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胃方论文-陈窕圆,卢晓萍

维胃方论文-陈窕圆,卢晓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维胃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维胃方,疗效观察

维胃方论文文献综述

陈窕圆,卢晓萍[1](2016)在《维胃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维胃方对消化性溃疡的胃镜下疗效、临床症状疗效、Hp根除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维胃方治疗。结果:观察组胃镜下观察疗效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为9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疗效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有效率为8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胃方可显着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6年06期)

杨健[2](2012)在《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氧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题背景: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是发生于胃黏膜表面,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局部组织因坏死脱落而形成的溃烂缺损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对胃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治疗胃溃疡有效药物的迅速开发和广泛应用,胃溃疡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然而胃溃疡的易复发性至今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若防治不当,可引起大出血、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如何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复发,成为广大临床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中医学认为胃溃疡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胃痛”、“吞酸”、“嘈杂”等范畴,多种因素如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均可导致脾胃受损,运化无力,日久脾胃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胃络瘀滞不通而痛。现代医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导致胃溃疡的攻击因子和保护胃黏膜的防御因子处于平衡状态,当各种原因导致攻击性因子增强和(或)黏膜防御功能减弱时,这种平衡被打破,胃溃疡便会发生。中医药对胃溃疡的治疗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势,逐渐受到重视。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 OFR)是氧在还原时接受电子不足所产生的一类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活性的含氧基团,是机体内氧分子的不完全代谢产物,是胃溃疡发病的重要攻击因子之一。在胃肠道,黄嘌呤脱氢酶的含量远高于其他任何组织,很容易通过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吞噬细胞“呼吸爆发”、醛氧化酶等途径产生超氧自由基,故有人将胃肠道喻为产生氧自由基的“定时炸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是超氧阴离子的清除酶,其功能是催化氧自由基的歧化反应,即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为过氧化氢和氧气,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从而消减过量的超氧阴离子对人体的损伤,降低自由基对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 MDA)是氧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形成的过氧化脂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作为氧化作用后的标志,它的含量变化可间接反应组织受自由基损伤的程度。通过测量血清中SOD活力和MDA含量可间接反映体内氧自由基的代谢情况。维胃方是导师刘晓伟教授的经验方,临床使用有确切疗效。本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胃黏膜标本,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胃溃疡的组织学改变,同时测量溃疡面积、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中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方法:1、Wistar雄性大鼠56只,200~250g, SPF级,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自愈组、雷尼替丁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参照Takagi[3-5]等的经典大鼠胃溃疡造模方法,并加以改进。大鼠饮食不限,适应性饲养3天后,实行制模手术。术前禁食不禁水24h,10%水合氯醛按3.5ml/kg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将大鼠腹部备皮后仰卧固定于大鼠解剖板上,常规2%碘酊、75%乙醇消毒大鼠腹部皮肤,铺洞巾。在大鼠剑突下腹部正中做一切口,长2.0cm-2.5cm。沿腹白线剪开腹壁组织、打开腹腔,以无齿镊拨动鼠肠找到鼠胃,把腺胃部拉出腹外。用直径为5mm的滤纸片浸渍100%冰乙酸在胃窦部浆膜面同一部位(避开血管)贴敷30s×2次。用干棉球吸除残余的冰乙酸,再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轻轻擦洗冰乙酸贴敷部位,然后将胃送入腹腔复位。用1号丝线将腹膜和腹壁各层组织一起间断缝合,再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然后用2%碘酊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手术完成。2、正常组自由饮食进水,15天后处死取材;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适应性饲养3天后行造模术,模型组于术后第4天处死取材;各治疗组均于术后第4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7天;自愈组造模后自由饮食进水,7天后与各用药组一起处死取材。观察各组大鼠溃疡的愈合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病理组织切片,并测定溃疡面积、血清SOD活力、血清MDA含量。3、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多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先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性,用LSD法;若方差不齐,以Welch法校正,采用Dunnett'sT3法。P<0.05为差异显着性标准。主要结果:1、胃黏膜标本观察正常组:胃黏膜光整完好,呈淡红色,无充血、水肿、溃疡及瘢痕组织增生等异常变化。模型组:胃窦区浆膜表面充血水肿,和肝脏及周围组织有少许粘连,胃窦黏膜可见一个或多个溃疡点,溃疡中心被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覆盖。自愈组:胃窦区浆膜表面充血水肿,部分大鼠胃和肝脏及周围组织有少量粘连,较难分离,胃窦区黏膜溃疡愈合不全,可见暗红色瘢痕组织增生。雷尼替丁组:浆膜面少许粘连,胃窦区黏膜表面粗糙,周围偶见充血或糜烂点。维胃方高、低剂量组浆膜面造模部位少量充血,胃窦黏膜可见不规则溃疡点或瘢痕组织增生。维胃方中剂量组愈合较佳,胃黏膜表面难以找到溃疡点或仅见小范围瘢痕增生。2、胃黏膜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组:黏膜层完整,腺细胞排列均匀,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溃疡处黏膜缺损大,腺体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层部分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自愈组:缺损达黏膜肌层,再生腺细胞排列紊乱;黏膜下层有炎细胞浸润,肉芽组织排列不整齐。雷尼替丁组:剩膜缺损较小,表面见新生上皮细胞及腺细胞,排列紊乱:黏膜下层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肌层新生肉芽组织排列不整齐。维胃方组高、低剂量组:可见黏膜缺损较小,腺细胞密度不匀,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血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维胃方中剂量组黏膜基本完整,黏膜下层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排列整齐。3、溃疡面积比较与模型组相比,雷尼替丁组和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显着缩小(P<0.01);与自愈组相比,雷尼替丁组和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显着缩小(P<0.01);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显着小于雷尼替丁组(P<0.05)。4、血清SOD活力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与自愈组相比,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5、血清MDA含量比较与模型组相比,维胃方各剂量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自愈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自愈组相比,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雷尼替丁组相比,维胃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1、建立稳定的实验动物模型是保证科研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本实验采用乙酸诱发大鼠胃溃疡模型进行研究,利用乙酸直接作用于胃壁组织,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坏死脱落,导致溃疡形成。此种方法造模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溃疡深而大,自愈时间长,与人类的慢性胃溃疡极为相似,有利于观察药物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规范且较常用的造模方法。2、胃黏膜标本观察及溃疡面积测量提示,模型组大鼠溃疡形成最佳,造模成功率高达100%,各用药组大鼠溃疡愈合情况明显优于自愈组,其中维胃方中剂量组愈合效果最好,溃疡面积明显缩小。3、胃黏膜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结构改变最为明显,黏膜缺损比较严重,各用药组大鼠胃黏膜愈合较好,其中维胃方中剂量愈合最佳,自愈组愈合较差。4、血清SOD活力与MDA含量对比表明,大鼠造模后溃疡形成过程中,血清SOD活力减弱而MDA含量上升,予中剂量维胃方治疗后SOD活力增强,MDA含量亦随之下降。说明中剂量的维胃方可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促进溃疡愈合。综上所述,本实验成功复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通过胃黏膜标本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溃疡面积测量、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对比研究发现,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推测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含量,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有关。但其治疗作用并不呈量效关系,以中剂量疗效最佳。(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2-04-20)

