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平衡剖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褶皱冲断带,平衡剖面,地球物理,演化特征
地震平衡剖面论文文献综述
范增辉,刘树根,范存辉,胡林辉,李文佳[1](2018)在《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典型地震剖面平衡剖面恢复及构造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复杂构造地质的天然实验室。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精细地震构造解释,利用最新最的油气勘探地球物理资料,通过选取龙门山北段、中段、南段与构造走向基本垂直的成像效果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地震大剖面3条,借助Geo—sec二维平衡剖面构造恢复技术,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发育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各段构造发育及断裂演化史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7种构造发育样式以及北、中、南段构造组合特征。通过对比北、中、南段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证实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是由多期构造运动迭加形成的复式构造,具体表现为基底卷入推覆冲断、盖层滑脱迭瓦状推覆冲断、逆冲双重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印支运动早期以前,主要以拉张环境为主,缓慢隆升;印支晚期以后,以挤压环境为主,逆冲推覆快速隆升,至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定型。在此基础上,综合石油地质综合评价,结合各段区域内已发现气田的构造特征,对有利油气构造样式进行了预测,指出其中的被动断弯与断展背斜构造、顶板双重构造、背冲构造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构造样式。(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8年02期)
刘卫[2](2015)在《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是建立在与构造走向垂直的剖面上,地层长度、面积(2D)、或体积(3D)具有均衡性的基础上,并使用数学方法对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以再现地质构造原始几何形态,揭示构造发育过程及对地震解释结果进行验证等。通过介绍平衡剖面技术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制作步骤,对河南某区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的加里东期运动为海西期煤系的沉积提供了稳定的条件;而后来的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山期等多期运动的迭合,导致区内构造发育,并在早期形成的断层面或二1煤层之上的软弱层段建造了广泛的滑动构造格局。(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5年05期)
张卫东,李鸿[3](2013)在《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资料解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由于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制约效果,为定量化解释分析与研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地质剖面的形成历经了上亿年的构造变形过程,这种变形的地质构造在面积、地层厚度、不同层次的变形前后都会保持平衡的状态。本文将对平衡剖面技术进行分析和了解,并研究其在地震解释资料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22期)
李乐,王静[4](2010)在《平衡剖面技术在构造复杂地区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北段构造地震资料品质较低、成像差,地震资料解释困难。平衡剖面技术能够降低构造解释方案的多解性,但是经典的平衡剖面理论在龙门山地区无法使用。文章通过综合利用地震地质资料,外因(构造演化史)、内因(构造滑脱层等)分析,总结研究基本构造特征和形变影响因素,提出分形变系统平衡,多形变系统合理地质匹配的工作思路,检验解释方案的合理性。以LMS01为例,验证了其解释方案的合理性。认为:在充分利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分系统平衡剖面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构造解释的多解性。(本文来源于《钻采工艺》期刊2010年S1期)
周竹生,马翠莲,胡文武,孟葵[5](2008)在《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资料解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储层预测的结果与精度,所以平衡剖面解释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地震解释的多解性起到很好地制约效果,并为其定量化解释研究上开辟了道路。介绍了平衡剖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解释机理;以依奇克里油田阿依库木齐剖面为例,阐述了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该剖面构造复原效果较好。并针对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08年03期)
张向鹏[6](2007)在《地震拟地质平衡剖面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平衡地质剖面从应用条件、基本原理以及解释方法上进行了阐述,进行地震模拟地质平衡剖面技术。结果表明,地震模拟的平衡剖面与实际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十分吻合。通过地震资料解释中有效的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平衡剖面不仅可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 而且可以精确地确定目标层位深度和指导油气资源勘探。(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07-11-01)
张向鹏[7](2007)在《地震拟地质平衡剖面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平衡地质剖面从应用条件、基本原理以及解释方法上进行了阐述,进行地震模拟地质平衡剖面技术。结果表明,地震模拟的平衡剖面与实际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十分吻合。通过地震资料解释中有效的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平衡剖面不仅可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而且可以精确地确定目标层位深度和指导油气资源勘探。(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期刊2007-11-01)
张向鹏[8](2007)在《地震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品质差的特点,本文利用地震平衡剖面技术对偏移剖面进行平衡,对得到的平衡剖面数据体进行去噪,效果很好。(本文来源于《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07-08-01)
张向鹏[9](2007)在《地震平衡剖面技术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平衡剖面技术是科学探索与资源勘探相结合的产物,该项技术现在已被广泛接受,并在油气资源勘探中得到应用,但在煤炭勘探领域的应用还很少。本文从平衡剖面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制作方法等方面出发,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地质剖面与地震剖面的异同点,将地质平衡剖面技术引入到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对地震平衡剖面技术的思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论述,首次在煤田地震勘探领域提出了地震平衡剖面技术;根据地震平衡剖面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理论模型分析,探讨了地震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应用的可行性;最后,利用地震平衡剖面技术,对煤矿采区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应用研究,并指出了这一技术在其他地质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2007-06-01)
刘丰[10](1996)在《平衡剖面技术在当阳─枝江地区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平衡剖面技术,就是通过分析剖面几何形态的合理性来检验剖面的解释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剖面是否能顺利恢复到构造变形前的状态,从而说明该剖面是否平衡,或者说明解释方案是否正确。平衡过程实际上是应用几何学的模拟方法来模拟地层和岩石真实的物理变动过程,是地下构造(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1996年S2期)
地震平衡剖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是建立在与构造走向垂直的剖面上,地层长度、面积(2D)、或体积(3D)具有均衡性的基础上,并使用数学方法对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以再现地质构造原始几何形态,揭示构造发育过程及对地震解释结果进行验证等。通过介绍平衡剖面技术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制作步骤,对河南某区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的加里东期运动为海西期煤系的沉积提供了稳定的条件;而后来的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山期等多期运动的迭合,导致区内构造发育,并在早期形成的断层面或二1煤层之上的软弱层段建造了广泛的滑动构造格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平衡剖面论文参考文献
[1].范增辉,刘树根,范存辉,胡林辉,李文佳.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典型地震剖面平衡剖面恢复及构造演化分析[J].地质论评.2018
[2].刘卫.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5
[3].张卫东,李鸿.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
[4].李乐,王静.平衡剖面技术在构造复杂地区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钻采工艺.2010
[5].周竹生,马翠莲,胡文武,孟葵.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
[6].张向鹏.地震拟地质平衡剖面技术的应用[C].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2007
[7].张向鹏.地震拟地质平衡剖面技术的应用[C].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2007
[8].张向鹏.地震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C].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2007
[9].张向鹏.地震平衡剖面技术及应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
[10].刘丰.平衡剖面技术在当阳─枝江地区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