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阻尼振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快激光脉冲,量子化电抗阻尼一维振子模型,电极化率,非线性折射率系数
阻尼振子论文文献综述
姜琪[1](2016)在《基于量子电抗阻尼一维振子模型的介质色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能够产生与普通光完全不同的非线性现象,如双光子吸收、光丝、色散等。本文主要研究在超快激光作用下介质的色散效应。基于量子电抗阻尼一维振子模型,并以氢原子为例,我们量化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线性折射率的一阶色散对群速度的影响,以及叁阶电极化率的二阶色散对非线性折射率的影响。并对推导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该影响的具体数值。我们的结果可能为色散补偿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依据。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基于量子化电抗阻尼一维振子模型,理论计算了常温下电子跃迁过程中的量子化平均碰撞频率,以及能级跃迁时所对应的跃迁频率。2.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以量子化电抗阻尼一维振子模型为基础,考虑叁阶电极化率的二阶色散近似,在远离线性吸收和双光子共振吸收时,理论推导了脉冲激光传输群速度中的非线性折射率,该结果中包含叁阶电极化率及其一阶色散。量化模拟了常温气态氢原子线性折射率的色散对群速度的影响以及叁阶电极化率的色散对非线性折射率的影响。为了体现这两种影响,我们定义线性相对变化和非线性相对变化并给出了影响范围:线性折射率的色散对群速度在2.11nm-3.70nm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叁阶电极化率的色散对非线性折射率的影响范围为644.8nm-509.8nm。线性和非线性相对变化最高可达690倍。3.讨论了线性、非线性相对变化随粒子数密度和温度的变化1)粒子数密度的影响增大粒子数密度,线性折射率的色散对群速度的影响范围增大(粒子数密度为10~(27)量级时,该影响范围可增加到22.3nm)。同样,叁阶电极化率的色散对非线性折射率的影响范围也随着粒子数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结果表明,粒子数密度越大,色散对折射率的影响也越大。2)温度的影响在233.15K-393.15K(即-40℃-120℃)温度范围内,讨论了远离吸收的情况下,线性折射率的色散对群速度以及叁阶电极化率的色散对非线性折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温度范围内,两种影响均无明显的变化,说明温度对色散的影响不大。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得到如下结论:为了超快脉冲激光在常温下气体中传输时的稳定性,必须要进行色散补偿。(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11-01)
赵俊,丁益民,杨蕾,王东威,王维[2](2016)在《气垫导轨上弹簧振子阻尼振动的数字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传统的气垫导轨上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和阻尼振动的实验进行改进,同时利用DISLab位移传感器测量数据并结合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能够方便精确地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滑块与导轨间的阻尼常量,从而实现了物理实验的数字化。(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6年04期)
杜江[3](2016)在《用Tracker软件分析油浸弹簧振子的阻尼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Tracker视频软件的自动追踪功能,有效地跟踪油浸弹簧振子的阻尼振动,实时描绘出振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利用软件自带的功能拟合出振动曲线方程,计算出该弹簧振子的阻尼系数,并通过转换坐标得到运动的相图.(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6年03期)
朱景好[4](2015)在《一维振子阻尼模型的量子化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解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经典的一维振子模型因其具有清晰的物理图象和比较容易的数学求解而被广泛引用。然而,该模型未能将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结构特性与其相结合,故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模型。量子化电抗的一维振子模型,通过引入量子化电容和量子化电阻的新概念,比较成功地将氢原子的电子跃迁的本征频率引入到一维振子经典模型之中。本论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电子跃迁过程中量子化碰撞截面的概念和相应的平均碰撞频率,数值模拟了氢原子光谱,研究了具有量子化电抗的一维振子模型在氢原子、类氢原子光谱中的应用。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一维振子阻尼模型的量子化中,提出了电子跃迁过程的量子化碰撞截面概念,通过理论计算等,数值拟合了氢原子光谱。以氢原子为例,在量子化电抗的一维振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电子跃迁过程中量子化的碰撞截面新概念,得出经典一维振子的阻尼系数恰为电子跃迁过程中受到的平均碰撞频率的物理结果,且与量子化碰撞截面成正比;根据玻尔兹曼分布定律,理论上给出这一平均碰撞频率主要是处于基态的原子与跃迁电子碰撞所致。