杨健,刘晓伟,彭树灵,贺红燕,张真瑞[3](2011)在《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冰醋酸制备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予维胃方及雷尼替丁治疗7 d后观察胃粘膜大体标本,计算溃疡面积,测量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 胃粘膜大体标本观察发现,用药组溃疡愈合良好;与模型组和自愈组相比,中剂量的维胃方可明显促进溃疡愈合,减小溃疡面积(P<0.01),提高血清SOD活力(P<0.05),降低血清MDA含量(P<0.01)。结论 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1年08期)

彭树灵,刘晓伟,张真瑞,贺红燕,杨健[4](2011)在《维胃方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维胃方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尿液代谢表型的变化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灼烧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愈组与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尿液代谢物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寻找表征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的生物标记物;使用主成分分析(PCA)考察维胃方不同剂量组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标记物水平的变化解释相关机制。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尿液代谢物谱具有显着差异;获得的生物标记物包括有机酸、氨基酸等,两组标记物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维胃方不同剂量组的物质水平出现不同程度回调,以中剂量组幅度最大。结论胃溃疡大鼠出现代谢异常,维胃方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机能有效治疗胃溃疡,且以中剂量为佳;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从整体上揭示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1年05期)

张真瑞[5](2011)在《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胃粘膜MPO、H~+-K~+-ATP酶活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题依据:胃溃疡病(GU)是一种多病因疾病,亦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呈世界性分布,约有5%-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的途径或机制,使胃粘膜攻击因子和自身防御-修复因子之间失衡所致,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易复发,且常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H2R),因这两种药物的使用,使胃溃疡的愈合率显着提高,但由于患者依从性、耐药性、费用、副作用等问题的持续存在,致使该病的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因此,研究胃溃疡的理想治疗方案仍是一项急迫而重要的任务,近几年来人们对于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开发,往往从天然药物上寻找突破口。中医对该病有着悠久的理论研究历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是金元时期以李东垣《脾胃论》为标志而形成雏形的脾胃学说。导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创制出了治疗胃溃疡的经验方——维胃方,其由茯苓、蒲公英、白及、叁七组成,全方配伍攻补兼施、标本兼治,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其对溃疡愈合及抗复发均有较为满意的效果。本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MPO、H+-K+-ATP酶为切入点,参照Watanebet等的经典造模方法并加以改进,建立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该模型的特点在于,其肉眼观察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均与人类的消化性溃疡非常相似,持续时间短则8-10天,长则半年,一般60天左右可以自然愈合,自然复发率约为30%,并通过观察胃大体标本,进一步对造模处病理切片进行镜下病理观察,测定胃粘膜MPO、H+-K+-ATP酶活性,从而观察并探讨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治疗机制。实验方法:SPF级Wistar雄性大鼠56只,180-220g/只,随机分为如下7组:正常组、模型组、自愈组、维胃方高剂量组、维胃方中剂量组、维胃方低剂量组、雷尼替丁组。正常组每日予正常饮食,模型组在造模3d后处死,自愈组观察胃溃疡自愈情况,与用药组同时处死。其余各用药组均在造模3d后予相应药物2ml/d灌胃,给药7d后处死。除正常组外,余各组大鼠造模前禁食不禁水24h,予10%水合氯醛腹腔内注射麻醉后,于剑突下纵向逐层切开腹壁约2cm,拉出胃体,并在胃前壁窦体交界处靠胃窦侧浆膜面,用浸泡过100%乙酸的直径5mm滤纸片压贴60s,然后将胃体送回体内,逐层缝合腹壁,最后用75%酒精消毒手术切口。采集标本前大鼠禁食不禁水24h,具体步骤如下:①称重,10%水合氯醛腹腔内注射麻醉后备皮,固定;②取出鼠胃,置于冰面上,沿胃大弯剪开鼠胃,展平,冲洗胃内壁,观察胃粘膜大体标本;③取部分溃疡处腺胃组织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12-16h(4℃),进一步石蜡包埋,制作病理切片;④在冰面上用玻片将新鲜腺胃部胃粘膜组织及粘液轻轻刮下,-80℃低温冷冻后用万分之一天平准确称重,与冰生理盐水按1:9的比例按常法制备成10%组织匀浆,10000r/min低温离心10min,取上清液储于-20℃冰箱中备用,分别用于测定总蛋白、MPO、H+-K+-ATP酶活性。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组间均数两两比较,若方差齐性,用LSD法,若方差不齐,则用Dunnett's T3法,检验水准为α=0.05。