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收缩段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扇形叶栅,收缩段,二次收敛,维托辛斯基曲线
收缩段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陆华伟,王旭,郭爽,钟兢军,陈浮[1](2018)在《采用二次收敛的低速扇形叶栅收缩段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采用维托辛斯基曲线和二次收敛将紊流段圆形出口转为扇形出口的收缩段设计方法,并对收缩段内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方案下的出口气流不均匀度、速度、压力、角度和收缩段内的加速性进行比较,发现在本次设计中,收敛段选取600mm,同时各添加60mm延长段的方案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胡振震,李震乾,陈爱国,石义雷[2](2017)在《高超声速风洞轴对称喷管收缩段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高超声速风洞轴对称喷管收缩段设计研究。利用构造的AQA分段曲线,分析喉道上游圆弧长度和喉道曲率半径是否连续对于喉部跨声速流动和喷管出口流场的影响。设计了基于叁角函数和双曲函数、B样条函数的两种收缩曲线,借助控制参数使得出入口曲率半径任意可调。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喉道曲率半径是否连续对于Cresci和Sivells喷管出口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喉道曲率半径连续是确保喷管无黏流场与设计流场一致的关键;当无法保证喉道曲率半径连续时,应使喉道上游曲率半径比下游曲率半径偏大而不是偏小。(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仇健[3](2011)在《基于CFD的汽车风洞收缩段设计及流场品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在整个汽车开发流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汽车风洞试验作为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在新车型开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基于此背景,一批汽车风洞开始建造。然而,由风洞建造理论可知,风洞中的流场品质会直接影响到风洞试验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及准确性。因此,保证优良的流场品质是风洞设计建造过程中始终要考虑的问题。以往的做法通常是在风洞设计阶段进行基于经验的工程估算,这种方法往往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本文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方法对收缩段进行设计,并建立了整个风洞的数值模型,测试校核了该汽车风洞两个汽车试验段的流场品质,为此汽车风洞近一步的气动性能研究提供了借鉴。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做了一下几项工作:首先,根据风洞的型式、用途、试验段尺寸、最大风速以及流场性能指标等要素,参与设计了该汽车风洞的总体气动布局方案,完成了某些部件的细节设计。接着,考虑到收缩段是风洞的重要部件,它对于提高试验段的气流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此汽车风洞收缩段的设计尺寸,对比分析了叁种典型的收缩段设计曲线,对它们的分离特性和速度均匀性进行了校核,确定了适合本风洞大小收缩段的最优收缩段设计曲线。最后,按照1:1比例建立了整个汽车风洞的数值计算模型,详细的分析了此汽车风洞汽车缩比模型试验段和汽车实车试验段内的流场品质。并利用国际标模MIRA模型对此汽车风洞的流场品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汽车风洞设计较为成功。本文的研究成果表明:CFD可以用于风洞某些部件的设计以及风洞流场品质的分析,在风洞设计阶段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1-04-15)
李钢,徐燕骥,鲍铁铸,孟涛,王元凯[4](2008)在《低速风洞收缩段设计加工与流动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简洁有效的低速风洞收缩段的设计、加工以及校验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收缩段曲线,绘制出收缩段的叁维图,然后在叁维造型软件中将收缩段曲面展开为平面,得到了所展开平面上的曲线坐标。将这些坐标输入到数控等离子切割设备,加工出制备收缩段所需的原料。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该收缩段的流场特点。(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08年23期)
陈志敏,肖志祥[5](2001)在《风能涡轮引信电机吹风装置的轴对称收缩段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献 [1]计算吹风装置收缩段流场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轴对称的设计方法 ,用该方法研究了几种收缩曲线对收缩段内流场的影响 ,并从中选择一条能满足吹风装置设计要求的曲线作为型面曲线。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轴对称的设计方法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01年03期)
刘卫红[6](1998)在《轴对称收缩段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文献[1]计算矩形风洞收缩段流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轴对称情形的AF1算法。用该方法研究了几种常用收缩曲线对收缩段内流场的影响,从中选择了一条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曲线作为型面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并能得到正确结果。(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何克敏,白存儒,屠兴[7](1992)在《一座柔壁低湍流度风洞收缩段设计及主要工作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座“柔壁低湍流度风洞”收缩段气动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合理选用较大的收缩比,恰当选定变湍流度网格位置和采用五次方壁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这座雷诺数较大的、具有柔壁功能的低(变)湍流度风洞有优良的流场品质,尤其是湍流度可低达0.01%~0.02%,并具有大范围的变湍流度能力。(本文来源于《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期刊1992年04期)
苏耀西,林超强,洪流[8](1992)在《叁维收缩段设计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西北工业大学低速风洞的设计研究了矩形截面叁维收缩段设计问题。用差分方法和贴体坐标对收缩段的不可压势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选择叁种常用的收缩曲线进行比较设计,对设计准则进行了校核,并给出收缩殴流动特性。通过优化的双叁次曲线优于其他曲线。最后对叁维收缩段设计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1992年02期)
吴文正[9](1987)在《轴对称收缩段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了一种轴对称收缩段的设计方法。先确定初步的收缩段外形,而后按计算二维非定常粘性流程序,对收缩段进行核验和校正。所得到的收缩段呈现较好的性能特性。方法具有通用性,可供设计收缩段时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学院学报》期刊1987年01期)
收缩段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展了高超声速风洞轴对称喷管收缩段设计研究。利用构造的AQA分段曲线,分析喉道上游圆弧长度和喉道曲率半径是否连续对于喉部跨声速流动和喷管出口流场的影响。设计了基于叁角函数和双曲函数、B样条函数的两种收缩曲线,借助控制参数使得出入口曲率半径任意可调。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喉道曲率半径是否连续对于Cresci和Sivells喷管出口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喉道曲率半径连续是确保喷管无黏流场与设计流场一致的关键;当无法保证喉道曲率半径连续时,应使喉道上游曲率半径比下游曲率半径偏大而不是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缩段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陆华伟,王旭,郭爽,钟兢军,陈浮.采用二次收敛的低速扇形叶栅收缩段设计方法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8
[2].胡振震,李震乾,陈爱国,石义雷.高超声速风洞轴对称喷管收缩段设计[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7
[3].仇健.基于CFD的汽车风洞收缩段设计及流场品质分析[D].湖南大学.2011
[4].李钢,徐燕骥,鲍铁铸,孟涛,王元凯.低速风洞收缩段设计加工与流动数值模拟[J].科技导报.2008
[5].陈志敏,肖志祥.风能涡轮引信电机吹风装置的轴对称收缩段设计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
[6].刘卫红.轴对称收缩段设计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8
[7].何克敏,白存儒,屠兴.一座柔壁低湍流度风洞收缩段设计及主要工作特性[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2
[8].苏耀西,林超强,洪流.叁维收缩段设计问题[J].航空学报.1992
[9].吴文正.轴对称收缩段设计[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