根据介质电极化的一般理论,数值拟合了氢原子的发射光谱,理论曲线与实验吻合较好。2.温度对氢原子和钠原子光谱的展宽效应。基于量子化电抗的一维振子模型,理论分析得出:氢原子和钠原子光谱的半高全宽与温度的二分之一次方成正比。理论的数值曲线显示:氢原子与类氢原子钠光谱的半高全宽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展宽。3.类氢原子介质—铝金属的介电常数。以铝原子金属为例,研究了其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的数值特征曲线,并与德鲁模型给出的介电常数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当光的频率远离该金属的线性吸收区域时,量子化电抗的一维振子模型可以过渡到德鲁模型。上述结果说明:将量子化电抗和量子化碰撞截面等概念引入到经典一维振子模型之中,将有可能使这一着名模型用于估算氢原子和类氢原子介质的折射率以及单光子和多光子吸收等实际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5-12-01)
王笑竹,张健[5](2015)在《自由梁式变截面振子的阻尼系数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自由梁式压电振子的阻尼系数,通过压电梁振子模型,推导出阻尼比及自由梁式截面振子阻尼系数,并对压电振子进行了实验测试,将模拟仿真曲线与实体实际测量曲线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了黄铜材料两端自由压电振子的阻尼系数。(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武爽[6](2015)在《潮流能转换装置阻尼条件下圆柱振子涡激振动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潮流能是一种拥有较高的可预测性及较好的能量密度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潜力。针对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潮流流速偏低、深度较浅的状况,基于涡激振动原理的人工肌肉潮流能发电装置的新构想应运而生。该装置采用振子在潮流中的涡激振动现象来实现海水动能向装置运动件动能的高效转化,并利用非线性介电弹性体人工肌肉电致动特性的反现象将运动件的动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本文从涡激振动现象的原理出发,对涡激振动潮流能转换装置建立物理模型、半经验数学模型、实验样机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进行非线性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对有无非线性换能单元阻尼情况分别进行水槽实验,最终完成潮流能转换装置阻尼条件下圆柱振子的涡激振动现象研究。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潮流能转换装置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涡激振动现象进行的理论计算研究、数值模拟方法和结果以及实验探索。然后通过对涡激振动潮流能转换装置的设计建立其简化的物理模型,并进一步借助半经验尾流振子模型建立起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接下来,分别建立流场域和结构域,选用适当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DINA软件进行不同参数变量下的二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流速、不同刚度、不同振子直径以及不同阻尼形态下的振动响应。最后,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及参数设置,完成了样机水槽实验,分别记录了有无非线性换能单元阻尼时,各个变量条件下振动的最大振幅结果,振子的振动频率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又反过来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综上所述,研究得出阻尼的改变会对涡激振动现象的振幅响应和频率响应都产生改变:增加阻尼会使振幅减小,使频率变化减缓。当加入非线性阻尼时,振动位移曲线周期会随着非线性阻尼的特性改变;本文中的潮流能转换装置受各种参数变量的影响,当约化速度在5~8范围内时,振动效果最好,系统弹簧钢度最佳值为250N/m,系统发生自激振动的频率比基本锁定在0.9~1.2Hz之间。水流流速范围在0.55~0.75m/s范围内时就可以满足本样机的实际工程应用的条件。本文通过对潮流能转换装置阻尼条件下圆柱振子涡激振动现象的系列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验证了该装置获能的可行性,初步揭示了各变量参数之间的匹配范围。为这种新型潮流能转换装置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最终的工程应用奠定了有意义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5-24)
庞玮,许惠平,王仁灿,林伟佳,宁锌[7](2014)在《利用视频分析测量阻尼振子的阻尼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利用视频捕捉和分析软件研究空气中弹簧振子的阻尼运动,在较高时间分辨率下得到其完整的位置数据。通过使用MATLAB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及拟合,得到了振子振幅衰减曲线并由此测量出弹簧振子在空气中的阻尼系数。(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4年06期)