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主要结果:1、胃粘膜大体标本观察正常组大鼠胃粘膜光整完好,无充血、水肿、糜烂等;模型组大鼠浆膜层充血水肿,表面可见少量淡咖啡色物质,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多处可见出血点和溃疡;自愈组大鼠浆膜层充血、水肿、粘连,胃粘膜表面充血、糜烂,溃疡愈合不全;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胃粘膜表面光滑,轻度淤血;维胃方高、低剂量组大鼠胃粘膜存在出血点或较小溃疡,淤血较为明显;雷尼替丁组大鼠胃粘膜表面轻度淤血,未见溃疡,偶见充血或糜烂点。2、病理切片镜下观察正常组大鼠胃粘膜层光整完好,腺体排列整齐,未见炎细胞浸润及粘膜下出血倾向;模型组粘膜层变薄,部分溃疡深及肌层,粘膜下层毛细血管内可见明显的血流瘀滞,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或出现断裂;自愈组大鼠胃粘膜缺损达腺细胞层或粘膜下层,腺细胞排列紊乱,粘膜下层毛细血管内可见明显血流瘀滞,有炎细胞浸润,肌细胞部分断裂;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胃粘膜偶见断裂,上皮细胞肿胀,腺体间隙扩大,但粘膜下层微循环无明显病理改变;维胃方高、低剂量组部分溃疡缺损达粘膜下层,腺细胞密度不匀,粘膜下层炎细胞浸润;雷尼替丁组偶见缺损达腺细胞层,腺体结构良好,肌层细胞排列紊乱,未见明显溃疡病变。3、MPO活性变化方差齐,F=77.085,P=0.000,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可认为各组胃粘膜MPO活性存在差别,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胃粘膜MPO活性与正常组相比显着升高(P=0.000),自愈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409)。经维胃方及雷尼替丁治疗的组别,胃粘膜MPO活性均较自愈组显着降低(维胃方高中低剂量各组、雷尼替丁组与自愈组相比,P值分别为:0.000、0.000、0.048、0.001),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组降低最为显着(平均值为:1.739±0.268),但维胃方高、中剂量不呈剂量依赖关系,中剂量组反而低于高剂量组。雷尼替丁组与维胃方高、低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111、0.125),与中剂量组比较则有显着性差异(P=0.000),且高于中剂量组。4、H+-K+-ATP酶活性变化方差齐,F=22.891,P=0.000,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可认为各组胃粘膜H+-K+-ATP酶活性存在差别,模型组的H+-K+-ATP酶活性显着低于正常组及自愈组(P值分别为0.000、0.000),而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H+-K+-ATP酶活性均接近正常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各组、雷尼替丁组与正常组相比,P值分别为:0.081、0.053、0.316、0.136),且高于自愈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各组、雷尼替丁组与自愈组相比,P值分别为:0.025、0.040、0.000、0.013)。结论:1、动物实验是研究疾病发生机理和寻找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手段,乙酸造模法是直接以乙酸烧灼胃浆膜面形成溃疡,其表现和溃疡愈合速度与人类消化性溃疡极为相似,适合用于药物疗效的观察研究,且造模稳定性高,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普遍认可与使用的方法。2、根据胃大体标本的观察情况,造模成功率高达100%,自愈组大鼠胃溃疡的自愈效果差,用药组起到一定治疗作用,并以维胃方中剂量组的疗效为最佳。用药各组溃疡愈合情况与自愈组相比有明显区别,尤其是维胃方中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愈合效果均优于其他组别。3、从镜下病理切片观察情况来看,维胃方中剂量组更接近正常组,腺体形态基本完好,炎性细胞少,粘膜下微循环未见明显病理状态,恢复情况较好,证明其治疗胃溃疡的部分机制是通过改善微循环、抗炎和细胞再生。模型组胃粘膜破坏较严重,缺损偶及肌层,造模处腺体完全破坏,非造模处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腺体变形,粘膜下微循环病理改变明显。4、在对维胃方各组的治疗效果观察中,其表现出了复杂的量效关系,说明在药材、煎煮等均相同的条件下,中药的剂量对疗效影响极为重要。5、对大鼠胃粘膜MPO活性的测定结果反映出:维胃方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是明显的,数据中各治疗组活性均较自愈组及模型组低(维胃方高中低剂量各组、雷尼替丁组与模型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00、0.006、0.000,与自愈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00、0.048、0.001),维胃方高、低剂量组活性与雷尼替丁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11、0.125),但中剂量组活性低于雷尼替丁组(P=0.000),表明其抗炎作用优于雷尼替丁。6、从H+-K+-ATP酶活性变化的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溃疡程度越严重,胃泌酸功能越差,其活性越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P=0.000),而经维胃方治疗后,各组的活性均接近正常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P值分别为:0.081、0.053、0.316),与雷尼替丁组的值亦很接近,说明维胃方有明显修复胃粘膜溃疡的作用,其可能机理并非在于抑制基础胃酸分泌,相反,它能修复受损的胃粘膜,使其泌酸功能恢复正常,其效果与临床常用胃溃疡治疗药物雷尼替丁相似,这也符合大体标本的观察结果。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实验造模是成功的,通过对大鼠胃溃疡大体愈合情况及溃疡处粘膜病理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维胃方能通过改善微循环、抗炎和细胞再生有效治疗胃溃疡,并以其临床标准剂量——中剂量组疗效最佳,其能修复胃的生理结构,从而达到抗炎和恢复胃泌酸功能,发挥整体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1-05-12)

