别位于H_2线的(46.89?2.73)%、(40.90?3.05)%、(42.56?2.59)%、(38.10?4.34)%、(55.21?3.60)%和(46.20?4.40)%处;P_L点分别位于L线的(7.58?2.88)%、(8.15?2.52)%、(17.42?3.31)%、(25.35?3.94)%、(41.30?3.87)%和(45.39?3.59)%处;经过P点的NEP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16.32?2.52)%、(13.83?1.77)%、(29.93?2.89)%、(49.11?3.51)%、(54.64?3.98)%和(55.95?3.52)%处。4.Sihler’s染色所见: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长屈肌的INDR数目分别为7、3、4、6、6、5、6、6个。5.小腿前群肌各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及深度: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CHRMSA的P_H点分别位于H_1线的(35.37?2.99)%、(20.32?1.97)%和(32.37?2.05)%处;P_L点分别位于L线的(46.14?4.21)%、(21.35?2.21)%和(50.25?3.08)%处;经过P点的CHRMSA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18.37?1.78)%、(17.86?1.66)%和(32.24?2.55)%处。6.小腿后群肌各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及深度: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长屈肌CHRMSA的P_H点分别位于H_2线的(56.87?2.78)%、(44.13?2.89)%、(75.77?4.16)%、(56.35?3.67)%、(60.79?4.26)%和(45.31?2.04)%处;P_L点分别位于L线的(11.67?1.16)%、(9.26?1.03)%、(48.35?4.96)%、(43.04?2.28)%、(42.84?3.18)%和(52.55?2.33)%处;经过P点的CHRMSA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16.39?1.57)%、(15.08?2.08)%、(37.55?4.07)%、(58.23?3.12)%、(44.41?3.31)%和(34.13?1.06)%处。结论:1.同一块肌的NEP与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和深度不同;2.这些NEP和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和深度应被推荐为小腿前、后群肌痉挛肌外化学神经溶解术和肌内化学神经阻滞术的最佳阻滞靶点部位,有利于提高靶点阻滞的效率和疗效。(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8-06-01)

朱光琼,李寿田,何斌,杨方玖[9](2018)在《腹外斜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与肌内神经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人腹外斜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和肌内神经染色观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成尸11具定位神经入肌点和5具行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结果腹外斜肌受下8对肋间神经外侧肌支支配,各个肌齿的神经入肌点距离相应肌齿起端中点(1.54±0.33)cm,位于锁骨中线与第5肋下缘的交界处至腋后线与第11肋下缘交界处的连线上。Sihler’s染色显示支配腹外斜肌的肋间神经外侧肌支入肌后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起端1/3,然后约在各肌齿的近、中1/3交界处分出2支二级神经分支,即上支与下支,它们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中间1/3,相邻两个肌齿的上支与下支在各肌齿中远部形成"U"形吻合,从"U"形吻合弓上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止端1/3。在腹外斜肌上半部,各肌齿的神经分支分布到相应的肌齿,但在腹外斜肌下半部,上一肌齿的远侧下份是由下一肌齿的神经分支(上支)分布。结论 (1)为临床上腹壁局部麻醉和术后切口疼痛的神经阻滞提供指导意义;(2)腹外斜肌中远部从上至下形成"波浪形"的神经分支密集区;(3)腹部手术切口建议不要超过四个肌齿。(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卓立凡,胡帅宇,潘艳梅,柯志腾,杨胜波[10](2018)在《小腿外侧群肌神经入肌点和肌梭丰度最高区中心的定位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准确定位小腿外侧群肌的神经入肌点(NEP)和肌梭丰度最高区中心(CHRMSA)的位置。方法 12具成人尸体,侧卧。经皮肤连接股骨外上髁与内上髁和股骨外上髁与外踝的连线分别为横向参考线(H)和纵向参考线(L)。解剖暴露NEP;Sihler's染色显示肌内神经分支密集区;HE染色肌梭,计算肌梭丰度;硫酸钡标记NEP和CHRMSA,CT扫描。NEP在体表的投影点为P,P通过NEP后投射至相反侧皮肤上的点为P~',经P的垂线与H线、水平线与L线的交点分别记为P_H和P_L,确定P_H和P_L在H和L线上的百分位置及NEP的深度。结果腓骨长、短肌的NEP的P_H分别位于H线的13.41%和10.35%处,P_L分别位于L线的21.81%和52.6%处;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50.89%和25.7%处。腓骨长、短肌的CHRMSA的P_H分别位于H线的14.45%和12.86%处,P_L分别位于L线的35.11%和71.49%处;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18.16%和20.40%处。结论这些结果可为小腿外侧群肌痉挛治疗中准确定位阻滞靶点提供解剖学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神经入肌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取12具24侧成人尸体上肢,俯卧。紧贴皮肤连接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间的曲线为纵向参考线(L);肱骨外上髁与内上髁间的连线为横向参考线(H)。大体解剖暴露神经入肌点(NEP)(除外神经入肌点位于前臂前面的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硫酸钡标记,螺旋CT扫描,叁维重建图像。NEP在体表上的投影点定为P点,P点通过NEP后投射至前臂前面体表上的点为P'点。经P点垂于H的线、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入肌点论文参考文献

[1].潘军英,王浩飏,颜妮,王军,丁玉鑫.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9

[2].吕芳,潘丽,杨胜波.成人前臂后群肌神经入肌点定位及意义[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3].吕芳,潘丽,杨胜波.成人前臂后群肌神经入肌点定位及意义[J].解剖学杂志.2019

[4].樊留博,刘宝华,韩文胜.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治疗脑梗死肌痉挛的临床疗效[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5].赖柏安,唐少华,杨胜波.利用神经入肌点和肌内神经密集区中心定位成人背阔肌痉挛的阻滞靶点[J].重庆医学.2019

[6].潘丽,吕芳,杨胜波.成人桡侧腕伸肌神经入肌点定位[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8

[7].田旭锋,胡双江,杨胜波.利用神经入肌点定位肩胛下肌痉挛的阻滞靶点[J].解剖学报.2018

[8].胡帅宇.基于神经入肌点和肌梭丰度的小腿前、后群肌痉挛的阻滞靶点定位[D].遵义医学院.2018

[9].朱光琼,李寿田,何斌,杨方玖.腹外斜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与肌内神经分布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10].卓立凡,胡帅宇,潘艳梅,柯志腾,杨胜波.小腿外侧群肌神经入肌点和肌梭丰度最高区中心的定位及其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标签:;  ;  ;  ;  

神经入肌点论文-潘军英,王浩飏,颜妮,王军,丁玉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