林丽烽,王会琦[8](2014)在《阻尼涨落对线性过阻尼分数阶振子共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具有涨落阻尼的线性过阻尼分数阶振子的共振现象.利用分数阶Shapiro-Loginov公式和Laplace变换,本文得到了系统响应的一阶稳态矩的解析表达式.对稳态响应的振幅增益的分析表明该系统存在叁种不同形式的共振现象:bona fide共振、随机共振和广义随机共振,而分数阶的变化将导致bona fide共振的多样化.(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黄晶,汪飞,邢云开[9](2014)在《利用数学软件MathCAD模拟无阻尼条件下平面振子的真实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一道平面振子竞赛试题常见解答的分析,用MathCAD数学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研究无阻尼条件下平面振子的运动情况,发现试题解答中的错误,并求得特定参数下试题的正确结果.(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师》期刊2014年11期)
李春光[10](2014)在《阻尼效应对二维磁振子晶体带隙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工微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复合材料所表现出的带隙特性研究甚是活跃.利用带隙特性,人工微结构复合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有望利用其作为一些不同波段范围内的滤波、导波等器件的制作材料,而且对其研究还可以加深和拓宽波在人工复合介质内的物理性质理解,有利于进一步发现新现象和新规律.随着人工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制造出纳米数量级下的人工晶格结构已成为可能.磁振子晶体就是继半导体超晶格、光子晶体、声子晶体之后的又一种被广泛研究的人工微结构复合材料是磁性材料的超晶格结构.因其载流子为磁振子,故被称为磁振子晶体,它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在恰当的条件下自旋波在磁振子晶体中的传播会被其周期结构调制,有自旋波带隙的出现.具有自旋波带隙的磁振子晶体在微波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自旋波带隙特性的研究是本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因磁性材料间复杂的磁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自旋波的传播行为与外磁场方向的相关性,造成对磁振子晶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当晶格常数在纳米数量级范围内,磁性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可仅考虑交换作用,即具有短波微扰的情况.本文首先从铁磁材料中自旋波传播满足的局域动力学方程出发,分别以自旋-密度序参量公式(Spin-densityorder parameter)和朗道-栗夫席兹(Landau-Lifshitz)方程推导出了用于数值计算带结构的本征方程,在倒格子空间采用平面波展开磁化强度矢量,发展出一种可计算含阻尼的带结构方法.接着,采用此平面波展开法数值计算了铁(Fe)/镍(Ni)二种材料构成的二维正方磁振子晶体的带结构,研究了阻尼效应对带隙结构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考虑阻尼效应后,自旋波在复合材料中的色散关系会产生复带结构,即自旋波本征频率产生了虚部部分,沿不同方向传播的自旋波表现出各向异性的行为.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将磁振子晶体复合材料应用于实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0)
阻尼振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传统的气垫导轨上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和阻尼振动的实验进行改进,同时利用DISLab位移传感器测量数据并结合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能够方便精确地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滑块与导轨间的阻尼常量,从而实现了物理实验的数字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尼振子论文参考文献
[1].姜琪.基于量子电抗阻尼一维振子模型的介质色散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2].赵俊,丁益民,杨蕾,王东威,王维.气垫导轨上弹簧振子阻尼振动的数字化实验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6
[3].杜江.用Tracker软件分析油浸弹簧振子的阻尼振动[J].物理通报.2016
[4].朱景好.一维振子阻尼模型的量子化及其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
[5].王笑竹,张健.自由梁式变截面振子的阻尼系数确定[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武爽.潮流能转换装置阻尼条件下圆柱振子涡激振动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7].庞玮,许惠平,王仁灿,林伟佳,宁锌.利用视频分析测量阻尼振子的阻尼系数[J].大学物理实验.2014
[8].林丽烽,王会琦.阻尼涨落对线性过阻尼分数阶振子共振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9].黄晶,汪飞,邢云开.利用数学软件MathCAD模拟无阻尼条件下平面振子的真实运动[J].物理教师.2014
[10].李春光.阻尼效应对二维磁振子晶体带隙结构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标签:超快激光脉冲; 量子化电抗阻尼一维振子模型; 电极化率; 非线性折射率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