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玲琴(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大理671000)
【中图分类号】R78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1-02
【摘要】目的研究光固化3M树脂在脱位牙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光固化3M树脂对28例38颗脱位牙进行固定,并随访1-2年。结果27例36颗再植牙于1-2年观察效果良好,仅1例2颗患牙再植失败,拔除,X线片复查,其中5例8颗分别于术后1-2年发现根尖及根侧有轻微吸收,但无明显松动,余牙均无明显异常,牙龈附着正常,能正常行使功能。结论光固化3M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对脱位牙进行固定时具有美观舒适,操作简单,有利于软硬组织愈合及对牙周健康无明显影响等优点。
【关键词】光固化3M树脂脱位牙固定
近几年来,光固化树脂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以及良好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近8年来笔者应用光固化3M树脂对不同年龄28例38颗外伤脱位牙进行固定,效果良好。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我院口腔门诊从2001年至2010年患者完全脱位或部分脱位,未见根折及颌骨骨折者28例共38颗牙齿,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9-54岁,均为前牙外伤脱位,均为恒牙或年轻恒牙,其中完全脱位12颗,不完全脱位24颗,嵌入性脱位2颗,脱位时间均不超过48小时。
1.2材料增力扁丝,3M树脂,酸蚀剂,Prime&BondNT纳米粘结剂。
1.3操作方法X射线片确定脱位的类型,(1)对于完全脱位牙离体牙的处理,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置于甲硝唑液中浸泡30分钟,注意保护牙根部位,避免直接触及牙根而导致牙周膜的进一步损伤,根尖发育未完成及根尖已发育完成,均不做牙髓处理。(2)未完全脱位或嵌入牙通过X射线检查,确认无牙根折断后局麻下手法复位。(3)受植区的处理,彻底清理牙槽窝,去尽异物、淤血块、牙槽骨复位,缝合撕裂的牙龈,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4)将处理好的脱位牙植入牙槽窝或半脱位的牙复位后,75%酒精棉球消毒牙面,原则上两侧固位基牙数应大于患牙数的2倍,2个以上牙脱位须适当增加牙数,对基牙及脱位牙的唇面用牙釉质酸蚀凝胶酸蚀1分钟,冲洗干燥,均匀涂布NT粘结剂后光照,然后将增力扁丝放置于牙面上按牙弓的外形弯制增力扁丝成形,在牙面上放少许光固化3M树脂光照,放置3M树脂少许包裹增力扁丝光照固化,并修整树脂外形,打磨抛光,然后调和,固位3个月。(5)抗菌消炎治疗,口服奥硝唑片0.5,1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0.75,1日3次,维生素C片0.2,1日3次,口宝含漱1日3次,并嘱加强口腔卫生护理。(6)每月复诊1次,有特殊情况随时复诊。
1.4评定标准成功:松动小于2度,牙龈附着正常,无肿痛及窦道,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牙龈不坏死或有坏死经根管治疗后无不良反应者,X线片显示牙槽骨及牙根无明显吸收或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者。失败:影响咀嚼功能,牙齿松动大于2度,牙龈萎缩,叩诊疼痛,X线检查牙槽骨或牙根骨吸收超过根长1/3。
2结果
本文28例38颗再植牙于2年观察效果良好,成功27例36颗牙,仅1例2颗患牙再植失败,拔除。成功率达到96.4%。X线片复查,其中5例8颗牙分别于术后1-2年发现根尖及根侧有轻微的吸收,但无明显松动,牙冠色变暗,行根管治疗,余牙均无明显异常,牙龈附着正常,能正常行使功能。
3讨论
3M树脂因其良好的性能已广泛用于牙体缺损修复,然而对脱位牙再植进行固位,尚未见报道,国内先后经历了用“8”字结扎丝法到牙弓夹板固定法及方丝弓托槽粘结片段固位术,然而以上方法中传统的结扎丝“8”字结扎具有如下缺点[1]:(1)结扎丝需穿过牙间隙,易造成牙龈损伤,同时钢丝本身就位于受伤的牙龈位置,不利于牙龈的附着或愈合,又易造成食物残渣滞留,很容易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影响松动牙的愈合。(2)结扎丝不易良好的控制方向、大小。特别是邻牙排列不齐,牙齿形态不规则,在扭紧结扎丝时,容易产生牵拉,扭转的额外力量,使松动牙的牙周膜一些区域受到不应有的压迫,造成血液不畅,影响牙周膜的生理修复。(3)金属丝临床上已不采用,而其余两种方法的缺点如不美观,操作复杂,术后舒适性不佳,以及在牙列不齐或因咬合原因而无法固位或因牙弓或托槽弓丝不易准确弯制成型而无法精确固位,从而产生矫治力造成错位愈合或固定失败,还加重软硬组织的创伤及损伤牙周组织,且术后不易清洁,易造成牙周炎及龋坏,托槽或结扎丝易脱落而影响成功率,无法更有效的使牙周组织得到完全的修复或再生,而3M树脂因其独特的材料特性及固位方式解决了以上缺点,通过3M树脂加增力扁丝对脱位牙进行固定,可明显提高固定过程中操作的简便性,能保证良好的牙周组织健康,解决了美观问题,树脂在光固化前可塑性极强,故可随意按牙列形态及大小塑型,宽窄可调整,光照固化操作简单,粘结强度较大,不易脱落,从而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金云峰.切牙外伤性离体脱位再植疗效的探讨[J].口腔医学杂志,2002,22(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