彭树灵[6](2011)在《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及维胃方治疗的代谢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胃溃疡病(Gastric Ulcer, GU)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胃液对胃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溃疡样病变。GU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致溃疡的攻击因子与保护胃黏膜的防御因子失衡所致。其主要病因包括:胃酸与胃蛋白酶作用,幽门螺杆菌(H. pylori, Hp)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使用,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应激及遗传因素影响等,其中胃酸、蛋白酶、Hp对GU的发病起主导作用。近年来,由于组胺-2受体拮抗剂(H2RA)、质子泵抑制剂(PPI)与Hp根除方案的广泛使用,GU容易达到近期治愈效果,但停药后其复发率高,这与溃疡愈合质量(QOUH)不高有关。中医学认为胃溃疡属“胃脘痛”范畴,其发生与情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中医治疗GU重在辨证施治,通过中药的综合作用机制,显着提高胃溃疡的QOUH,降低溃疡复发率。维胃方(WWF)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经验方。前期的实验研究表明,维胃方可调节乙酸性胃溃疡大鼠血清胃泌素(GAS)、血浆神经降压素(NT)、表皮生长因子(EGF)、白介素-2(IL-2)、一氧化氮(N0)的水平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提高胃黏膜中氨基己糖的含量,从而减轻胃黏膜损伤,增强胃黏膜屏障,有效促进胃溃疡愈合。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是经典的胃溃疡模型,其白愈时间长且愈合后容易复发的特点及其病理特征与人类慢性胃溃疡的特点十分相似,现已广泛用于抗溃疡药物的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但该模型的发生与自愈机制仍不甚明确。另外,运用该模型评价抗胃溃疡中药时,往往选择单一指标或若干个指标进行,不能系统反映中药多靶点综合作用的特点。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的一种新的生物组学技术。它运用系统研究手段,分析生物体受病理生理或基因变异等刺激或药物作用后,其整体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动态应答变化;再运用模式识别技术,寻找表征特定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分析不同状态的代谢网络缺陷或干预措施对代谢网络的影响,从而揭示特定状态的生物学本质及干预措施的机制。由于代谢组学有全局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与中医的整体观相符,可系统而全面地揭示中医证候实质与中药药理、毒理及其机制,因此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目的1、观察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发生与自愈过程中胃溃疡面积与组织病理的动态变化;观察WWF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面积及组织病理的影响。2、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发生与自愈过程生物学特征的动态变化,并寻找表征这一过程的生物标志物,根据标志物的变化整体阐释慢性胃溃疡的发生与自愈机制,为全面评价抗胃溃疡药物提供实验依据。3、从代谢组学角度评价WWF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根据WWF对胃溃疡生物标志物的影响,从系统与整体层面探讨WWF的作用机制。方法1、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1天组、模型3天组、模型7天组、模型10天组(自愈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治疗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冰醋酸灼烧大鼠胃窦前壁浆膜层制备胃溃疡模型。测量不同时间模型组及治疗组的胃溃疡面积,制备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2、收集各组大鼠胃黏膜及12h尿液,胃黏膜制备匀浆后进行衍生化,尿液直接衍生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各组大鼠的胃黏膜与尿液的代谢物谱。运用GC-MC工作站对代谢物谱进行峰面积积分,峰判别与对齐,扣除溶剂峰与杂质峰,挑选共有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由共有峰号、样品号及归一化后的峰强度组成的矩阵,将其导入模式识别软件SIMCA-P+12.0(瑞典,Umetrics AB, Umea)进行标准化处理,行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PCA直观观察不同时间模型组的动态变化及药物治疗效果;PLS-DA进一步考察组间的区分程度,并根据各代谢物的投影重要性(VIP)评价不同物质与分类的相关性程度,以VIP值>1的代谢物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运用SPSS13.0软件对不同组潜在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差异进行单维统计分析,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物质作为最终的生物标志物。根据大鼠乙酸性胃溃疡不同时间模型组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合现有的生物化学知识与研究阐释胃溃疡发生与自愈机制;根据维胃方对胃溃疡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探讨WWF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机制。3、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若方差齐性,采用LSD法多重比较;若方差不齐,则Welch法校正后采用Games-Howell法多重比较;所有检验水平a=0.05(双侧)。结果1、胃黏膜标本大体观察:正常组大鼠胃黏膜光滑完整,色淡红,未见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模型1天组胃窦前壁隐约可见一直径2~5mm的缺损状病灶,周围充血水肿;3天组形成直径5~6mm的明显溃疡,中心凹陷,覆盖灰白色或黄白色苔状物,边界清楚,周围堤状,水肿明显;模型7天组、10天组溃疡面稍缩小,周围苍白色瘢痕组织增生形成皱壁。WWF中剂量组溃疡修复良好,无苔,皱襞平滑向中心集中;WWF高、低剂量组溃疡明显缩小,薄白苔覆盖,周围炎症消退,皱襞集中;雷尼替丁组基本同WWF高、低剂量组。2、溃疡面积比较:不同时间模型组与治疗组的胃溃疡面积(S)方差分析结果组显示间总体均数有显着性差异(P<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模型3天组S显着大于模型1天组(P<0.05);模型7天组胃溃疡与模型3天组比较,S显着减少(P<0.05);模型10天组(自愈组)与模型3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3天组及自愈组比较,各用药组的S显着减小(P<0.01);维胃方中剂量组S显着小于雷尼替丁组(P<0.05),而维胃方高、低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S无显着性差异(P>0.05)。3、病理变化:正常组:黏膜层光滑完整,腺细胞排列均匀,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完好。模型1天组:黏膜出现缺损,部分腺体被破坏;黏膜下层毛细血管血流瘀滞;黏膜下层及浆膜层被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3天组:黏膜缺损大,腺体完全被破坏、消失;黏膜下层毛细血管内除有血流瘀滞外,部分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黏膜下层、浆膜层仍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7天组:黏膜缺损达肌层,出现少量紊乱排列的再生腺细胞,黏膜下层有一定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内血栓存在;自愈组:部分黏膜缺损达肌层,再生腺细胞排列紊乱;黏膜下层有炎细胞浸润,见明显血栓。雷尼替丁组:缺损较小,表面见新生上皮细胞及腺细胞,排列致密不整齐;黏膜下层有炎细胞浸润,肌层有瘢痕纤维形成。