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骨肌声反射论文-李晓光,姜霞

蹬骨肌声反射论文-李晓光,姜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蹬骨肌声反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纯音听阈测试,镫骨肌声反射,应用价值

蹬骨肌声反射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光,姜霞[1](2017)在《镫骨肌声反射及纯音听阈在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纯音听阈及镫骨肌声反射检测在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就诊的64例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治疗期间每隔3~7 d对患者进行纯音听阈、镫骨肌声反射联合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记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听纯音阈测试结果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镫骨肌声反射通过耳数量均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镫骨肌声反射及镫骨肌声反射对纯音听阈水平变化能够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与纯音听阈测试联合使用可客观评价中重度感音神经性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方案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39期)

李梦茵,郑芸,李刚,王恺[2](2012)在《新生儿226、1000Hz探测音镫骨肌声反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的226、1 000Hz探测音镫骨肌声反射(acoustic stapedial reflex,AR)的引出情况及其在新生儿听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双耳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无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174例2~7天龄的新生儿进行226、1 000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记录其鼓室导抗图分型及AR引出率。结果 174例(340耳)新生儿完成声导抗测试,226、1 000Hz探测音AR引出率分别为29.71%、65.29%,后者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6Hz探测音单峰型和双峰型鼓室导抗图者AR引出率分别为26.23%、33.76%,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1 000Hz探测音单峰型和其他型鼓室导抗图者AR引出率分别是67.49%、23.53%,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宜采用1 000Hz探测音进行AR测试,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学评估时,AR测试结果应结合其他听力学检查结果综合解释。(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2年02期)

李松键,王涂路,欧爱华,李云英[3](2011)在《耳蜗性聋患者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与正常人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测试(acoustic refles latency test,ARLT)初潜伏期(非交叉)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患者152例(208耳),其中老年性聋25例(50耳),梅尼埃病45例(45耳),噪声性聋31例(62耳),突发性聋51例(51耳);正常对照组50例(100耳)。ARLT测试采用GSITYMPSTART中耳分析仪,探测音226 Hz,刺激频率为1 000 Hz,刺激强度为高于同侧耳1 000 Hz声反射阈10dB,最大刺激声120 dB HL,平均迭加次数为5次,重复检查,取平滑曲线所对应初潜伏期数值。应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病例的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数值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4组耳蜗性聋患者声反射潜伏期(ARLT)非交叉和交叉的平均值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非交叉)小于正常人,可作为诊断耳蜗性聋的一项客观指标。(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李松键,李云英[4](2011)在《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为了探讨一种更方便,更敏捷的耳蜗性聋的检查方法,对声音听反射潜伏期测试与诊断耳蜗性聋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140例(耳例数)包括老年性聋34耳,梅尼埃病34耳,噪声性聋35耳,突发性聋37耳,正常人60例,应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对病例样本的ARLT值分组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正常组的ARLT(同侧)均数标准差为114.48±24.48,平均值114.48,其余四组耳蜗性聋组的ARLT(同侧)平均值全部为100.80以下,说明耳蜗性聋ARLT(同侧)值小于正常组ARLT(同侧)值;正常组与四组耳蜗性聋组ARLT(对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LT(同侧)采用诊断性试验进行ROC曲线分析,检验水平α=0.05。ROC曲线面积为0.809,大于0.5,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声反射潜伏期(ARLT)可作为鉴别耳蜗性聋及蜗后性聋的指标,为进一步建立声反射潜伏期的诊断标准,补充耳蜗性聋与蜗后性聋的鉴别方法打下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李松键,李云英[5](2010)在《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为了探讨一种更方便,更敏捷的耳蜗性聋的检查方法,对声音听反射潜伏期测试与诊断耳蜗性聋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140例(耳例数)包括老年性聋34耳,梅尼埃病34耳,噪声性聋35耳,突发性聋37耳,正常人60例,应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对病例样本的ARLT值(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期刊2010-09-11)

李伟,钟欣,黄治物,黄娟,李骏[6](2009)在《声场下噪声刺激对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声场下不同强度的白噪声刺激对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影响。方法观察80名听力正常受试者在声场方式下给予不同强度(30、40、50和60dBSL)的白噪声刺激时,1、2和4kHz频率的声反射幅值的变化。结果受试者在给予白噪声刺激时声反射幅值较未给予白噪声刺激时明显降低(P<0.01),40dBSL强度的白噪声刺激时,声反射幅值降低最明显,2、4kHz的声反射幅值降低幅度较1kHz处明显(P<0.01),而2、4kHz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声场下白噪声刺激可致镫骨肌声反射幅值降低,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声场下白噪声刺激后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变化评估听觉传出神经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江永全,戴培东,Jim,X.Chen,彭强,张天宇[7](2008)在《镫骨肌声反射的建模与仿真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镫骨肌声反射的声阻抗变化曲线,采用控制论的方法,对同侧声反射进行了数学建模。建立了声反射动态系统的微分方程,进一步推导出相应的传递函数。该数学模型能描述声反射的潜伏期、上升过程、适应过程等现象。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多个频率的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都比较一致。(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叁)》期刊2008-09-01)