维胃方组高、低剂量组:缺损减小,再生腺细胞密度不匀,黏膜下层炎细胞浸润,其中高剂量组增生的腺细胞数量较多,黏膜下血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维胃方中剂量组:黏膜基本完整,腺体细胞增生数量较多,排列较整齐;黏膜下层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4、各时间模型组的胃黏膜生物标志物及其变化:模型1天组的生物标志物中胆甾醇、硬脂酸、花生四烯酸、油酸、亚油酸、软脂酸、乳酸、苹果酸与烟酰胺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赖氨酸、焦谷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蛋氨酸与缬氨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3天组的生物标志物中花生四烯酸、胆甾醇、油酸、软脂酸、硬脂酸、苹果酸、乳酸与亚油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赖氨酸、酪氨酸、焦谷氨酸、谷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与丙氨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7天组的生物标志物中花生四烯酸、胆甾醇、软脂酸、亚油酸、硬脂酸、烟酰胺、苹果酸、油酸、乳酸、谷氨酰胺、色氨酸与a-羟基苯乙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酪氨酸、谷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甘氨酸、焦谷氨酸、组氨酸与苯丙氨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10天组的生物标志物中花生四烯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苹果酸、半胱氨酸、胆甾醇、乳酸、3-甲基胞嘧啶与缬氨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脯氨酸、硬脂酸、油酸、谷氨酸、软脂酸、二甲基甘氨酸、赖氨酸、亚油酸与酪氨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5、表征大鼠胃溃疡发生与自愈动态过程的胃黏膜生物标志物包括:花生四烯酸、苹果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乳酸、蛋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胆甾醇、赖氨酸、油酸、焦谷氨酸、硬脂酸、组氨酸与软脂酸。这些胃黏膜标志物在胃溃疡的不同阶段呈动态变化。6、各时间模型组尿液生物标志物及其变化:模型1天组的生物标志物中柠檬酸、马尿酸、乌头酸、琥珀酸、5-乙酰胺基戊酸、吲哚乙酸与异柠檬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苯乙尿酸、3-丁酮酸、对羟基苯乙酸、3-羟基己酸、3-羟基丁酸与脯氨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3天组的生物标志物中苯乙尿酸、对羟基苯乙酸、5-乙酰胺基戊酸、苯乙酸、酪胺与丙二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柠檬酸、马尿酸、乌头酸、琥珀酸、吲哚乙酸、异柠檬酸与喹哪啶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7天组的生物标志物中苯乙尿酸、5-乙酰胺基戊酸、3-羟基丁酸、对羟基苯乙酸、苯乙酸与苯甲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马尿酸、柠檬酸、琥珀酸、喹哪啶酸、甘氨酸、3-甲氧基苯基丙酸、甲基丙二酸、吲哚乙酸与异柠檬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模型10天组的生物标志物中苯乙尿酸、5-乙酰胺基戊酸、对羟基苯乙酸与吲哚乙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柠檬酸、乌头酸、喹哪啶酸、3-甲氧苯基丙酸、琥珀酸与甘氨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7、表征大鼠胃溃疡发生与自愈动态过程的尿液生物标志物包括:苯乙尿酸、5-乙酰胺基戊酸、柠檬酸、马尿酸、乌头酸、3-羟基己酸、3-丁酮酸、甘氨酸、喹哪啶酸、琥珀酸、对羟基苯乙酸、庚二酸、脯氨酸、吲哚乙酸与苯乙酸。这些尿液标志物在胃溃疡的不同阶段呈动态变化。8、治疗组胃黏膜生物标志物及其变化:表征雷尼替丁组与正常组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中花生四烯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缬氨酸、乳酸、色氨酸、异亮氨酸、苹果酸与天冬氨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胆甾醇、酪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油酸、焦谷氨酸、赖氨酸、软脂酸与硬脂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表征WWF高剂量组与正常组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中嘧啶酮、亮氨酸、3-乙酰胺基丙醛与赖氨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酪氨酸、羟脯氨酸、油酸、甘氨酸、丙氨酸与花生四烯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表征WWF中剂量组与正常组的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中谷氨酸、组氨酸、亮氨酸与赖氨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酪氨酸与脯氨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表征WWF低剂量组与正常组的生物标志物中3-乙酰胺基丙醛、赖氨酸、亮氨酸、嘧啶酮与烟酰胺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酪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焦谷氨酸与缬氨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不同药物对胃黏膜胃溃疡标志物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以中剂量WWF为佳。9、治疗组尿液生物标志物及其变化:表征雷尼替丁组与正常组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中苯乙尿酸、酪胺、对羟基苯乙酸与苯乙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柠檬酸、5-乙酰胺基戊酸、喹哪啶酸、琥珀酸、吲哚乙酸、乙基丙二酸与苹果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表征WWF高剂量组与正常组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中苯乙尿酸与脯氨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柠檬酸、乌头酸、3-甲氧苯基丙酸、吲哚乙酸、琥珀酸、高柠檬酸、喹哪啶酸与α-酮戊二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表征WWF中剂量组与正常组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中脯氨酸与3-羟基苯乙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3-甲氧苯基丙酸、吲哚乙酸与高柠檬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表征WWF低剂量组与正常组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中苯乙尿酸、乙基丙二酸、酪胺与脯氨酸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柠檬酸、乌头酸、吲哚乙酸、3-甲氧苯基丙酸、琥珀酸、喹哪啶酸、天冬氨酸与高柠檬酸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l或P<0.05)。不同药物对尿液胃溃疡标志物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以中剂量WWF为佳。结论1、大鼠乙酸性胃溃疡不同时间模型组胃黏膜的大体观察与胃溃疡面积比较表明:模型1天组处于溃疡发生阶段,模型3天组处于溃疡完全形成阶段,模型7天组、10天组处于不同的愈合阶段,但自愈效果不理想。组织病理表明: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形成与胃黏膜的炎症损伤及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自愈机制下修复的胃黏膜再生组织结构异常,是溃疡易于复发的组织学基础。2、治疗组胃黏膜标本的大体观察与溃疡面积比较表明:WWF中剂量组胃溃疡愈合效果最佳,而WWF高、低剂量组愈合较差,与雷尼替丁组类似,但优于自愈组。组织病理表明:WWF中剂量组的再生组织结构更接近正常组织。3、运用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揭示了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发生与自愈过程胃黏膜与尿液代谢物谱的动态变化,获得了表征其生物学特征的代谢标志物,包括有机酸、类脂、脂肪酸、氨基酸与胺类等;这些标志物在不同时间模型组的变化,表明大鼠胃溃疡发生与自愈过程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与神经调节处于紊乱状态。4、运用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获得了表征雷尼替丁及维胃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生物学特征的胃黏膜及尿液生物标志物。不同药物对胃黏膜及尿液的胃溃疡标志物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调,尤以中剂量WWF的回调程度最大,表明中剂量WWF治疗乙酸性胃溃疡疗效最佳;WWF通过整体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神经系统,有效治疗胃溃疡。5、运用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上阐释了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发生与自愈过程病灶与全身代谢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机制;从系统的层面揭示了维胃方对胃溃疡病灶及全身调节的疗效机制,凸显了中药复方多靶点综合治疗的特色。代谢组学具有全局性与动态性的特点,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1-04-01)