李萍,谢琼[8](2007)在《正常听力耳鸣患者静态导纳值对镫骨肌声反射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声导抗测试法中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静态导纳值分布范围,探讨静态导纳值对镫骨肌反射阈的影响。方法将各频率纯音听阈≤15dB HL的听力正常者分为两组:正常组,无耳鸣者114例(228耳);耳鸣组,有耳鸣者104例(208耳),分别行鼓室声导纳和镫骨肌反射阈值的测试。结果正常组静态导纳值范围0.16~1.80ml,其中86.84%分布在0.20~1.0ml之间。耳鸣组静态导纳值为0.12~3.08ml,其中74.3%分布在0.20~1.0ml之间。在此范围内,正常组97.37%可引出镫骨肌反射,大部分各频率完全引出。耳鸣组78.83%可引出镫骨肌反射,少部分完全引出,多数仅单个频率引出,或阈值升高。结论正常听力者静态导纳值主要分布在0.20~1.0ml之间,镫骨肌反射完全引出。当静态导纳值超过1.0ml时,随静态导纳值的升高镫骨肌反射引出率下降或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易星,金晶,汪吉宝,钟乃川[9](1998)在《交叉镫骨肌声反射客观评价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交叉镫骨肌的交叉特性,客观评价了67例单侧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变情况。结果显示鼓膜修补术后,听力提高了17.4dB左右,(?)型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提高超过了25dB;交叉镫骨肌声反射测试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但交叉镫骨肌测试结果有客观性,可推广应用于儿童患者和某些特殊情况,此外,交叉镫骨肌声反射较脑干听反应等客观听力检查有明显优越性,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纳荣芳[10](1997)在《感音神经性耳聋镫骨肌声反射与 SISI 测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感音神经性耳聋镫骨肌声反射与SISI测试分析纳荣芳感音神经性耳聋在临床上为多发病。听力检查中的重振试验有助于诊断病损部位,是鉴别耳蜗性聋和蜗后性聋的方法之一。重振试验阳性者病损部位在耳蜗,属耳蜗性聋。纯音测听力计多附有短增量敏感指数(SISI)重振...(本文来源于《云南医药》期刊1997年02期)

蹬骨肌声反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新生儿的226、1 000Hz探测音镫骨肌声反射(acoustic stapedial reflex,AR)的引出情况及其在新生儿听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双耳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无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174例2~7天龄的新生儿进行226、1 000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记录其鼓室导抗图分型及AR引出率。结果 174例(340耳)新生儿完成声导抗测试,226、1 000Hz探测音AR引出率分别为29.71%、65.29%,后者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6Hz探测音单峰型和双峰型鼓室导抗图者AR引出率分别为26.23%、33.76%,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1 000Hz探测音单峰型和其他型鼓室导抗图者AR引出率分别是67.49%、23.53%,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宜采用1 000Hz探测音进行AR测试,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学评估时,AR测试结果应结合其他听力学检查结果综合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蹬骨肌声反射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光,姜霞.镫骨肌声反射及纯音听阈在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2].李梦茵,郑芸,李刚,王恺.新生儿226、1000Hz探测音镫骨肌声反射的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

[3].李松键,王涂路,欧爱华,李云英.耳蜗性聋患者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与正常人的差异[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

[4].李松键,李云英.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1

[5].李松键,李云英.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C].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2010

[6].李伟,钟欣,黄治物,黄娟,李骏.声场下噪声刺激对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

[7].江永全,戴培东,Jim,X.Chen,彭强,张天宇.镫骨肌声反射的建模与仿真初探[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叁).2008

[8].李萍,谢琼.正常听力耳鸣患者静态导纳值对镫骨肌声反射阈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

[9].易星,金晶,汪吉宝,钟乃川.交叉镫骨肌声反射客观评价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变[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8

[10].纳荣芳.感音神经性耳聋镫骨肌声反射与SISI测试分析[J].云南医药.1997

标签:;  ;  ;  ;  

蹬骨肌声反射论文-李晓光,姜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