彭树灵,刘晓伟,张真瑞,杨健,贺红燕[7](2010)在《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灼烧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获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愈组与维胃方治疗组的大鼠胃黏膜匀浆代谢物谱。经数据前处理后,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寻找表征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的生物标记物;使用主成分分析(PCA)考察维胃方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并根据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解释其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胃黏膜代谢物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物标记物包括有机酸、脂肪酸、氨基酸等物质,表明胃溃疡大鼠的胃黏膜出现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异常;维胃方通过调节胃黏膜的代谢功能,达到有效治疗胃溃疡的目的。结论运用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上揭示了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机制,凸显了中药多靶点综合治疗的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0年10期)

张真瑞,刘晓伟,彭树灵,杨健[8](2010)在《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MPO、H~+-K~+-ATP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和H+-K+-ATP酶的影响,探讨维胃方治疗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胃黏膜MPO和H+-K+-ATP酶活性,并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从胃黏膜大体标本、切片观察,维胃方中剂量组疗效最佳。与自愈组和模型组比较,维胃方各组胃黏膜MPO活性显着降低(P<0.01或P<0.05),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组值最小。维胃方各剂量组的H+-K+-ATP酶活性均高于自愈组(P<0.01或P<0.05),接近正常组(P>0.05),表明维胃方能恢复其活性。[结论]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胃黏膜MPO活性,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其能修复已损伤的胃黏膜,故能恢复H+-K+-ATP酶活性。(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0年05期)

贺红燕[9](2010)在《维胃方对大鼠胃溃疡的疗效及血清白介素2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题背景: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泛指胃肠道黏膜被胃液所消化而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黏膜破损,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胃空肠吻合口、含胃粘膜的Meckel憩室内。临床以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常见。PU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呈世界性分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约有10%的人口在其一生中患过本病。随着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的相继问世,使溃疡的治愈率大为提高,但溃疡的复发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寻求有效的药物治疗以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成为当今医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药在胃溃疡治疗上历史悠久、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概括起来,本病是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因素增强和(或)防护因素减弱,使溃疡发生。近期研究发现,许多细胞因子与胃溃疡的发生、发展及愈合过程密切相关。IL-2是主要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它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还能促进多种淋巴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及抗体生成,共同发挥免疫功能,在机体免疫应答、免疫调节、抗损伤和抗肿瘤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产生和表达异常,可对机体的免疫调节机能、疾病、损伤等具有提示作用,IL-2水平高低可作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维胃方是导师临床上治疗胃溃疡的经验方,前期已从一氧化氮、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神经降压素、氨基己糖、前列腺素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本课题是在观察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的基础上,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2的含量,比较不同剂量维胃方及雷尼替丁对胃溃疡大鼠的免疫学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并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溃疡形成原因,探讨维胃方在溃疡愈合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的临床运用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及给药:雄性SPF级Wistar大鼠56只,体重220-260g,室温22-26℃安静环境下饲养。实验动物严格按完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7组,每组8只。正常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冰醋酸致大鼠胃溃疡造模术后第4天,处死取材;自愈组:造模后自由饮水、进食,不施加药物干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雷尼替丁组:造模术后第4天开始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维胃方、雷尼替丁混悬液,每日1次,共7天,并正常饮食。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在造模后第11天处死取材。2、冰醋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制备;参照Takagi等的经典造模方法,并加以改进。大鼠造模前24h禁食不禁水,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固定四肢、腹部剃毛、消毒、铺手术洞中,于剑突下腹中线稍左纵向打开腹腔,手术切口长约1-2cm,将胃轻轻移出腹腔,在胃前壁浆膜面靠胃窦侧用100%冰醋酸浸泡过的直径为5mm的圆形滤纸压贴30秒×2次,用生理盐水棉签轻轻抹洗2次,然后将胃还纳腹腔,分层缝合腹壁肌肉和皮肤,75%酒精棉球再次消毒切口及周围。3、标本采集及主要实验方法:3.1血清IL-2含量:腹主动脉采血约3ml于普通负压采血管中,4℃冰箱中静置待自然凝固后,以2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并保存于-20℃冰箱中。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2含量,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3.2胃液PH值:在剑突下偏左剪开腹部,暴露胃部。结扎贲门,分别于十二指肠和食管处剪断并取出鼠胃,由幽门挤出少量胃液于PH试纸上,读取并记录PH值。3.3溃疡面积:由幽门处向胃内注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10ml,固定10 min后沿胃大弯剪开,展平,用游标卡尺测量溃疡面的最大横径及最大纵径,分别记为d1、d2。溃疡面积(S)按公式S=π×d1×d2×1/4计算(π取3.14)。3.4胃黏膜病理组织切片制备:以溃疡瘢痕平行于胃长轴方向的最长径为中心取材,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常规脱水、包蜡、切片、HE染色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4、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大鼠溃疡面积、胃液pH值及血清IL-2的比较结果均显示方差齐性,各组间存在差异,采用LSD法检验。显着性水平为P<0.05。主要结果:1、肉眼观察标本:正常组大鼠胃黏膜光整完好。模型组:胃窦处见火山口样溃疡,底部覆盖有黄白苔。自愈组:浆膜面充血,与周围组织粘连,胃窦区黏膜溃疡愈合不全。雷尼替丁组:浆膜面少有粘连,胃窦区黏膜溃疡多数基本愈合,表面粗糙色白。维胃方低、高剂量组:部分可见浆膜面粘连,胃窦黏膜可见少数溃疡点或瘢痕组织增生;中剂量组:浆膜面少粘连,胃黏膜表面多数已愈合,仅见极少溃疡点或小范围瘢痕增生。2、镜下观察病理切片:正常组黏膜层完整,腺细胞排列均匀。模型组溃疡处粘膜缺损大,腺体完全被破坏;黏膜下层毛细血管内见血流淤滞,部分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粘膜下层、浆膜层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自愈组:部分黏膜缺损达黏膜肌层,再生腺细胞排列紊乱;黏膜下层有炎细胞浸润,见明显血栓。雷尼替丁组:缺损较小,表面见新生上皮细胞及腺细胞,排列致密不整齐;黏膜下层有炎细胞浸润,肌层见瘢痕纤维形成。维胃方各剂量组:维胃方组低、高剂量组可见缺损达腺细胞层,再生腺细胞密度不匀,黏膜下层炎细胞浸润,其中高剂量组腺体细胞增生数量较多,黏膜下血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但仍有炎性细胞浸润;中剂量组黏膜基本完整,腺体细胞增生数量较多;黏膜下层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3、胃液PH值:模型组PH值明显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胃方中、低剂量组、雷尼替丁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维胃方中、低剂量组更接近正常组。4、溃疡面积:用药组与自愈组溃疡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维胃方中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维胃方中剂量治疗效果优于雷尼替丁。5、血清工L-2含量的比较:各用药组与自愈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胃方中、高剂量组的IL-2水平较高与正常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维胃方中剂量与雷尼替丁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动物模型:采用冰醋酸烧灼胃浆膜面形成溃疡的方法,通过肉眼及镜下观察,其表现与人类溃疡极为相似,且造模成功率高,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普遍认可用于观察药物疗效的模型。2、肉眼观察胃黏膜标本发现,各用药组大鼠溃疡较之模型组及自愈组愈合更好,维胃方各组的溃疡面积均小于自愈组,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组效果最好。3、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病理组织切片,模型组大鼠黏膜各层破坏较严重,黏膜下循环病理改变明显,多数用药组大鼠黏膜愈合较好,其中镜下观察以维胃方中剂量组最佳。4、胃液PH值:模型组pH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原因可能为造模后大鼠胃黏膜受损伤,腺体被破坏,泌酸功能随之降低;药物可以使受损胃黏膜修复,促进腺体增生,逐渐恢复泌酸功能。5、血清IL-2:维胃方各组大鼠血清IL-2与自愈组有显着性差异,提示维胃方能通过升高IL-2水平,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防止溃疡发展,促进溃疡愈合。与雷尼替丁相比较,维胃方中剂量组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的能力更有优势。实验表明,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最佳。推测其促进溃疡愈合的可能机制与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升高血清IL-2水平有关,其相关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0-04-16)

贺红燕,刘晓伟,肖卫平,张真瑞,彭树灵[10](2009)在《维胃方对大鼠胃溃疡的疗效及血清白介素2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维胃方对血清白介素-2(IL-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经维胃方治疗后测量胃液pH值、计算溃疡面积、观察溃疡周围病理组织切片,并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IL-2水平。结果从胃黏膜大体观察及病理切片观察,用药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愈合良好;与模型组比较,维胃方能恢复胃液pH值(P<0.01);用药组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明显小于自愈组(P<0.01),其中维胃方中剂量组疗效最好〔(2.19±0.26)mm2〕;与自愈组相比较,维胃方各组可升高血清IL-2水平(P<0.05),维胃方中剂量组〔(0.770±0.038)ng/m〕l与雷尼替丁组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愈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调节血清中IL-2的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09年09期)

维胃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课题背景: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是发生于胃黏膜表面,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局部组织因坏死脱落而形成的溃烂缺损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对胃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治疗胃溃疡有效药物的迅速开发和广泛应用,胃溃疡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然而胃溃疡的易复发性至今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若防治不当,可引起大出血、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如何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复发,成为广大临床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中医学认为胃溃疡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胃痛”、“吞酸”、“嘈杂”等范畴,多种因素如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均可导致脾胃受损,运化无力,日久脾胃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胃络瘀滞不通而痛。现代医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导致胃溃疡的攻击因子和保护胃黏膜的防御因子处于平衡状态,当各种原因导致攻击性因子增强和(或)黏膜防御功能减弱时,这种平衡被打破,胃溃疡便会发生。中医药对胃溃疡的治疗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势,逐渐受到重视。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 OFR)是氧在还原时接受电子不足所产生的一类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活性的含氧基团,是机体内氧分子的不完全代谢产物,是胃溃疡发病的重要攻击因子之一。在胃肠道,黄嘌呤脱氢酶的含量远高于其他任何组织,很容易通过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吞噬细胞“呼吸爆发”、醛氧化酶等途径产生超氧自由基,故有人将胃肠道喻为产生氧自由基的“定时炸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是超氧阴离子的清除酶,其功能是催化氧自由基的歧化反应,即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为过氧化氢和氧气,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从而消减过量的超氧阴离子对人体的损伤,降低自由基对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 MDA)是氧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形成的过氧化脂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作为氧化作用后的标志,它的含量变化可间接反应组织受自由基损伤的程度。通过测量血清中SOD活力和MDA含量可间接反映体内氧自由基的代谢情况。维胃方是导师刘晓伟教授的经验方,临床使用有确切疗效。本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胃黏膜标本,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胃溃疡的组织学改变,同时测量溃疡面积、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中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方法:1、Wistar雄性大鼠56只,200~250g, SPF级,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自愈组、雷尼替丁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参照Takagi[3-5]等的经典大鼠胃溃疡造模方法,并加以改进。大鼠饮食不限,适应性饲养3天后,实行制模手术。术前禁食不禁水24h,10%水合氯醛按3.5ml/kg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将大鼠腹部备皮后仰卧固定于大鼠解剖板上,常规2%碘酊、75%乙醇消毒大鼠腹部皮肤,铺洞巾。在大鼠剑突下腹部正中做一切口,长2.0cm-2.5cm。沿腹白线剪开腹壁组织、打开腹腔,以无齿镊拨动鼠肠找到鼠胃,把腺胃部拉出腹外。用直径为5mm的滤纸片浸渍100%冰乙酸在胃窦部浆膜面同一部位(避开血管)贴敷30s×2次。用干棉球吸除残余的冰乙酸,再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轻轻擦洗冰乙酸贴敷部位,然后将胃送入腹腔复位。用1号丝线将腹膜和腹壁各层组织一起间断缝合,再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然后用2%碘酊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手术完成。2、正常组自由饮食进水,15天后处死取材;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适应性饲养3天后行造模术,模型组于术后第4天处死取材;各治疗组均于术后第4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7天;自愈组造模后自由饮食进水,7天后与各用药组一起处死取材。观察各组大鼠溃疡的愈合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病理组织切片,并测定溃疡面积、血清SOD活力、血清MDA含量。3、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多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先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性,用LSD法;若方差不齐,以Welch法校正,采用Dunnett'sT3法。P<0.05为差异显着性标准。主要结果:1、胃黏膜标本观察正常组:胃黏膜光整完好,呈淡红色,无充血、水肿、溃疡及瘢痕组织增生等异常变化。模型组:胃窦区浆膜表面充血水肿,和肝脏及周围组织有少许粘连,胃窦黏膜可见一个或多个溃疡点,溃疡中心被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覆盖。自愈组:胃窦区浆膜表面充血水肿,部分大鼠胃和肝脏及周围组织有少量粘连,较难分离,胃窦区黏膜溃疡愈合不全,可见暗红色瘢痕组织增生。雷尼替丁组:浆膜面少许粘连,胃窦区黏膜表面粗糙,周围偶见充血或糜烂点。维胃方高、低剂量组浆膜面造模部位少量充血,胃窦黏膜可见不规则溃疡点或瘢痕组织增生。维胃方中剂量组愈合较佳,胃黏膜表面难以找到溃疡点或仅见小范围瘢痕增生。2、胃黏膜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组:黏膜层完整,腺细胞排列均匀,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溃疡处黏膜缺损大,腺体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层部分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自愈组:缺损达黏膜肌层,再生腺细胞排列紊乱;黏膜下层有炎细胞浸润,肉芽组织排列不整齐。雷尼替丁组:剩膜缺损较小,表面见新生上皮细胞及腺细胞,排列紊乱:黏膜下层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肌层新生肉芽组织排列不整齐。维胃方组高、低剂量组:可见黏膜缺损较小,腺细胞密度不匀,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血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维胃方中剂量组黏膜基本完整,黏膜下层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排列整齐。3、溃疡面积比较与模型组相比,雷尼替丁组和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显着缩小(P<0.01);与自愈组相比,雷尼替丁组和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显着缩小(P<0.01);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显着小于雷尼替丁组(P<0.05)。4、血清SOD活力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与自愈组相比,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5、血清MDA含量比较与模型组相比,维胃方各剂量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自愈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自愈组相比,维胃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雷尼替丁组相比,维胃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1、建立稳定的实验动物模型是保证科研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本实验采用乙酸诱发大鼠胃溃疡模型进行研究,利用乙酸直接作用于胃壁组织,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坏死脱落,导致溃疡形成。此种方法造模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溃疡深而大,自愈时间长,与人类的慢性胃溃疡极为相似,有利于观察药物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规范且较常用的造模方法。2、胃黏膜标本观察及溃疡面积测量提示,模型组大鼠溃疡形成最佳,造模成功率高达100%,各用药组大鼠溃疡愈合情况明显优于自愈组,其中维胃方中剂量组愈合效果最好,溃疡面积明显缩小。3、胃黏膜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结构改变最为明显,黏膜缺损比较严重,各用药组大鼠胃黏膜愈合较好,其中维胃方中剂量愈合最佳,自愈组愈合较差。4、血清SOD活力与MDA含量对比表明,大鼠造模后溃疡形成过程中,血清SOD活力减弱而MDA含量上升,予中剂量维胃方治疗后SOD活力增强,MDA含量亦随之下降。说明中剂量的维胃方可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促进溃疡愈合。综上所述,本实验成功复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通过胃黏膜标本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溃疡面积测量、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对比研究发现,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推测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含量,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有关。但其治疗作用并不呈量效关系,以中剂量疗效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维胃方论文参考文献

[1].陈窕圆,卢晓萍.维胃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

[2].杨健.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氧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3].杨健,刘晓伟,彭树灵,贺红燕,张真瑞.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

[4].彭树灵,刘晓伟,张真瑞,贺红燕,杨健.维胃方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

[5].张真瑞.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胃粘膜MPO、H~+-K~+-ATP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6].彭树灵.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及维胃方治疗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7].彭树灵,刘晓伟,张真瑞,杨健,贺红燕.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8].张真瑞,刘晓伟,彭树灵,杨健.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MPO、H~+-K~+-ATP酶活性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0

[9].贺红燕.维胃方对大鼠胃溃疡的疗效及血清白介素2影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

[10].贺红燕,刘晓伟,肖卫平,张真瑞,彭树灵.维胃方对大鼠胃溃疡的疗效及血清白介素2影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

标签:;  ;  ;  

维胃方论文-陈窕圆,卢晓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